动水注浆沉积压力特征与注浆效果试验研究下载

weixin_39821620 2020-10-02 10:00:37
注浆是解决矿井水害的一种有效方法。为了更好地研究动水注浆过程中浆液沉积压力特征与堵水效果,基于自主设计的流体力学综合试验平台,开展了煤岩体裂隙动水注浆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水灰比和注浆压力条件下浆液在煤岩体裂隙中的沉积压力特征,提出一种裂隙动水注浆效果的评价方法。研究结果表明:浆液的沉积压力曲线可分为3类,当曲线呈平塬型分布时,注浆堵水效果最佳;呈山尖型分布时,堵水效果次之;呈台阶型分布时,堵水效果较差。
相关下载链接://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38732744/12524242?utm_source=bbsseo
...全文
10 回复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我国华北煤田含煤地层主要为石炭—二叠纪。由于煤系地层绝大多数直接沉积在奥陶系灰岩强承压岩溶含水层之上,其下部煤层(下组煤)距离奥陶系灰岩较近,开采过程中多次发生底板突水事故。为此,我国专家学者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在下组煤底板突水危险性评价理论和方法方面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但是,由于华北煤田分布广,地质水文地质条件千差万别,这些理论和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下组煤突水事故仍时有发生。因此,下组煤底板岩溶含水层注浆改造成为近年来我国煤炭行业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首先系统地介绍了我国下组煤底板岩溶含水层大面积注浆改造布孔方式发展历程,即由井下巷道扇形钻孔→井下巷道定向钻孔→地面定向钻孔;其次介绍了放水试验法、钻孔涌水量法和电阻率CT、震波检层、无线电波透视与瞬变电磁等物探方法在下组煤底板岩溶含水层大面积注浆改造效果评价中的应用状况;最后指出了未来下组煤防治水技术的发展趋势:(1)在进一步深入研究底板突水理论的基础上,研究浆液和下组煤底板岩溶地层的相互作用机理;(2)采用地面定向钻孔方式,对下组煤底板岩溶含水层进行注浆改造,优化注浆工艺;(3)结合水平定向钻孔工艺,研究经济高效的物探技术,实现
第1章总则 (一)、 适用范围 本标准适用于软粘土、粉土、新近沉积粘性土、砂土提高强度的加固和渗透系数大于0.01cm/s 的土层的止水加固以及已建工程局部松软地基的加固。 (二)、 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 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 GB 50202-2002 2、《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 GB 50300-2001 3、建筑施工手册 第2章术语、符号 注浆地基 grouting foundation 将配置好的化学浆液或水泥浆,通过导管注入土体孔隙中,与土体结合,发生物化反应,从而提高土体强度,减小其缩性和渗透性。 第3章基本规定 1. 一般项目 1) 地基基础工程施工前,必须具备完整的地质勘察资料及工程附近管线、建筑物、构筑物和其它公共设施的构造情况,必要时应作施工勘察和调查以确保工程质量及临近建筑的安全。 2) 施工单位必须具备相应专业资质,并建立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和质量检验制度。 3) 从事地基基础工程检测及见证试验的单位,必须具备省级以上(含省、自治区、直辖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质证书和计量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计量认证合格证书。 4) 施工过程中出现异常情况时,应停止施工,由监理或建设单位组织勘察、设计、施工等相关单位共同分析情况,解决问题,消除隐患,并应形成文件资料。 2. 质量目标 符合国家规范及设计要求 第4章施工准备 第1节技术准备 熟悉施工图纸及设计说明和其它设计文件。 施工方案审核、批准已经完成。 根据施工技术、安全交底进行各项施工准备。 施工前应检查有关技术文件(注浆点位置、浆液配比、注浆施工技术 参数,检测要求等),对有关浆液组成材料的性能及注浆设备的完好进行检查。 第2节材料要求 ⑴水泥 用强度等级32.5 或42.5 普通硅酸盐水泥;在特殊条件下亦可使用矿渣水泥、火山灰质水泥或抗硫酸盐水泥,要求新鲜无结块。 ⑵水 用一般饮用淡水,但不应采用含硫酸盐大于0.1%、氯化钠大于0.5%以及含过量糖、悬浮物质、碱类的水。 灌浆一般用净水泥浆,水灰比变化范围为0.6-2.0,常用水灰比从8∶1 至1∶1;要求快凝时,可采用快硬水泥或在水中掺入水泥用量1%-2%的氯化钙;如要求缓凝时,可掺加水泥用量0.1%-0.5%的木质素碘酸钙;亦可掺加其他外加剂以调节水泥浆性能。在裂隙或孔隙较大、可灌性好的地层,可在浆液中掺入适量细砂,或粉煤灰比例为1∶0.5-1∶3,以节约水

13,657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CSDN 下载资源悬赏专区
其他 技术论坛(原bbs)
社区管理员
  • 下载资源悬赏专区社区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