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简单的问题,有点不好意思开口问。

youyou 2000-08-04 10:03:00
用什么函数可以创建一个目录?什么函数检查一个目录是否存在?手头没MSDN,没法查, 记不起来了。
...全文
79 2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2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youyou 2000-08-0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谢谢,谢谢
U皮特U 2000-08-0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创建目录:CreateDirectory(LPCTSTR lpPathName, NULL); 第二个参数是安全选项,在win9x中可以置为NULL。注意,要创建的目录的父目录必须存在。

查找目录:CFileFind,例子如下:
CFileFind f;
BOOL bFind = f.FindFile(strFileName);
while (bFind) // 找到文件
{
bFind = f.FindNextFile();
CString strFile = f.GetFileName(); // 取得文件名
if ( f.IsDirectory() ) // 是一个目录
...
if ( f.IsDots()) // 是"." 或 ".."目录
...
}
f.Close();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 篇一:[大数据时代读后感]《大数据时代》读后感我们生活在一个"概念"纷飞的年代,先前 只有IBM熟谙的招数,如今已经"飞入平常百姓家"。"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概念刚刚 消停,业界的专家又送来了"大数据"的概念,一时间似乎人人都变成了"大数据"专家, 见面要是不提"大数据"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玩笑归 我们生活在一个"概念"纷飞的年代,先前只有IBM熟谙的招数,如今已经"飞入平常百姓 家"。"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概念刚刚消停,业界的专家又送来了"大数据"的概念, 一时间似乎人人都变成了"大数据"专家,见面要是不提"大数据"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 玩笑归玩笑,当我们的存储能力、计算能力和网络带宽变得充裕之后,我们先前对待数 据,尤其是原始数据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将面临着很大的改变! 其实,作者的主要观点,已经在翻译者的译者序中进行了总结:"大数据时代处理数据 理念上的三大转变:要全体不要抽样,要效率不要绝对精确,要相关不要因果"。 如作者所言,"采样分析是信息缺乏时代和信息流通受限制的模拟数据时代的产物"。如 果可以,我们当然会使用"全体数据"而不是"抽样数据"。读到这里,我估计大学里正在 绞尽脑汁设计样本抽样方法的学生、教授们,连哭的心都有! 数据分析的及时性,在很多情况下比精确性更加重要,尤其是在商业领域。想想看,如 果需要两周时间才能计算出明天某个航班的满座率,那还有什么意义?大数据计算技术, 适用的不是像卫星发射、开具银行账户这样的工作,而是不要求极端精确的情况,其核 心是"预测趋势",况且原始数据也可能出现差错。 过往千年,探究因果关系几乎是所有科学研究的原动力。甚至,这已经通过语言,融入 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因为……所以……",凡事都要 "为什么"。但是,在大数据的范畴里,关注的却是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关系,或者其次 才是因果关系。超市只用关心把啤酒和尿不湿放在一起,会帮助提高销售额,而不用关 心其中的奥秘。如果说原因,可能很多都是人们的习惯、方便,甚至是人性,例如奶爸 们习惯买尿不湿的时候给自己捎上几罐啤酒。 在此,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如果说搜索引擎所解决的表面上是帮助用户找到需要 的信息,而实质是帮助企业找到拥有某项需求的客户,深层次讲是解决了《第三次浪潮》 中提出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分离的根本矛盾,如果再加上3D打印技术,就可以完成由消费 者主导的"个性化"生产过程;而大数据所解决的是,通过对所有用户的数据进行分析,可 以预测用户群整体的需求变化趋势,从而完成批量产品生产、销售的调整,其奇妙 之处就在于无需用户"开口"说出她想要什么?一个解决的"个体需求",一个解决的是"群 体需求"。 本书除了提出上述三项基本观点,其它的内容大多是举例说明,多少有些空泛。但是, 其实大数据时代才刚刚开始,对大数据的应用也只是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作者能提 出这三项基本观点已属难能可贵! 篇二:[大数据时代读后感]《大数据时代》这本书的读后感? 刚看《大数据》这本书时,说实话内心有点不解:作为一名汉语言专业的学生,我们看这本 书真的能看的下去吗?特别是在快要过年了的时候。但是,当我决定买这本老师推荐的 书来进行阅读后,我拿到书的第一眼,便觉得此书有点意思。在之后阅读过程中更被此 书的内容所震撼与吸引。 "除了上帝,任何人都必须用数据来说话。"——这是《大数据》封面上出现的一句让我印象 深刻的话,也是徐子沛先生此书力图传递的信息。当今的时代是一个信息的时代,是一 个数据爆炸的时代。数据的爆炸是"三维"的,是立体的,这三个维度,主要表现在:同 一类型的数据量在快速增长;数据增长速度在加快;数据的多样性,即新的数据来源和 新的数据种类在不断增长。任何一件事物,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过程。在当前这个 数据爆炸的时代,数据带给我们什么呢?我想最重要的是带来了思维模式的转变。转变 了我们一直以来以因果逻辑思维的模式,变成了相互关系的逻辑思维。 信息是数据的内容,数据是信息的载体。随着电脑、网络的普及,搜索引擎技术的进步 以及云时代的来临,上至国家下至个人,无不为数据所包围,信息无处不在、数据无处 不在。难以想象离开数据、离开数据管理,我们这个社会将会是什么样子。在这个数字 信息时代,数据和空气一样遍布生活,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数据无意义,而对于某些人 来说,数据,即真相。 徐子沛先生在《大数据》这本书中,经过大量细致的调查与统计、细微的分析与思考,指 出了我们这个时代的真谛:我们所处的时代是一个大数据时代。在这个时代,我们无时 无刻不在产生与接收数据。然而,到底什么是大数据?在我看来:大数据就是以"大量化 (Volume)、多样化(Variety)、快速化(Velocity)和大价值(Value)"这四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800字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1页。《大数据时代》读后感800字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1页。《大数据时代》读后感800字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800字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1页。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800字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1页。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800字 我们生活在一个"概念"纷飞的年代,先前只有IBM熟谙的招数,如今已经"飞入平常百姓家"。"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的概念刚刚消停,业界的专家又送来了"大数据"的概念,一时间似乎人人都变成了"大数据"专家,见面要是不提"大数据"都不好意思跟人打招呼! 玩笑归玩笑,当我们的存储能力、计算能力和网络带宽变得充裕之后,我们先前对待数据,尤其是原始数据的态度和思维方式,将面临着很大的改变! 其实,作者的主要观点,已经在翻译者的译者序中进行了总结:"大数据时代处理数据理念上的三大转变:要全体不要抽样,要效率不要绝对精确,要相关不要因果"。 如作者所言,"采样分析是信息缺乏时代和信息流通受限制的模拟数据时代的'产物"。如果可以,我们当然会使用"全体数据"而不是"抽样数据"。读到这里,我估计大学里正在绞尽脑汁设计样本抽样方法的学生、教授们,连哭的心都有! 数据分析的及时性,在很多情况下比精确性更加重要,尤其是在商业领域。想想看,如果需要两周时间才能计算出明天某个航班的满座率,那还有什么意义?大数据计算技术,适用的不是像卫星发射、开具银行账户这样的工作,而是不要求极端精确的情况,其核心是"预测趋势",况且原始数据也可能出现差错。 过往千年,探究因果关系几乎是所有科学研究的原动力。甚至,这已经通过语言,融入我们的思维方式和哲学思想:"因为……所以……",凡事都要"为什么"。但是,在大数据的范畴里,关注的却是相关性,而不是因果关系,或者其次才是因果关系。超市只用关心把啤酒和尿不湿放在一起,会帮助提高销售额,而不用关心其中的奥秘。如果说原因,可能很多都是人们的习惯、方便,甚至是人性,例如奶爸们习惯买尿不湿的时候给自己捎上几罐啤酒。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800字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大数据时代》读后感800字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在此,也有一些自己的思考:如果说搜索引擎所解决的表面上是帮助用户找到需要的信息,而实质是帮助企业找到拥有某项需求的客户,深层次讲是解决了《第三次浪潮》中提出的消费者和生产者分离的根本矛盾,如果再加上3D打印技术,就可以完成由消费者主导的"个性化"生产过程;而大数据所解决的是,通过对所有用户的数据进行分析,可以预测用户群整体的需求变化趋势,从而完成批量产品生产、销售的调整,其奇妙之处就在于无需用户"开口"说出她想要什么?一个解决的"个体需求",一个解决的是"群体需求"。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800字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800字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本书除了提出上述三项基本观点,其它的内容大多是举例说明,多少有些空泛。但是,其实大数据时代才刚刚开始,对大数据的应用也只是停留在比较浅的层面上,作者能提出这三项基本观点已属难能可贵! 《大数据时代》读后感800字

16,466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VC/MFC相关问题讨论
社区管理员
  • 基础类社区
  • Web++
  • encoderlee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VC/MFC社区版块或许是CSDN最“古老”的版块了,记忆之中,与CSDN的年龄几乎差不多。随着时间的推移,MFC技术渐渐的偏离了开发主流,若干年之后的今天,当我们面对着微软的这个经典之笔,内心充满着敬意,那些曾经的记忆,可以说代表着二十年前曾经的辉煌……
        向经典致敬,或许是老一代程序员内心里面难以释怀的感受。互联网大行其道的今天,我们期待着MFC技术能够恢复其曾经的辉煌,或许这个期待会永远成为一种“梦想”,或许一切皆有可能……
        我们希望这个版块可以很好的适配Web时代,期待更好的互联网技术能够使得MFC技术框架得以重现活力,……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