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主要漫游信令过程解释下载

weixin_39821620 2019-05-04 05:30:14
手机主要漫游信令过程解释 手机主要漫游信令过程解释
相关下载链接://download.csdn.net/download/fineclear/2078476?utm_source=bbsseo
...全文
60 回复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书名:GSM网络与GPRS 图书编号:1085235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 定价:35.0 ISBN:750536954 作者:拉格朗日 出版日期:2002-01-01 版次:1 开本:16开 简介: 目录: 第1章 概论 1.1 无线移动系统及“蜂窝”概念 1.1.1 移动台和无线基站 1.1.2 无线界面 1.1.3 漫游与切换 1.1.4 蜂窝系统和“无绳”系统 1.1.5 蜂窝系统的发展 1.2 PLMN或移动专用网 1.3 GSM的标准化 1.3.1 GSM规范的沿革 1.3.2 ETSI组织 1.4 世界GSM规范 1.5 GSM的主要特征 1.5.1 网络的制定 1.5.2 制定无线界面 1.5.3 GSM 900和DCS 1800 1.5.4 一个完整的系统 第2章 业务 2.1 PLMN的定义 2.2 GSM网的手机 2.3 业务等级 2.4 承载业务 2.4.1 引言 2.4.2 业务表 2.4.3 移动终端上的通道界面 2.5 远程业务 2.5.1 电话 2.5.2 短消息 2.5.3 传真 2.6 附加业务 2.7 GSM的主要安全功能 2.8 商品化 2.8.1 商业服务公司(SCS) 2.8.2 费率表 第3章 结构 3.1 综述 3.2 符合规范的网络结构 3.3 无线子系统的设备构成 3.3.1 BTS的功能 3.3.2 BSC的功能 3.4 网络子系统的设备设置 3.4.1 HLR的功能 3.4.2 MSC和VLR的功能 3.5 运行维护子系统 3.5.1 网络管理 3.5.2 网管TMN的结构 3.5.3 设备识别寄存器EIR的功能 3.5.4 鉴权中心AUC的功能 3.5.5 OMC和NMC 3.6 接口介绍 3.7 无线系统的层结构 3.8 固定子系统的分层结构 3.9 移动台 第4章 固定网和信令 4.1 对RTC的认识 4.1.1 分局网络与传输网 4.1.2 呼叫简化流程 4.1.3 国际电话网 4.2 信令信令网 4.2.1 信令网的单元 4.2.2 功能模式 4.2.3 信令网的寻址 4.2.4 法国7号信令网(SS7)的结构 4.3 SS7在电话中的应用 4.3.1 消息传输子系统MTP 4.3.2 应用子系统 4.4 未联向已建电路的7号信令SS7 4.4.1 信令联接控制子系统SCCP 4.4.2 事务处理能力应用子系统TCAP 4.5 PLMN的NSS功能结构 4.5.1 PLMN/RTC间的互联 4.5.2 MAP协议的一般介绍 4.6 小结 第5章 漫游、安全和呼叫管理 5.1 引入编码技术 5.1.1 IMSI国际移动用户身份 5.1.2 TMSI临时移动用户身份 5.1.3 MSISDN移动用户国际号码 5.1.4 MSRN移动台漫游号码 5.1.5 在GSM中使用不同的用户身份的实例 5.1.6 IMEI国际移动设备身份 5.2 用户鉴权和编码 5.2.1 用户身份的保密性 5.2.2 用户鉴权和编码的主要原则 5.2.3 用户鉴权 5.2.4 无线信道上发送数据的保密 5.2.5 网络中的安全数据管理 5.2.6 其他安全机制 5.3 漫游的管理 5.3.1 一般介绍 5.3.2 GSM 漫游的管理 5.3.3 漫游的结论 5.4 呼叫管理 5.4.1 参与呼叫控制的主要部分 5.4.2 呼出(主叫) 5.4.3 通信结束 5.4.4 呼入(被叫) 5.4.5 国际电话的特殊情况 5.4.6 发送双音多频DTMF 5.5 附加业务管理 5.5.1 一般原则 5.5.2 双重呼叫 5.5.3 呼叫返回 5.5.4 其他附加服务 5.6 小结 第6章 工程及蜂窝制概念 6.1 移动无线链路的一般方框图 6.1.1 简述 6.1.2 接收机灵敏度 6.1.3 馈线电缆和合路器引入的衰减 6.2 天线的基本参数 6.2.1 发射天线 6.2.2 接收天线 6.2.3 自由空间传播 6.3 传播模型 6.3.1 三阶模型 6.3.2 宏蜂窝模型 6.3.3 微蜂窝模型 6.3.4 建筑物内部的电波传播 6.3.5 传播规则分析 6.4 覆盖预测和链路平衡 6.4.1 电场和功率间关系的回顾 6.4.2 覆盖门限的确定 6.4.3 链路平衡 6.4.4 链路平衡表 6.4.5 分集技术的应用 6.5 资源复用 6.5.1 传统的六边形小区模型 6.5.2 典型模型的研究 6.5.3 小区规划的实际情况 6.6 影响容量的因素 6.6.1 跳频 6.6.2 功率控制 6.6.3 间断发送 6.7 结论 第7章 无线传播 7.1 无线资源的分配和多通道 7.1.1 频分多址FDMA 7.1.2 时分多址TDMA 7.1.3 跳频 7.1.4 多路复用技术的比较 7.2 双工 7.2.1 频段隔离 7.2.2 双工物理信道 7.2.3 载频编号 7.2.4 路径时延的补偿 7.2.5 名词“通道”的不同含义 7.3 信号流程 7.3.1 语音 7.3.2 打包的话音传输 7.3.3 信号和数据服务 7.3.4 在发送链路中所考虑的数据单元 7.4 话音编码 7.4.1 一般原理 7.4.2 话音全速率编码器 7.4.3 其他编码 7.4.4 数码话音信号的保护(全速率) 7.5 误差控制 7.5.1 CRC纠错 7.5.2 卷积编码 7.5.3 GSM中所采用的编码 7.5.4 Viterbi纠错译码 7.6 交互 7.6.1 一般原理 7.6.2 全速率的话音交互 7.6.3 对于数据和信令的交互 7.7 包的格式 7.7.1 序列 7.7.2 优先权标记 7.7.3 编码 7.8 调制 7.8.1 数码调制上的呼叫 7.8.2 GMSK调制 7.8.3 解调和均衡 7.9 特性 7.9.1 基本参数 7.9.2 C/I值的分布(色散) 7.9.3 相关参数 7.9.4 接收机特性要求 7.10 结论 第8章 无线界面:逻辑信道 8.1 无线界面之结构 8.1.1 构成电路的界面 8.1.2 无线界面和分层模型 8.2 逻辑控制通道 8.2.1 逻辑信道上的物理信道 8.2.2 从多帧结构至超级帧结构的时域结构 8.2.3 逻辑信道的分类 8.3 专用信道 8.3.1 列举与用途 8.3.2 TCHSACCH多路复用 8.3.3 FACCH信道的建立 8.3.4 SDCCHSACCH多路复用 8.4 信标频道 8.4.1 信标频道的概念 8.4.2 频率校正信道FCCH 8.4.3 同步信道SCH 8.4.4 广播控制信道BCCH 8.5 公共控制信道 8.5.1 随机信道接入RACH 8.5.2 准予接续信道AGCH 8.5.3 寻呼信道PCH 8.5.4 小区广播信道CBCH 8.5.5 公共控制信道CCCH多路复用的形式 8.6 观测 8.6.1 TDMA帧内的观测 8.6.2 在26和51多帧结构上观测 8.7 逻辑信道:综合 第9章 网络接入协议框架 9.1 数码化接入电话网RNIS 9.1.1 概述 9.1.2 数据链路层 9.1.3 网络层 9.2 GSM协议集介绍 9.3 移动台的层结构 9.3.1 无线界面上的数据链路层 9.3.2 无线界面的第3层 9.4 Abis接口 9.4.1 物理层 9.4.2 数据链路层 9.4.3 网络层 9.5 用于信令的A接口描述 9.5.1 BSSMAP协议 9.5.2 DTAP协议 9.5.3 BSSMAPDTAP的鉴别 9.6 话音码变换 9.7 综合 第10章 无线资源的管理过程 10.1 移动台的守候状态 10.1.1 小区选择过程 10.1.2 小区锁定 10.1.3 小区重选过程 10.1.4 选择/重选标准(准则)的说明 10.2 无线链路的物理管理 10.2.1 功率控制 10.2.2 断续发射DTX 10.3 专用信道的管理 10.3.1 专用信道的调拨 10.3.2 专用信道的释放 10.3.3 编码的启动 10.3.4 从信令信道到话务信道的转化 10.4 切换 10.4.1 定义 10.4.2 切换的执行 10.4.3 MSC申请的切换 10.5 结论 第11章 数据服务的成果 11.1 电路型数据传输 11.1.1 基本知识 11.1.2 数据呼叫的建立 11.1.3 在固定网中的数据发送 11.1.4 透明模式的速率适配 11.1.5 非透明模型 11.1.6 RLP协议 11.1.7 数据服务的发展 11.2 短消息服务 11.2.1 实施单元 11.2.2 层结构 11.2.3 发送过程 11.2.4 无线界面的发送 第12章 SIM卡 12.1 一般性能 12.1.1 幅面 12.1.2 安全特性 12.2 卡的寿命周期 12.2.1 SIM卡的分配 12.2.2 SIM卡的个性化 12.2.3 SIM卡的后个性化 12.3 内部结构 12.3.1 SIM卡数据的一般构成 12.3.2 SIM卡的数据结构 12.3.3 在SIM卡中存储的信息表 12.4 界面 12.4.1 电接口 12.4.2 交流协议 12.4.3 命令集 12.4.4 会话举例 12.5 预激活的SIM卡 12.5.1 预激活命令交换的一般原则 12.5.2 向SIM卡转移短消息 12.5.3 用卡发送预激活命令 12.6 结论 第13章 GSM网络的扩容 13.1 基本容量的增长 13.1.1 分式复用制 13.1.2 跳频 13.2 蜂窝小区的密度 13.2.1 小区分裂 13.2.2 微蜂窝的开发和多层网络 13.3 多频段网络 13.4 自适应天线 13.5 结论 第14章 GPRS 14.1 引言 14.2 主要服务 14.2.1 服务类型 14.2.2 服务质量 14.2.3 提高速率的技术 14.3 一般结构 14.3.1 实体与接口 14.3.2 数据发送的一般原理 14.3.3 层结构 14.4 漫游管理 14.4.1 移动台状态 14.4.2 临时身份 14.4.3 联网 14.4.4 断开GPRS 14.5 会议管理 14.5.1 PDP格式的基本知识 14.5.2 移动台对PDP格式的激活 14.5.3 网络对PDP格式的激活 14.5.4 PDP格式的去激活 14.5.5 带激活格式的漫游区变化 14.6 用户数据的交换 14.6.1 打包层 14.6.2 SNDCP层 14.6.3 LLC层 14.6.4 向GPRS用户发送 14.6.5 通过GPRS用户的发送 14.7 无线界面上发送的一般形式 14.7.1 物理信道 14.7.2 数据编码 14.7.3 包逻辑信道 14.8 RCL和MAC层 14.8.1 数据流概念 14.8.2 实体RLC的功能 14.8.3 已建立的数据流的接入规则 14.8.4 上行数据流的建立 14.8.5 下行数据流的建立 14.8.6 信道释放 14.8.7 物理参数的管理 14.9 多时隙终端 14.10 结论 第15章 EDGE原理 15.1 物理层的变化 15.1.1 调制方式 15.1.2 包结构 15.2 高速率电路(ECSD) 15.3 EGPRS的包模型 15.3.1 调制方式和编码的图示说明 15.3.2 链路匹配原理 15.3.3 RLC层的变换 15.3.4 混合协议 15.4 密集EDGE 15.5 EDGE phase 2 15.6 小结 附录1 英汉和法汉缩略语及术语 附录2 GSM建议表 参考文献
单片机控制GSM模块实现短信收发的软件设计 摘要:借助系统模型,阐明GSM模块收发短信的基本概念以及串口控制SMS的基本原理。 详细介绍单片机控制GSM模块工作的软件实现过程,对怎样用单片机控制GSM模块收发短 信进行探讨,也对程序设计的主体思想作了较为细致的分析。 关键词:单片机 短信收发 软件设计 GSM(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系统是目前基于时分多址技术的移动通信体制中,比较成熟完善,且应 用最广泛的一种系统。目前已建成的覆盖全国的GSM数字蜂窝移动通信网,是我国公众移 动通信网的主要方式。基于GSM的短信信息服务,是一种在移动网络上传送简短信息的无 线应用,是一种信息在移动网络上存储和转寄的过程。由于公众GSM网络在全球范围内实 现了联网和漫游,建议上述系统不需再组建专用通信网络,所以具有实时传输数据功能 的短信应用将得到迅速普及。笔者开发设计的基于GSM网络的温度数据采集与无线传输系 统正是借助该网络平台,利用短信息业务实现数据的自动双向传递。系统模型图如图1所 示。 本系统由数据采集部分、数据接收和发送部分、终端处理部分三个模块组成。数据采 集模块将采集到的温度数据存入存储器中。数据收发模块采用双单片机共用E2RPOM的方 式,单片机2控制数据从存储器转存入E2PROM中;单片机1负责将数据从E2PROM中读出, 并经GSM模块2借助GSM网络将数据发送出去。单片机1不仅控制数据的发送,也控制数据 的接收。在这里,E2PROM是温度数据临时存储和上传的中转站。终端处理模块负责将接 收到的数据交给计算机处理,并将处理后的结果存放到数据库中,以供查询。当终端处 理模块需要向GSM模块2发送控制命令时,GSM模块2接收过程正好与上述过程相反,从而 实现数据的自动双向传递。 系统中,三个模块相互独立,彼此又相互依赖,共同完成数据的传输。数据收发模块在 系统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系统的核心模块。该模块以双单片机为核心,以RS232通 信接口,在物理层上实现与GSM模块的连接。由于篇幅的限制,本文主要介绍单片机控制 这一模块工作的软件实现过程,旨在对怎样用单片机控制GSM模块收发短信息进行探讨。 1 GSM模块MZ28 MZ28是中兴通讯推出的GSM无线双频调制解调器,主要为语音传输、短信发送和数据 业务提供无线接口。MZ28集成了完整的射频电路和GSM的基带处理器,特别适合于迅速开 发基于GSM无线网络的无线应用产品。带有人机接口(MMI)界面的应用产品内部与MZ28 的通信可通过标准的串行接口(RS232)进行。MZ28使用简单的20-PIN ZIP插座与用户自己的应用系统相连,此ZIP连接方式提供开发所需的数据通信、音频和 电源等接口信号。MZ28可以作为无线引擎,嵌入到用户自己的产品当中,用户可以用单 片机或其它CPU的UART口,使用相应的AT命令,对模块进行控制,达到使其产品可以轻松 进入GSM网络的目的。 2 串口控制SMS的工作原理 单片机与GSM模块一般采用串行异步通信接口,通信速度可设定,通常为19200bps。 采用这种RSM232电缆方式进行连接时,数据传输的可靠性较好。RS232接口方式连接,通 过串行接口集成电路和电平转换电路与GSM模块连接,电路比较简单,所涉及的芯片包括 单片机89C52和电平转换芯片MAX232,是非常常见的接口电路。需要说明的是,该接口通 过I2C总线扩展了一个E2PROM存储器芯片AT24C64,它的主要作用是存储数据,而且断电 信息也不会丢失,这些特性正是存储数据所必须的。 GSM的短信息业务SMS利用信令信道传输,这是GSM通信网所特有的。它不用拨号建立 连接,把要发的信息加上目的数据发送到短信息服务中心,经短信服务中心完成存储后 再发送给最终的信宿。所以当目的GSM终端没开机时信息不会丢失。每个短信的信息量限 制为160字节。 现在市场上大多数手机均支持GSM07.05规定的AT指令集。该指令集是ETSI(欧洲通信 技术委员会)发布的,其中包含了对SMS的控制。利用GSM手机的串行接口,单片机向手 机收发一系列的AT命令,就能达到控制GSM模块收发SMS的目的。必须注意的是,用单片 机实现时,编程必须注意它发送指令与接收到的响应都是字符的ASCII码。用单片机控制 GSM模块收发短信息所涉及以的AT指令如表1所列。 表1 AT指令 AT指令 功 能 描 述 AT+OFF 关机并重新启动 AT+CSDH=0 在TEXT模式下在返回值中不显示详细的头信息 ATE0 关闭回显 AT+CMGF=1 选择短信格式为TEXT模式 AT+CMGS 发送短信息 AT+CMGR 读取短信息 AT+CMGD=0 删除全部短信息 3
一. 3G标准篇 1 1. 什么是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 1 2. IMT-2000标准组织简要介绍 1 3. 3GPP协议版本的发展路线 2 4. 3GPP各个版本的主要特点是什么 2 5. 3GPP R99和R4版本的主要区别 3 6. 3GPP R4版本为什么使用BICC协议而不是SIP-T? 4 7. 在R4中使用的扩展的H.248与H.248有什么不同? 5 8. 3GPP R99和R4核心网电路域差异 5 9. 承载与控制分离的结构有什么好处? 8 10. 3GPP R4相对于R99的优势 9 11. R4版本基本体系结构 12 12. 3GPP R5版本为什么要引入IMS域 14 13. 国际上3G专利的形势和进展 16 14. 中国IMT-2000频谱分配 17 15. 3G频段Operating Band有哪些? 17 16. CDMA2000标准演进 18 17. IS-95A/B演进到CDMA20001x有什么变化? 18 18. 如何从CDMA2000 1X到CDMA2000 1x EV的平滑演进 19 19. IS-95的技术特点是什么? 20 20. CDMA20001X有什么技术特点? 20 21. CDMA2000 1x EV-DO有什么技术特点? 21 22. CDMA20001x EV-DO如何进行网络部署? 22 23. CDMA2000 1X EV-DV有什么特点? 23 二. 3G原理篇 25 24. 什么是CDMA技术 25 25. CDMA技术的起源 26 26. CDMA的软容量是指什么 26 27. CDMA短码和长码 27 28. 为什么功率控制在CDMA系统中非常重要 27 29. 为什么CDMA手机能保持低的发射功率 28 30. 什么是CDMA软切换?它与硬切换有什么分别 28 31. 什么是CDMA的"更软切换" 29 32. CDMA系统的UIM卡介绍 29 33. IMSI(MIN)介绍 31 34. MDN号码的介绍 32 35. TLDN号码的介绍 32 36. CDMA为什么要加密和鉴权 33 37. 什么是机卡一体,机卡分离 34 38. 为什么EIR在国内没有开通 34 39. CDMA系统如何保护A_key安全性 34 40. 天线增益、水平/垂直波束宽度、单/双极化的概念? 36 41. 接收机底噪、接收机增益、接收灵敏度、移动台的热噪声功率 36 42. GOS、RSSI、Eb/No、Eb/Io的概念 37 43. db、dBi、dBm分别是什么单位,有何区别? 37 44. 基站侧信号处理,比如交织、复用后同原来相比什么区别 38 45. I、Q信号是如何产生的,I、Q信号复用的作用 38 46. 3G系统采用了什么语音编码技术? 39 47. 3G系统采用了什么信道编码技术? 39 48. 什么是HARQ技术 40 49. CPCH是否能够提高上行速率容量,该信道相关功能 40 50. WCDMA承载分组数据的传输信道有哪些 41 51. WCDMA系统中物理信道的功率分配方式 41 52. AAL2/AAL5等ATM连接的区别 43 53. 单模光纤和多模光纤简要介绍 43 54. 什么是无线资源管理,主要的技术有哪些? 44 55. WCDMA终端是如何实现与系统的同步的? 45 56. WCDMA系统是如何完成寻呼过程的? 46 57. WCDMA系统在切换时需要测量哪些参数? 47 58. 什么是TD-SCDMA系统中的接力切换技术? 47 59. WCDMA无线接入网络都有哪些接口? 47 60. WCDMA终端有哪些工作模式? 48 61. 为什么CDMA需要对整个网络同步 49 62. WCDMA的同步方式,以及与cdma2000在同步上的区别 50 63. 相对与同步切换,异步切换会对切换掉话率有多少影响 51 64. 3G中都采用了哪些分集技术? 51 65. 基站发射分集的实现方式以及带来的增益、投资成本 52 66. 什么是高速下行分组接入技术(HSDPA)? 54 67. 智能天线波束宽度是多大? 多径条件下如何跟踪用户? 55 68. GGSN和SGSN是否和GPRS中的设备相同? 55 69. 3G电路域和分组域网络鉴权和认证基本要求 55 70. 2G系统和3G系统中对用户的鉴权有哪些区别? 56 71. 相对2G系统,3G在信息安全措施上有哪些改进? 56 72. 七号信令传输如何变为MPLS,也就是如何用IP承载? 57 73. R4如何和PSTN网络互通? 57 74. 路由器支持哪些安全协议,启用后对路由器的性能影响? 57 75. 移动网络中信令寻址方式有哪些?各有什么优缺点? 58 76. 什么是APN? 59 77. 什么是SIGTRAN? 59 78. 什么是TFO、TrFO,各有什么优点? 60 79. R4的承载方式有哪些及其各自优缺点? 60 80. 3G用户是如何访问外部数据网的? 61 81. MIP技术简单介绍,及技术实现方案 61 82. 频间硬切换实现的机制,以及对RNC性能的影响 62 83. RNC IuCS和IuPS能否通过同一物理链路到MSC再到SGSN 63 84. 分组域设备IP地址如何规划 63 85. Ga接口和GTP’协议是什么? 64 86. QoS保证 64 三. 业务市场篇 66 87. 3G业务概述 66 88. 什么是3G业务网络?它主要包含哪些网元? 67 89. WCDMA业务平台(或者说业务网关)具有哪些功能 67 90. 介绍一下3G业务平台的界面规范? 68 91. 业务管理平台对用户门户有哪些功能要求? 69 92. 会议电视和可视电话的区别?可视电话的工作过程? 70 93. MultiCALL与多方通话关系如何? 71 94. 综合预付费业务的主要功能和实现方式? 71 95. 预付费漫游怎样实现机制如何? 72 96. 移动智能网和固网智能网的主要区别? 72 97. 主要的3G智能网协议有那些? 72 98. 3G智能网相比2G智能网而言,新增了什么业务能力? 73 99. CAMEL在R4和R5阶段有何区别? 74 100. 移动定位业务(LCS业务)采用哪三种移动定位技术? 75 101. 初期定位业务主要有哪些?这些业务对定位精度有什么要求? 76 102. 通过Cell-ID方式的定位过程中HLR如何找到了MS 78 103. 针对3G的商用定位业务是否与2G有不同? 78 104. 运营商开展定位业务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78 105. 移动流媒体业务有哪些类型的应用? 79 106. 影响移动流媒体应用的因素有哪些? 79 107. 移动流媒体业务有哪几种传输方式? 80 108. 移动流媒体业务使用哪些特有的应用和控制协议? 80 109. 电路域视频业务的业务流程。 81 110. 电路和分组多媒体业务应用实例介绍 83 111. WAPGW可以提供哪些业务类型? 83 112. 什么是交互式短信业务? 85 113. 什么是即时通信? 85 114. 综合VPN业务的主要功能? 86 115. 不同类型的业务对时延的要求有哪些不同 86 116. 业务组合、业务捆绑、业务融合的含义是什么? 87 117. 什么是工作流机制?工作流机制在业务管理中如何应用? 88 118. 什么是BREW? 89 119. 什么是MMS 89 120. MMS与SMS、EMS的区别 90 121. MMS业务应用 91 122. MMS 网络基本结构 92 123. MMS业务标准,业务开展,现状 94 124. 什么是GSM1X? 95 125. PTT业务简介 96 126. IM&PS相关业务简介 96 127. 位置业务介绍 97 128. 3G网络建设成本是否会很高,是否有相应的解决方案? 99 129. 新进入移动领域的运营商如何迅速提供有竞争力的业务? 100 130. 3G发展的主要问题与经验 100 131. 国内3G政策环境 101 132. 3G环境下移动通信新趋势 103 133. 3G市场层面指导意见? 105 四、3G终端篇 107 134. 3G终端的特点? 107 135. 3G终端有哪些关键技术? 108 136. 目前3G终端的进展如何,有何特征? 108 137. 移动终端的操作系统都有哪些种类? 109 138. 什么是移动终端应用开发平台? 111 139. 如何比较JAVA和BREW的安全性? 112 140. 3G终端产品上有哪些主流的第三方浏览器产品? 113 141. 什么是终端的OTA参数预配置(OTA-Provisioning)如何实现? 113 五.网络优化篇 114 142. 站点面积和小区半径之间的计算关系 114 143. 接入半径和覆盖半径的区别,典型值是多少? 115 144. WCDMA与GSM的无线网络规划有何不同? 115 145. WCDMA与DCS1800覆盖差异 116 146. 什么是无线网络估算? 117 147. 什么是无线网络预规划? 117 148. WCDMA无线网络仿真有哪些模式? 118 149. 无线网络优化的具体流程是什么? 118 150. 如何看待无线网络规划和网络优化的关系? 120 151. 如何理解导频污染,产生导频污染的原因? 121 152. 如何调整对不同速率连接的功率分配 121 153. 软切换时怎样减小额外损耗的功率 122 154. 什么是无线网络的软阻塞、硬阻塞? 122 155. 无线网络的负载控制技术介绍 122 156. 功率配置与软切换指针与容量的关系 123 157. WCDMA系统中有哪些覆盖增强技术? 123 158. 在3G网络中与用户有关的编号有哪些? 124 六.规划建设篇 125 159. 从网络规划角度考虑建网思路 125 160. 在商用网络建设的时候是否采用收、发分集技术 125 161. 在建网时功放功率的大小取值多少合适 126 162. Iu接口传输承载是否可以使用ATM骨干网? 127 163. Iub和Iur接口流量的计算方法 128 164. 各种天馈分布系统的比较,适用的环境 129 165. 2G对3G会不会有干扰?3G对2G会不会有干扰? 130 166. 市区室内覆盖解决方案主要有哪些 130 167. 核心网如何从R99向R4平滑演进 131 168. 如何支持R4系统向R5的演进?接口变化 132 169. 集团公司3G网络建设原则? 132 七.业务支撑篇 134 170. CG灵活计费的方式有哪些?(时长、流量……) 134 171. 3G业务的计费有何特点? 134 172. 3G计费与2G计费的差异何在? 136 173. TMSC/GMSC是否有计费功能,长途呼叫采用什么方式接入 136 174. 关于计费信息中QoS映像方式 137 175. 电路域业务和分组域业务中的一些计费原则 137 176. 3G条件下,计费信息在安全性上有些什么要求 137 177. 全国和省级3G网管中心的设置原则及其连接方式 137 178. 3G网元管理在网管体系中的作用? 138 179. 什么是IRP? 138 180. 3G网络管理的内容和特点?与2G和固网网管相比有何不同? 139 八.现状及我省3G规划篇 141 181. 目前我省话务网网络现状? 141 182. 目前我省信令网网络现状? 143 183. 目前我省GPRS网络现状? 145 184. 我省3G核心网电路域总体规划原则 146 185. 我省3G MSC-Server设置原则 147 186. 我省3G MGW单元规划原则 148 187. 我省3G HLR设置方案 148 188. 我省3G GMSC设置方案 149 189. 我省3G RNC设置方案 149 190. 长途汇接局设置方案 150 191. 我省3G 核心网分组域总体规划原则 150 192. 我省3G SGSN设备设置方案 151 193. 我省3G GGSN设备设置方案 151 194. 我省3G CG设备设置方案 152 195. 我省3G DNS设备设置方案 152 196. 核心网分组域业务质量规划 153 197. IMS域业务引入的规划 154 198. 信令网路由原则 155 199. 话务网路由方式 156 200. 分组域APN 的解析 159 201. 分组域路由选择原则 160 九.中国移动3G码号资源规划 161 202. 3G网络的网号和位置区规划 161 203. 移动用户的 ISDN 号码(MSISDN) 162 204. 国际移动用户识别码(IMSI) 163 205. 临时移动用户识别码(TMSI/P-TMSI) 164 206. 移动用户漫游号码(MSRN) 165 207. 切换号码(HON) 165 208. 国际移动台识别码(IMEI) 165 209. 国际移动台识别软件版本号(IMEISV) 166 210. HLR 号码 166 211. (G)MSC server/VLR 号码 166 212. SGSN号码 167 213. GGSN号码 168 214. 位置区标识(LAI) 168 215. 路由区标识(RAI) 169 216. 全球小区识别码(CGI) 170 217. 小区识别(C-ID) 170 218. RNC 识别码(RNC-ID) 170

12,798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CSDN 下载资源悬赏专区
其他 技术论坛(原bbs)
社区管理员
  • 下载资源悬赏专区社区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