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大家谈谈对英特尔80核CPU的看法

JavaerRobertLi 2007-03-27 11:05:37
最近我在《电脑报》上看到了一篇关于英特尔80核CPU的文章,关于英特尔的这一壮举我想大家应该也已有所耳闻。我从网上搜了一些相关资料如下
-----------------------------------------------------------

  英特尔公司已经研究出世界上首个拥有80个内核的单芯片,这将加速“万亿级计算时代”来临的步伐。
  在近日举行的国际固态集成电路会议年会上,英特尔公司高级院士、首席技术官贾斯汀介绍,80核芯片的功耗比4核处理器更低,仅相当于一个电灯泡的功耗。但是,其浮点运算能力为每秒万亿次,几乎达到了大型机的水平。
  虽然这款新型芯片还只是一个研究项目而不是最终产品,但一些曾在科幻电影中被看作是异想天开的事,有可能就在我们身边的电脑和手持终端上变成现实。
  来自海外的消息称,英特尔首席执行官欧德宁透露,英特尔80核处理器计划在5年内上市。
  Intel研发实验室的技术战略家Manny Vara称,现阶段80核心原型消耗的能量不超过100W,一般情况下只有89W左右,而现在的双核心处理器需要60-70W,四核心少则105W、多则130W。即使考虑到现阶段的原型还无法实现不少功能,因为这样间接降低了功耗,Intel能达到这种程度仍是了不起的进步。
  Vara指出,80核心处理器的研发重点之一就是如何节能,比如虽然整体性能强劲,但其实每个单独核心的速度都很低,而“Core Hopping”概念技术可以负责协调各个核心的工作,既能将过热核心的任务转交给相对空闲的部分,也能在不需要的时候关闭用不到的核心。
  除了控制功耗,芯片面积也是一个重点。Vara称,在将80颗核心集成到一个硅片上后,整体芯片面积只比目前的一般芯片稍微大一点儿。
  Vara表示,研究人员正在利用原型研究如何让各个不同的核心实现最佳通信,并以此发展新的核心和架构技术设计。虽然目前的原型还缺乏一些特定的功能,但Vara认为Intel有能力在未来5-8年内拿出完整的80核心处理器。
-----------------------------------------------------------
为此,我对英特尔的这项新技术报以了很大的希望。因为它是人类首次将个人计算机的速度提高到了每秒万亿次的水平,硬件的发展必将带动软件的发展,并且我坚信这次的发展是飞跃性的发展,它不同于以前的量变,而是一种质变。
回忆以前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历史,先是从单纯的数值计算到出现了文字排版软件;从只能输入英文到中文输入法的出现;从DOS下枯燥的命令行到现在丰富多彩的图形界面;从以前的8位游戏到现在的3D游戏。硬件的发展给我们带来了一次又一次的惊喜与震撼。我想,这次英特尔的80核CPU又会为个人计算机的发展史写下重要的一笔。
那么,请大家讨论一下,发表一下个人的看法:
1 每秒万亿次计算究竟有多快,和现在的双核CPU相比究竟快了多少?
2 万亿次究竟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它会实现些什么咱们目前实现不了的功能?
3 报上说80核CPU只有指甲盖那么大,那么英特尔把它做的这么小的目的是什么?是不是还想把它应用到手机、PDA、……等小型移动设备上。
4 它真的能在5年内上市吗?如果上市会对AMD等厂商造成什么冲击吗?
5 它的上市会大幅度的推动软件业的发展么?
6 它和现在的硬件是否会出现不匹配的问题?所有的硬件包括内存、硬盘、主板等是否都要特制?
7 …
8 …

...全文
787 11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11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pengzhenwanli 2007-06-06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够用就好
yanghuayu1986 2007-05-29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呵呵楼上的搞笑了。为了在技术上处于领先,当然是宣传的意义比较大了。就像我们国家时刻保持的航天技术一样。那是一种你有能力的证明。
LEADERMAX 2007-05-1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80核芯 会不会还象Pentium D那样把两个核心互连到一起 在Coreduo处理器中的SMARTCACHE我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技术 那么到了80核心之后 这个问题会如何解决呢
再有就是 我们到那个时候真的会需要80核心处理器么 软件发展会那么快么
我觉得这个80核心现在出现 宣传意义大于实际意义
duke731 2007-05-09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我靠,80核的!我要用它玩超级玛莉得多爽!
ligand 2007-04-26
  • 打赏
  • 举报
回复

那么,摩尔定律究竟还能延续多久呢?在多核技术出现之前,有人推测当CPU的制作工艺达到45nm的时候就不能再向下发展了,因为导线过细会导致电阻过大,产热量过多等情况。当然,这些问题后来都被解决了,而解决的方法就是够建多核。
目前“Tera-scale ”已经成为了INTEL公司当前最主要的研发课题之一,而所谓的Tera-scale是INTEL最近才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这种运算概念的核心就是多核心架构,组成Tera-Scale 运算的的特点是:每秒万亿次(TeraOPS)运算的能力、每秒万亿位的内存带宽、以及每秒万亿位的I/0传输通道。
-----------------------------------

应该这么说:Intel的CTO,Justin,最近证实在可预见的未来(一直到2013年以后)摩尔定律一直会成立,制造工艺从65nm、45nm、32nm、20nm、12nm,Intel会每两年进步一个层级。

也就是说,在指甲这么大的chip上,可以造出的晶体管会继续每两年翻一倍。

但是,提高cpu的主频面临着几个难以克服的困难,所以intel就把摩尔定律用到了不是提高主频,而是造更多的core上来。这就有了80核cpu

这么多核的cpu用来干什么?要知道人类感知世界最大信息来源是视觉。无论是digital video processing,还是computer vision,过去都面临着计算瓶颈所以无法真正去分析视频的内容,而只是停留于编码/解码/播放上。这就是80核的用武之地啊。

随着计算能力的飞速发展,必将会把许多梦想变为现实。
IntelMobl 2007-04-10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楼上说得很对,多核的确是要借助多线程来发挥威力。现在基本上大公司的软件产品都多线程化了,软件和硬件也是要达成双赢的局面的。
jack9358 2007-04-03
  • 打赏
  • 举报
回复
窃以为:多核的出现只是打好了一个硬件的基础,真正要发挥这个多核心的作用,还必须要软件的支持才行,尤其是程序开发方面的多线程技术,并发处理机制在程序编写方面如何高效的实现,最近在看java的多线程,有兴趣的坛友可以看看《程序员》4月份的多线程专题,写的很不错的说..
personalces 2007-04-02
  • 打赏
  • 举报
回复
80核的速度绝对不是这80个cpu加起来的速度!
JavaerRobertLi 2007-04-01
  • 打赏
  • 举报
回复
首先我要感谢swjtulff()对本帖的回复。但我认为您对多核的理解并不透彻。
多核技术可不等同于多个CPU,它是为了延续摩尔定律而出现的一种CPU制造技术。
摩尔定律指出:集成电路可容纳的晶体管数,每阁一年半左右就会增加一倍,性能也提高一倍。
比如说,1971年英特尔制造的第一个CPU "Intel 4004"只有2300个晶体管,而1972年4月的"Intel 8008"就已经发展到了3500个,1978年6月发展到了29000个。1989年5月突破了120万个。1993年的奔腾发展到了310万个。
那么,摩尔定律究竟还能延续多久呢?在多核技术出现之前,有人推测当CPU的制作工艺达到45nm的时候就不能再向下发展了,因为导线过细会导致电阻过大,产热量过多等情况。当然,这些问题后来都被解决了,而解决的方法就是够建多核。
目前“Tera-scale ”已经成为了INTEL公司当前最主要的研发课题之一,而所谓的Tera-scale是INTEL最近才提出的一个新的概念,这种运算概念的核心就是多核心架构,组成Tera-Scale 运算的的特点是:每秒万亿次(TeraOPS)运算的能力、每秒万亿位的内存带宽、以及每秒万亿位的I/0传输通道。
swjtulff 2007-03-27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我还是希望不要这么多CPU,单独增加一个CPU的处理能力比较好
yzaiml 2007-03-27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应该够爽吧

568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英特尔® 边缘计算,聚焦于边缘计算、AI、IoT等领域,为开发者提供丰富的开发资源、创新技术、解决方案与行业活动。
社区管理员
  • 英特尔技术社区
  • shere_lin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