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serobject在某WINDOW使用后想在该WINDOW上进行增加修改不能。这真是一个缺陷

PowerZeus 2002-02-27 02:56:29
why
...全文
78 3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3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forlovepb 2002-02-28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好吧!如果在一个USEROBJECT的子类中的自定义函数为什么不能重载?
lesni 2002-02-27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我也深受其害过,因为并不是每一个UserObject都是封装完整的东西,有时自己做一个UserObject在窗口显示,其中代码要和窗口一起调试的,只能不停的关这个开那个。
而这种UserObject调试完成后实际也可以在相同类型窗口中通用的,只是苦了调试阶段。
当然PB这样做是有其自身属性限制。
llitcwl 2002-02-27
  • 打赏
  • 举报
回复
你可把PB的userobject看成DELPHI的一个VCL,VB的控件,它们能在使用中修改吗?同样不能。
这样修改只能说明你的对象建得不够科学。
在userobject中对可能出现的情况进行考虑,在使用中只能进行设置,就象一台电视拿回去,只要知道使用就可以了。
资源下载链接为: https://pan.quark.cn/s/abbae039bf2a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编译原理是研究如何将编程语言转化为机器可执行代码的理论基础。其中,三地址代码(Three-Address Code,TAC)作为一种中间表示形式,在编译器设计中经常被使用,尤其是在生成目标代码的阶段。本文将深入探讨三地址代码的概念、生成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编译过程中的作用。 三地址代码是一种简单的低级抽象语法树(AST)表示,每条指令涉及三个操作数,通常包括两个源操作数和一个目的操作数。这种格式简化了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的复杂性。例如,一个简单的算术表达式“x = y + z”在三地址代码中可能表示为: 在这个例子中,“t1”是一个临时变量,存储了“y + z”的结果,然后这个结果被赋值给“x”。 生成三地址代码的过程通常发生在编译器的中间阶段,即语法分析之后,语义分析之前。这个阶段称为“代码生成”或“中间代码生成”。编译器通过词法分析器处理源代码,将其转化为标记流;接着,语法分析器根据上下文无关文法将标记流解析成抽象语法树。三地址代码生成器就是在这个阶段介入,它遍历AST,为每个节点生成对应的三地址指令。 在Turbo C3.0这样的编译器环境下,开发者可以实现自己的三地址代码生成器。虽然Turbo C3.0是一款较老的编译器,但其C语言编译器设计原理依然适用于现代编译器开发。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如下关键点: 符号表管理:符号表记录了程序中所有标识符的类型、作用域和关联地址,对于生成三地址代码至关重要,因为它提供了关于操作数的类型信息。 数据类型转换:编译器必须处理不同数据类型的运算,确保它们在三地址代码中正确表示。例如,整型与浮点型之间的转换需要特别处理。

400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PowerBuilder 非技术版
社区管理员
  • 非技术版社区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