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三层?什么是分布式系统?什么是COM?什么是DCOM?

CableFan 2002-04-11 07:35:31
如题,特别是DCOM跟分布有什么关系?
...全文
290 13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13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jerrymousenet2 2002-04-17
  • 打赏
  • 举报
回复
三层要使用DCOM中的RPC才能实现
jerrymousenet2 2002-04-17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分布式系统即是数据层,中间层,客户层,中间层一般用COM/DCOM来实现,COM是一种标准,DCOM是对COM的一种扩展,
wolfAone 2002-04-17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李维大师的三本书,绝对值.
make11111 2002-04-17
  • 打赏
  • 举报
回复
b/s可以做成2层,也可以做成3层
2层直接用一个web server application就是了
3层需要一个remote data moudle和一个web server application
com是微软的一个技术。
dcom就可以用来连接应用程序服务器(也就是remote data moudle)
是用在客户端的
给分!!20分都要,以后有问题可以再问。

qiume 2002-04-17
  • 打赏
  • 举报
回复
看一下,李维的《分布式多层次应用系统开发部》
SPIRIT0220 2002-04-17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李维的一本书上有介绍的!去看看!
azs 2002-04-16
  • 打赏
  • 举报
回复
B/S是三層
CableFan 2002-04-12
  • 打赏
  • 举报
回复
B/S算是三層﹖分布式﹖COM還是DCOM?
CableFan 2002-04-12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是不是我問得太抽象了﹐我要的是在Delphi中的具體實現!
huangcr 2002-04-12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关注
yuanshengbing 2002-04-11
  • 打赏
  • 举报
回复
一、C/S模式与B/S模式的比较分析

  C/S模式主要由客户应用程序(Client)、服务器管理程序(Server)和中间件(middleware)三个部件组成。客户应用程序是系统中用户与数据进行交互的部件。服务器程序负责有效地管理系统资源,如管理一个信息数据库,其主要工作是当多个客户并发地请求服务器上的相同资源时,对这些资源进行最优化管理。中间件负责联结客户应用程序与服务器管理程序,协同完成一个作业,以满足用户查询管理数据的要求。
  B/S模式是一种以Web技术为基础的新型的MIS系统平台模式。把传统C/S模式中的服务器部分分解为一个数据服务器与一个或多个应用服务器(Web服务器),从而构成一个三层结构的客户服务器体系。
  第一层客户机是用户与整个系统的接口。客户的应用程序精简到一个通用的浏览器软件,如Netscape Navigator,微软公司的IE等。浏览器将HTML代码转化成图文并茂的网页。网页还具备一定的交互功能,允许用户在网页提供的申请表上输入信息提交给后台,并提出处理请求。这个后台就是第二层的Web服务器。
  第二层Web服务器将启动相应的进程来响应这一请求,并动态生成一串HTML代码,其中嵌入处理的结果,返回给客户机的浏览器。如果客户机提交的请求包括数据的存取,Web服务器还需与数据库服务器协同完成这一处理工作。
  第三层数据库服务器的任务类似于C/S模式,负责协调不同的Web服务器发出的SQ请求,管理数据库。


1. B/S模式的优势
  首先它简化了客户端。它无需象C/S模式那样在不同的客户机上安装不同的客户应用程序,而只需安装通用的浏览器软件。这样不但可以节省客户机的硬盘空间与内存,而且使安装过程更加简便、网络结构更加灵活。假设一个企业的决策层要开一个讨论库存问题的会议,他们只需从会议室的计算机上直接通过浏览器查询数据,然后显示给大家看就可以了。甚至与会者还可以把笔记本电脑联上会议室的网络插口,自己来查询相关的数据。其次,它简化了系统的开发和维护。系统的开发者无须再为不同级别的用户设计开发不同的客户应用程序了,只需把所有的功能都实现在Web服务器上,并就不同的功能为各个组别的用户设置权限就可以了。各个用户通过HTTP请求在权限范围内调用Web服务器上不同处理程序,从而完成对数据的查询或修改。现代企业面临着日新月异的竞争环境,对企业内部运作机制的更新与调整也变得逐渐频繁。相对于C/S,B/S的维护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当形势变化时,它无须再为每一个现有的客户应用程序升级,而只需对Web服务器上的服务处理程序进行修订。这样不但可以提高公司的运作效率,还省去了维护时协调工作的不少麻烦。如果一个公司有上千台客户机,并且分布在不同的地点,那么便于维护将会显得更加重要。
  再次,它使用户的操作变得更简单。对于C/S模式,客户应用程序有自己特定的规格,使用者需要接受专门培训。而采用B/S模式时,客户端只是一个简单易用的浏览器软件。无论是决策层还是操作层的人员都无需培训,就可以直接使用。B/S模式的这种特性,还使MIS系统维护的限制因素更少。
  最后,B/S特别适用于网上信息发布,使得传统的MIS的功能有所扩展。这是C/S所无法实现的。而这种新增的网上信息发布功能恰是现代企业所需的。这使得企业的大部分书面文件可以被电子文件取代,从而提高了企业的工作效率,使企业行政手续简化,节省人力物力。
  鉴于B/S相对于C/S的先进性,B/S逐渐成为一种流行的MIS系统平台。各软件公司纷纷推出自己的Internet方案,基于Web的财务系统、基于Web的ERP。一些企业已经领先一步开始使用它,并且收到了一定的成效。
  B/S模式的新颖与流行,和在某些方面相对于C/S的巨大改进,使B/S成了MIS系统平台的首选,也使人忽略了B/S不成熟的一面,以及C/S所固有的一些优点。下面让我们来看C/S相对于B/S的一些优势。


2. C/S模式的优势
  首先,交互性强是C/S固有的一个优点。在C/S中,客户端有一套完整的应用程序,在出错提示、在线帮助等方面都有强大的功能,并且可以在子程序间自由切换。B/S虽然由JavaScript、VBScript提供了一定的交互能力,但与C/S的一整套客户应用相比是太有限了。
  其次,C/S模式提供了更安全的存取模式。由于C/S是配对的点对点的结构模式,采用适用于局域网、安全性比较好的网络协议(例如:NT的NetBEUI协议),安全性可以得到较好的保证。而B/S采用点对多点、多点对多点这种开放的结构模式,并采用TCP/IP这一类运用于Internet的开放性协议,其安全性只能靠数据服务器上管理密码的数据库来保证。现代企业需要有开放的信息环境,需要加强与外界的联系,有的还需要通过Internet发展网上营销业务,这使得大多数企业将他们的内部网与Internet相连。由于采用TCP/IP,他们必须采用一系列的安全措施,如构筑防火墙,来防止Internet的用户对企业内部信息的窃取以及外界病毒的侵入。
  再次,采用C/S模式将降低网络通信量。B/S采用了逻辑上的三层结构,而在物理上的网络结构仍然是原来的以太网或环形网。这样,第一层与第二层结构之间的通信、第二层与第三层结构之间的通信都需占用同一条网络线路。而C/S只有两层结构,网络通信量只包括Client与Server之间的通信量。所以,C/S处理大量信息的能力是B/S所无法比拟的。
  最后,由于C/S在逻辑结构上比B/S少一层,对于相同的任务,C/S完成的速度总比B/S快。使得C/S更利于处理大量数据。
  B/S模式的先进性和C/S模式的成熟性使人在现代企业MIS系统平台的选择上难定取舍。究竟应该选择哪种模式呢,有没有两种平台相结合的模式呢?


二、C/S模式与B/S模式相结合方案

  本文推荐一种较灵活的结合方式。系统分析员可以根据系统的特点,灵活地为不同的子功能采用不同的MIS系统平台,将两种模式交叉并行使用。
  首先,开发者根据一定的原则,将系统的所有子功能分类,决定哪些子功能适合采用C/S,哪些适合采用B/S。适合采用C/S的子功能应具备以下特点:1安全性要求高;2要求具有较强的交互性;3使用范围小,地点固定;4要求处理大量数据。例如,仓库管理系统中的入库单、领料单的输入功能,财务系统中的凭证输入功能等等。而适合采用B/S的子功能应具备以下特点:1使用范围广,地点灵活;2功能变动频繁;3安全性、交互性要求不同。例如:企业内部信息发布功能,意见箱输入功能,公司财务分析表的查询功能,总裁决策支持系统中的查询功能等等。
  相对于单独采用C/S或B/S,这种方案的优点在于:1保证敏感数据的安全性,特别是对数据库的修改和新增记录加强了控制;2经济有效地利用企业内部计算机的资源,简化了一部分可以简化的客户端;3既保证了复杂功能的交互性,又保证了一般功能的易用与统一;4系统维护简便,布局合理;5网络效率最高。
  如果系统开发者在系统设计阶段决定采用这种C/S与B/S相结合的模式,那么在系统开发生命周期的如下各个阶段相对这种新模式都应有所响应。
  在系统设计阶段主要考虑的是MIS系统平台选择问题。在详细设计阶段,系统开发者需要根据企业自身的业务特点,以及一定的选择原则,来决定各个子功能采用哪一种模式并在系统说明书上分别注明。在编码设计阶段,系统开发者需要针对采用不同模式的子功能,选用不同的编码方式(例如:C/S可以采用VB编程环境,而B/S采用ASP方法),然后编译生成不同的客户应用及Web服务程序。在安装调试阶段,其特点主要体现在系统的物理结构上,即特定的客户应用程序将被安装在特定的使用者的客户端上,Web服务程序需要被安装在Web服务器上,而每个客户端上都将被安装上浏览器,同时,客户应用的使用者必须接受一定的培训。在软件维护阶段,针对不同模式的子功能应采取不同维护方式。

zx_wang 2002-04-11
  • 打赏
  • 举报
回复
1。表示层-业务逻辑层-数据库层
2。COM是本机组件
3。DCOM是在另外一台机器上的组件
一般来说DCOM就是业务规则集中的中间层
eagle123 2002-04-11
  • 打赏
  • 举报
回复
这方面的书很多,买本看看吧,分布式是现在开发用的主流技术
关于本书 本书是针对中高级的专业和准专业的程序开发人员而编写的。全书共分五篇:第一篇简要介绍了分布式结构及Delphi 6对 它的支持;第二篇讲述了分布式组件的实现,篇中分别讲述了DCOM架构的基元——COM的编程基础,创建DCOM客户端用& 务器应用以及COM十分布式应用的开发;第三篇讲了另一种分布式技术CORBA的原理及实现;第四篇讲多层分布式数据库系 统,从数据库的链接讲起,由浅入深地讲了MIDAS的概念,它的DCOM及CORBA的实现方式,最后深入剖析了它的结构;第五 篇讲了分布式Web技术,包括现在流行的 Web技术及 Internet Express的应用。本书的各个部分,都辅之有详尽的例子, 您会一步步学习构建各种分布式应用程序。相信,在仔细研读和亲手实践了这些程序之后,您一定会成为分布式开发的能 手。由于计算机技术的可操作性很强,所以,在本书的学习过程中,希望读者一定要亲手操作,边看书边实践,这样才会 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第一篇 分布式结构介绍 第1章 分布式结构与多层应用系统概述 1.1 分布式结构简介 1.1.1 现有的分布式结构 1.1.2 各种分布式结构的比较 1.2 分布式结构的优点 1.3 多层应用系统介绍 1.4 分布式应用的意义 1.5 用delphi进行分布式应用程序的开发 1.5.1 delphi 6支持的分布式组件技术 1.5.2 开发midas应用 1.5.3 开发分布式web技术 第二篇 delphi 6的 comidcomcom十编程 第 2章 delphi 6的 com编程基础 2.1 com的概念及特性 2.1.1 com简介 2.1.2 com的特性 2.1.3 com的优点 2.2 创建com对象 2.2.l 规划com对象 2.2.2 com对象向导 2.2.3 automation对象向导 2.2.4 定义接口 2.2.5 注册com对象 2.2.6 测试com服务程序 2.3 对象接口介绍 2.3.l 接口的作用 2.3.2 接口的语法 2.3.3 iunknown接口 2.3.4 接口的实现 2.3.5 接口的引用 2.3.6 双重接口 2.4 type library的使用 2.4.1 type library编辑器介绍 2.4.2 type librny的基本操作 第3章 com的高级技术 3.1 dll中对象的实现 3.1.l 编写dll的一般方法 3.1.2 dll的创建 3.1.3 应用程序的创建 3.2 com接口的实现 3.2.1 tinterfacedobject类的接口实现 3.2.2 tinterfacedobject类的多接口实现 3.3 利用类型库进行com编程 3.3.l typedcomobject类概述 3.3.2 创建dll服务程序 3.3.3 创建客户应用程序 第4章 创建dcom客户端用&务器应用 4.1 dcom系统结构及技术特性 4.1.1 dcom的系统结构 4.1.2 dcom的技术特性 4.1.3 com与dcom的比较 4.2 dcom服务器的创建 4.2.l 创建自动化对象 4.2.2 dcom服务器的安装 4.3 dcom客户程序的创建 第5章 com十分布式应用的开发 5.1 com十系统构架 5.1.1 com十简介 5.1.2 com十的系统构架 5.2 com十组件的开发 5.3 客户应用程序的开发 第三篇 delphi 6的 corba编程 第6章 corba编程基础 6.1 corba技术简介 6.2 coana的基本概念 6.2.1 corba对象 6.2.2 接口定义语言idl 6.2.3 对象请求代理orb 6.2.4 根程序stub和框架程序skeleton 6.3 delphi 6对 corba的支持 6.3.1 visibroker技术 6.3.2 sined agent 6.3.3 corba对象接口的实现 6.4 delphi 6中开发 corba的工具介绍 6.4.1 type librny编辑器 6.4.2 支持coana中的类 6.4.3 corba对象向导 6.4.4 corba数据模块向导 6.4.5 coana clientheerver应用程序 6.5 corba对象向导的使用 6.5.1 解析 corba对象向导 6.5.2 创建corba服务器 6.5.3 创建客户程序 6.6 多线程corba应用的开发 6.6.1 创建支持多线程的corba对象 6.6.2 客户端程序的开发 第7章 高级corba编程 7.1 idl语言基础 7.1.1 一个典型的idl 7.1.2 idl常规术语 7.l.3 idl语法 7.l.4 corba模块 7.2 开发corba高级应用程序 7.3 corba客户端/服务器应用程序向导的使用 7.3.1 idl文件的生成 7.3.2 创建corba服务器 7.3.3 创建corba客户应用程序 第四篇 多层分布式数据库系统midas的开发 第8章 数据库的链接 8.l 数据库的建立 8.2 数据库应用程序的开发步骤 8.3 delphi 6数据库应用开发概述 8.3.1 boriand数据库引擎bde 8.3.2 数据库工具 sql explorer 8.3.3 用bde链接本地数据库的一个简单例子 8. 3. 4 delphi中数据存取总结 8.4 odbc技术 8.4.1 odbc的创建 8.4.2 odbc的概念 8.4.3 odbc解决方案 8.4.4 odbc总体结构 8.5 ado 8.5.1 ado本地数据访问的解决方案 8.5.2 基本的ado编程模型 8.5.3 远程数据访问rds的解决方案 8.5.4 delphi 6中的 tado组件的介绍 8.5.5 一个ado具体的例子 8.6 interbase数据库服务器及ibx组件 8.6.1 inierbase的简要介绍 8.6.2 一个ibx的例子 8.7 多层应用处理数据的一些技巧 8.7.1 数据库链接中的 connection pooling链接技术 8.7.2 多层应用处理数据的原理 8.7.3 处理大型数据集的技巧 第9章 用dcom数据模块来实现基本多层分布式系统 9. l 平滑过渡到h层体系结构 9.2 关于多层应用程序 9·3 delphi 6开发基本多层分布式系统 9.3.1 配置数据库 9.3.2 创建应用服务器 9.3.3 创建客户应用程序 9.4 本地数据库查询操作localquers 9.5 delphi 6开发基本多层分布式系统详解 9.5.1 简单应用服务器程序的具体设置 9.5.2 简单客户端程序的具体设置 第10章 midas的高级应用开发 10.1 在 delphi 6开发 midas三层应用程序 10.1.1 在 delphi 6中创建应用服务器 10.1. 2 在delphi 6中创建客户程序 10.1.3 与应用服务器链接 10.1.4 调用服务器上的接口 10.1.5 在客户端纠错 10. 1.6 更新数据 10.2 midas多层应用程序的开发 10. 2.1 delphi 6中无状态的中间层数据存取 10. 2.2 多层体系结构下的事务 10.2.3 一个基本的midas例子 10.2.4 公文包模式介绍以及具体例子 10.2.5 datapooler技术的例子 10. 3 在 midas中使用 activex 10. 3.1 activex控件开发过程 10.3.2 扩展 activex 10.3.3 注册和安装 10. 3.4 发布 activex 10.3.5 一个 midas的 activexform例子 第11章 用 corba数据模块来实现 midas 11.1 corba数据模块向导介绍 11.2 corba服务器的创建 11.2.1 创建 corba数据模块 11.2.2 添加 corba数据模块组件 11.2.3 运行 coana服务器 11.3 客户程序的创建 11.3.1 程序窗体设计 11.3.2 组件设置 11.3.3 添加代码 11.3.4 运行程序 第五篇 分布式web应用开发 第12章 分布式 web应用开发 12.1 现有 web技术 12.1.1 html技术 12.1.2 javascript技术 12.l.3 asp技术 12.1.4 cgi技术 12.1.5 isapi技术 12.2 用internetexpress开发web分布式应用 12.2.1 delphi 6对传统 web技术的支持 12.2.2 internetexpress工作原理 12.2.3 internetexpress组件介绍 12.2.4 web服务器和 internetexpress的通信 12.2.5 internetexpress实用编程 12.3 开发web服务 12.3.1 web服务概念 12.3.2 web服务协议 12.3.3 web服务应用
第一部分 了解COM 第1章 COM概述 何谓CoM COM术语 COM利与弊 COM的好处 COM的局限性 COM组件与接口 何谓接口 接口特征 接口类型 接口规则 接口设计 COM组件的实现规则 实现IUnknown规则 内存管理规则 引用计数规则 COM激活 COM类型 COM客户机 COM服务器 ActiveX控件 COM与面向对象技术 包装 抽象 多态 继承 COMTrader应用程序 小结 第2章 由VC++建立并使用COM服务器 IDL文件 建立第一个COM服务器 定义自定义接口 实现IUnknown和自定义接口 完成COM服务器 生成测试客户机 用ATL建立COM服务器 关于ATL 用ATL建立进程内COM服务器 用ATL建立进程外COM服务器 线程与COM服务器 Win32多线程应用 线程COM组件 自动化与IDispatch 用VC++实现IDispatch ATL与自动化 Automation数据类型 再谈类型库 C++自动化客户机 VB自动化客户机 小结 第3章 用VB建立并使用COM服务器 选择COM项目 设计接口 描述接口 浏览接口 生成对象 使用ClassBuilder 增加属性 增加方法 增加事件与枚举 使用ActiveXDataObject(ADO) 在服务器组件中使用Recordset对象 在客户机组件中使用ADOR 生成断开的Recodset 生成自己的RecodsctS 使用用户定义类型 错误处理 服务器客户机错误处理 使用VBErr.Raise机制 在VB中使用线程模型 设置线程模型 了解再入性与公寓 小结 第二部分 COM与Internet 第4章 在VC++中建立并使用ActiveX控件 ACtiveX控件概还 属性与方法 控件与容器通信 事件与连接点 建立第一个控件 生成控件 测试控件 增加方法 增加属性 增加事件 增加属性页 允许属性保持 使用控件 建立复合控件 增加复合控件 增加功能 增加事件 处理复合控件事件 处理错误 使用控件 小结 第5章 在VB中建立并使用ActiveX控件 VB控件简介 约束与无约束控件 控件生成技术 属性类型 方法 属性配置 过程属性 环境属性配置 运行时只读属性 只在运行时有效的属性 扩展属性 容器属性 合成控件属性 可关联属性 持续与属性包 属性包 使用ActiveX控件界面向导 了解控件寿命 生成ActiveX控件 生成无约束控件 生成设计时数据约束控件 生成运行数据约束控件 小结 第6章 用VC++建立InternetCOM组件 IEActiveX控件 轻量级控件 安全控件 持续属性 文档对象模型编程 活动服务器组件 活动服务器页面 ASP页面的COM组件 小结 第7章 用VB建立InternetCOM组件 无窗口控件 ActiveX控件容器的线程模型 ActiveX控件的安全性 Web页面访问 VBDHTML项目 DHTML项目基础 DHTML应用程序样本 VBIIS应用程序 WebClass 一个IIS应用程序样本 设计控件 设计控件与HTML文件 样本设计控件 小结 第三部分 了解DCOM 第8章 DCOM概述 何谓DCOM 为什么使用DCOM DCOM操作 DCOM组件位置 进程内或进程外组件 代理 RPC(RemoteProcedureCall,远程过程调用) 调动 数据传递 DCOM配置实用程序 DCOM应用程序的安全机制 验证 授权 加密 整性检查 小结 第9章 用VC++建立DCOM服务器 标准与自定义调动 标准调动 自定又调动 网络通伯 远程激活 AppID注册表项 可配置AppID注册表项参数 IUknown优化 DCOM与NT服务 NT服务解剖 基于NT服务的COM服务器 小结 第10章 用VB建立DCOM服务器 应用程序对象模型 何谓对象模型 如何生成对象模型 DCOM设计准则与技术 再论调动 按数值与按引用 DCOM进程外服务器 建立DCOM组件 增加测试客户机 IIS应用程序 增加WebClasses 使用模板 增加自定义Webltems 远程错误处理 小结 第四部分 了解COM++ 第11章 COM++概述 COM与WindowsDNA 用户界面层技术 中间层技术 数据库层技术 组件服务配置 事务处理 排队组件(QC) 实时结构的限制 事务性消息排队 排队组件结构 排队组件故障恢复 QC安全性 动态负荷平衡 对象地 小结 第12章 用VC++建立COM++组件 ADO编程 ADO与OLEDB VC++中的ADO VC++的ADO扩展 建立COM++应用程序 温习IObjectContext接口 用ATL建立COM++组件 编制基于角色的安全性 处理COM+事务 控制事务结果 指定事务属性 确定事务情境 传递接口指针 共享状态 建立事务性COM+组件 小结 第13章 用VB建立COM+组件 了解事务 事务与多层应用程序 COM+与事务 事务属性:ACID COM+系统简介 COM+运行环境 COMComponentServices COM+接口 资源分配器 应用程序组件 探索COM+编程模型 COM+组件作为COMDLL 基本COM+编程规则 COM+API 用VB编程COM+ 对象描述表 COM+组件的生命周期 ObjectControl接口 MTS活动 COM+中生成对象 安全引用 组件之间的参数传递 数据类型 使用分布式事务 分布式事务协调器(MSDTC) COM+事务的工作 事务与有状态对象 使用共享属性管理器(SPMSharedProperyManager) 小结 第14章 了解MSMQ 何谓MSMQ MSMQ的好处 MSMQ组件 队列 消息 MSMQ对象模型 MSMQ设置 MSMQ基础 消息发送 消息接收 MSMQ事件 MSMQ事务 小结 第五部分 高级COMCOM+ 第15章 VC++与VB中的COM+服务 了解COM+激活 描述表包装器 激活顺序 使用即时(JIT)激活 使用对象构造 中性公寓简介 了解同步域 表示事务状态 取得对象信息 使用对象地 对象池的好处 对象地要求 对象地配置 使用排队组件 QC限制 QC配置 QC调用 QC播放控件 使用负荷平衡 负荷平衡要求 负荷平衡配置 小结 第16章 COMCOM+安全性 何谓安全性 WindowsNT安全简介 NT验证 NT扮演 NT访问控制 COM安全结构 验证 访问控制 启动权限 标_ 扮演与掩盖 安全总括 COM+安全 COM+说明性安全 COM+角色 编程COMCOM+安全 整个进程安全 接口级安全 激活安全 服务器方安全 调用描述表安全信息 SecuntyProperty信息 安全性与数据库访问 小结 第17章 Windows2000中的新COM特性 同步机制 COM同步API COM同步接口 异步COM 异步接口构造 异步接口调用 关于异步服务器与客户机 让服务器进行异步处理 调用序列化与自动完成 COM管道 COM管道接口 异步管道与提前读取 调用对象与调用取消 调用取消请求 调用取消处理 轻量级处理器 标准LWH 自定义LWH 小结 第六部分 调试与部署COMCOM+应用程序 第18章 调试与剖析COMCOM+应用程序 调试VB组件 调试MTS组件 调试COM+组件 使用条件编译 调试VC++组件 用VisualStUdioAnalyzer剖析 小结 第19章 部署COMCOM+应用程序 DCOM应用程序部署 配置DCOM服务器 配置DCOM客户机 在Internet上部署 Internet上部署与包装 签名CAB文件 许可ActiveX控件 自动化COM+配置 使用COMAdmin接口与集合 配置COM+应用程序 配置组件 配置角色 部署COM+应用程序 小结
因文件超过20M不能上传,所以拆分为两个文件分次上传 第1章 COM背景知识 1.1 COM的起源 1.1.1 软件业面临的挑战 1.1.2 传统解决方案 1.1.3 面向对象程序设计方法 1.1.4 最终解决方案:组件软件 1.1.5 面向对象的组件模型——COM 1.2 COM的发展历程 1.2.1 COM以前的对象技术:DDE、OLE 1、VBX控件 1.2.2 COM首次亮相:OLE2 1.2.3 Microsoft拥抱Internet:ActiveX 1.2.4 更多的新名词:Windows DNA和COM+ 1.2.5 远程对象:ORBs和DCOM 1.2.6 COM的最新版本:COM+ 1.3 COM技术现状 1.3.1 COM与CORBA 1.3.2 COM与Enterprise Java Beans 1.3.3 Windows之外的COM 小结 第2章 从C++到COM 2.1 C++客户重用C++对象——例程DB 2.1.1 C++对象 2.1.2 客户程序 2.2 将C++对象移进DLL中——例程DB_cppdll 2.2.1 成员函数的引出 2.2.2 内存分配 2.2.3 Unicode/ASCII兼容 2.2.4 例程实现 2.2.4.1 修改接口文件 2.2.4.2 修改对象程序 2.2.4.3 修改客户程序 2.3 C++对象使用抽象基类——例程DB_vtbl 2.3.1 问题:私有数据成员被暴露 2.3.2 解决方案:抽象基类 2.3.2.1 什么是抽象基类(Abstract Base Class) 2.3.2.2 实现秘诀:虚函数(Virtual Functions) 2.3.3 使用抽象基类 2.3.4 例程实现 2.3.4.1 修改接口文件 2.3.4.2 修改对象程序 2.3.4.3 修改客户程序 2.4 改由COM库装载C++对象——例程dbalmostcom 2.4.1 COM库 2.4.2 对象创建的标准入口点 2.4.3 标准对象创建API 2.4.4 标准对象注册 2.4.5 例程实现 2.4.5.1 修改接口文件 2.4.5.2 修改对象程序 2.4.5.3 修改客户程序 2.5 将C++对象变成COM对象 2.5.1 引用计数 2.5.2 多接口 2.5.3 IUnknown接口 2.5.4 标准类厂接口:IClassFactory 2.5.5 对象代码的动态卸载 2.5.6 自动注册 2.5.7 例程实现 2.5.7.1 修改接口文件 2.5.7.2 修改对象程序 2.5.7.3 修改客户程序 2.6 为COM对象添加多接口支持 2.6.1 多接口 2.6.2 DEFINE_GUID 2.6.3 例程实现 2.6.3.1 修改接口文件 2.6.3.2 修改对象程序 2.6.3.3 修改客户程序 小结 第3章 COM基础知识 3.1 对象与接口 3.1.1 COM对象 3.1.2 COM接口 3.1.3 IUnknown接口 3.1.3.1 生存期控制:AddRef和Release 3.1.3.2 接口查询:QueryInterface 3.1.4 全球唯一标识符GUID 3.1.5 COM接口定义 3.1.6 接口描述语言IDL 3.2 COM应用模型 3.2.1 客户/服务器模型 3.2.2 进程内组件 3.2.3 进程外组件 3.2.4 COM库 3.2.5 HRESULT返回值 3.2.6 COM与注册表 3.3 COM组件 3.3.1 实现类厂对象 3.3.2 类厂对象的创建 3.3.3 实现自动注册 3.3.4 实现自动卸载 3.4 COM客户 3.4.1 COM对象创建函数 3.4.1.1 CoGetClassObject 3.4.1.2 CoCreateInstance 3.4.1.3 CoCreateInstanceEx 3.4.2 如何调用进程内组件 3.4.3 COM客户调用进程外组件 3.5 进一步认识COM 3.5.1 可重用机制:包容和聚合 3.5.2 进程透明性 3.5.3 安全性机制 小结 第4章 COM扩展技术 4.1 可连接对象机制 4.1.1 客户、接收器与可连接对象 4.1.1.1 接收器 4.1.1.2 可连接对象 4.1.1.3 客户 4.1.2 实现可连接对象 4.1.3 实现接收器 4.1.4 建立接收器与连接点的连接 4.1.5 获得出接口的类型信息 4.2 结构化存储 4.2.1 什么叫结构化存储和复合文件 4.2.2 存储对象和IStorage接口 4.2.2.1 IStorage接口 4.2.2.2 获得IStorage指针 4.2.2.3 释放STATSTG内存 4.2.2.4 枚举存储对象中的元

5,388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Delphi 开发及应用
社区管理员
  • VCL组件开发及应用社区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