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小型移动个人电脑—UMPC进军便携网络终端市场
】“YouTube、MySpace、Second Life——使用这些互联网服务,个人电脑平台最为合适”。美国英特尔在2007年4月17日开始在北京举行的IDF Spring 2007上,公开了两款面向超小型移动个人电脑“UMPC(Ultra-Mobile PC)”的新平台。分别是将于2007年推出的“McCaslin”和2008年投产的“Menlow”(均为开发代号)。
此前便携型互联网终端方面已经有多种竞争技术亮相,比如配备QWERTY键盘的PDA、美国苹果公司的手机“iPhone”等。面向这一市场,英特尔将推出运行Windows OS和Linux的低耗电微处理器。“可以充分利用个人电脑方面积累的应用资源,这是最大的优势所在”(美国英特尔公司Ultra Mobility Group的Anand Chandrasekher)。该公司现场使用配备McCaslin和Menlow的原型机、演示了YouTube影像的播放,显示出了对便携网络终端市场的雄心。
此次公布了将于2007年夏亮相的UMPC产品群的部分产品。配备的是McCaslin。目前中国大陆的爱国者(Aigo)、台湾的华硕电脑、富士通、韩国三星、台湾的宏达国际、中国海尔等公司正在开发采用McCaslin的UMPC。
另一方面,将于2008年投产的Menlow的亮点是使用45nm工艺技术的低耗电版微处理器“Silverthorne”。与现有的UMPC平台相比,发热量减至1/4、电池寿命延长至4倍。英特尔还宣布,为了推动UMPC用外部硬件和软件的开发,已与韩国三星电子和美国阿道比系统等达成合作协议。比如,阿道比将于2008年发布用于UMPC的应用平台“Apollo”。英特尔还表示,已与Linux的发行商中国红旗软件和Ubuntu展开合作。
在英特尔的UMPC的负责人Chandrasekher的演讲中,还播放了NTT DoCoMo高层对UMPC的寄语等视频画面。在不久的将来,嵌入NTT DoCoMo通信基础设施的UMPC也有可能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