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芯”意:英特尔落户引发集群效应
自1992年在爱尔兰建厂,事隔15年,英特尔择址大连,进一步抢滩亚洲市场的战略意义不言而喻。但英特尔"芯"系大连之后,针对大连市的深入剖析仍不断:究竟是什么力量让大连倾全市之力去争取英特尔项目,意图何在?
"因为它是将来大连产业高级化的一个最关键的因素。
"大连市市长夏德仁说。大连如果光凭石油化工、装备制造业、造船这些利润微薄的行业是不行的。所以,"我们应该及早做准备,把一些高端的东西拉到大连来。"
7月初,大连英特尔项目的直接负责人之一对记者说,这个大连上下50多个市委局部门,举全市之力,历时3年时间才争取下来的项目,可使大连集成电路产业直接镶嵌到全球产业链的上游,而不是中国传统制造业所承接的全球产业链的中、下游。
传统的劳动密集型的招商引资中,中国曾经只能守在全球产业链的最末端,被视为廉价的"世界工厂"。英特尔项目的示范作用之一,即带动招商引资升级,使之未来的方向向资本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过渡。
大连模式的特别之处,正在于其全局观的缜密性。
群聚效应
大连对该项目倾全市之力,道不尽个中"辛酸",其初衷颇值探究。
大连市委书记张成寅认为,是次英特尔芯片项目落户大连,对提升大连高新技术产业规模和水平,促进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优化升级,具有重要意义。
大连市副市长戴玉林则称,作为信息产业链中极为重要的一环,目前大连电子制造业无论从规模还是档次上,都与软件和信息服务业的迅猛发展无法匹配。近10 年来,大连软件产业的发展主要以外包出口为主,缺少应用软件产品。他认为,大连软件业"硬"不起来的关键因素就是缺少重量级的硬件厂商。
"大连希望通过引进英特尔项目,带动芯片上下游产业,形成IT硬件产业族群,使大连成为中国最大集成电路产业基地,最终形成软硬件共同发展、以硬件促进软件产业发展的态势,从而使大连的电子信息产业形成一个完整链条。"北京大学地方政府研究院执行院长彭真怀说。
他指出,实际上,作为制造业的一部分,英特尔无论从技术实力、品牌以及影响力方面都首屈一指,似乎也完全可以帮助大连实现这个愿望。此前,英特尔在上海、成都建立的芯片封装厂,已经带动了当地IT产业发展的事实也让大连再次看到了这个经济腾飞支点的希望。
事实如此。英特尔市场部公关经理刘唯力告诉记者,大连项目是目前除美国之外,英特尔在国外建立的唯一的一个具有一整套完整的产业链的芯片制造厂(从研究、开发、制造、封装到市场推广),完成这一整套工序大约需要200多种原材料,也即需要200多家供应商,所以英特尔进入大连后,首先会带动芯片加工上、下游企业来到大连。
据悉,英特尔芯片项目落户大连后,在全球范围产生了强烈反响。为英特尔配套的一批国际知名公司要在大连投资建厂,其中既有长年跟随英特尔的英国、法国、美国特种气体企业,也有世界知名的电脑制造商。在被大连市外经贸局列为今年招商引资重点的数百个项目中,有120多个与集成电路和IT产业有关,更有一批台湾地区的集成电路下游企业向大连伸出橄榄枝。
英特尔项目对大连产生的影响还将继续生成。有关专家认为,分析相关的资料可看出,全球为集成电路配套产业中,仅重点设备市场总值一年就有500亿美元至600亿美元。随着技术更新和市场需求的增加,每年还以15%左右的速度递增。
该项目直接给大连带来巨大的产业集群。使其传统的集成电路产业更新换代之外,引进了更多高科技项目。英特尔落户大连,同时还将拉动金融、证券、保险,高等教育、技能教育、出版、咨询、中介以及酒店、图书、娱乐等相关服务业的发展。
以100%换1%
基于对群聚效应的认识,大连对英特尔项目的竞争可说是使尽解数。也因此,绝大多数大连人对2007年3月26日印象深刻。
就在那一天,国家发改委、大连市政府、英特尔公司在北京人民大会堂联合宣布,英特尔将把总投资额达25亿美元12英寸芯片加工厂设在大连。
这意味着大连将成为中国最大的集成电路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