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程工艺再次革命 看45nm向65nm的大跃进
英特尔在即将到来的11月16日会再次兑现自己偶数年实现技术更新的承诺,而今年的这次的发布会更为人们所关注的原因只在于一个——将摩尔定律推迟10年甚至是15年成为现实的45nm制程工艺。
英特尔2007年春季IDF上展出的45nm晶圆
在英特尔的眼中,技术创新已经成为了惯性,05年45nm概念的提出到06年出现的晶圆,再到07年即将展现在人们面前的处理器,创新使得英特尔越走越快。不过这也令业界人士困惑:不是刚刚开始65nm的铺货吗?而采用两种制程工艺制造的CPU到底又有多少差距呢?
45nm制程工艺简介
多年来Intel一直在奉行制程更新与处理器架构体系改变的交叉更替,以确保在制程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可以借由处理器体系架构的更新来提升产品性能,又或是处理器架构没有改变的情况下借由制程的更新来提升产品性能。早在65nm处理器刚刚宣称已经出产晶圆的时候,45nm就早在英特尔的长远规划之中,进而65nm开始量产,正式进入市场,同时伴随着的,是45nm晶圆的诞生。
就这样,我们从westwood核心到130nm再从90nm到netbeast,然后是65nm到Conroe、kentsfield,那今年Intel毫无疑问的将会在Conroe、Kentsfield上过渡到45nm工艺上,不过这次Intel的工艺转换还加入了一些新的元素。
所谓的制程工艺,就是指晶体管之间的线宽,如65nm制程就是指晶体管之间的线宽是65nm,但这次Intel 45nm制程的更新不仅是把晶体管间的线宽缩短到45nm,在构成处理器的细胞元件——晶体管上也有着非常重大的突破。新制程带来最直接的变化就是在相同的晶圆面积上,新制程可以允许放下更多的晶体管,或者说在采用相同晶体管数量的情况下晶圆面积会更小,这同时也意味着更低的功耗。
英特尔45nmPenryn家族桌面四核心处理器工程样本
早在英特尔提出45nm概念的时候,就有人做过比喻:英特尔即将推出的下一代45纳米处理器(研发代码:Penryn)中,一个晶体管的价格仅相当于1968年时一个晶体管平均价格的百万分之一。如果汽车价格以同样的速度下滑,今天一部新车的价格将仅为1美分。
一根人类的头发宽度上可以摆放2000多个45纳米晶体管。
一个针头上可以摆放3万多个45纳米晶体管,加起来约合150万纳米。
一个45纳米晶体管可在1秒钟内切换约3千亿次。一个45纳米晶体管开关一次所需时间,仅相当于以光速(每秒30万公里)穿行0.1英寸所需的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