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数据库疑问!!!!!!!!!!!!!!!!!!!!!!!!!!!

airrabbits 2003-03-13 11:13:29
为了方便,我将数据库和应用程序服务器都运行在我的电脑上
并作了客户端的界面,可是在别人的机子上运行不了客户端程序
不知哪里出错了???客户端界面我没用动态编译
...全文
20 4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4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airrabbits 2003-03-1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我按你的提示设置了,客户端启动,我的应用程序服务器也可以启动
不过客户端出现一个错误提示对话框
“COM IAccessContral 对象没有初始化”
还有哪一步没做好???
shuaigc 2003-03-13
  • 打赏
  • 举报
回复
首先要进行配置。供你参考(我的配置):
客户端配置如下:
1. 先把服务器在客户端运行,系统会自动注册,然后点”开始”->”运行”,输入”dcomcnfg”,然后回车,启动dcom配置。
2. 常规页面中,双击你的应用服务器,打开你的应用服务器DCOM属性设置。
3. 将常规页面中的身份验证级别改为“无”。
4. 身份标识页面中,选择“交互式用户”。
5. 位置页面中设好你的中间层的的机器。
6. 进入DCOM的总体默认属性页面,将“在这台计算机上启用分布式COM”打上勾,将默认身份级别改为“无”。



服务器端配置如下:
1. 运行NT服务器上的dcomcnfg程序,进行DCOM配置。
2. 进入DCOM的总体默认属性页面,将“在这台计算机上启用分布式COM”打上勾,将默认身份级别改为“无”。
3. 进入DCOM的总体默认安全机制页面,确认默认访问权限和默认启动权限中的默认值无EveryOne,如果不去掉EveryOne,应用服务器不能正常启动。
4.在常规页面中,双击你的应用服务器,打开你的应用服务器DCOM属性设置。
5.将常规页面中的身份验证级别改为“无”。
6.位置页面中选上“在这台计算机上运行应用程序”。
7.将安全性页面设置中,均选择“使用自定义访问权限”,编辑每一个权限,将EveryOne加入用户列表中。
8.身份标识页面中,选择“交互式用户”。
9.NT的GUEST用户不能禁用。
gross1215 2003-03-13
  • 打赏
  • 举报
回复
要在客户端注册应用程序服务!!!!!!

有事发E-MAIL give me :gross1215@163.com
airrabbits 2003-03-13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我用的是TDCOMConnection连接,客户端用的是win2000
应该不用DCOM设置把????
CruiseYoung提供的带有详细书签的电子书籍目录 http://blog.csdn.net/fksec/article/details/7888251 该资料是《Android基础教程》的源代码 对应的书籍资料见: Android基础教程(你的第一本Android书) 基本信息 原书名: Hello, Android: Introducing Google's Mobile Development Platform 原出版社: Pragmatic Bookshelf 作者: (美)Ed Burnette 译者: 张波 高朝勤 杨越 丛书名: 图灵程序设计丛书 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 ISBN:9787115215369 上架时间:2009-11-6 出版日期:2009 年11月 开本:16开 页码:196 版次:1-1 编辑推荐   你的第一本Android书.    Pragmatic系列图书品质保证..    从这里,开始一个新的梦想... 内容简介   android是谷歌公司开发的全新开源手机平台。本书是一部关于 android开发的基础教程,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讨论android。书中还结合数独游戏等实例更加形象生动地讲解了 android开发的基本流程,且每章最后都有一个 “快速阅读指南 ”,更加方便了读者的阅读。.    本书内容完整丰富,具有较强的通用性,读者都能通过本书快速学习 android开发,提高相关技能。... 作译者 作者: Ed Burnette Ed Burnette 资深软件技术专家,拥有20多年软件开发经验。他是SAS高级计算机实验室的联合创始人和高级研究员,也是www.planetandroid.com网站的创办人和ZDNet的专栏作家。除本书外,他还出版了Google Web Toolkit:Taking the Pain out of Ajax和Eclipse IDE Pocket Guide等著作。 目录 封面 -13 封底 202 扉页 -10 版权 -9 版权声明 -8 对本书的赞誉 -7 前言 -6 目录 -2 第一部分 Android简介 1 第1章 快速入门 3 1.1 安装工具 3 1.1.1 Java 5.0+ 3 1.1.2 Eclipse 4 1.1.3 Android 4 1.1.4 Eclipse插件 5 1.2 创建第一个程序 7 1.3 在模拟器上运行程序 8 1.4 在手机上运行程序 9 1.5 快速阅读指南 9 第2章 基本概念 11 2.1 Android的系统架构 11 2.1.1 Linux内核 11 2.1.2 本机库 12 2.1.3 Android运行时 13 2.1.4 应用程序框架 14 2.1.5 应用程序 15 2.2 它还活着 15 2.2.1 进程不等于应用程序 16 2.2.2 应用程序生命周期 17 2.3 构建块 19 2.3.1 活动 19 2.3.2 意图 19 2.3.3 服务 19 2.3.4 内容提供者 19 2.4 使用资源 20 2.5 安全性 20 2.6 快速阅读指南 21 第二部分 Android基础知识 23 第3章 设计用户界面 25 3.1 数独游戏简介 25 3.2 声明性设计 26 3.3 创建启动界面 27 3.4 使用替代资源 34 3.5 实现About对话框 37 3.6 应用主题 41 3.7 添加菜单 43 3.8 添加设置 45 3.9 开始新游戏 47 3.10 利用日志消息调试程序 48 3.11 利用调试器调试程序 50 3.12 退出游戏 50 3.13 快速阅读指南 50 第4章 绘制2D图形 53 4.1 Android图形基础 53 4.1.1 Color类 53 4.1.2 Paint类 54 4.1.3 Canvas类 55 4.1.4 Path类 55 4.1.5 Drawable类 56 4.2 在Sudoku程序中添加图形 58 4.2.1 开始游戏 58 4.2.2 定义Game类 58 4.2.3 定义PuzzleView类 60 4.2.4 绘制游戏盘面 61 4.2.5 绘制数字 63 4.3 处理输入 65 4.3.1 定义和更新选定区域 66 4.3.2 输入数字 68 4.3.3 增加提示 69 4.3.4 抖动屏幕 70 4.4 其他问题 71 4.4.1 创建软键盘 71 4.4.2 实现游戏逻辑 76 4.4.3 其他功能 78 4.5 更多改进 80 4.6 快速阅读指南 81 第5章 多媒体 83 5.1 播放音频 83 5.2 播放视频 88 5.3 为数独游戏配上音乐 92 5.4 快速阅读指南 94 第6章 存储本地数据 95 6.1 为数独游戏添加选项 95 6.2 继续玩前一个游戏 97 6.3 记住当前位置 99 6.4 访问内部文件系统 100 6.5 访问SD卡 101 6.6 快速阅读指南 103 第三部分 高级主题 105 第7章 互联的世界 107 7.1 通过意图实现浏览 108 7.2 利用视图打开网页 111 7.3 JavaScript与Java通信 115 7.4 使用Web服务 121 7.5 快速阅读指南 131 第8章 定位与环境感知 133 8.1 位置,位置,位置 133 8.1.1 我在哪里 135 8.1.2 更新位置 137 8.1.3 模拟说明 138 8.2 充分利用传感器 139 8.2.1 了解传感器 139 8.2.2 解析传感器的读数 140 8.2.3 模拟说明 140 8.3 地图功能 141 8.3.1 嵌入MapView 142 8.3.2 准备就绪 145 8.3.3 模拟说明 146 8.4 快速阅读指南 147 第9章 SQL实战 149 9.1 SQLite简介 149 9.2 SQL基础 150 9.2.1 DDL语句 151 9.2.2 修改语句 151 9.2.3 查询语句 151 9.3 你好,数据库 152 9.3.1 使用SQliteOpenHelper 153 9.3.2 定义主程序 155 9.3.3 添加一行 156 9.3.4 运行一个查询 157 9.3.5 显示查询结果 158 9.4 数据绑定 159 9.5 使用ContentProvider 162 9.5.1 更改主程序 164 9.5.2 添加一行 164 9.5.3 运行一个查询 165 9.6 实现ContentProvider 165 9.7 快速阅读指南 166 第10章 利用OpenGL实现3D图形 169 10.1 理解3D图形 169 10.2 OpenGL简介 170 10.3 构建一个OpenGL程序 171 10.4 管理线程 173 10.5 构建一个模型 178 10.6 光线、相机…… 181 10.7 动作 183 10.8 应用纹理 184 10.9 透明效果 187 10.10 快速阅读指南 189 第四部分 附录 191 附录A Java与Android语言及其API 193 附录B 参考书目 197 译者序   2007年11月5日,谷歌公司推出了自己的开源手机平台,正式命名为Android,该平台由操作系统、中间件、用户界面和应用软件组成。谷歌公司对外宣称这是首个为移动终端打造的真正开放和完整的移动平台。.   作为基于Linux的开源手机平台,Android包括一部手机工作所需的全部软件——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而且不存在任何以往阻碍移动产业创新的专有权障碍。谷歌公司与开放手机联盟合作开发了Android,这个联盟囊括了中国移动、摩托罗拉、高通、宏达和T-Mobile在内的30多家无线应用方面的领头羊。通过与运营商、设备制造商、开发商和其他有关各方结成深层次的合作伙伴关系,谷歌公司希望能建立一个标准化、开放式的移动电话软件平台,这样必将推进更好、更快的创新,为移动用户提供不可思议的丰富应用和服务。   Android作为谷歌公司企业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将进一步推进“随时随地为每个人提供信息”这一企业目标的实现。作为一款多方倾力打造的平台,Android具有许多优点:实际应用程序运行速度快;开发限制少,平台开放;程序多任务性能优秀,切换迅速等。当然,它也具有系统细节不完善、电源管理不好、软件的界面不太好、支持的软件厂商还比较少等缺点。但是凭借谷歌公司的强大实力以及与开放手机联盟的通力合作,我们相信Android会越来越好,一定会成为主流的手机操作系统平台。..   本书分为3个部分共10章,最后还有两个附录。第1~3章介绍Android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概念;第4~6章介绍2D图形、多媒体和存储本地数据;第7~10章介绍高级主题,包括联网、定位与环境感知、数据库和3D图形;附录介绍了Android与Java之间的差别以及参考书目。   本书由张波、高朝勤、杨越和徐红霞等翻译,在翻译过程中得到了人民邮电出版社图灵公司编辑的热心帮助,在此一并致谢。由于译者的知识水平有限,加之时间比较仓促,文中难免会出现一些疏漏,恳请广大读者给予批评指正。...    前言   Android是一款针对手机的全新开源软件工具包,它由Google和开放手机联盟(Open Handset Alliance)共同创建。Android有望在数年内遍布于数百万部手机和其他移动设备中,从而成为应用程序开发人员的主要平台。无论你是业余爱好者还是专业程序员,无论你是自己玩玩还是为了盈利,都应该了解关于Android开发的更多信息。本书将帮助你迅速入门。.   Android的特别之处   如今,市场上已经有了许多移动平台,包括Symbian、iPhone、Windows Mobile、BlackBerry、Java Mobile Edition和Linux Mobile(LiMo)等。当我向别人说起Android时,他们的第一个疑问通常是:我们为什么还需要另一个移动标准?它有何惊人之处?   虽然Android的一些特性并非首创,但它是第一个将以下特性结合在一起的环境。   基于Linux,真正开放、开源、免费的开发平台。手持设备制造商钟情于它的原因,是它们可以使用和定制该平台而不需要支付版税。开发人员喜欢它的原因,是他们知道这个平台是独立的,不受任何一家厂商的限制。   受Internet mashup思想启发的基于组件的架构。一个应用程序的组件可以在另一个应用程序中用作其他用途。你甚至可以将Android内置的组件替换为自己改进后的版本。这将在移动领域掀起新一轮的创造风潮。   众多开箱即用的内置服务。基于位置的服务使用GPS或手机发射塔三角测量法,让你可根据所处位置来定制用户体验。凭借功能全面的SQL数据库,利用强大的本地存储,可以完成偶尔连接的计算和同步操作。浏览器和地图视图可以直接嵌入在应用程序中。所有这些内置服务有助于提高功能的标准,同时降低开发成本。   应用程序生命周期的自动化管理。多层安全措施将程序彼此分离,这将使智能电话的系统稳定性达到前所未有的水平。最终用户不再需要担心哪些应用程序是活动的,也不必在运行新程序前先关闭原有的一些程序。Android针对低能耗、低内存的设备进行了优化,这种根本性的优化是之前的平台从未尝试过的。   高质量的图形和声音。将类似于Flash的光滑、无锯齿的2D矢量图形和动画与3D加速的OpenGL图形相结合,可实现各种新式的游戏和商业应用程序。Android内置了最常用的行业标准音频和视频格式的编解码器,这些格式包括H.264 (AVC)、MP3和AAC。   当前及未来各类硬件间的可移植性。所有程序都是用Java语言编写的,并且将由Android的Dalvik虚拟机执行,所以代码在ARM、x86和其他架构之间是可以移植的。Android提供了对各种输入方法的支持,比如说键盘、触摸屏和轨迹球。用户界面可以针对任何屏幕分辨率和屏幕方向进行定制。   Android为用户与移动应用程序交互提供了全新的方式,同时也提供了实现这些交互的底层技术保障。而Android最令人心动之处,莫过于你可以为它编写软件,本书恰好可以为你提供这方面的帮助。   本书读者对象   阅读本书唯一的前提条件,是具备对Java编程或类似面向对象语言(比如说C#)的基本理解,不需要拥有为移动设备开发软件的经验。实际上,如果你确实有这方面的经验,反倒应该忘记它们。Android是如此与众不同,因此最好不要带着成见来学习它。   本书内容   本书分为三部分。大致来说,本书采用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式讨论Android。   有些章使用了一个公共的示例:Android数独游戏。通过逐渐在游戏中添加特性,你将学习Android编程的许多方面,包括用户界面、多媒体和Android生命周期。..   第一部分中将首先介绍Android,内容涉及如何安装Android模拟器,如何使用IDE(Intergrated Development Environment,集成开发环境)编写第一个程序。然后,我们将介绍一些基本的概念,比如Android中的生命周期。Android中的编程方式可能与你之前采用的方式不同,因此一定要在继续学习之前掌握这些概念。   第二部分讨论Android的用户界面、二维图形、多媒体组件以及简单的数据访问。这些特性在大多数程序中都用得到。   第三部分深入探讨Android平台。这一部分介绍外部通信、基于位置的服务、内置SQLite数据库和三维图形。   本书最后提供了一个附录,其中列出了Android与Java SE(Java Standard Edition,Java标准版)之间的不同之处。 .  在线资源   本书网站http://pragprog.com/titles/eband提供了以下资源。   本书使用的所有示例程序的完整源代码;   勘误页面,列出了本书这一版中的所有错误(希望它保持空白);   论坛,在此你可以直接与作者及其他Android开发人员交流(希望论坛用户越来越多)。   读者可以在自己的应用程序中随意使用源代码。   关于“快速阅读指南”   虽然大多数作者都希望读者阅读他们书中的每一句话,但我知道你可能不想这样做。你只希望阅读能够解决手头问题的部分,而在需要解决其他问题时,再回过头来阅读另外一些内容。因此,我在书中特意注明在哪里可以找到你所关心的内容。   本书每章最后都有一个“快速阅读指南”,告诉无序阅读本书的读者接下来应该阅读哪些内容。读者还可以在其中发现一些指向相关资源(如图书和在线文档)的链接,可以了解相关主题的更多信息。   好吧,你现在想了解点什么?第1章就将指导你完成第一个Android程序。第2章回过头来介绍Android的基本概念和原理。第3章探讨用户界面,也就是大多数Android程序中最重要的部分。   致谢   我要感谢为本书成功出版做出贡献的许多人,包括审稿人Anthony Stevens、Gabor Paller、Fred Burke、Dianne Hackborn和Laurent Pontier,他们详尽审阅了本书;感谢编辑Susannah Pfalzer在我几乎要推迟交稿时提供的好建议并为我鼓足勇气。特别要感谢我的家人,感谢他们在我写作本书期间表现出来的极大耐心。...    媒体评论   “跟本书的2005版一样,我认为Louis的这本书写得非常好,信息量极其丰富而且实践性强。阅读过程中,你会觉得是在跟作者讨论问题。我喜欢这本书,还因为它有自己的观点,而非从在线图书中照搬过来……”.   —— Amazon读者评论   这本书极其出色,不仅文笔流畅、浅显易懂,内容也妙趣横生。本书既恰到好处地讲解了Android独有的特性,同时也突出了高质量编程的原则。   ——Anthony Stevens   PocketJourney创始人兼CTO,Google Android竞赛前20强   Ed Burnette的这本书虽然篇幅不长,但内容丰富,保持了Pragmatic(实用)系列图书的一贯风格。仅凭2D和3D图形方面的内容,本书就非常值得所有Android开发人员拥有。   ——Mark Murphy..   CommonsWare创始人   我还记得第一次使用Android时的情景:当时感觉它就像是一座超大型迷宫。有了这本书,入门就不会那么痛苦了。我深信,通过阅读本书,上手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将是一件非常轻松愉快的事。   ——Gabor Paller   OnRelay公司高级软件架构师...
前 言 虽然存储区域网络(SAN)为日益增长的信息存储和管理提供了光明的前景,但在这迅速变化的市场上选择适合的解决方案却令人苦恼。很少公司有内部专家能够从这些纷繁的产品中择其所需。Marc Farley的这本书从各个集成组件出发,为读者理解和评价存储网络提供了一个综合指导。 存储的传统、趋势及未来 传统的存储和管理方法主要强调限制花费和信息的访问。因此,使用传统的存储管理原则,信息存储量受到极大的限制,甚至存储的积累数据量不超过百天;同时,信息的访问也局限于单个的服务器。 近来的记录技术发展很快,可以用相对低廉的价格实现大量的存储。网络时代正在产生新的应用和新的商业模型,它们不仅要求信息在公司内部共享,也要求在其合作伙伴及用户之间共享。这种挑战已经不再是存储信息的花费,而是寻求合算的管理巨量存储资源的方案,以及使可供访问的数据变成有价值的信息。 随着存储量的持续增长,熟练的存储管理员也变得越来越短缺。因而,传统的存储与管理方案面临着日益增长的数据、信息访问的需求以及管理人才缺乏的挑战,这促进了存储区域网络的发展。这个方案将提供对最广泛的服务器平台、操作系统和应用的支持,事实上,在容量、连接性、性能和可用性等方面,它也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 存储价格:容量增长的催化剂 国际数据公司(IDC)预言:若按磁盘的每兆字节价格计算,在2003年之前,磁盘存储系统的价格平均每年将下降40%。事实上,不考虑其他的因素,仅考虑新的硬盘驱动器一项,就能得出上述结论,因为磁盘的记录密度每12~18个月就增加一倍。这些价格的下降使公司能够提供更广泛的商业需要,包括企业资源计划、销售自动化、数据仓库、数据市场等。同时,存储价格的下降也加速了信息的数字化,而在过去,许多信息仅能以模拟形式或书写的形式存在,如出版物以及从各种视频和音频应用产生的输出。这些变化导致每年需要新增存储容量达到90%。既然所有这些信息都以数字化形式存在,那么我们每一个人都想享用它们。 网络世界的商业 现在,几乎没有人对网络互联的价值提出什么疑问了,可是在几年前,公司都牢牢地控制存储信息的容量及其访问范围。Internet的出现增强了公司的联网意识,也使公司认识到采取信息保护主义态度的危险,同时,Internet和电子商务模型也带来了不可预测的挑战。 Internet决定了交易时间和地点由顾客决定。在Internet世界中,存储总是开放的,而且商业的拥有者完全不能控制潜在的顾客数量,Internet已经成为客户服务的越来越重要的通信手段,受到新增用户极大的青睐,而传统的电话却被大为冷落。 除此之外,Internet也消除了阻挡用户选择供应商的许多壁垒,地理距离的远近概念正在消失。竞争者们容易发现,他们之间的惟一差别就是应用的可用性,因此,应用显示出新的重要意义。 集成方法驱动数据共享 可连接性的大规模增长是发生在公司信息系统中的最重大变化之一。越来越多的传统计帐系统正与销售定单处理、库存系统和账单系统连接起来,不仅提高了效率,而且可以支持急剧增长的事务处理量,使系统之间的数据移动和共享的需要巨增。 然而,更为重要的是,公司与其供应商及客户间的集成和连接大规模地增加。历史上,公司尽力限制对系统的访问和保护有价值的信息。但现在公司认识到如果不能提供范围更广阔的系统和信息的访问,将更加危险。 在Internet世界中,过去花费数年建设的基础设施现在必须一夜之间完成,对于那些正在加入Internet、电子商务策略的公司,面临的挑战更为严峻,它们要么紧密地将Internet与传统的系统连接在一起,要么就有倒闭的危险。 存储增长及其对员工的影响 存储的爆炸性增长使存储管理面临巨大的挑战,应用和服务器要求更多的数据,因而,也需要更多的存储。每一个应用可能需要不同的存储要求。存储管理员必须面临管理各种不同存储方案的挑战。随着重要应用的扩展,管理这些环境的熟练IT资源却很短缺;事实上,今天对于CIO的主要挑战之一是发现和留住熟练的IT员工。 然而,主要的存储供应商正不断向市场推出新的方案,这些方案可以提供存储的基础设施,由此实现多服务器和多应用间的共享,也使在分立的应用间移动和共享数据更容易。通过集中化的管理,管理的花费将大幅度下降,同时,它也提供对容量和性能变化的快速响应能力。通过使用企业级的存储管理方案,公司可以更有效地利用现有的员工。通过新方案的智能化,可以解放员工,以至于他们能集中精力处理应用价值的策略问题,而不是数据可用性、容量计划、性能管理等繁琐和重复性的问题。 建设存储区域网络 存储区域网络是一个不断发展的技术,能够为今天的IT管理带来快速的效益。存储区域网络能够提供存储和服务器的统一,以及不受干扰的备份,同时也消除了传统技术的距离限制。此外,与许多传统技术比较,SAN还能大大地改善应用的性能。 1999年末,已经出现几个企业级的SAN方案。现在,各工业组织正在努力消除早期SAN实现存在的互操作性问题,希望提供更广泛的SAN存储和信息管理应用。企业SAN方案必须能够简化繁杂的和重复性的存储管理任务,或者使这些工作完全自动化。至少,这些解决方案必须支持广泛的服务器平台,包括传统的支持办公用的服务器,因此,把存储管理员从兼容性的担忧中解放出来。 方案也必须在容量、性能和可用性方面具有可扩展性。虽然每个用户都可能说,他们需要最高级的可用性和性能,但却没有一个愿意为此付出代价;因此,方案必须灵活地提供多种服务。 SAN方案必须提供自管理能力,尤其在错误恢复、数据可用性以及性能管理方面,纠错和失败恢复也是企业存储的关键问题,RAID使存储管理员从由于硬盘失败而引起的数据丢失的担心中解脱出来。自动的负载平衡减轻了对存储管理员的管理要求。 数据复制和数据移动正变得越来越重要,通过数据复制、数据共享和数据移动,企业SAN方案也必须在分立的应用之间容易地交换信息。为了提供花费适中的应用恢复和容灾,企业的SAN必须提供存储系统间数据拷贝的能力,既可以是本地的,也可以是远程的;既可以是同步的,也可以是异步的。最后,由于备份、应用测试以及其他经安排的或未经安排的活动等影响,使应用、系统和数据可用性的持续性的最终目标受到冲击,因此,企业SAN方案必须具有接近即时的瞬间数据拷贝,以减少应用的停止时间。 最后的思考 今天,各公司正面临着信息管理和存储爆炸的挑战,而传统的存储管理方案只能支持单一的应用、服务器和操作系统,仅适合公司最为静态的部分。由于电子商务和变化的客户需求,公司正在经受着巨大的挑战,为了有效的信息管理,必须要有一套新的方案。企业存储系统能够支持多个应用、服务器和操作系统,是一个完备的信息管理解决方案,代表了未来10年支持公司需求的有效方案。SAN满足公司的信息传输需求,提供了网络时代理想的存储与管理方案。 译者序 前言 引言 第一部分 网络存储介绍 第1章 网络存储概述 1 1.1 作为商用价值数据角色的改变 1 1.1.1 建立数据的相对价值 2 1.1.2 大量的流体数据 4 1.2 传统存储方法概述 8 1.2.1 开放系统客户/服务器存储 8 1.2.2 开放系统服务器的数据存储 10 1.2.3 大型机系统中的数据 12 1.3 SCSI:开放系统服务器的主要I/O路径 技术 14 1.3.1 I/O路径 14 1.3.2 SCSI的起源 15 1.3.3 SCSI的局限性 15 1.4 扩展I/O路径的新的存储连接 16 1.4.1 网络连接存储 17 1.4.2 光纤路径 19 1.4.3 存储区域网络 20 1.5 小结 23 第2章 建立存储I/O路径 24 2.1 认识物理I/O构件 24 2.1.1 系统内存总线 24 2.1.2 主机I/O总线 26 2.1.3 主机I/O控制器 30 2.1.4 I/O总线和网络连接 34 2.1.5 存储设备和子系统 36 2.1.6 介质 40 2.2 SCSI总线集成的可变因素 40 2.3 I/O路径的逻辑成分 44 2.3.1 应用软件 45 2.3.2 操作系统 45 2.3.3 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系统 46 2.3.4 卷管理器 47 2.3.5 设备驱动程序 49 2.4 组合硬件和软件的I/O“栈” 49 2.5 小结 50 第3章 图解客户/服务器网络中从应用到 存储的I/O路径 52 3.1 本地存储的I/O路径 52 3.1.1 工作站的本地I/O 52 3.1.2 本地I/O路径详解 53 3.1.3 网络服务器的本地I/O 60 3.1.4 本地I/O路径的讨论及变化 62 3.2 客户/服务器I/O 65 3.2.1 I/O重定向 65 3.2.2 服务器端的网络I/O 67 3.3 在I/O路径中实现设备虚拟化 70 3.4 小结 73 第二部分 建立网络存储应用 第4章 数据保护、可用性及性能的磁盘 镜像 75 4.1 用磁盘镜像保护数据 75 4.2 选择磁盘镜像方案 79 4.2.1 软件镜像 79 4.2.2 外部磁盘子系统中的镜像 81 4.2.3 主机I/O控制器镜像 82 4.2.4 使用双主机I/O控制器增强数据保护 83 4.3 使用磁盘镜像获得最大的性能 84 4.3.1 磁带驱动器和磁盘镜像混用时避免 性能问题 85 4.3.2 使用磁盘镜像增加I/O性能 87 4.3.3 安排镜像配置 90 4.4 镜像外部磁盘子系统 91 4.4.1 数据快照 91 4.4.2 校园环境的镜像 94 4.4.3 广域网环境的镜像 96 4.5 存储和网络速度的比较 99 4.6 小结 100 第5章 使用高速缓存及其他技术增 强性能 101 5.1 缓存的更多讨论 101 5.1.1 缓存命中和缓存未命中 102 5.1.2 缓存与缓冲间的差异 103 5.1.3 磁盘缓存的性能估计 104 5.1.4 磁盘缓存的算法 105 5.1.5 磁盘缓存的组件 111 5.1.6 通过定位优化磁盘缓存 112 5.1.7 存储网络中的独立缓存 117 5.1.8 配置缓存 118 5.2 固态磁盘 119 5.2.1 SSD的优越性及使用 119 5.2.2 SSD的局限性 120 5.2.3 非易失SSD 120 5.3 标记命令排队 120 5.3.1 在磁盘驱动器中使用智能处理器 121 5.3.2 标记命令排队的效果 122 5.4 I/O路径对系统性能提高的重要性 122 5.5 小结 126 第6章 使用RAID和磁盘子系统增强 可用性和性能 127 6.1 使用RAID的三个原因 127 6.2 RAID的容量和可管理性 128 6.2.1 容量的扩展 128 6.2.2 RAID在管理上的优势 129 6.3 RAID带来的性能增长 130 6.4 RAID的可靠性和可用性优势 133 6.4.1 通过冗余提高数据可靠性 133 6.4.2 电源保护 135 6.4.3 热备用和热交换 138 6.4.4 RAID子系统中的内部I/O路径 139 6.5 组织RAID阵列中的数据:分区、分块 和分条 142 6.6 校验分块数据 146 6.6.1 使用XOR函数建立校验数据 146 6.6.2 并行访问RAID的校验 149 6.6.3 独立访问RAID的校验 149 6.7 各级RAID的比较 152 6.7.1 RAID咨询委员会 152 6.7.2 RAID 0:分块 153 6.7.3 RAID 1:镜像 154 6.7.4 RAID 2:专有磁盘的并行访问 154 6.7.5 RAID 3:使用专有校验磁盘的 同步访问 154 6.7.6 RAID 4:使用专用校验磁盘的 独立访问 155 6.7.7 RAID 5:使用分布式校验的 独立访问 156 6.7.8 RAID 6:使用双校验的独立访问 158 6.7.9 组合不同级的RAID 160 6.7.10 多层RAID阵列的目标 160 6.7.11 分块和镜像的组合—RAID 0+ 1/RAID 10 161 6.8 RAID功能在I/O路径上的位置 163 6.9 小结 165 第7章 网络备份:存储管理的基础 166 7.1 网络备份构成的分析 166 7.1.1 硬件 166 7.1.2 介质 171 7.1.3 软件 175 7.2 备份 182 7.2.1 备份操作类型 182 7.2.2 备份运行中的系统 183 7.2.3 映像备份特例 185 7.3 数据恢复 186 7.3.1 恢复与文件系统和数据库的集成 186 7.3.2 恢复操作类型 187 7.3.3 介质管理对恢复的重要性 188 7.4 备份和恢复安全数据 189 7.5 磁带循环 194 7.5.1 磁带循环的必要性 194 7.5.2 常用的磁带循环模型 195 7.6 备份和恢复存在的问题 199 7.6.1 备份失败的六个原因 199 7.6.2 恢复失败的六个原因 200 7.6.3 管理备份的挑战 201 7.6.4 备份可测问题 202 7.7 小结 204 第三部分 网络存储的访问技术 第8章 SAN和NAS技术的比较 205 8.1 自由的I/O 205 8.2 NAS和SAN的差异 207 8.2.1 文件系统处的分隔 207 8.2.2 NAS 和SAN的软件模型 208 8.2.3 NSA和SAN的硬件差异 209 8.2.4 NAS和SAN的协议差异 209 8.2.5 存储网络中的多协议应用 212 8.3 NAS和SAN的实现 213 8.4 术语SAN的使用 215 8.5 小结 216 第9章 SAN设计 217 9.1 开放系统存储技术回顾 217 9.2 基于总线连接的被动存储 218 9.3 SAN 的结构和拓扑 227 9.3.1 点到点SAN 227 9.3.2 交换式SAN 228 9.3.3 环状SAN 229 9.3.4 在I/O路径中放置SAN 229 9.3.5 基本SAN结构的变化 232 9.3.6 使用SAN创建可靠的管理系统 235 9.3.7 SAN的主要应用 236 9.3.8 备份 236 9.3.9 存储池 237 9.3.10 数据共享 239 9.3.11 I/O 寻径 240 9.3.12 数据移动器 247 9.3.13 远程存储 248 9.4 建造SAN面临的挑战 249 9.4.1 访问SAN存储所面临的混乱状态 249 9.4.2 兼容性 250 9.5 小结 250 第10章 用SAN实现更好的备份系统 252 10.1 SCSI总线连接备份面临的问题 252 10.2 使用SAN进行备份 254 10.3 SAN备份发展的3个阶段 255 10.3.1 第一阶段:LAN-free,虚拟专有 备份网络 255 10.3.2 第二阶段:集成存储介质 和设备 261 10.3.3 第三阶段:无服务器备份 264 10.3.4 在集成SAN备份中使用无服务器 技术 268 10.4 子系统端备份 269 10.5 虚拟磁带 270 10.5.1 虚拟磁带和物理磁带 271 10.5.2 存储网络备份的前景 272 10.6 小结 273 第11章 SAN网络中的光纤路径网络 技术 274 11.1 区别SAN和光纤路径网络 274 11.1.1 再谈SAN 274 11.1.2 光纤路径的历史 275 11.2 物理光纤路径网络 275 11.2.1 光纤路径网络中端口的地位 276 11.2.2 线缆连接 276 11.3 光纤路径的协议 278 11.4 光纤路径网络的结构 279 11.4.1 光纤路径网络的拓扑结构 279 11.4.2 光纤路径通信的句法 283 11.4.3 节点和端口 284 11.5 服务类型 292 11.5.1 类型1服务 292 11.5.2 类型2服务 293 11.5.3 类型3服务 293 11.6 光纤路径中的寻址和命名 294 11.6.1 光纤路径中的网络名字和地址 元素 295 11.6.2 环初始化 296 11.6.3 光纤路径交换机中的分区 297 11.7 光纤路径中的协议层和串行SCSI 298 11.7.1 FCP映射的独立性 298 11.7.2 以太网上的存储I/O 299 11.8 小结 300 第四部分 NAS设备及其他高级话题 第12章 支持即插即用的存储技术 ——NAS 303 12.1 NAS的起源 303 12.2 专用于存储的设备 303 12.2.1 NAS产品的特性 304 12.2.2 NAS技术的应用 307 12.2.3 NAS装置的实现 309 12.2.4 NAS产品潜在的局限性 312 12.3 网络文件系统和协议 318 12.3.1 桌面客户系统的作用 318 12.3.2 NFS与CIFS访问的比较 319 12.3.3 NFS服务器的CIFS仿真 321 12.4 网络存储的新技术:NASD与OBS 323 12.4.1 OBS 323 12.4.2 NASD 324 12.5 小结 325 第13章 SAN中的智能分布与数据 共享 327 13.1 集成在智能存储子系统中的处理 能力 327 13.1.1 存储池和卷管理 328 13.1.2 智能后端存储子系统中的数据 共享 328 13.2 数据共享的价值 330 13.3 数据共享的空间分配 331 13.4 解决锁定和语义差异 334 13.5 对共享数据使用缓存 336 13.6 可安装的文件系统 338 13.7 小结 346 第14章 从SAN上存取IBM S/390 MVS 大型机数据 347 14.1 大型机I/O系统总图 347 14.1.1 大型机I/O处理 347 14.1.2 ESCON: S/390存储网络 351 14.1.3 从ESCON到FICON 353 14.2 开放系统与大型机存储网络之间的 互联 353 14.3 大型机与开放系统间的数据传输 357 14.4 跨平台数据共享的未来 361 14.5 小结 363 第15章 集群存储及I/O定向 364 15.1 集群服务 364 15.1.1 SAN的含义 364 15.1.2 集群的理由 364 15.1.3 集群的特点 365 15.2 集群通信 370 15.3 InfiniBand I/O路径的介绍 374 15.3.1 对InfiniBand技术的期望 374 15.3.2 InfiniBand与存储网络的集成 376 15.4 小结 377 第16章 在Internet上存储和检索数据 379 16.1 Internet基础存储 379 16.1.1 服务器端的存储需求 379 16.1.2 客户端的Web缓存 386 16.2 在Internet上存储数据 389 16.2.1 Internet存储增长的5个理由 389 16.2.2 存储与处处存储 391 16.2.3 与浏览无关的Internet存储 391 16.2.4 基于Web的存储 393 16.2.5 Internet文件传送技术的比较 396 16.2.6 Internet备份软件及服务 398 16.3 Internet与存储及I/O的集成 401 16.3.1 Internet存储集成的可能性 401 16.3.2 用于Internet存储集成的另一些 技术 403 16.4 小结 405

2,497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Delphi 数据库相关
社区管理员
  • 数据库相关社区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