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手问题)关于c++中链表的删除中一个引用的问题

butter0000 2008-04-15 11:50:04
源程序是这样的: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test
{
int number;
float socre;
test *next;
};
test *head;//创建一个全局的引导进入链表的指针

test *create()
{
test *ls;//节点指针
test *le;//链尾指针
ls = new test;//把ls指向动态开辟的堆内存地址
cin>>ls->number>>ls->socre;
head=NULL;//进入的时候先不设置head指针指向任何地址,因为不知道是否一上来就输入null跳出程序
le=ls;//把链尾指针设置成刚刚动态开辟的堆内存地址,用于等下设置le->next,也就是下一个节点的位置
while(ls->number!=0)//创建循环条件为ls->number的值不是null,用于循环添加节点
{
if(head==NULL)//判断是否是第一次进入循环
{
head=ls;//如果是第一次进入循环,那么把引导进入链表的指针指向第一次动态开辟的堆内存地址
}
else
{
le->next=ls;//如果不是第一次进入那么就把上一次的链尾指针的le->next指向上一次循环结束前动态创建的堆内存地址
}
le=ls;//设置链尾指针为当前循环中的节点指针,用于下一次进入循环的时候把上一次的节点的next指向上一次循环结束前动态创建的堆内存地址
ls=new test;//为下一个节点在堆内存中动态开辟空间
cin>>ls->number>>ls->socre;
}
le->next=NULL;//把链尾指针的next设置为空,因为不管如何循环总是要结束的,设置为空才能够在循环显链表的时候不至于死循环
delete ls;//当结束的时候最后一个动态开辟的内存是无效的,所以必须清除掉
return head;//返回链首指针
}
void showl(test *head)
{
cout<<"链首指针:"<<head<<endl;
while(head)//以内存指向为null为条件循环显示先前输入的内容
{
cout<<head->number<<"|"<<head->socre<<endl;
head=head->next;
}
}
void deletel(test *&head,int number)//这里如果参数换成test *head,意义就完全不同了,head变成了复制而不是原有链上操作了,特别注意,很多书上都不对这里
{
test *point;//判断链表是否为空
if(head==NULL)
{
cout<<"链表为空,不能进行删除工作!";
return;
}
if(head->number==number)//判删除的节点是否为首节点
{
point=head;
cout<<"删除点是链表第一个节点位置!";
head=head->next;//重新设置引导指针
delete point;
return;
}
test *fp=head;//保存连首指针
for(test *&mp=head;mp->next;mp=mp->next)
{
if(mp->next->number==number)
{
point=mp->next;
mp->next=point->next;
delete point;
head=fp;//由于head的不断移动丢失了head,把进入循环前的head指针恢复!
return;
}
}
}
void main()
{
head=create();//调用创建
showl(head);
int dp;
cin>>dp;
deletel(head,dp);//调用删除
showl(head);
cin.get();
cin.get();
}

我不太理解用红色标出来的那里段。既然引用会改变head的值,那干嘛还要引用,直接for(test *mp=head;mp->next;mp=mp->next),不就好了么?还省的以后的那个head=fp;
...全文
171 2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2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baihacker 2008-04-1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因为需要改变主调函数中传进去的那个变量本身的值,而不是那个变量指向的值
butter0000 2008-04-1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但是红色的那段不需要改变head了呀
主体:(一) 一、C++概述 (一) 发展历史 1980年,Bjarne Stroustrup博士开始着手创建一种模拟语言,能够具有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特色。在当时,面向对象编程还是一个比较新的理念,Stroustrup博士并不是从头开始设计新语言,而是在C语言的基础上进行创建。这就是C++语言。 1985年,C++开始在外面慢慢流行。经过多年的发展,C++已经有了多个版本。为次,ANSI和ISO的联合委员会于1989年着手为C++制定标准。1994年2月,该委员会出版了第一份非正式草案,1998年正式推出了C++的国际标准。 (二) C和C++ C++是C的超集,也可以说C是C++的子集,因为C先出现。按常理说,C++编译器能够编译任何C程序,但是C和C++还是有一些小差别。 例如C++增加了C不具有的关键字。这些关键字能作为函数和变量的标识符在C程序使用,尽管C++包含了所有的C,但显然没有任何C++编译器能编译这样的C程序。 C程序员可以省略函数原型,而C++不可以,一个不带参数的C函数原型必须把void写出来。而C++可以使用空参数列表。 C++new和delete是对内存分配的运算符,取代了C的malloc和free。 标准C++的字符串类取代了C标准C函数库头文件的字符数组处理函数。 C++用来做控制态输入输出的iostream类库替代了标准C的stdio函数库。 C++的try/catch/throw异常处理机制取代了标准C的setjmp()和longjmp()函数。 二、关键字和变量 C++相对与C增加了一些关键字,如下: typename bool dynamic_cast mutable namespace static_cast using catch explicit new virtual operator false private template volatile const protected this wchar_t const_cast public throw friend true reinterpret_cast try bitor xor_e and_eq compl or_eq not_eq bitand 在C++还增加了bool型变量和wchar_t型变量: 布尔型变量是有两种逻辑状态的变量,它包含两个值:真和假。如果在表达式使用了布尔型变量,那么将根据变量值的真假而赋予整型值1或0。要把一个整型变量转换成布尔型变量,如果整型值为0,则其布尔型值为假;反之如果整型值为非0,则其布尔型值为真。布儿型变量在运行时通常用做标志,比如进行逻辑测试以改变程序流程。 #include iostream.h int main() { bool flag; flag=true; if(flag) cout<C++还包括wchar_t数据类型,wchar_t也是字符类型,但是是那些宽度超过8位的数据类型。许多外文字符集所含的数目超过256个,char字符类型无法完全囊括。wchar_t数据类型一般为16位。 标准C++的iostream类库包括了可以支持宽字符的类和对象。用wout替代cout即可。 #include iostream.h int main() { wchar_t wc; wc='b'; wout<一个结构类型转换成其他任何类型。数字类型和数字类型、指针和指针之间可以相互转换。当然,数字类型和指针类型也可以相互转换,但通常认为这样做是不安全而且也是没必要的。强制类型转换可以避免编译器的警告。 long int el=123; short i=(int) el; float m=34.56; int i=(int) m; 上面两个都是C风格的强制类型转换,C++还增加了一种转换方式,比较一下上面和下面这个书写方式的不同: long int el=123; short i=int (el); float m=34.56; int i=int (m); 使用强制类型转换的最大好处就是:禁止编译器对你故意去做的事发出警告。但是,利用强制类型转换说明使得编译器的类型检查机制失效,这不是明智的选择。通常,是不提倡进行强制类型转换的。除非不可避免,如要调用malloc()函数时要用的void型指针转换成指定类型指针。 四、标准输入输出流 在C语言,输入输出是使用语句scanf()和printf()来实现的,而C++是使用类来实现的。 #include iostream.h main() //C++main()函数默认为int型,而C语言默认为void型。 { int a; cout<>a; /*输入一个数值*/ cout<C++语言的组成部分。虽然他们已经是ANSI标准C++被定义,但是他们不是语言的内在组成部分。在C++不提供内在的输入输出运算符,这与其他语言是不同的。输入和输出是通过C++类来实现的,cin和cout是这些类的实例,他们是在C++语言的外部实现。 在C++语言,有了一种新的注释方法,就是‘//’,在该行//后的所有说明都被编译器认为是注释,这种注释不能换行。C++仍然保留了传统C语言的注释风格/*……*/。 C++也可采用格式化输出的方法: #include iostream.h int main() { int a; cout<>a; cout<中出现。 五、函数参数问题 (一) 无名的函数形参 声明函数时可以包含一个或多个用不到的形式参数。这种情况多出现在用一个通用的函数指针调用多个函数的场合,其有些函数不需要函数指针声明的所有参数。看下面的例子: int fun(int x,int y) { return x*2; } 尽管这样的用法是正确的,但大多数C和C++的编译器都会给出一个警告,说参数y在程序没有被用到。为了避免这样的警告,C++允许声明一个无名形参,以告诉编译器存在该参数,且调用者需要为其传递一个实际参数,但是函数不会用到这个参数。下面给出使用了无名参数的C++函数代码: int fun(int x,int) //注意不同点 { return x*2; } (二) 函数的默认参数 C++函数的原型可以声明一个或多个带有默认值的参数。如果调用函数时,省略了相应的实际参数,那么编译器就会把默认值作为实际参数。可以这样来声明具有默认参数的C++函数原型: #include iostream.h void show(int=1,float=2.3,long=6); int main() { show(); show(2); show(4,5.6); show(8,12.34,50L); return 0; } void show(int first,float second,long third) { cout<中,第一次调用show()函数时,让编译器自动提供函数原型指定的所有默认参数,第二次调用提供了第一个参数,而让编译器提供剩下的两个,第三次调用则提供了前面两个参数,编译器只需提供最后一个,最后一个调用则给出了所有三个参数,没有用到默认参数。 六、函数重载 在C++,允许有相同的函数名,不过它们的参数类型不能完全相同,这样这些函数就可以相互区别开来。而这在C语言是不允许的。 1.参数个数不同 #include iostream.h void a(int,int); void a(int); int main() { a(5); a(6,7); return 0; } void a(int i) { cout<a; for(int i=1;i<=10;i++) //C语言,不允许在这里定义变量 { static int a=0; //C语言,同一函数块,不允许有同名变量 a+=i; cout<<::a<< <C++语言,仍然支持malloc()和free()来分配和释放内存,同时增加了new和delete来管理内存。 1.为固定大小的数组分配内存 #include iostream.h int main() { int *birthday=new int[3]; birthday[0]=6; birthday[1]=24; birthday[2]=1940; cout<size; int *array=new int[size]; for(int i=0;i引用型变量 在C++引用一个经常使用的概念。引用型变量是其他变量的一个别名,我们可以认为他们只是名字不相同,其他都是相同的。 1.引用一个别名 C++引用是其他变量的别名。声明一个引用型变量,需要给他一个初始化值,在变量的生存周期内,该值不会改变。& 运算符定义了一个引用型变量: int a; int& b=a; 先声明一个名为a的变量,它还有一个别名b。我们可以认为是一个人,有一个真名,一个外号,以后不管是喊他a还是b,都是叫他这个人。同样,作为变量,以后对这两个标识符操作都会产生相同的效果。 #include iostream.h int main() { int a=123; int& b=a; cout<一个差别,如果程序递归func1(),随着递归的深入,会因为栈的耗尽而崩溃,但func2()没有这样的担忧。 4.以引用方式调用 当函数把引用作为参数传递给另一个函数时,被调用函数将直接对参数在调用者的拷贝进行操作,而不是产生一个局部的拷贝(传递变量本身是这样的)。这就称为以引用方式调用。把参数的值传递到被调用函数内部的拷贝则称为以传值方式调用。 #include iostream.h void display(const Date&,const char*); void swapper(Date&,Date&); struct Date { int month,day,year; }; int main() { static Date now={2,23,90}; static Date then={9,10,60}; display(now,Now: ); display(then,Then: ); swapper(now,then); display(now,Now: ); display(then,Then: ); return 0; } void swapper(Date& dt1,Date& dt2) { Date save; save=dt1; dt1=dt2; dt2=save; } void display(const Date& dt,const char *s) { cout<引用作为返回值 #include iostream.h struct Date { int month,day,year; }; Date birthdays[]= { {12,12,60}; {10,25,85}; {5,20,73}; }; const Date& getdate(int n) { return birthdays[n-1]; } int main() { int dt=1; while(dt!=0) { cout<dt; if(dt>0 && dt<4) { const Date& bd=getdate(dt); cout<C++机制。它和C语言的结构类似,C++类支持数据抽象和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从某种意义上说,也就是数据类型的设计和实现。 一、类的设计 1.类的声明 class 类名 { private: //私有 ... public: //公有 ... }; 2.类的成员 一般在C++,所有定义的变量和函数都是类的成员。如果是变量,我们就叫它数据成员如果是函数,我们就叫它成员函数。 3.类成员的可见性 private和public访问控制符决定了成员的可见性。由一个访问控制符设定的可访问状态将一直持续到下一个访问控制符出现,或者类声明的结束。私有成员仅能被同一个的成员函数访问,公有成员既可以被同一类的成员函数访问,也可以被其他已经实例化的类函数访问。当然,这也有例外的情况,这是以后要讨论的友元函数。 类默认的数据类型是private,结构的默认类型是public。一般情况下,变量都作为私有成员出现,函数都作为公有成员出现。 类还有一种访问控制符protected,叫保护成员,以后再说明。 4.初始化 在声明一个类的对象时,可以用圆括号()包含一个初始化表。 看下面一个例子: #include iostream.h class Box { private: int height,width,depth; //3个私有数据成员 public: Box(int,int,int); ~Box(); int volume(); //成员函数 }; Box::Box(int ht,int wd,int dp) { height=ht; width=wd; depth=dp; } Box::~Box() { //nothing } int Box::volume() { return height*width*depth; } int main() { Box thisbox(3,4,5); //声明一个类对象并初始化 cout<一个类没有private成员和protected成员时,也没有虚函数,并且不是从其他类派生出来的,可以用{}来初始化。(以后再讲解) 5.内联函数 内联函数和普通函数的区别是:内联函数是在编译过程展开的。通常内联函数必须简短。定义类的内联函数有两种方法:一种和C语言一样,在定义函数时使用关键字inline。如: inline int Box::volume() { return height*width*depth; } 还有一种方法就是直接在类声明的内部定义函数体,而不是仅仅给出一个函数原型。我们把上面的函数简化一下: #include iostream.h class Box { private: int height,width,depth; public: Box(int ht,int wd,int dp) { height=ht; width=wd; depth=dp; } ~Box(); int volume() { return height*width*depth; } }; int main() { Box thisbox(3,4,5); //声明一个类对象并初始化 cout<中,函数名和类名相同的函数称为构造函数。上面的Box()函数就是构造函数。C++允许同名函数,也就允许在一个有多个构造函数。如果一个都没有,编译器将为该类产生一个默认的构造函数,这个构造函数可能会完成一些工作,也可能什么都不做。 绝对不能指定构造函数的类型,即使是void型都不可以。实际上构造函数默认为void型。 当一个类的对象进入作用域时,系统会为其数据成员分配足够的内存,但是系统不一定将其初始化。和内部数据类型对象一样,外部对象的数据成员总是初始化为0。局部对象不会被初始化。构造函数就是被用来进行初始化工作的。当自动类型的类对象离开其作用域时,所站用的内存将释放回系统。 看上面的例子,构造函数Box()函数接受三个整型擦黑素,并把他们赋值给立方体对象的数据成员。 如果构造函数没有参数,那么声明对象时也不需要括号。 1.使用默认参数的构造函数 当在声明类对象时,如果没有指定参数,则使用默认参数来初始化对象。 #include iostream.h class Box { private: int height,width,depth; public: Box(int ht=2,int wd=3,int dp=4) { height=ht; width=wd; depth=dp; } ~Box(); int volume() { return height*width*depth; } }; int main() { Box thisbox(3,4,5); //初始化 Box defaulbox; //使用默认参数 cout<一个公共的默认构造函数,这个构造函数什么都不做。如果至少提供一个构造函数,则编译器就不会产生默认构造函数。 3.重载构造函数 一个可以有多个构造函数。这些构造函数必须具有不同的参数表。在一个需要接受不同初始化值时,就需要编写多个构造函数,但有时候只需要一个不带初始值的空的Box对象。 #include iostream.h class Box { private: int height,width,depth; public: Box() { //nothing } Box(int ht=2,int wd=3,int dp=4) { height=ht; width=wd; depth=dp; } ~Box(); int volume() { return height*width*depth; } }; int main() { Box thisbox(3,4,5); //初始化 Box otherbox; otherbox=thisbox; cout<一个没有初始化值,一个有。当没有初始化值时,程序使用默认值,即2,3,4。 但是这样的程序是不好的。它允许使用初始化过的和没有初始化过的Box对象,但它没有考虑当thisbox给otherbox赋值失败后,volume()该返回什么。较好的方法是,没有参数表的构造函数也把默认值赋值给对象。 class Box { int height,width,depth; public: Box() { height=0;width=0;depth=0; } Box(int ht,int wd,int dp) { height=ht;width=wd;depth=dp; } int volume() { return height*width*depth; } }; 这还不是最好的方法,更好的方法是使用默认参数,根本不需要不带参数的构造函数。 class Box { int height,width,depth; public: Box(int ht=0,int wd=0,int dp=0) { height=ht;width=wd;depth=dp; } int volume() { return height*width*depth; } }; 三、析构函数 当一个类的对象离开作用域时,析构函数将被调用(系统自动调用)。析构函数的名字和类名一样,不过要在前面加上 ~ 。对一个类来说,只能允许一个析构函数,析构函数不能有参数,并且也没有返回值。析构函数的作用是完成一个清理工作,如释放从堆分配的内存。 我们也可以只给出析构函数的形式,而不给出起具体函数体,其效果是一样的,如上面的例子。但在有些情况下,析构函数又是必需的。如在类从堆分配了内存,则必须在析构函数释放 主体:(三)类的转换 C++的内部数据类型遵循隐式类型转换规则。假设某个表达市使用了一个短整型变量,而编译器根据上下文认为这儿需要是的长整型,则编译器就会根据类型转换规则自动把它转换成长整型,这种隐式转换出现在赋值、参数传递、返回值、初始化和表达式。我们也可以为类提供相应的转换规则。 对一个类建立隐式转换规则需要构造一个转换函数,该函数作为类的成员,可以把该类的对象和其他数据类型的对象进行相互转换。声明了转换函数,就告诉了编译器,当根据句法判定需要类型转换时,就调用函数。 有两种转换函数。一种是转换构造函数;另一种是成员转换函数。需要采用哪种转换函数取决于转换的方向。 一、转换构造函数 当一个构造函数仅有一个参数,且该参数是不同于该类的一个数据类型,这样的构造函数就叫转换构造函数。转换构造函数把别的数据类型的对象转换为该类的一个对象。和其他构造函数一样,如果声明类的对象的初始化表同转换构造函数的参数表相匹配,该函数就会被调用。当在需要使用该类的地方使用了别的数据类型,便宜器就会调用转换构造函数进行转换。 #include iostream.h #include time.h #include stdio.h class Date { int mo, da, yr; public: Date(time_t); void display(); }; void Date::display() { char year[5]; if(yr<10) sprintf(year,0%d,yr); else sprintf(year,%d,yr); cout<tm_mon+1; yr=tim->tm_year; if(yr>=100) yr-=100; } int main() { time_t now=time(0); Date dt(now); dt.display(); return 0; } 本程序先调用time()函数来获取当前时间,并把它赋给time_t对象;然后程序通过调用Date类的转换构造函数来创建一个Date对象,该对象由time_t对象转换而来。time_t对象先传递给localtime()函数,然后返回一个指向tm结构(time.h文件声明)的指针,然后构造函数把结构的日月年的数值拷贝给Date对象的数据成员,这就完成了从time_t对象到Date对象的转换。 二、成员转换函数 成员转换函数把该类的对象转换为其他数据类型的对象。在成员转换函数的声明要用到关键字operator。这样声明一个成员转换函数: operator aaa(); 在这个例子,aaa就是要转换成的数据类型的说明符。这里的类型说明符可以是任何合法的C++类型,包括其他的类。如下来定义成员转换函数; Classname::operator aaa() 类名标识符是声明了该函数的类的类型说明符。上面定义的Date类并不能把该类的对象转换回time_t型变量,但可以把它转换成一个长整型值,计算从2000年1月1日到现在的天数。 #include iostream.h class Date { int mo,da,yr; public: Date(int m,int d,int y) {mo=m; da=d; yr=y;} operator int(); //声明 }; Date::operator int() //定义 { static int dys[]={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int days=yr-2000; days*=365; days+=(yr-2000)/4; for(int i=0;iC++类对象和内部数据对象之间的相互转换。也可以定义转换函数来实现两个类对象之间的相互转换。 #include iostream.h class CustomDate { public: int da, yr; CustomDate(int d=0,int y=0) {da=d; yr=y;} void display() { cout<中有两个类CustomDate和Date,CustomDate型日期包含年份和天数。 这个例子没有考虑闰年情况。但是在实际构造一个类时,应该考虑到所有问题的可能性。 在Date里具有两种转换函数,这样,当需要从Date型变为CustomDate型十,可以调用成员转换函数;反之可以调用转换构造函数。 不能既在Date类定义成员转换函数,又在CustomDate类里定义转换构造函数。那样编译器在进行转换时就不知道该调用哪一个函数,从而出错。 四、转换函数的调用 C++里调用转换函数有三种形式:第一种是隐式转换,例如编译器需要一个Date对象,而程序提供的是CustomDate对象,编译器会自动调用合适的转换函数。另外两种都是需要在程序代码明确给出的显式转换。C++强制类型转换是一种,还有一种是显式调用转换构造函数和成员转换函数。下面的程序给出了三转换形式: #include iostream.h class CustomDate { public: int da, yr; CustomDate(int d=0,int y=0) {da=d; yr=y;} void display() { cout<一个explicit修饰符。如果不加上这个关键字,那么在需要把CustomDate对象转换成Tester对象时,编译器会把该函数当作转换构造函数来调用。但是有时候,并不想把这种只有一个参数的构造函数用于转换目的,而仅仅希望用它来显式地初始化对象,此时,就需要在构造函数前加explicit。如果在声明了Tester对象以后使用了下面的语句将导致一个错误: ts=jd; //error 这个错误说明,虽然Tester类一个以Date型变量为参数的构造函数,编译器却不会把它看作是从Date到Tester的转换构造函数,因为它的声明包含了explicit修饰符。 七、表达式内部的转换 在表达式内部,如果发现某个类型和需要的不一致,就会发生错误。数字类型的转换是很简单,这里就不举例了。下面的程序是把Date对象转换成长整型值。 #include iostream.h class Date { int mo, da, yr; public: Date(int m,int d,int y) { mo=m; da=d; yr=y; } operator long(); }; Date::operator long() { static int dys[]={31,28,31,30,31,30,31,31,30,31,30,31}; long days=yr; days*=365; days+=(yr-1900)/4; //从1900年1月1日开始计算 for(int i=0;i中,当需要转换的对象可以转换成某个数字类型,或者表达式调用了作用于某个类的重载运算符时,就会发生隐式转换。运算符重载以后再学习。 主体:(四)私有数据成员和友元 一、私有数据成员的使用 1.取值和赋值成员函数 面向对象的约定就是保证所有数据成员的私有性。一般我们都是通过公有成员函数来作为公共接口来读取私有数据成员的。某些时候,我们称这样的函数为取值和赋值函数。 取值函数的返回值和传递给赋值函数的参数不必一一匹配所有数据成员的类型。 #include iostream.h class Date { int mo, da, yr; public: Date(int m,int d,int y) { mo=m; da=d; yr=y; } int getyear() const { return yr; } void setyear(int y) { yr = y; } }; int main() { Date dt(4,1,89); cout<中的数据。这样有利于软件的设计和维护。比如,改变Date类内部数据的形式,但仍然用修改过的getyear()和setyear()来提供访问接口,那么使用该类就不必修改他们的代码,仅需要重新编译程序即可。 2.常量成员函数 注意上面的程序getyear()被声明为常量型,这样可以保证该成员函数不会修改调用他的对象。通过加上const修饰符,可以使访问对象数据的成员函数仅仅完成不会引起数据变动的那些操作。 如果程序声明某个Date对象为常量的话,那么该对象不得调用任何非常量型成员函数,不论这些函数是否真的试图修改对象的数据。只有把那些不会引起数据改变的函数都声明为常量型,才可以让常量对象来调用。 3.改进的成员转换函数 下面的程序改进了从Date对象到CustomDate对象的成员转换函数,用取值和赋值函数取代了使用公有数据成员的做法。(以前的程序代码在上一帖) #include iostream.h class CustomDate { int da,yr; public: CustomDate() {} CustomDate(int d,int y) { da=d; yr=y; } void display() const {cout<中Date::operator CustomDate()声明为常量型,因为这个函数没有改变调用它对象的数据,尽管它修改了一个临时CustomDate对象并将其作为函数返回值。 二、友元 前面已经说过了,私有数据成员不能被类外的其他函数读取,但是有时候类会允许一些特殊的函数直接读写其私有数据成员。 关键字friend可以让特定的函数或者别的类的所有成员函数对私有数据成员进行读写。这既可以维护数据的私有性,有可以保证让特定的类或函数能够直接访问私有数据。 1.友元类 一个类可以声明另一个类为其友元,这个友元的所有成员函数都可以读写它的私有数据。 #include iostream.h class Date; class CustomDate { int da,yr; public: CustomDate(int d=0,int y=0) { da=d; yr=y; } void display() const {cout<中,有这样一句 friend Date; 该语句告诉编译器,Date类的所有成员函数有权访问CustomDate类的私有成员。因为Date类的转换函数需要知道CustomDate类的每个数据成员,所以真个Date类都被声明为CustomDate类的友元。 2.隐式构造函数 上面程序对CustomDate的构造函数的调用私有显示该类需要如下的一个转换构造函数: CustomDate(Date& dt); 但是唯一的一个构造函数是:CustomDate(int d=0;int y=0); 这就出现了问题,编译器要从Date对象构造一个CustomDate对象,但是CustomDate类并没有定义这样的转换构造函数。不过Date类定义了一个成员转换函数,它可以把Date对象转换成CustomDate对象。于是编译器开始搜索CustomDate类,看其是否有一个构造函数,能从一个已存在的CustomDate的对象创建新的CustomDate对象。这种构造函数叫拷贝构造函数。拷贝构造函数也只有一个参数,该参数是它所属的类的一个对象,由于CustomDate类没有拷贝构造函数,于是编译器就会产生一个默认的拷贝构造函数,该函数简单地把已存在的对象的每个成员拷贝给新对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编译器可以把Date对象转换成CustomDate对象,也可以从已存在的CustomDate对象生成一个新的CustomDate对象。那么上面提出的问题,编译器就是这样做的:它首先调用转换函数,从Date对象创建一个隐藏的、临时的、匿名的CustomDate对象,然后用该临时对象作为参数调用默认拷贝构造函数,这就生成了一个新的CustomDate对象。 3.预引用 上面的例子还有这样一句 class Date; 这个语句叫做预引用。它告诉编译器,类Date将在后面定义。编译器必须知道这个信号,因为CustomDate类引用了Date类,而Date里也引用了CustomDate类,必须首先声明其之一。 使用了预引用后,就可以声明未定义的类的友元、指针和引用。但是不可以使用那些需要知道预引用的类的定义细节的语句,如声明该类的一个实例或者任何对该类成员的引用。 4.显式友元预引用 也可以不使用预引用,这只要在声明友元的时候加上关键自class就行了。 #include iostream.h class CustomDate { int da,yr; public: CustomDate(int d=0,int y=0) { da=d; yr=y; } void display() const {cout<引用 }; class Date { ... ... }; Date::operator CustomDate() { ... ... } int main() { ... ... } 5.友元函数 通常,除非真的需要,否则并不需要把整个类都设为另一个类的友元,只需挑出需要访问当前类私有数据成员的成员函数,将它们设置为该类的友元即可。这样的函数称为友元函数。 下面的程序限制了CustomDate类数据成员的访问,Date类只有需要这些数据的成员函数才有权读写它们。 #include iostream.h class CustomDate; class Date { int mo,da,yr; public: Date(const CustomDate&); void display() const {cout<中Date对象调用CustomDate类的构造函数创建了一个匿名CustomDate对象,然后用该对象创建了一个Date对象。这种用法在C++是经常出现的。 7.非类成员的友元函数 有时候友元函数未必是某个类的成员。这样的函数拥有类对象私有数据成员的读写权,但它并不是任何类的成员函数。这个特性在重载运算符时特别有用。 非类成员的友元函数通常被用来做为类之间的纽带。一个函数如果被两个类同时声明为友元,它就可以访问这两个类的私有成员。下面的程序说明了一个可以访问两个类私有数据成员的友元函数是如何将在两个类之间架起桥梁的。 #include iostream.h class Time; class Date { int mo,da,yr; public: Date(int m,int d,int y) { mo=m; da=d; yr=y;} friend void display(const Date&, const Time&); }; class Time { int hr,min,sec; public: Time(int h,int m,int s) { hr=h; min=m; sec=s;} friend void display(const Date&, const Time&); }; void display(const Date& dt, const Time& tm) { cout << dt.mo << '/' << dt.da << '/' << dt.yr; cout << ' '; cout << tm.hr << ':' << tm.min << ':' << tm.sec; } int main() { Date dt(2,16,97); Time tm(10,55,0); display(dt, tm); return 0; } 主体:(五)析构函数和this指针 一、析构函数 前面的一些例子都没有说明析构函数,这是因为所用到的类在结束时不需要做特别的清理工作。下面的程序给出了一新的Date类,其包括一个字符串指针,用来表示月份。 #include iostream.h #include string.h class Date { int mo,da,yr; char *month; public: Date(int m=0, int d=0, int y=0); ~Date(); void display() const; }; Date::Date(int m,int d,int y) { static char *mos[] = { January,February,March,April,May,June, July,August,September,October,November,December }; mo=m; da=d; yr=y; if(m!=0) { month=new char[strlen(mos[m-1])+1]; strcpy(month, mos[m-1]); } else month = 0; } Date::~Date() { delete [] month; } void Date::display() const { if(month!=0) cout<中,首先用new运算符为字符串month动态分配了内存,然后从内部数组把月份的名字拷贝给字符串指针month。 析构函数在删除month指针时,可能会出现一些问题。当然从这个程序本身来看,没什么麻烦;但是从设计一个类的角度来看,当Date类用于赋值时,就会出现问题。假设上面的main()修改为“ int main() { Date birthday(8,11,1979); Date today; today=birthday; birthday.display(); return 0; } 这会生成一个名为today的空的Date型变量,并且把birthday值赋给它。如果不特别通知编译器,它会简单的认为类的赋值就是成员对成员的拷贝。在上面的程序,变量birthday有一个字符型指针month,并且在构造函数里用new运算符初始化过了。当birthday离开其作用域时,析构函数会调用delete运算符来释放内存。但同时,当today离开它的作用域时,析构函数同样会对它进行释放操作,而today里的month指针是birthday里的month指针的一个拷贝。析构函数对同一指针进行了两次删除操作,这会带来不可预知的后果。 如果假设today是一个外部变量,而birthday是一个自变量。当birthday离开其作用域时,就已经把对象today里的month指针删除了。显然这也是不正确的。 再假设有两个初始化的Date变量,把其一个的值赋值给另一个: Date birthday(8,11,1979); Date today(12,29,2003); today=birthday; 问题就更复杂了,当这两个变量离开作用域时,birthday的month的值已经通过赋值传递给了today。而today构造函数用new运算符给month的值却因为赋值被覆盖了。这样,birthday的month被删除了两次,而todaymonth却没有被删除掉。 二、重载赋值运算符 为了解决上面的问题,我们应该写一个特殊的赋值运算符函数来处理这类问题。当需要为同一个类的两个对象相互赋值时,就可以重载运算符函数。这个方法可以解决类的赋值和指针的释放。 下面的程序,类的赋值函数用new运算符从堆分配了一个不同的指针,该指针获取赋值对象相应的值,然后拷贝给接受赋值的对象。 在类重载赋值运算符的格式如下: void operator = (const Date&) 后面我们回加以改进。目前,重载的运算符函数的返回类型为void。它是类总的成员函数,在本程序红,是Date类的成员函数。它的函数名始终是operator =,参数也始终是同一个类的对象的引用。参数表示的是源对象,即赋值数据的提供者。重载函数的运算符作为目标对象的成员函数来使用。 #include iostream.h #include string.h class Date { int mo,da,yr; char *month; public: Date(int m=0, int d=0, int y=0); ~Date(); void operator=(const Date&); void display() const; }; Date::Date(int m, int d, int y) { static char *mos[] = { January,February,March,April,May,June, July,August,September,October,November,December }; mo = m; da = d; yr = y; if (m != 0) { month = new char[strlen(mos[m-1])+1]; strcpy(month, mos[m-1]); } else month = 0; } Date::~Date() { delete [] month; } void Date::display() const { if (month!=0) cout<一个重载运算符函数,这个程序和上面的一个程序是相同的。赋值运算符函数首先取得所需的数据,然后用delete把原来的month指针所占用的内存返还给堆。接着,如果源对象的month指针已经初始化过,就用new运算符为对象重新分配内存,并把源对象的month字符串拷贝给接受方。 重载的Date类赋值运算符函数的第一个语句比较了源对象的地址和this指针。这个操作取保对象不会自己给自己赋值。 三、this指针 this指针是一个特殊的指针,当类的某个非静态的成员函数在执行时,就会存在this指针。它指向类的一个对象,且这个对象的某个成员函数正在被调用。 this指针的名字始终是this,而且总是作为隐含参数传递给每一个被声明的成员函数,例如: void Date::myFunc(Date* this); 实际编程时函数的声明不需要包含这个参数。 当程序调用某个对象的成员函数时,编译器会把该对象的地址加入到参数列表,感觉上就好象函数采用了上面所示的声明,并且是用如下方式来调用的: dt.myFunc(& dt); 静态成员函数不存在this指针。 当调用某个对象的成员函数时,编译器把对象的地址传递给this指针,然后再调用该函数。因此,成员函数你对任何成员的调用实际上都隐式地使用了this指针。 1.以this指针作为返回值 使用this指针可以允许成员函数返回调用对象给调用者。前面的程序重载赋值运算符没有返回值,因此不能用如下的形式对字符串进行赋值: a=b=c; 为了使重载的类赋值机制也能这样方便,必须让赋值函数返回赋值的结果,在这里就是目标对象。当赋值函数执行时,其返回值也恰好是this指针所指的内容。 下面的程序对前面那个程序进行了修改,让重载赋值运算符返回了一个Date对象的引用。 #include iostream.h #include string.h class Date { int mo,da,yr; char *month; public: Date(int m=0, int d=0, int y=0); ~Date(); void operator=(const Date&); void display() const; }; Date::Date(int m, int d, int y) { static char *mos[] = { January,February,March,April,May,June, July,August,September,October,November,December }; mo = m; da = d; yr = y; if (m != 0) { month = new char[strlen(mos[m-1])+1]; strcpy(month, mos[m-1]); } else month = 0; } Date::~Date() { delete [] month; } void Date::display() const { if (month!=0) cout<链表使用this指针 在应用程序,如果数据结构里有指向自身类型的成员,那么使用this指针会提供更多的方便。下面的程序建立了一个类ListEntry的链表。 #include iostream.h #include string.h class ListEntry { char* listvalue; ListEntry* preventry; public: ListEntry(char*); ~ListEntry() { delete [] listvalue; } ListEntry* PrevEntry() const { return preventry; }; void display() const { cout< name; if (strncmp(name, end, 3) == 0) break; ListEntry* list = new ListEntry(name); if (prev != 0) prev->AddEntry(*list); prev = list; } while (prev != 0) { prev->display(); ListEntry* hold = prev; prev = prev->PrevEntry(); delete hold; } return 0; } 程序运行时,会提示输入一串姓名,当输入完毕后,键入end,然后程序会逆序显示刚才输入的所有姓名。 程序ListEntry类含有一个字符串和一个指向前一个表项的指针。构造函数从对获取内存分配给字符串,并把字符串的内容拷贝到内存,然后置链接指针为NULL。析构函数将释放字符串所占用的内存。 成员函数PrevEntry()返回指向链表一个表项的指针。另一个成员函数显示当前的表项内容。 成员函数AddEntry(),它把this指针拷贝给参数的preventry指针,即把当前表项的地址赋值给下一个表项的链接指针,从而构造了一个链表。它并没有改变调用它的listEntry对象的内容,只是把该对象的地址赋给函数的参数所引用的那个ListEntry对象的preventry指针,尽管该函数不会修改对象的数据,但它并不是常量型。这是因为,它拷贝对象的地址this指针的内容给一个非长常量对象,而编译器回认为这个非常量对象就有可能通过拷贝得到的地址去修改当前对象的数据,因此AddEntry()函数在声明时不需要用const。 主体:(六)类对象数组和静态成员 一、类对象数组 类的对象和C++其他数据类型一样,也可以为其建立数组,数组的表示方法和结构一样。 #include iostream.h class Date { int mo,da,yr; public: Date(int m=0,int d=0, int y=0) { mo=m; da=d; yr=y;} void display() const { cout<中没有构造函数,编译器会自动提供一个什么都不做的公共默认构造函数 。如果类当至少有一个构造函数,编译器就不会提供默认构造函数。 如果类当不含默认构造函数,则无法实例化其对象数组。因为实例花类对象数组的格式不允许用初始化值来匹配某个构造函数的参数表。 上面的程序,main()函数声明了一个长度为2的Date对象数组,还有一个包含初始化值的单个Date对象。接着把这个初始化的Date对象赋值给数组一个对象,然后显示两个数组元素包含的日期。从输出可以看到,第一个日期是有效日期,而第二个显示的都是0。 当声明了某个类的对象数组时,编译器会为每个元素都调用默认构造函数。 下面的程序去掉了构造函数的默认参数值,并且增加了一个默认构造函数。 #include class Date { int mo, da, yr; public: Date(); Date(int m,int d,int y) { mo=m; da=d; yr=y;} void display() const { cout <中可以看出,Date()这个默认构造函数被调用了两次。 2.类对象数组和析构函数 当类对象离开作用域时,编译器会为每个对象数组元素调用析构函数。 #include iostream.h class Date { int mo,da,yr; public: Date(int m=0,int d=0,int y=0) { mo=m; da=d; yr=y;} ~Date() {cout<中声明静态成员时并不能自动定义这个变量,必须在类定义之外来定义该成员。 1.静态数据成员 静态数据成员相当于一个全局变量,类的所有实例都可以使用它。成员函数能访问并且修改这个值。如果这个静态成员是公有的,那么类的作用域之内的所有代码(不论是在类的内部还是外部)都可以访问这个成员。下面的程序通过静态数据成员来记录链表首项和末项的地址。 #include iostream.h #include string.h class ListEntry { public: static ListEntry* firstentry; private: static ListEntry* lastentry; char* listvalue; ListEntry* nextentry; public: ListEntry(char*); ~ListEntry() { delete [] listvalue;} ListEntry* NextEntry() const { return nextentry; }; void display() const { cout<name
目录 第1篇初级篇 第1章 初识C++ 1.1 c++简介 1.2 C++与C的区别 1.3 学习c++之前需要先学C吗 1.4 c++与其他语言的区别 1.5 c++的版本以及安装问题 第2章 做一个最简短的C4-+程序 2.1 简单的屏幕输出小程序 2.2 输出语句的使用 2.3 std::介绍 2.4 iostream与iostream.h的区别 2.5 重名问题 2.6 注释 2.7 总结 第3章 初步了解函数 3.1 一个简单的函数 3.2 函数的传参 3.3 函数的返回值、参数与变量 3.4.函数的声明与定义 3.5 局部变量 3.6 全局变量 3.7 总结 第4章 C4-+数据类型 4.1 变量的定义 4.2 将变量及数据存储在内存 4.3 布尔型变量 4.4 字符型变量 4.5 wchart双字符型变量 4.6 整型概述 4.7 整型变量的定义 4.8 浮点型变量 4.9 常量 4.10枚举型常量 第5章 if语句与运算符 5.1 语句的定义 5.2 块的定义 5.3 表达式的定义 5.4 运算符的定义 5.4.1 赋值运算符的定义 5.4.2 数学运算符的定义 5.4.3 赋值运算符与数学运算符的联合 5.5 自加与自减 5.5.1 前置 5.5.2 后置 5.6 表达式的优先级 5.7 关系运算符 5.8 if语句 5.8.1 else语句 5.8.2 elseif语句 5.8.3 if语句的嵌套 5.9 逻辑运算符及其使用 5.9.1 逻辑“与” 5.9.2 逻辑“或” 5.9.3 逻辑“非” 5.9.4 逻辑运算符的优先级 5.9.5 运算式的真假关系 5.1 0三目运算符 5.1 0.1 三目运算符的优先问题 5.1 0.2 三目运算符的使用问题 5.1 0.3 三目运算符的型别问题 5.1 0.4 三目运算符在字符型变量的应用 5.1 1复杂嵌套的if语句 5.1 2总结 第6章 面向对象 6.1 面向对象程序语言的主要特征 6.2 类、对象和成员 6.3 类、对象和成员的使用方法及区别 6.3.1 声明一个类 6.3.2 命名习惯 6.3.3 定义一个对象 6.3.4 类与对象的区别 6.3.5 对象与成员的关系 6.3.6 不要给类赋值 6.3.7 对象只能调用类存在的方法 6.4 公有 6.5 私有 6.6 成员函数的声明和定义 6.7 内联函数 6.7.1 普通内联函数 6.7.2 内联成员函数 6.8 头文件与源文件 6.9 const成员函数 6.10构造函数 6.11默认构造函数 6.12析构函数 6.13析构对象数组 6.14总结 第7章 循环语句 7.1 循环语句的前身——goto语句 7.2 慎用goto语句 7.3 while语句 7.3.1 带运算符的while语句 7.3.2 以字符为条件的while语句 7.3.3 限定while循环的次数 7.3.4 continue语句 7.3.5 break语句 7.3.6 永不休止的while循环 7.4. do……while循环 7.5 for循环 7.5.1 灵活的for循环 7.5.2 条件为空的for循环 7.5.3 执行为空的for循环 7.5.4 嵌套的for循环 7.6 switch语句 7.6.1 switch语句常见错误 7.6.2 switch的菜单功能 7.7 总结 第8章 指针 8.1 什么是地址 8.2 用指针来保存地址 8.2.1 空指针 8.2.2 指针与变量类型 8.2.3 用指针来访问值 8.2.4 指针地址、指针保存的地址和 该地址的值 8.2.5 指针对数值的操作 8.2.6 更换指针保存的地址 8.3 为什么使用指针 8.3.1 栈和堆 8.3.2 用指针创建堆空间 8.3.3 用指针删除空间 8.4 动态内存 8.4.1 内存泄漏 8.4.2 在堆创建对象 8.4.3 在堆删除对象 8.4.4 访问堆的数据成员 8.4..5 在构造函数开辟内存空间 8.4.6 对象在栈与堆的不同 8.5 this指针 8.6 指针的常见错误 8.7 指针运算 8.7.1 指针的加减运算 8.7.2 指针的赋值运算 8.7 _3指针的相减运算 8.7.4 指针的比较运算 8.8 指针 8.8.1 常量指针 8.8.2 指向常量的指针 8.8.3 指向常量的常指针 8.9 总结 第9章 引用 9.1 什么是引用 9.1.1 引用的地址 9.1.2 引用就是别名常量 9.1.3 引用对象 9.1 4空引用 9.2 函数的参数传递 9.2.1 按值传递 9.2.2 按址传递 9.2.3 按别名传递 9.2.4 让函数返回多个值 9.3 传递对象 9.3.1 按值来传递对象 9.3.2 利用指针来传递对象 9.3.3 利用cost指针来传递对象 9.3.4 利用引用来传递对象 9.3.5 到底是使用引用还是指针 9.3.6 引用和指针可以一块用 9.4 引用应注意的问题 9.4.1 引用容易犯的错误 9.4.2 引用一个按值返回的堆对象 9.4 -3引用一个按别名返回的堆对象 9.4.4 在哪里创建,就在哪里释放 9.5 总结 第10章 深入函数 10.1 函数重载 10.1.1 普通函数的重载 10.1.2 成员函数的重载 10.2 函数的默认参数 10.3 重载构造函数 10.3.1 成员变量的赋值与初始化 10.3.2 成员变量的初始化与构造函数 10.3.3 复制构造函数 10.3.4 构造函数和new运算符 10.3.5 再谈默认构造函数 10.4.析构函数和delete运算符 10.4..1 默认析构函数 10.4.2 调用构造函数进行类型转换 10.5 浅层复制构造函数 10.6 深层复制构造函数 第11章 运算符重载 11.1 运算符重载 11.2 在成员函数实现自加 11.3 重载前置自加运算符 11.4 创建临时对象 11.5 创建无名临时对象 11.6 取消创建临时对象 11.7 重载后置自加运算符 11.8 重载加法运算符函数operator+ 11.9 重载赋值运算符函数operator 11.10转换类型运算符 11.10.1 温习调用构造函数实现的类型转换 11.10.2 通过构造函数将变量转换为一个对象的成员变量 11.10.3 通过operator关键字进行转换 11.11什么可以重载,什么不可以重载 第12章 继承 12.1 什么是继承和派生 12.1.1 复杂的继承和派生 12.1.2 继承和派生如何在C++实现 12.1.3 继承的种类及语法 12.1.4 单一继承 12.2 公有型、保护型和私有型 12.3 访问权限 12.4 多重继承 12.5 继承的构造与析构 12.6 合理利用基类构造函数 12.7 继承和重载的两义性问题 12.7.1 多重继承容易产生两义性 12.7.2 继承的重载 12.7.3 两义性的归属问题 12.7.4 减少两义性产生的混淆问题 12.7.5 虚基类不会产生两义性 12.8 总结 第13章 虚函数 13.1 指向子对象的父指针 13.2 虚函数 13.3 拳击游戏 13.4 继承是否可以实现多态性 13.5 在编译时的静态联编 13.6 在运行时的静态联编 13.7 在运行时的动态联编 13.8 在编译时的动态联编 13.9 调用虚函数 13.9.1 在虚函数调用成员函数 13.9.2 3种调用虚函数的方式比较 13.10被继承的虚函数仍然是虚函数 13.11系统是如何调用虚函数的 13.12在虚函数使用成员名限定 13.13虚析构函数 13.14总结 第14章 数组 14.1 数组的基本用法 14.1.1 什么是数组 14.1.2数组元素 14.1.3数组下标越界 14.1.4 倒序输出 14.1.5 将数组的下标定义为常量 14.1.6 手动操作数组元素 14.1.7 数组的初始化 14.2 数组的用途 14.2.1 求平均考试成绩 14.2.2 兔子繁殖问题 14.2.3 数字排序问题 14.3 数组在内存的分布 14.4.输出数组名 14.5 数组名与函数 14.6 传递与接收 14.7 数组与函数 14.7.1 函数传参实例一——求数组所有元素的和 14.7.2 函数传参实例二——用递增法查找数据 14.7.3 函数传参实例三——用二分算法查找数据 14.7.4 函数传参实例四——判断数组是否按照顺序排列 14.7.5 函数传参实例五——判断数组排列方式后执行不同的函数 14.8 数组在对象的传参 14.9 对象数组 14.10 在对象数组初始化成员变量 14.11 指针数组 14.12 枚举常量与数组 14.13 多维数组 14.14 多维数组的初始化 14.15 字符数组 14.16 重载数组下标操作符 14.17 总结 第15章 链表 15.1 声明链表结构 15.2 简单的图书链表 15.2.1 图书链表 15.2.2 类的链表 15.3 动态链表 15.3.1 动态链表的建立 15.3.2 解决输入字符造成死循环的问题 15.3.3 动态链表的显示 15.3.4 动态链表删除 第16章 多态性 第17章 类的特殊成员 第2篇 高级篇 第19章 代码重用 第20篇 高级篇 第20章 友元类与嵌套类 第21章 流 第22章 命名空间 第23章 模板 第24章 异常和错误处理 第25章 补充知识 附录A ASCII码对照表 附录B C++的关键字 附录C C++常用头文件列表 附录D 运算符的优先级 后记

65,186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C++ 语言相关问题讨论,技术干货分享,前沿动态等
c++ 技术论坛(原bbs)
社区管理员
  • C++ 语言社区
  • encoderlee
  • paschen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1. 请不要发布与C++技术无关的贴子
  2. 请不要发布与技术无关的招聘、广告的帖子
  3. 请尽可能的描述清楚你的问题,如果涉及到代码请尽可能的格式化一下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