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译器及相关分析工具的授权问题及编译技术的学术源泉

hhrhxxhgztjy 2008-05-12 09:19:36
您好!很有幸得到这样一次机会,能够向世界上顶尖级的专家您提出令我迷惑的问题:
首先,您的建议是:“跟上多核时代的步伐,需要新思维 + 好工具”。那么,这里面的新思维是指什么,好的工具指的又是什么,对于公众而言(在校学生)是否有机会接触到这些工具和编译器,或是仅是一些企业级的应用,需要一笔不菲的花费(这可能需要研究所或者学校机构才会有这么一笔金费预算)。
其次,据个人的了解,编译器技术是多学科的智慧结晶,尤其是语言学的专家在这方面贡献不菲,因此,我想,对于编译技术的掌握,除了常规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外,是否有必要理清她的学术源泉,这样才能做到“思路清晰”。而相应的“源泉”又有哪些?
再者,多核技术是否又是建构在某种新的理论或是某种理论得到了新的突破而得以发展起来的。
后生提问,请专家不吝指教!
谢谢!
...全文
87 1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1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intel_jeff 2008-05-13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在多核时代需要我们不再局限于单线程开发,虽然我们以前在写windows GUI程序时也有多线程,但那基本是SDK帮我们做的,而且这些线程基本是用来维护GUI的,它们占用的资源很少,谈不上利用了多核。我们需要更多的了解多线程编程、多线程调试及优化方面的知识。
至于工具,Intel有不少多线程方面的好工具,当然其他公司也逐渐有这方面的工具推出。Intel工具你可以了解一下:Intel编译器、Thread Checker、Thread Profiler、VTune,他们都有30天试用版,如果是学校里,有for Linux的非商业版可以免费试用。

建议你可以除了了解IA-32微体系架构外,还可以了解一些编译器优化方面的知识,在Intel编译器的文档中介绍了大部分常见的优化,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材料。当你完全熟悉这些以后,可以去网上搜一些专门讨论某个优化的论文。

多核技术其实很早就有了,只是最近才逐渐升温、配套的工具才逐渐丰富起来。所以从软件角度来讲,多核及多核编程并不是一个全新的技术。

567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英特尔® 边缘计算,聚焦于边缘计算、AI、IoT等领域,为开发者提供丰富的开发资源、创新技术、解决方案与行业活动。
社区管理员
  • 英特尔技术社区
  • shere_lin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