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核技术的未来:如何解决单核边际性能下降的问题?

「已注销」 2008-05-14 04:30:37
技术上,多核技术的诞生,应当源于对并行运算优势的理性认识;市场上,则不乏为赢取噱头而夸大其词的宣传造势。
任何东西都有一个度,双核、四核、八核、十六核(中国龙芯据说即将实现十六核技术)......
并不是核越多越好。
在PC机上,多核将必然会导致单核边际性能的下降--核数超过某个拐点之后这种下降将会是急剧的!因此最终必将导致用户CPU拥有成本的剧烈提升--人手一部曙光机的代价将是何其高昂:-D 。

这个问题我们如何面对? 又如何解决?

附:

cpu性能提升
| *
| *
| *
| *
| *
| *
| *
+-------------------------------------------- 内核数


单核边际性能
| *
| *
| *
| *
| *
| *
| *
+-------------------------------------------- 内核数

...全文
153 1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1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intel_iclifort 2008-05-1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换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 是不是可以理解为如何看待多核或者多处理器环境中, 应用性能的加速比问题. 论坛中类似的问题很多

关于这个问题, 我想Amdahl's law已经给出了很好的回答, 即如何预测并行计算理论上的最大加速比. 感兴趣的可以去 http://en.wikipedia.org/wiki/Amdahl's_law 看看, 非常全面.

简单地说, 如果您原来的串行应用只有一半的部分实现了并行改造, 那么理论上可以得到的最大加速也只能是两倍, 无论你使用多少个处理器(核). 从这个意义上说, 人手一部曙光机(几千个处理器)并不合适, 会在应用的实际需求和拥有成本之间进行平衡的.

而应用并行改造, 特别是新并行算法的研究, 才是我们真正需要去仔细考虑的问题. 也是我们一直强调多核时代软件重要性的原因

567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英特尔® 边缘计算,聚焦于边缘计算、AI、IoT等领域,为开发者提供丰富的开发资源、创新技术、解决方案与行业活动。
社区管理员
  • 英特尔技术社区
  • shere_lin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