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CMemDC不能及时刷新视图

fangxu1999 2008-11-04 08:38:30
我产生了一个普通的单文档程序。其中的OnDraw函数如下

void CDrawView::OnDraw(CDC* pDC)
{
CDrawDoc* pDoc = GetDocument();
ASSERT_VALID(pDoc);
// TODO: add draw code for native data here
// CRect rect;
// GetClientRect(&rect);
// CBrush brush(RGB(0, 0, 0));
// pDC->FillRect(&rect, &brush);
//
// CPen pen(PS_SOLID, 1, RGB(255, 0, 0));
// CPen * pOldPen = pDC->SelectObject(&pen);
//
// for (int i=0; i<500; i+=5)
// {
// pDC->MoveTo(0, i);
// pDC->LineTo(500, i);
//
// pDC->MoveTo(i, 0);
// pDC->LineTo(i, 500);
// }
//
// pDC->SelectObject(pOldPen);
CMemDC dcMem(pDC);

CRect rect;
GetClientRect(&rect);
CSize sz = rect.Size();

int mm = dcMem.SetMapMode(MM_ANISOTROPIC);
CSize sz1 = dcMem.SetViewportExt(sz);
CSize sz2 = dcMem.SetWindowExt(100, -100);
CPoint pt = dcMem.SetViewportOrg(rect.CenterPoint());

dcMem.DPtoLP(&rect);
CBrush brush(RGB(0, 0, 0));
dcMem.FillRect(&rect, &brush);

CPen pen(PS_SOLID, 1, RGB(255, 0, 0));
CPen * pOldPen = dcMem.SelectObject(&pen);

for (int i=-50; i<50; i+=5)
{
dcMem.MoveTo(-50, i);
dcMem.LineTo(50, i);

dcMem.MoveTo(i, -50);
dcMem.LineTo(i, 50);
}

dcMem.SelectObject(pOldPen);

dcMem.SetROP2(mm);
dcMem.SetViewportExt(sz1);
dcMem.SetWindowExt(sz2);
dcMem.SetViewportOrg(pt);
}

发现当弹出一个对话框,或者有什么东西覆盖在上面的时候,当移开时不能及时更新视图。例如当拖动CAboutDlg时,视图上面一团糟。可是如果直接使用pDC进行绘图则不会出现这种情况。
由于需要减少闪烁,并且需要改变绘图时的坐标系统,因此使用了CMemDC。
请大家帮忙看看究竟该如何解决,谢谢了.
...全文
71 2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2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dch4890164 2008-11-0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CMemDC dcMem(pDC);
你的内存dc没有问题啊,它的第二个矩形区域参数你最好也传进去
fangxu1999 2008-11-0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非常感谢,一切正常了。

CRect rect;
GetClientRect(&rect);
CMemDC dcMem(pDC, &rect);

可是这么做,每次都会刷新整个视图区域,效率较低。
请问有办法进一步改进吗?
资源下载链接为: https://pan.quark.cn/s/abbae039bf2a 在计算机科学领域,编译原理是研究如何将编程语言转化为机器可执行代码的理论基础。其中,三地址代码(Three-Address Code,TAC)作为一种中间表示形式,在编译器设计中经常被使用,尤其是在生成目标代码的阶段。本文将深入探讨三地址代码的概念、生成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在编译过程中的作用。 三地址代码是一种简单的低级抽象语法树(AST)表示,每条指令涉及三个操作数,通常包括两个源操作数和一个目的操作数。这种格式简化了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的复杂性。例如,一个简单的算术表达式“x = y + z”在三地址代码中可能表示为: 在这个例子中,“t1”是一个临时变量,存储了“y + z”的结果,然后这个结果被赋值给“x”。 生成三地址代码的过程通常发生在编译器的中间阶段,即语法分析之后,语义分析之前。这个阶段称为“代码生成”或“中间代码生成”。编译器通过词法分析器处理源代码,将其转化为标记流;接着,语法分析器根据上下文无关文法将标记流解析成抽象语法树。三地址代码生成器就是在这个阶段介入,它遍历AST,为每个节点生成对应的三地址指令。 在Turbo C3.0这样的编译器环境下,开发者可以实现自己的三地址代码生成器。虽然Turbo C3.0是一款较老的编译器,但其C语言编译器设计原理依然适用于现代编译器开发。开发过程中,我们需要考虑如下关键点: 符号表管理:符号表记录了程序中所有标识符的类型、作用域和关联地址,对于生成三地址代码至关重要,因为它提供了关于操作数的类型信息。 数据类型转换:编译器必须处理不同数据类型的运算,确保它们在三地址代码中正确表示。例如,整型与浮点型之间的转换需要特别处理。

15,980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VC/MFC 界面
社区管理员
  • 界面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