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
ATL
帖子详情
大家帮我看看这本书与VC2008上的ATL关系大吗?
cnwhodareswins
2009-07-09 06:21:32
书:http://www.china-pub.com/4481&ref=ps
本人想掌握ATL类库,但找不到这方面的书,而对着msdn看,又不利于学习和记忆(做不了笔记),只是找到了这本书,但它是VC++6.0下的,不知它里面的类库基本上是不是VC2008上的ATL?
请大家给些意见
...全文
83
4
打赏
收藏
大家帮我看看这本书与VC2008上的ATL关系大吗?
书:http://www.china-pub.com/4481&ref=ps 本人想掌握ATL类库,但找不到这方面的书,而对着msdn看,又不利于学习和记忆(做不了笔记),只是找到了这本书,但它是VC++6.0下的,不知它里面的类库基本上是不是VC2008上的ATL? 请大家给些意见
复制链接
扫一扫
分享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配置赞助广告
用AI写文章
4 条
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打赏红包
金金2019
2009-07-23
打赏
举报
回复
ATL8 小新版 很好
WaistCoat17
2009-07-09
打赏
举报
回复
代码跟VS2008根本就对不上号的
WaistCoat17
2009-07-09
打赏
举报
回复
[Quote=引用 1 楼 WaistCoat17 的回复:]
这本书跟ATL没啥关系,并且太老了。
建议看《深入解析ATL第二版》
[/Quote]
不好意思,看错了,是介绍ATL的,但太老了
WaistCoat17
2009-07-09
打赏
举报
回复
这本书跟ATL没啥关系,并且太老了。
建议看《深入解析ATL第二版》
VC数据库编程三步教学
讲解vc与数据库的链接问题,如题目从入门教你如何链接数据库。
Inside VC Doc
Inside VC,可能是潘爱民的
Visual C++技术内幕(第四版).part4.rar
PDF格式,非常清晰的中文版本,供大家下载
《Visual C++技术内幕》(第四版)是我从开发岗位上下来之后做的第一件文字资料。我从94年开始就使用Visual C++,而且在开发工作中涉及的技术范围比较广,所以翻译这
本书
对我来说难度不大,除了书的最后个别地方我不太熟悉,其他所有的章节我都能很轻松地表达出来。整个翻译过程也是我再学习的过程,翻译完成之后,我算是对前几年用到的开发技术作了一个总结。 《Visual C++技术内幕》以前的两个版本都是王国印老师翻译的,这次第四版到我手里之后,我首先考虑继承原先的风格,因为原文是同一个作者写的,所以中文版也应该有继承性。这也是我第一次做翻译工作,王国印老师给了我很多指导和支持。因此王国印老师对这
本书
的贡献是不可忽略的。 我是97年11月拿到英文本原书的,因为我知道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所以我以最快的速度将它翻译出来,在98年2月底翻译完成,3月初交给出版社。遗憾的是,过了一年之后我才在书店里见到制作精美的中文书,而当时第五版英文书已经出版(Visual C++ 6于98年9月份发布)。那时我很想继续翻译第五版,也曾找希望出版社的人联系过,可惜没找对地方,大约过了两个月之后,我看到了第五版的中文版。于是,我知道了,我与这
本书
的缘分已尽,我不会再有机会翻译这
本书
了。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承认,《Visual C++技术内幕》是Visual C++和MFC开发的权威著作,这当然得归功于作者David Kruglinski。不幸的是,David在97年4月遇难,所以第四版成了他的绝版。在原书中,作者生平介绍被附在正文之后,所以我在翻译完成之后才看到这份介绍,才知道作者已经去世。我认为有必要把这份介绍翻译出来,这份介绍可以让我们进一步认识这
本书
,作者不断进取的精神可以激励我们,激励我们挑战难关。在中文版中,这份介绍被放到第一页上,我想所有看过这
本书
的读者一定不会错过这一页的。 因为经常有朋友或者读者与我讨论关于学习Visual C++或者MFC的话题,我想借此机会谈谈我对MFC的看法: 可以说,MFC是Windows桌面应用开发的C++ API,从早期MFC诞生到现在,Windows桌面风格经过了几次大的变动:从Windows 3.1到Windows 95再到Windows 98,Windows 2000又带来新的变化。MFC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其代码复杂度不断增加。初期的MFC只实现了文档-视结构以及相关的Windows编程接口,那时候MFC代码还是比较简捷的,但是随着Windows窗口元素的复杂化,以及OLE和多线程等特性的加入,MFC已经非常膨大、非常累赘了,这时再要根据MFC源代码来学习MFC就很困难了,因此像《Visual C++技术内幕》这样的好书就非常有必要了。我的习惯是,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读MFC的源码,同样我也不鼓励其他人为学习MFC而读它的源码。而且我也时常听到有人在骂MFC是个烂东西,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能理解他的心情。 MFC的代码已成事实,如果我们能够避免它的缺点,用好MFC还是可能的。我们仍然能够高效率地开发出Windows应用来,程序的运行效率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这是MFC的长处,大量的应用系统已经得益于MFC类库。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Windows平台的发展方向已经从桌面应用转向网络应用,而网络应用非MFC所长,所以MFC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再是发展的重点,从VC5到VC6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这一点。而在网络应用发展过程中,COM和
ATL
已经成为引人注目的技术焦点。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Visual C++技术内幕》的有效性还可以持续一段时间,因为MFC仍然是桌面应用的主流技术;但是我们迫切需要一些介绍
ATL
和COM的精品图书,这是目前计算机图书市场上比较缺乏的一类书籍。
Visual C++技术内幕(第四版).part1.rar
PDF格式,非常清晰的中文版本,供大家下载
《Visual C++技术内幕》(第四版)是我从开发岗位上下来之后做的第一件文字资料。我从94年开始就使用Visual C++,而且在开发工作中涉及的技术范围比较广,所以翻译这
本书
对我来说难度不大,除了书的最后个别地方我不太熟悉,其他所有的章节我都能很轻松地表达出来。整个翻译过程也是我再学习的过程,翻译完成之后,我算是对前几年用到的开发技术作了一个总结。 《Visual C++技术内幕》以前的两个版本都是王国印老师翻译的,这次第四版到我手里之后,我首先考虑继承原先的风格,因为原文是同一个作者写的,所以中文版也应该有继承性。这也是我第一次做翻译工作,王国印老师给了我很多指导和支持。因此王国印老师对这
本书
的贡献是不可忽略的。 我是97年11月拿到英文本原书的,因为我知道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所以我以最快的速度将它翻译出来,在98年2月底翻译完成,3月初交给出版社。遗憾的是,过了一年之后我才在书店里见到制作精美的中文书,而当时第五版英文书已经出版(Visual C++ 6于98年9月份发布)。那时我很想继续翻译第五版,也曾找希望出版社的人联系过,可惜没找对地方,大约过了两个月之后,我看到了第五版的中文版。于是,我知道了,我与这
本书
的缘分已尽,我不会再有机会翻译这
本书
了。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承认,《Visual C++技术内幕》是Visual C++和MFC开发的权威著作,这当然得归功于作者David Kruglinski。不幸的是,David在97年4月遇难,所以第四版成了他的绝版。在原书中,作者生平介绍被附在正文之后,所以我在翻译完成之后才看到这份介绍,才知道作者已经去世。我认为有必要把这份介绍翻译出来,这份介绍可以让我们进一步认识这
本书
,作者不断进取的精神可以激励我们,激励我们挑战难关。在中文版中,这份介绍被放到第一页上,我想所有看过这
本书
的读者一定不会错过这一页的。 因为经常有朋友或者读者与我讨论关于学习Visual C++或者MFC的话题,我想借此机会谈谈我对MFC的看法: 可以说,MFC是Windows桌面应用开发的C++ API,从早期MFC诞生到现在,Windows桌面风格经过了几次大的变动:从Windows 3.1到Windows 95再到Windows 98,Windows 2000又带来新的变化。MFC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其代码复杂度不断增加。初期的MFC只实现了文档-视结构以及相关的Windows编程接口,那时候MFC代码还是比较简捷的,但是随着Windows窗口元素的复杂化,以及OLE和多线程等特性的加入,MFC已经非常膨大、非常累赘了,这时再要根据MFC源代码来学习MFC就很困难了,因此像《Visual C++技术内幕》这样的好书就非常有必要了。我的习惯是,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读MFC的源码,同样我也不鼓励其他人为学习MFC而读它的源码。而且我也时常听到有人在骂MFC是个烂东西,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能理解他的心情。 MFC的代码已成事实,如果我们能够避免它的缺点,用好MFC还是可能的。我们仍然能够高效率地开发出Windows应用来,程序的运行效率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这是MFC的长处,大量的应用系统已经得益于MFC类库。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Windows平台的发展方向已经从桌面应用转向网络应用,而网络应用非MFC所长,所以MFC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再是发展的重点,从VC5到VC6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这一点。而在网络应用发展过程中,COM和
ATL
已经成为引人注目的技术焦点。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Visual C++技术内幕》的有效性还可以持续一段时间,因为MFC仍然是桌面应用的主流技术;但是我们迫切需要一些介绍
ATL
和COM的精品图书,这是目前计算机图书市场上比较缺乏的一类书籍。
Visual C++技术内幕(第四版).part2.rar
PDF格式,非常清晰的中文版本,供大家下载
《Visual C++技术内幕》(第四版)是我从开发岗位上下来之后做的第一件文字资料。我从94年开始就使用Visual C++,而且在开发工作中涉及的技术范围比较广,所以翻译这
本书
对我来说难度不大,除了书的最后个别地方我不太熟悉,其他所有的章节我都能很轻松地表达出来。整个翻译过程也是我再学习的过程,翻译完成之后,我算是对前几年用到的开发技术作了一个总结。 《Visual C++技术内幕》以前的两个版本都是王国印老师翻译的,这次第四版到我手里之后,我首先考虑继承原先的风格,因为原文是同一个作者写的,所以中文版也应该有继承性。这也是我第一次做翻译工作,王国印老师给了我很多指导和支持。因此王国印老师对这
本书
的贡献是不可忽略的。 我是97年11月拿到英文本原书的,因为我知道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所以我以最快的速度将它翻译出来,在98年2月底翻译完成,3月初交给出版社。遗憾的是,过了一年之后我才在书店里见到制作精美的中文书,而当时第五版英文书已经出版(Visual C++ 6于98年9月份发布)。那时我很想继续翻译第五版,也曾找希望出版社的人联系过,可惜没找对地方,大约过了两个月之后,我看到了第五版的中文版。于是,我知道了,我与这
本书
的缘分已尽,我不会再有机会翻译这
本书
了。 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承认,《Visual C++技术内幕》是Visual C++和MFC开发的权威著作,这当然得归功于作者David Kruglinski。不幸的是,David在97年4月遇难,所以第四版成了他的绝版。在原书中,作者生平介绍被附在正文之后,所以我在翻译完成之后才看到这份介绍,才知道作者已经去世。我认为有必要把这份介绍翻译出来,这份介绍可以让我们进一步认识这
本书
,作者不断进取的精神可以激励我们,激励我们挑战难关。在中文版中,这份介绍被放到第一页上,我想所有看过这
本书
的读者一定不会错过这一页的。 因为经常有朋友或者读者与我讨论关于学习Visual C++或者MFC的话题,我想借此机会谈谈我对MFC的看法: 可以说,MFC是Windows桌面应用开发的C++ API,从早期MFC诞生到现在,Windows桌面风格经过了几次大的变动:从Windows 3.1到Windows 95再到Windows 98,Windows 2000又带来新的变化。MFC为了适应这种变化,其代码复杂度不断增加。初期的MFC只实现了文档-视结构以及相关的Windows编程接口,那时候MFC代码还是比较简捷的,但是随着Windows窗口元素的复杂化,以及OLE和多线程等特性的加入,MFC已经非常膨大、非常累赘了,这时再要根据MFC源代码来学习MFC就很困难了,因此像《Visual C++技术内幕》这样的好书就非常有必要了。我的习惯是,不到万不得已不会去读MFC的源码,同样我也不鼓励其他人为学习MFC而读它的源码。而且我也时常听到有人在骂MFC是个烂东西,从这个角度来看,我能理解他的心情。 MFC的代码已成事实,如果我们能够避免它的缺点,用好MFC还是可能的。我们仍然能够高效率地开发出Windows应用来,程序的运行效率也在可接受范围之内。这是MFC的长处,大量的应用系统已经得益于MFC类库。 从发展的眼光来看,Windows平台的发展方向已经从桌面应用转向网络应用,而网络应用非MFC所长,所以MFC在相当一段时间内不再是发展的重点,从VC5到VC6的发展我们已经可以看出这一点。而在网络应用发展过程中,COM和
ATL
已经成为引人注目的技术焦点。因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Visual C++技术内幕》的有效性还可以持续一段时间,因为MFC仍然是桌面应用的主流技术;但是我们迫切需要一些介绍
ATL
和COM的精品图书,这是目前计算机图书市场上比较缺乏的一类书籍。
ATL
3,248
社区成员
48,529
社区内容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ATL
ATL,Active Template Library活动(动态)模板库,是一种微软程序库,支持利用C++语言编写ASP代码以及其它ActiveX程序。
复制链接
扫一扫
分享
社区描述
ATL,Active Template Library活动(动态)模板库,是一种微软程序库,支持利用C++语言编写ASP代码以及其它ActiveX程序。
社区管理员
加入社区
获取链接或二维码
近7日
近30日
至今
加载中
查看更多榜单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
+ 用AI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