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论】关于mvc与三层架构

浪漫幕末 2009-07-10 02:26:16
加精
最近在学习mvc设计模式,拿它和三层架构做了一些比较:
我认为mvc设计模式,关键在于构建model,model就是mvc模式的灵魂,他包含了三层架构里面的 “实体规范层”、“行为规则层”、“数据访问层”;控制器(Controller)用来收集view提供的用户数据,传递给model,同时返回model处理后的数据给view。model的设计可以参考三层架构的设计方法,将实体、行为规则(业务逻辑)和数据访问分开,在数据访问上可以应用orm框架。三层架构同样可以应用orm框架。个人认为三层架构和mvc都是很好的设计方法,目的都是降低系统的耦合性,提高重用率,提高系统的可维护性,可以根据喜好进行选择。

如何在三层架构和mvc之间进行取舍呢?或者说它们就和我所理解的一样,根据喜好选择,没有实质的优劣。
有理解不当之处,希望大家指出来,呵呵~欢迎大家进行讨论。

顺便BS一下改版,这页面不是一般的丑,美工该下岗了。
...全文
8703 142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142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QinLeefirst 2012-08-22
  • 打赏
  • 举报
回复
三层和MVC很像
Yurisama 2012-07-1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给楼主点动力
hunya_2353 2011-09-01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我觉得MVC已经完全不同于传统的ASPX,最重要的一点体现在控制器,所有的URL访问都要通过控制器。你如果想用Redirect(),就行不通了,这点我觉得不是很方便。
yiyanhong 2011-08-10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可以共存的……MVC可能方便分工 ,不像三层层层依赖……MVC只是相互协作……
做牛作码 2011-07-27
  • 打赏
  • 举报
回复
[Quote=引用 20 楼 hechenqingtian 的回复:]

当然啊,你要明白三层架构的MVC的区别和联系:

三层架构是最基本的项目分层结果,而MVC则是三层架构的一个变体,MVC是一种好的开发模式。首先你要明白MVC分别代表的是什么意思.
M 即Model(模型层),主要负责出来业务逻辑以及数据库的交互
V 即View(视图层),主要用于显示数据和提交数据
C 即Controller(控制器),主要是用作捕获请求并控制请求转发

三层:U……
[/Quote]不错
peter_xizi 2011-07-27
  • 打赏
  • 举报
回复
还是没搞明白,觉得不一样,但说不出来
DGHGPG 2011-07-27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求高手多多赐教!
jk203mn 2011-07-06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混分来了
毛员外 2011-07-0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我比较喜欢简洁的勒,我进csdn就这样子了,就是讨厌两边的浮动广告
做牛作码 2011-06-11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学习受教了
bebetoo123 2011-06-10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最近再学习这个,在百度上搜居然搜到这页了,顺路过来
sbc86 2011-05-02
  • 打赏
  • 举报
回复
MVC还不是非常的熟悉,经常用的就是三层架构了。
没有弄清MVC到底有啥好处,用WEB开发不好么

http://www.zs760.net
mlzhaw 2011-04-30
  • 打赏
  • 举报
回复
顶起哈!
osnot 2011-04-09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先回个贴,小白飘过。。。
Damon_lan 2010-10-27
  • 打赏
  • 举报
回复
三层结构和MVC 不是同一个意思吗?
ltm1209 2010-10-27
  • 打赏
  • 举报
回复
页好长啊!!!!!!!!!!!!!!!!
sitong_xl 2010-10-0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顶一个!!!
liaoxdong 2010-09-27
  • 打赏
  • 举报
回复
[Quote=引用 31 楼 lya121 的回复:]
MVC设计模式…
三层架构…
他们细分之后得到的是:View(UI)、BIZ(BLL)、DAO(DAL)、Entity(Model)、Controller
MVC把 BIZ(BLL)、DAO(DAL)、Model(Entity) 统一称之为 模型(MODEL),得到:View、Controller、模型(MODEL)
三层 在我使用中 暂未体会到控制器的存在,完全是:UI、DAO、BLL
……
[/Quote]这个是正解
ilhjh 2010-09-17
  • 打赏
  • 举报
回复
个人 愚见:可以把MVC当做表现层来用 把他放到三层架构中一起使用
mettyzhyzk 2010-07-28
  • 打赏
  • 举报
回复
不懂 学习中 ,。。。。。
加载更多回复(122)
第一部分 背景知识 第1章 应重视的价值,也是对过去几年的沉重反思 1.1 总体价值 1.2 应重视的架构风格 1.2.1 焦点之一:模型 1.2.2 焦点之二:用例 1.2.3 如果重视模型,就可以使用领域模型模式 1.2.4 慎重处理数据库 1.2.5 领域模型与关系数据库之间的阻抗失配 1.2.6 谨慎处理分布式 1.2.7 消息传递很重要 1.3 对过程的各个组成部分的评价 1.3.1 预先架构设计 1.3.2 领域驱动设计 1.3.3 测试驱动开发 1.3.4 重构 1.3.5 选择一种还是选择组合 1.4 持续集成 1.4.1 解决方案(或至少是正确方向上的一大步) 1.4.2 从我的组织汲取的教训 1.4.3 更多信息 1.5 不要忘记运行机制 1.5.1 有关何时需要运行机制的一个例子 1.5.2 运行机制的一些例子 1.5.3 它不仅仅是我们的过错 1.6 小结 第2章 模式起步 2.1 模式概述 2.1.1 为什么要学习模式 2.1.2 在模式方面要注意哪些事情 2.2 设计模式 2.3 架构模式 2.3.1 示例:层 2.3.2 另一个示例:领域模型模式 2.4 针对具体应用程序类型的设计模式 2.5 领域模式 2.6 小结 第3章 TDD与重构 3.1 TDD 3.1.1 TDD流程 3.1.2 演示 3.1.3 设计效果 3.1.4 问题 3.1.5 下一个阶段 3.2 模拟和桩 3.2.1 典型单元测试 3.2.2 声明独立性 3.2.3 处理困难因素 3.2.4 用测试桩替换协作对象 3.2.5 用模拟对象替换协作对象 3.2.6 设计含义 3.2.7 结论 3.2.8 更多信息 3.3 重构 3.4 小结 第二部分 应用DDD 第4章 新的默认架构 4.1 新的默认架构的基础知识 4.1.1 从以数据库为中心过渡到以领域模型为中心 4.1.2 进一步关注DDD 4.1.3 根据DDD进行分层 4.2 轮廓 4.2.1 领域模型示例的问题/特性 4.2.2 逐个处理特性 4.2.3 到目前为止的领域模型 4.3 初次尝试将UI与领域模型挂接 4.3.1 基本目标 4.3.2 简单UI的当前焦点 4.3.3 为客户列出订单 4.3.4 添加订单 4.3.5 刚才我们看到了什么 4.4 另一个维度 4.4.1 领域模型的位置 4.4.2 孤立或共享的实例 4.4.3 有状态或无状态领域模型实例化 4.4.4 领域模型的完整实例化或子集实例化 4.5 小结 第5章 领域驱动设计进阶 5.1 通过简单的TDD实验来精化领域模型 5.1.1 从Order和OrderFactory的创建开始 5.1.2 一些领域逻辑 5.1.3 第二个任务:OrderRepository+OrderNumber 5.1.4 重建持久化的实体:如何从外部设置值 5.1.5 获取订单列表 5.1.6 该到讨论实体的时候了 5.1.7 再次回到流程上来 5.1.8 总览图 5.1.9 建立OrderRepository的伪实现 5.1.10 简单讨论一下保存 5.1.11 每个订单的总量 5.1.12 历史客户信息 5.1.13 实例的生命周期 5.1.14 订单类型 5.1.15 订单的介绍人 5.2 连贯接口 5.3 小结 第6章 准备基础架构 6.1 将POCO作为工作方式 6.1.1 实体和值对象的PI 6.1.2 是否使用PI 6.1.3 运行时与编译时PI 6.1.4 PI实体/值对象的代价 6.1.5 将PI用于存储库 6.1.6 单组存储库的代价 6.2 对保存场景的处理 6.3 建立伪版本机制 6.3.1 伪版本机制的更多特性 6.3.2 伪版本的实现 6.3.3 影响单元测试 6.4 数据库测试 6.4.1 在每次测试之前重置数据库 6.4.2 在测试运行期间保持数据库的状态 6.4.3 测试之前重置测试所使用的数据 6.4.4 不要忘记不断演变的模式 6.4.5 分离单元测试和数据库调用测试 6.5 查询 6.5.1 单组查询对象 6.5.2 单组查询对象的代价 6.5.3 将查询定位到哪里 6.5.4 再次将聚合作为工具 6.5.5 将规格用于查询 6.5.6 其他查询选择 6.6 小结 第7章 应用规则 7.1 规则的分类 7.2 规则的原则及用法 7.2.1 双向规则检查:可选的(可能的)主动检查,必需的(和自动的)被动检查 7.2.2 所有状态(即使是错误状态)都应该是可保存的 7.2.3 规则应该高效使用 7.2.4 规则应该是可配置的,以便添加自定义规则 7.2.5 规则应与状态放在一起 7.2.6 规则应该具有很高的可测试性 7.2.7 系统应阻止我们进入错的状态 7.3 开始创建API 7.3.1 上下文,上下文,还是上下文 7.3.2 数据库约束 7.3.3 将规则绑定到与领域有关的转换,还是绑定到与基础架构有关的转换 7.3.4 精化原则:所有状态,即使是错误状态,都应该是可保存的 7.4 与持久化有关的基本的规则API的需求 7.4.1 回到已发现的API问题上 7.4.2 问题是什么 7.4.3 我们允许了不正确的转换 7.4.4 如果忘记检查怎么办 7.5 关注与领域有关的规则 7.5.1 需要合作的规则 7.5.2 使用基于集合的处理方法 7.5.3 基于服务的验证 7.5.4 在不应该转换时尝试转换 7.5.5 业务ID 7.5.6 避免问题 7.5.7 再次将聚合作为工具 7.6 扩展API 7.6.1 查询用于设置UI的规则 7.6.2 使注入规则成为可能 7.7 对实现进行精化 7.7.1 一个初步实现 7.7.2 创建规则类,离开最不成熟的阶段 7.7.3 设置规则列表 7.7.4 使用规则列表 7.7.5 处理子列表 7.7.6 一个API改进 7.7.7 自定义 7.7.8 为使用者提供元数据 7.7.9 是否适合用模式来解决此问题 7.7.10 复杂规则又是什么情况 7.8 绑定到持久化抽象 7.8.1 使验证接口成为可插入的 7.8.2 在保存方面实现被动验证的替代解决方案 7.8.3 重用映射元数据 7.9 使用泛型和匿名方法 7.10 其他人都做了什么 7.11 小结 第三部分 应用PoEAA 第8章 用于持久化的基础架构 8.1 持久化基础架构的需求 8.2 将数据存储到哪里 8.2.1 RAM 8.2.2 文件系统 8.2.3 对象数据库 8.2.4 关系数据库 8.2.5 使用一个还是多个资源管理器 8.2.6 其他因素 8.2.7 选择和前进 8.3 方法 8.3.1 自定义手工编码 8.3.2 自定义代码的代码生成 8.3.3 元数据映射(对象关系(O/R)映射工具) 8.3.4 再次选择 8.4 分类 8.4.1 领域模型风格 8.4.2 映射工具风格 8.4.3 起点 8.4.4 API焦点 8.4.5 查询风格 8.4.6 高级数据库支持 8.4.7 其他功能 8.5 另一个分类:基础架构模式 8.5.1 元数据映射:元数据的类型 8.5.2 标识字段 8.5.3 外键映射 8.5.4 嵌入值 8.5.5 继承解决方案 8.5.6 标识映射 8.5.7 操作单元 8.5.8 延迟加载/立即加载 8.5.9 并发控制 8.6 小结 第9章 应用NHibernate 9.1 为什么使用NHibernate 9.2 NHibernate简介 9.2.1 准备 9.2.2 一些映射元数据 9.2.3 一个小的API示例 9.2.4 事务 9.3 持久化基础架构的需求 9.3.1 高级持久化透明 9.3.2 持久化实体的生命周期所需的特定特性 9.3.3 谨慎处理关系数据库 9.4 分类 9.4.1 领域模型风格 9.4.2 映射工具风格 9.4.3 起点 9.4.4 API焦点 9.4.5 查询语言风格 9.4.6 高级数据库支持 9.4.7 其他功能 9.5 另一种分类:基础架构模式 9.5.1 元数据映射:元数据类型 9.5.2 标识字段 9.5.3 外键映射 9.5.4 嵌入值 9.5.5 继承解决方案 9.5.6 标识映射 9.5.7 操作单元 9.5.8 延迟加载/立即加载 9.5.9 并发性控制 9.5.10 额外功能:验证挂钩 9.6 NHibernate和DDD 9.6.1 程序集概览 9.6.2 ISession和存储库 9.6.3 ISession、存储库和事务 9.6.4 得到了什么结果 9.7 小结 第四部分 下一步骤 第10章 博采其他设计技术 10.1 上下文为王 10.1.1 层和分区 10.1.2 分区的原因 10.1.3 限界上下文 10.1.4 限界上下文与分区有何关联 10.1.5 向上扩展DDD项目 10.1.6 为什么对领域模型——SO分区 10.2 SOA简介 10.2.1 什么是SOA 10.2.2 为什么需要SOA 10.2.3 SOA有什么不同 10.2.4 什么是服务 10.2.5 服务中包括什么 10.2.6 深入分析4条原则 10.2.7 再来看一下什么是服务 10.2.8 OO在SOA中的定位 10.2.9 客户-服务器和SOA 10.2.10 单向异步消息传递 10.2.11 SOA如何提高可伸缩性 10.2.12 SOA服务的设计 10.2.13 服务之间如何交互 10.2.14 SOA和不可用的服务 10.2.15 复杂的消息传递处理 10.2.16 服务的可伸缩性 10.2.17 小结 10.3 控制反转和依赖注入 10.3.1 任何对象都不是孤岛 10.3.2 工厂、注册类和服务定位器 10.3.3 构造方法依赖注入 10.3.4 setter依赖注入 10.3.5 控制反转 10.3.6 使用了Spring.NET框架的依赖注入 10.3.7 利用PicoContainer.NET进行自动装配 10.3.8 嵌套容器 10.3.9 服务定位器与依赖注入的比较 10.3.10 小结 10.4 面向方面编程 10.4.1 热门话题有哪些 10.4.2 AOP术语定义 10.4.3 .NET中的AOP 10.4.4 小结 10.5 小结 第11章 关注UI 11.1 提前结语 11.2 模型-视图-控制器模式 11.2.1 示例:Joe的Shoe Shop程序 11.2.2 通过适配器简化视图界面 11.2.3 将控制器从视图解耦 11.2.4 将视图和控制器结合起来 11.2.5 是否值得使用MVC 11.3 测试驱动的Web窗体 11.3.1 背景 11.3.2 一个示例 11.3.3 领域模型 11.3.4 GUI的TDD 11.3.5 Web窗体实现 11.3.6 小结 11.3.7 用NMock创建模拟 11.4 映射和包装 11.4.1 映射和包装 11.4.2 用表示模型来包装领域模型 11.4.3 将表示模型映射到领域模型 11.4.4 管理关系 11.4.5 状态问题 11.4.6 最后的想法 11.5 小结 11.6 结束语 第五部分 附录 附录A 其他领域模型风格 附录B 已讨论的模式的目录

62,247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NET技术交流专区
javascript云原生 企业社区
社区管理员
  • ASP.NET
  • .Net开发者社区
  • R小R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NET 社区是一个围绕开源 .NET 的开放、热情、创新、包容的技术社区。社区致力于为广大 .NET 爱好者提供一个良好的知识共享、协同互助的 .NET 技术交流环境。我们尊重不同意见,支持健康理性的辩论和互动,反对歧视和攻击。

希望和大家一起共同营造一个活跃、友好的社区氛围。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