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极射线管的扫描原理

liaomingxue 2009-10-21 02:41:49
偶尔重看图形化书想到的问题:

阴极射线管的刷新频率大约为50赫兹,在逐行扫描过程中,它每秒扫描整个屏幕50次;假定一个时刻只有一个电子束,屏幕大小为1000*1000即1M个点,那么1M个点全部扫描完的时间为20毫秒,即每个点扫描时间为0.02微秒,阴极射线管产生、控制电子束的速度有这么快吗?

如果没有这么快,是不是存在多个电子束及其方向控制设备?
...全文
166 5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5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galle 2009-10-22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学习了!
TheSaviour 2009-10-22
  • 打赏
  • 举报
回复
这个与工艺精不精良没什么大关系,因为电子的惯性是很小的。
50Mhz或者是100MHz主要是体现在行扫描电路,而且我个人认为保证这一带宽的难点在于行包的设计和加工。
行扫带宽是一项显示器的关键指标。
liaomingxue 2009-10-22
  • 打赏
  • 举报
回复
也就是说电子束的移动能力达到50MHz以上,好的要超过100MHz?若真是如此,这说明其工艺何等精良
gelu1040 2009-10-22
  • 打赏
  • 举报
回复
行场信号怎么变化他就怎么扫.

有没有发现显象管上有很多铜丝? 扫描信号改变了通过电流变化率,从而改变显象管内磁场.于是决定了光栅的扫描点.

Great_Bug 2009-10-21
  • 打赏
  • 举报
回复
电子束只有一个。
它从屏幕的一个角开始,一行一行的扫过去。。。
在亮的点,电子束电流强,在暗的点,电流弱,控制电子束电流变化频率的能力(带宽),决定CRT显示器的分辨率。
通常1024*768的要到50MHz以上,好的要超过100MHz。

27,511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硬件/嵌入开发 单片机/工控
社区管理员
  • 单片机/工控社区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