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岁了,还能再做程序员吗?
mbctb 2010-01-20 07:19:14 自己觉得还是有编程天赋的。大四那年第一次接触计算机,那种感觉就好象前世学过这门课一样,不管什么东西,只要告诉我语法,下面如何实现就是我的事了。那段时间一到星期三下午就粘在机房里(只有星期三下午机房才开放),不到吃晚饭不肯出来。
再后来工作了,做了一名教师。可是我不甘心一辈子这样平庸下去。于是在95年,我26岁那年,毅然开始了系统的计算机学习。数字电路,逻辑代数,计算机原理,汇编语言,操作系统等等。计算机专业的课程在半年内差不多就学完了。可是在随后的开发过程中,却由于种种原因没有成功。有外界的因素,也有自身努力的不够。总之是越活越差。。。
29岁那年,由于学校领导的不公正待遇,我被刺激出了心理障碍,与人打交道紧张,不自然。而且平时经常受到很多滋扰。终于在33岁那年,离开学校在家养病。还好,学校还发我的工资。就这样人不人,鬼不鬼的过了7,8年。
40岁了,还没有成家,也没有立业。那个程序员之梦似乎离我越来越遥远了。但是就在最近,我心中似乎又有了一种热望,渴望重新投入到火热的软件开发事业中去。有什么事业比软件开发更能发挥一个人的个人才华的呢?有什么工作比软件开发更适应于我的呢?事实上,也只有软件开发才能使人一夜之间功成名就,别的任何行业都不可能。
于是开始学习C++,以前汇编和C的底子还算不错,学C++虽然遇到了一些困难,可是克服过去了,接着就是MFC,虽然面向对象的思维让我不舒服,但现在面对向象的开发工具是主流,入乡不随俗不行啊。
感觉自己年轻时的才能还没有丧失,对于软件开发,我大言不惭的说:我是个天才。只要你把你的要求告诉我,剩下的就是我的事了,我可以把它开发的界面非常友好,非常易用,而且功能非常完善。有好多人说,学了某语言学到现在没有感觉,我肯定不会,我通常在学某一门语言的开始就知道它的特点和意义,比如C++和VC++这些面向对象的语言。面向对象的意义就在于:人们在长期的软件实践中,发现通常特定的算法是和特定的数据结构联系在一起的,所以就把它们捆绑在一起组成一个有一定意义的事体。这就是类和对象。而Windows消息驱动的方式又与面向对象的工作方式不谋而合。这就造成了面向对象的编程方法的流行。
我不知道四十岁进入这个行业是不是太晚了?我有热情,有天赋,但精力和体力肯定是不如年轻人了。但不知是谁说过:“有技术什么年龄都不晚”嘛?我还是义无反顾地投入到火热的软件事业中。大家祝福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