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件工程定额有“法”可依

csbsg 2011-03-01 01:59:33
小梅在一家国内知名软件企业也属资深员工了。8年的时间,她从一个刚走出校门的销售,成长为公司某战略客户项目的负责人。几年来,小梅的团队和这家客户的合作一直很好。
报价的困扰
但是近来小梅遇到了烦心事。一直合作的客户有一个重要合同迟迟无法签订,这是客户核心业务系统的功能升级项目。客户聘请的谈判专家始终不认可小梅团队给出的项目报价。他们表示,随着国家采购招投标等有关政策法规越来越完善,以及客户向市场进行战略转型的监管要求,单一来源谈判的合规性要求越来越高。小梅的团队必须出具有公信力的报价依据才能签订合同。
看到小梅沮丧的样子,公司市场部老总关切地询问原因。听了小梅的叙述,老总认真思考了一下,慎重地告诉小梅,中国软件行业协会过程改进分会去年2月组织制定并正式发布了《中国软件行业软件工程定额标准(试行)》,该标准起初就是由二十多位行业用户倡议,协会牵头组织政府、保险、银行等行业用户及著名软件厂商共同研究编制的,目的是为软件研发成本管控给出科学、合理、统一的度量依据,解决甲方编制预算的成本度量问题、甲乙方招投标成本度量问题、第三方评标依据、软件厂商进行软件成本估算、管理等问题。他建议小梅了解一下有关信息,并安排刚完成《中国软件行业软件工程定额标准(试行)》培训的员工用公司已经完成过的案例进行验证式使用。如果结果合理,再用此工具去计算客户核心系统升级的软件开发成本。
标准出炉实现双赢
随着软件服务业的发展,服务在软件造价构成中的比重逐步增大,但与此发展状况不相称的是,软件及相关服务如何合理定价成为制约产业健康有序发展的问题。为解决软件招投标以及行业用户报预算等环节的有关成本定额问题,制定一套行业公认的成本定额参照标准成为当前产业健康良性发展的迫切需求。《中国软件行业软件工程定额标准(试行)》提供的估算工具使用便捷简单、估算方法成熟,估算结果为项目的工作量、工期、价格,不但可以为行业用户的预算编制提供依据,而且可以为软件厂商对自身项目的整体工作量、工期计算提供科学的规划,真正实现了用户与公司的双赢。
小梅利用《标准》提供的工具验证了前期与客户已执行的项目开发合同,又根据工具估算的本期开发规模和成本,最后向谈判小组提交了自己新的报价依据。
谈判顺利结束了,久违的笑容又出现在小梅的脸上。
...全文
148 5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5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masterz 2011-04-2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Wideband Delphi
COCOMO 2 (Constructive Cost Model)
PROBE (Proxy based estimating)
Putnam model
dianazhao 2011-04-16
  • 打赏
  • 举报
回复
还是直接用代码行数估算,既准确又简单


软件开发项目最短时间下限速查表

系统软件类产品 商务类软件产品 紧包装类产品
系统规模 时间 工作量 时间 工作量 时间 工作量
(代码行数) (月) (人月) (月) (人月) (月) (人月)

10,000 6 25 3.5 5 4.2 8
15,000 7 40 4.1 8 4.9 13
20,000 8 57 4.6 11 5.6 19
25,000 9 74 5.1 15 6 24
30,000 9 110 5.5 22 7 37
35,000 10 130 5.8 26 7 44
40,000 11 170 6 34 7 57
45,000 11 195 6 39 8 66
50,000 11 230 7 46 8 79
60,000 12 285 7 57 9 98
70,000 13 350 8 71 9 120
80,000 14 410 8 83 10 140
90,000 14 480 9 96 10 170
100,000 15 540 9 110 11 190
120,000 16 680 10 140 11 240
140,000 17 820 10 160 12 280
160,000 18 960 10 190 13 335
180,000 19 1,100 11 220 13 390
200,000 20 1,250 11 250 14 440
250,000 22 1,650 13 330 15 580
300,000 24 2,100 14 420 16 725
400,000 27 2,900 15 590 19 1,000
500,000 30 3,900 17 780 20 1,400
────────────────────────────────────
资料来源: Applied Software Measurement (Jones 1991), Measures for Excellence (Putnam and Myers 1992), and Assessment and Control of Software Risks (Jones 1994).
elautoctrl 2011-04-16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广告?
nevergu 2011-03-18
  • 打赏
  • 举报
回复
竞争激烈的年代谁能守住底线?

1,268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软件工程/管理 管理版
社区管理员
  • 研发管理社区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