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智能手机遇到了NFC
NFC(Near Field Communication)已经在国外搞得风生水起,在移动支付领域,以NFC手机为代表的新型支付已经向传统信用卡发起了挑战。特别是谷歌Android4.0(Icecream Sandwith)的一款叫Android Beam的应用,通过NFC通信,即时分享手机中的视频、文件和联系人信息等。它不仅推动了NFC在手机中的应用普,而且也使移动支付迈向一个新的阶段。
既然移动支付是未来的支付发展方向,那么为什么NFC的应用在国内却一直处于难产状态呢?笔者认为主要的原因如下:
1) 标准问题。NFC进入中国,它首先遇到了两个行业老大:一是一掷千金的银联;二是一言九鼎的移动运营商。它们都想在NFC移动支付中拥有主导权,这样导致一个问题,将采用哪个标准作为NFC移动支付标准呢?是银联主导的SD-NFC呢?还是移动运营商SIM-NFC呢?如果选择移动运营商的解决方案,那么将采用中国移动的2.4GHz RFID-SIM标准?还是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的13.56MHz SIMPASS标准?NFC在国内的发展遇到了空前的挑战,它不是技术的问题,而是极其复杂的商业利益问题!
2) 价格问题。NFC支付芯片的价格主要分两块:一是NFC芯片价格;二是安全芯片价格。现在各公司正在做SOC,它将蓝牙、WiFi、调频收音和GPS系统等辅助射频的连接组合芯片整合进NFC IP,它能把NFC实现的成本从独立NFC控制器的~5美元降至组合芯片内实现的<1美元,所以安全芯片的价格将是制约NFC支付发展的大头。
3) 狭窄的NFC运用。国内NFC芯片主要被用于NFC支付,但是NFC的能力远不止这些。它不仅仅可以用于移动支付,还可以用于游戏、信息分享、签到等应用场合。Nokia 为游戏推出的NFC手机就是典型的一例,它剔除了安全芯片的不必要的硬件投入,在成本上得以很好控制。
4) 业界缺乏完整的NFC解决方案。消息称支付宝可能会推出NFC手机,但是它缺乏完整的上下游支持,应该独臂难撑。
NFC移动支付能够给用户在支付环节带来便利,但是标准的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其在国内的发展,从现有的条件看,至少在近期它还仅仅是一个故事。相反,NFC在游戏,信息共享方面还是很有用武之地的,街旁使用NFC试水签到功能就是一个良好的开始。
本文观点仅仅是个人观点,与公司无关!
原文地址:http://software.intel.com/zh-cn/blogs/2011/11/01/nfc/?cid=sw:prccsdn2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