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in32 多线程的创建方法和基本使用

laxila 2011-12-22 11:48:41
加精
总结Win32提供的创建多线程相关的API接口和基本的使用框架。

Ref:

MSDN: http://msdn.microsoft.com/zh-cn/library/y6h8hye8(v=VS.100)

Win32多线程的创建方法主要有:

(1)CreateThread()

(2)_beginthread()&&_beginthreadex()

(3)AfxBeginThread()

(4)CWinThread类

(1)CreateThread()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191444.htm

函数原型:

view plaincopy to clipboardprint?
01.HANDLE CreateThread(
02.  LPSECURITY_ATTRIBUTES lpThreadAttributes,
03.  DWORD dwStackSize,
04.  LPTHREAD_START_ROUTINE lpStartAddress,
05.  LPVOID lpParameter,
06.  DWORD dwCreationFlags,
07.  LPDWORD lpThreadId);
08.}
HANDLE CreateThread(
  LPSECURITY_ATTRIBUTES lpThreadAttributes,
  DWORD dwStackSize,
  LPTHREAD_START_ROUTINE lpStartAddress,
  LPVOID lpParameter,
  DWORD dwCreationFlags,
  LPDWORD lpThreadId);
}

头文件:Windows.h

CreateThread是Win32提供的创建线程的最基础的API,用于在主线程上创建一个线程。返回一个HANDLE句柄(内核对象)。

参数简要说明:

lpThreadAttributes:线程属性,用于设置线程的属性,NULL表示使用默认的设置。dwStackSize:线程堆栈大小,使用0采用默认设置,windows会根据需要动态增加堆栈大小。lpStartAddress:指向线程函数的指针。lpParameter:向线程函数传递的参数。dwCreationFlags:线程标志,CREATE_SUSPENDED表示创建一个挂起的线程,0表示创建后立即激活线程。lpThreadId,先线程的ID(输出参数)。

创建线程的代码:

view plaincopy to clipboardprint?
01.#include "stdafx.h"
02.#include
03.
04.DWORD WINAPI ThreadProc(LPVOID lpParam)
05.{
06. printf("sub thread started\n");
07. printf("sub thread finished\n");
08. return 0;
09.}
10.
11.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12.{
13. DWORD threadID;
14. HANDLE hThread;
15. hThread = CreateThread(NULL,0,ThreadProc,NULL,0,&threadID); // 创建线程
16.
17. return 0;
18.}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DWORD WINAPI ThreadProc(LPVOID lpParam)
{
printf("sub thread started\n");
printf("sub thread finished\n");
return 0;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DWORD threadID;
HANDLE hThread;
hThread = CreateThread(NULL,0,ThreadProc,NULL,0,&threadID); // 创建线程

return 0;
}
如果直接使用上面的代码,那么很可能没有任何输出,这是由于主线程创建了子线程后主线程继续向下运行,子线程还没来得及执行里面的代码主线程可能就结束了。这就需要另一个API来进行同步:WaitForSingleObject()。

与之对应的还有WaitForMultipleObjects,用于同步一组内核对象。(参考http://msdn.microsoft.com/zh-cn/site/ms686360获取所有的同步函数(Synchronization Functions)的使用。

WaitForSingleObject原型:DWORD WINAPI WaitForSingleObject(__in HANDLE hHandle, __in DWORD dwMilliseconds);其中,第一个参数是要等待的内核对象的句柄,第二个参数是设置等待超时时间,可以设置为INFINITE,表示一直等待直到有信号触发。

在内核对象使用完毕后,一般需要关闭,使用CloseHandle()函数,参数为内核对象句柄。

所以,以下是一个最基本的使用CreateThread的例子:

view plaincopy to clipboardprint?
01.#include "stdafx.h"
02.#include
03.
04.DWORD WINAPI ThreadProc(LPVOID lpParam)
05.{
06. printf("sub thread started\n");
07. // TODO: Add your thread code here.
08. printf("sub thread finished\n");
09. return 0;
10.}
11.
12.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13.{
14. DWORD threadID;
15. HANDLE hThread;
16. hThread = CreateThread(NULL,0,ThreadProc,NULL,0,&threadID); // 创建线程
17.
18. WaitForSingleObject(hThread,INFINITE);
19. CloseHandle(hThread); // 关闭内核对象
20.
21. return 0;
22.}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DWORD WINAPI ThreadProc(LPVOID lpParam)
{
printf("sub thread started\n");
// TODO: Add your thread code here.
printf("sub thread finished\n");
return 0;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DWORD threadID;
HANDLE hThread;
hThread = CreateThread(NULL,0,ThreadProc,NULL,0,&threadID); // 创建线程

WaitForSingleObject(hThread,INFINITE);
CloseHandle(hThread); // 关闭内核对象

return 0;
}
(2)_beginthread()&&_beginthreadex()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029167.htm

MSDN:http://msdn.microsoft.com/zh-cn/library/kdzttdcb.aspx

函数原型:

view plaincopy to clipboardprint?
01.uintptr_t _beginthread( // NATIVE CODE
02. void( __cdecl *start_address )( void * ),
03. unsigned stack_size,
04. void *arglist
05.);
uintptr_t _beginthread( // NATIVE CODE
void( __cdecl *start_address )( void * ),
unsigned stack_size,
void *arglist
);

头文件:process.h

参数说明:第一个参数是线程函数的指针,第二个参数是堆栈大小,第三个参数是要传递给线程函数的参数列表。返回值也是线程句柄(关于更多说明,参考MSDN)。
同样,对于_beginthread()的同步,和CreateThread一样可以使用WaitForSingleObject函数,CloseHandle()关闭内核对象。另外,_beginthread()的线程函数是无返回值类型的,可以使用_endthread()在线程函数中结束线程。

下面是一个使用_beginthread()的基本的例子:

view plaincopy to clipboardprint?
01.#include "stdafx.h"
02.#include
03.#include
04.
05.void __cdecl ThreadProc(void *para)
06.{
07. printf("sub thread started\n");
08. // TODO: Add your thread code here.
09. printf("sub thread finished\n");
10. _endthread(); // 可以省略,隐含会调用。
11.}
12.
13.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14.{
15. HANDLE hThread = (HANDLE)_beginthread(ThreadProc, 0, NULL);
16.
17. WaitForSingleObject(hThread,INFINITE);
18. CloseHandle(hThread);
19.}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nclude

void __cdecl ThreadProc(void *para)
{
printf("sub thread started\n");
// TODO: Add your thread code here.
printf("sub thread finished\n");
_endthread(); // 可以省略,隐含会调用。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HANDLE hThread = (HANDLE)_beginthread(ThreadProc, 0, NULL);

WaitForSingleObject(hThread,INFINITE);
CloseHandle(hThread);
}另外,还有一个函数_beginthreadex(),可以简单的认为_beginthread()为其简化版,所以更多的时候是使用更简单的_beginthread()了。
说明:在MSDN中可以看到一句很重要的提示,内容为“For an executable file linked with Libcmt.lib, do not call the Win32 ExitThread API; this prevents the run-time system from reclaiming allocated resources. _endthread and _endthreadex reclaim allocated thread resources and then call ExitThread.”,简单翻译就是说,对于链接Libcmt.lib的可执行程序,不要使用Win32的线程退出函数(ExitThread),这会阻止运行时系统回收分配的资源,应该使用_endthread,它能回收分配的线程资源然后调用ExitThread。这个问题看似没有提到CreateThread(),但是其实有关,这就是经常看到有些资料上坚决的说到”不要使用CreateThread创建线程,否则会内存泄漏“的来源了。

问题引出:CreateThread的内存泄漏问题(CreateThread和_beginthread的区别)

Related Topics:http://wenku.baidu.com/view/adede4ec4afe04a1b071dea4.html http://www.cnblogs.com/whiteyun/archive/2011/06/02/2067742.html ....

1. _beginthread也是通过CreateThread来创建线程的,只是_beginthread对其进行了一些封装,将相关”资源“通过线程的本地存储(TLS)传递给了线程函数的参数,然后在调用_endthread的时候,会将这些保存的资源进行释放。

2. 并不是所有的使用CreateThread的情况都会有内存泄漏。看了很多人的文章,只有http://wenku.baidu.com/view/adede4ec4afe04a1b071dea4.html的分析是最清晰的,我已经转到http://dl.dbank.com/c03ljl2iud了,可下载查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总之,建议是使用_beginthread取代CreateThread来创建线程。

(3)AfxBeginThread():

很显然,这是MFC中的Afx系列函数,一个在MFC中创建线程的全局函数。由于现在也不怎么用MFC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4)CWinThread类:

很显然,是MFC中创建线程的类,同上,不多说了。

欢迎补充!

(1)补充内容:

关于WaitForMultipleObjects在_beginthread无法使用的问题

问题:使用_beginthread创建多个线程,无法使用WaitForMultipleObjects来进行同步。

这个问题可以用下面的例子来测试:

view plaincopy to clipboardprint?
01.#include "stdafx.h"
02.#include
03.#include
04.
05.void __cdecl ThreadProc(void *para)
06.{
07. printf("sub thread started\n");
08. // TODO: Add your thread code here.
09. printf("sub thread finished\n");
10. _endthread(); // 可以省略,隐含会调用。
11.}
12.
13.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14.{
15. DWORD threadID;
16. HANDLE hThread[10];
17. for(int i =0;i<10;i++)
18. hThread[i] = (HANDLE)_beginthread(ThreadProc,0,NULL);
19.
20. WaitForMultipleObjects(10, hThread,TRUE,INFINITE); //无法同步所有线程!
21. for(int i = 0;i<10;i++) {
22. CloseHandle(hThread);
23. }
24.}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nclude

void __cdecl ThreadProc(void *para)
{
printf("sub thread started\n");
// TODO: Add your thread code here.
printf("sub thread finished\n");
_endthread(); // 可以省略,隐含会调用。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DWORD threadID;
HANDLE hThread[10];
for(int i =0;i<10;i++)
hThread[i] = (HANDLE)_beginthread(ThreadProc,0,NULL);

WaitForMultipleObjects(10, hThread,TRUE,INFINITE); //无法同步所有线程!
for(int i = 0;i<10;i++) {
CloseHandle(hThread);
}
}
期望的结果是程序能输出10次的线程创建结束的消息,但是实际运行发现,无法达到这么多次数。为何?这是因为WaitForMultipleObjects在这里无法正常工作。原因是:

_endthread()在结束线程的时候,会自动调用CloseHandle关闭内核对象。这就容易解释了,如果提前关闭了内核对象,WaitForMultipleObjects会返回错误。那么有没有专门用于_beginthread创建的线程的同步方法呢,就我目前所知,好象是没有的!要解决这里的问题,可以分别调用WaitForSingleObject来同步,当然,使用其他一些变相的方法也是可以的,另外,上面的CloseHandle当然就可以不用再调用了。

总结:看来_beginthread也不是那么好用。:)

原文地址:http://software.intel.com/zh-cn/blogs/2011/12/02/win32/?cid=sw:prccsdn2086
...全文
1905 94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94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KK_Liang 2012-01-17
  • 打赏
  • 举报
回复
貌似好像你这win32 和 C的多线程用混了 要么就要用存的C/c++ 要么就要用win32的API
孟俊 2012-01-02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感觉没什么用,都是msdn上的东西
ysp8293 2011-12-31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恩,总结好,有用
two_ears 2011-12-29
  • 打赏
  • 举报
回复
_beginthread应该更有利于代码移植
失散糖 2011-12-29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好东西,看不懂,收了
shiweifu 2011-12-29
  • 打赏
  • 举报
回复

(3)AfxBeginThread()

(4)CWinThread类

---------------
lz先弄清win32编程和windows编程的区别再来发贴吧⋯⋯
xlncgx85 2011-12-28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很不错的总结,学习了
danewo 2011-12-28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好高深,看不懂
lingyunbit 2011-12-28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总结得太好了!
Qyee16 2011-12-28
  • 打赏
  • 举报
回复
tyxl561 2011-12-27
  • 打赏
  • 举报
回复
不错的资源
zhangtieqiang 2011-12-26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好帖啊。。。。lz
aierda 2011-12-26
  • 打赏
  • 举报
回复
顶一下吧,没有分了,哈哈
Xiehh11 2011-12-26
  • 打赏
  • 举报
回复
这里好多牛人啊
阿法尔费 2011-12-2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看看。。。。。。。。。。。。。。。。。。。。。。。
楚天乐 2011-12-2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我还是喜欢用windows api做多线程 呵呵
我是黄河 2011-12-2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我为什么下不了东西
lmc158 2011-12-2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总结Win32提供的创建多线程相关的API接口和基本的使用框架。

Ref:

MSDN: http://msdn.microsoft.com/zh-cn/library/y6h8hye8(v=VS.100)

Win32多线程的创建方法主要有:

(1)CreateThread()

(2)_beginthread()&&_beginthreadex()

(3)AfxBeginThread()

(4)CWinThread类

(1)CreateThread()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191444.htm

函数原型:

view plaincopy to clipboardprint?
01.HANDLE CreateThread(
02.  LPSECURITY_ATTRIBUTES lpThreadAttributes,
03.  DWORD dwStackSize,
04.  LPTHREAD_START_ROUTINE lpStartAddress,
05.  LPVOID lpParameter,
06.  DWORD dwCreationFlags,
07.  LPDWORD lpThreadId);
08.}
HANDLE CreateThread(
  LPSECURITY_ATTRIBUTES lpThreadAttributes,
  DWORD dwStackSize,
  LPTHREAD_START_ROUTINE lpStartAddress,
  LPVOID lpParameter,
  DWORD dwCreationFlags,
  LPDWORD lpThreadId);
}

头文件:Windows.h

CreateThread是Win32提供的创建线程的最基础的API,用于在主线程上创建一个线程。返回一个HANDLE句柄(内核对象)。

参数简要说明:

lpThreadAttributes:线程属性,用于设置线程的属性,NULL表示使用默认的设置。dwStackSize:线程堆栈大小,使用0采用默认设置,windows会根据需要动态增加堆栈大小。lpStartAddress:指向线程函数的指针。lpParameter:向线程函数传递的参数。dwCreationFlags:线程标志,CREATE_SUSPENDED表示创建一个挂起的线程,0表示创建后立即激活线程。lpThreadId,先线程的ID(输出参数)。

创建线程的代码:

view plaincopy to clipboardprint?
01.#include "stdafx.h"
02.#include
03.
04.DWORD WINAPI ThreadProc(LPVOID lpParam)
05.{
06. printf("sub thread started\n");
07. printf("sub thread finished\n");
08. return 0;
09.}
10.
11.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12.{
13. DWORD threadID;
14. HANDLE hThread;
15. hThread = CreateThread(NULL,0,ThreadProc,NULL,0,&threadID); // 创建线程
16.
17. return 0;
18.}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DWORD WINAPI ThreadProc(LPVOID lpParam)
{
printf("sub thread started\n");
printf("sub thread finished\n");
return 0;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DWORD threadID;
HANDLE hThread;
hThread = CreateThread(NULL,0,ThreadProc,NULL,0,&threadID); // 创建线程

return 0;
}
如果直接使用上面的代码,那么很可能没有任何输出,这是由于主线程创建了子线程后主线程继续向下运行,子线程还没来得及执行里面的代码主线程可能就结束了。这就需要另一个API来进行同步:WaitForSingleObject()。

与之对应的还有WaitForMultipleObjects,用于同步一组内核对象。(参考http://msdn.microsoft.com/zh-cn/site/ms686360获取所有的同步函数(Synchronization Functions)的使用。

WaitForSingleObject原型:DWORD WINAPI WaitForSingleObject(__in HANDLE hHandle, __in DWORD dwMilliseconds);其中,第一个参数是要等待的内核对象的句柄,第二个参数是设置等待超时时间,可以设置为INFINITE,表示一直等待直到有信号触发。

在内核对象使用完毕后,一般需要关闭,使用CloseHandle()函数,参数为内核对象句柄。

所以,以下是一个最基本的使用CreateThread的例子:

view plaincopy to clipboardprint?
01.#include "stdafx.h"
02.#include
03.
04.DWORD WINAPI ThreadProc(LPVOID lpParam)
05.{
06. printf("sub thread started\n");
07. // TODO: Add your thread code here.
08. printf("sub thread finished\n");
09. return 0;
10.}
11.
12.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13.{
14. DWORD threadID;
15. HANDLE hThread;
16. hThread = CreateThread(NULL,0,ThreadProc,NULL,0,&threadID); // 创建线程
17.
18. WaitForSingleObject(hThread,INFINITE);
19. CloseHandle(hThread); // 关闭内核对象
20.
21. return 0;
22.}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DWORD WINAPI ThreadProc(LPVOID lpParam)
{
printf("sub thread started\n");
// TODO: Add your thread code here.
printf("sub thread finished\n");
return 0;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DWORD threadID;
HANDLE hThread;
hThread = CreateThread(NULL,0,ThreadProc,NULL,0,&threadID); // 创建线程

WaitForSingleObject(hThread,INFINITE);
CloseHandle(hThread); // 关闭内核对象

return 0;
}
(2)_beginthread()&&_beginthreadex()

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3029167.htm

MSDN:http://msdn.microsoft.com/zh-cn/library/kdzttdcb.aspx

函数原型:

view plaincopy to clipboardprint?
01.uintptr_t _beginthread( // NATIVE CODE
02. void( __cdecl *start_address )( void * ),
03. unsigned stack_size,
04. void *arglist
05.);
uintptr_t _beginthread( // NATIVE CODE
void( __cdecl *start_address )( void * ),
unsigned stack_size,
void *arglist
);

头文件:process.h

参数说明:第一个参数是线程函数的指针,第二个参数是堆栈大小,第三个参数是要传递给线程函数的参数列表。返回值也是线程句柄(关于更多说明,参考MSDN)。
同样,对于_beginthread()的同步,和CreateThread一样可以使用WaitForSingleObject函数,CloseHandle()关闭内核对象。另外,_beginthread()的线程函数是无返回值类型的,可以使用_endthread()在线程函数中结束线程。

下面是一个使用_beginthread()的基本的例子:

view plaincopy to clipboardprint?
01.#include "stdafx.h"
02.#include
03.#include
04.
05.void __cdecl ThreadProc(void *para)
06.{
07. printf("sub thread started\n");
08. // TODO: Add your thread code here.
09. printf("sub thread finished\n");
10. _endthread(); // 可以省略,隐含会调用。
11.}
12.
13.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14.{
15. HANDLE hThread = (HANDLE)_beginthread(ThreadProc, 0, NULL);
16.
17. WaitForSingleObject(hThread,INFINITE);
18. CloseHandle(hThread);
19.}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nclude

void __cdecl ThreadProc(void *para)
{
printf("sub thread started\n");
// TODO: Add your thread code here.
printf("sub thread finished\n");
_endthread(); // 可以省略,隐含会调用。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HANDLE hThread = (HANDLE)_beginthread(ThreadProc, 0, NULL);

WaitForSingleObject(hThread,INFINITE);
CloseHandle(hThread);
}另外,还有一个函数_beginthreadex(),可以简单的认为_beginthread()为其简化版,所以更多的时候是使用更简单的_beginthread()了。
说明:在MSDN中可以看到一句很重要的提示,内容为“For an executable file linked with Libcmt.lib, do not call the Win32 ExitThread API; this prevents the run-time system from reclaiming allocated resources. _endthread and _endthreadex reclaim allocated thread resources and then call ExitThread.”,简单翻译就是说,对于链接Libcmt.lib的可执行程序,不要使用Win32的线程退出函数(ExitThread),这会阻止运行时系统回收分配的资源,应该使用_endthread,它能回收分配的线程资源然后调用ExitThread。这个问题看似没有提到CreateThread(),但是其实有关,这就是经常看到有些资料上坚决的说到”不要使用CreateThread创建线程,否则会内存泄漏“的来源了。

问题引出:CreateThread的内存泄漏问题(CreateThread和_beginthread的区别)

Related Topics:http://wenku.baidu.com/view/adede4ec4afe04a1b071dea4.html http://www.cnblogs.com/whiteyun/archive/2011/06/02/2067742.html ....

1. _beginthread也是通过CreateThread来创建线程的,只是_beginthread对其进行了一些封装,将相关”资源“通过线程的本地存储(TLS)传递给了线程函数的参数,然后在调用_endthread的时候,会将这些保存的资源进行释放。

2. 并不是所有的使用CreateThread的情况都会有内存泄漏。看了很多人的文章,只有http://wenku.baidu.com/view/adede4ec4afe04a1b071dea4.html的分析是最清晰的,我已经转到http://dl.dbank.com/c03ljl2iud了,可下载查看(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总之,建议是使用_beginthread取代CreateThread来创建线程。

(3)AfxBeginThread():

很显然,这是MFC中的Afx系列函数,一个在MFC中创建线程的全局函数。由于现在也不怎么用MFC了,这里就不多说了。

(4)CWinThread类:

很显然,是MFC中创建线程的类,同上,不多说了。

欢迎补充!

(1)补充内容:

关于WaitForMultipleObjects在_beginthread无法使用的问题

问题:使用_beginthread创建多个线程,无法使用WaitForMultipleObjects来进行同步。

这个问题可以用下面的例子来测试:

view plaincopy to clipboardprint?
01.#include "stdafx.h"
02.#include
03.#include
04.
05.void __cdecl ThreadProc(void *para)
06.{
07. printf("sub thread started\n");
08. // TODO: Add your thread code here.
09. printf("sub thread finished\n");
10. _endthread(); // 可以省略,隐含会调用。
11.}
12.
13.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14.{
15. DWORD threadID;
16. HANDLE hThread[10];
17. for(int i =0;i<10;i++)
18. hThread[i] = (HANDLE)_beginthread(ThreadProc,0,NULL);
19.
20. WaitForMultipleObjects(10, hThread,TRUE,INFINITE); //无法同步所有线程!
21. for(int i = 0;i<10;i++) {
22. CloseHandle(hThread);
23. }
24.}
#include "stdafx.h"
#include
#include

void __cdecl ThreadProc(void *para)
{
printf("sub thread started\n");
// TODO: Add your thread code here.
printf("sub thread finished\n");
_endthread(); // 可以省略,隐含会调用。
}

int main(int argc, char* argv[])
{
DWORD threadID;
HANDLE hThread[10];
for(int i =0;i<10;i++)
hThread[i] = (HANDLE)_beginthread(ThreadProc,0,NULL);

WaitForMultipleObjects(10, hThread,TRUE,INFINITE); //无法同步所有线程!
for(int i = 0;i<10;i++) {
CloseHandle(hThread);
}
}
期望的结果是程序能输出10次的线程创建结束的消息,但是实际运行发现,无法达到这么多次数。为何?这是因为WaitForMultipleObjects在这里无法正常工作。原因是:

_endthread()在结束线程的时候,会自动调用CloseHandle关闭内核对象。这就容易解释了,如果提前关闭了内核对象,WaitForMultipleObjects会返回错误。那么有没有专门用于_beginthread创建的线程的同步方法呢,就我目前所知,好象是没有的!要解决这里的问题,可以分别调用WaitForSingleObject来同步,当然,使用其他一些变相的方法也是可以的,另外,上面的CloseHandle当然就可以不用再调用了。







feixue001122 2011-12-2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好好好哈
qq1040262300 2011-12-2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只用过第一个~~
加载更多回复(29)
DirectX修复工具(DirectX Repair)是一款系统级工具软件,简便易用。本程序为绿色版,无需安装,可直接运行。 本程序的主要功能是检测当前系统的DirectX状态,如果发现异常则进行修复。程序主要针对0xc000007b问题设计,可以完美修复该问题。本程序中包含了最新版的DirectX redist(Jun2010),并且全部DX文件都有Microsoft的数字签名,安全放心。 本程序为了应对一般电脑用户的使用,采用了傻瓜式一键设计,只要点击主界面上的“检测并修复”按钮,程序就会自动完成校验、检测、下载、修复以及注册的全部功能,无需用户的介入,大大降低了使用难度。 本程序适用于多个操作系统,如Windows XP(需先安装.NET 2.0,详情请参阅“致Windows XP用户.txt”文件)、Windows Vista、Windows 7、Windows 8、Windows 8.1、Windows 8.1 Update、Windows 10,同时兼容32位操作系统和64位操作系统。本程序会根据系统的不同,自动调整任务模式,无需用户进行设置。 本程序的V3.3版分为标准版、增强版以及在线修复版。其中的标准版以及增强版都包含完整的DirectX组件。除此之外,增强版中还额外包含了c++ Redistributable Package,因此增强版不但能解决DirectX组件的问题,而且还能解决c++组件异常产生的问题。增强版适合无法自行解决c++相关问题的用户使用。在线修复版的功能与标准版相同,只是其所需的文件将通过Internet下载,因此大大减小了程序的体积。本程序的各个版本之间,主程序完全相同,只是配套使用的数据包不同。因此,当您使用标准版数据包时,程序将进行标准修复;当您使用增强版的数据包时,程序将进行增强修复;当数据包不全或没有数据包(即只有DirectX Repair.exe程序)时,程序将进行在线修复。在线修复、离线修复可自由灵活组合,充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本程序自V2.0版起采用全新的底层程序架构,使用了异步多线程编程技术,使得检测、下载、修复单独进行,互不干扰,快速如飞。新程序更改了自我校验方式,因此使用新版本的程序时不会再出现自我校验失败的错误;但并非取消自我校验,因此程序安全性与之前版本相同,并未降低。 程序有自动更新c++功能。由于绝大多数软件运行时需要c++的支持,并且c++的异常也会导致0xc000007b错误,因此程序在检测修复的同时,也会根据需要更新系统中的c++组件。自V3.2版本开始使用了全新的c++扩展包,可以大幅提高工业软件修复成功的概率。修复c++的功能仅限于增强版,标准版及在线修复版在系统c++异常时(非丢失时)会提示用户使用增强版进行修复。 程序有两种窗口样式。正常模式即默认样式,适合绝大多数用户使用。另有一种简约模式,此时窗口将只显示最基本的内容,修复会自动进行,修复完成10秒钟后会自动退出。该窗口样式可以使修复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快速,同时方便其他软件、游戏将本程序内嵌,即可进行无需人工参与的快速修复。开启简约模式的方法是:打开程序所在目录下的“Settings.ini”文件(如果没有可以自己创建),将其中的“FormStyle”一项的值改为“Simple”并保存即可。 程序有高级筛选功能,开启该功能后用户可以自主选择要修复的文件,避免了其他不必要的修复工作。同时,也支持通过文件进行辅助筛选,只要在程序目录下建立“Filter.dat”文件,其中的每一行写一个需要修复文件的序号即可。该功能仅针对高级用户使用,并且必须在正常窗口模式下才有效(简约模式时无效)。 本程序有自动记录日志功能,可以记录每一次检测修复结果,方便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分析和查找原因,以便找到解决办法。 程序的“选项”对话框中包含了4项高级功能。点击其中的“注册系统文件夹中所有dll文件”按钮可以自动注册系统文件夹下的所有dll文件。该项功能不仅能修复DirectX的问题,还可以修复系统中很多其他由于dll未注册而产生的问题,颇为实用。点击该按钮旁边的小箭头,还可以注册任意指定文件夹下的dll文件,方便用户对绿色版、硬盘版的程序组件进行注册。点击第二个按钮可以为dll文件的右键菜单添加“注册”和“卸载”项,方便对单独的dll文件进行注册。请注意,并不是所有的dll文件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注册。点击“DirectX版本”选项卡可以自行修改系统中DirectX的版本信息。点击“DirectX加速”选项卡可以控制系统中DirectX加速的开启与关闭。 新版程序集成了用户反馈程序,可以在用户允许的前提下发送检测修复结果。用户也可以在出现问题时通过反馈程序和软件作者进行交流,共同查找问题。反馈是完全自愿和匿名(如果不填写E-mail地址)的。 本程序的通用版基于Microsoft .NET Framework 2.0开发,对于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2003的用户需要首先安装.NET Framework 2.0或更高版本方可运行本程序。有关下载和安装的详细信息请参阅“致Windows XP用户.txt”文件。对于Windows Vista、Windows 7及后续用户,可以直接运行本程序。 同时鉴于Windows 8(Windows 8.1、Windows 8.1 Update)、Windows 10系统中默认未包含.NET Framework 2.0,因此新版的程序文件夹内将包含一个DirectX_Repair_win8的特别版程序,该程序功能与通用版相同,基于.NET Framework 4.0开发,可以在Windows8(Windows 8.1、Windows 8.1 Update)、Windows 10系统中直接运行(其他系统如果安装了.NET Framework 4.0也可以运行这个特别版的程序)。 本程序的官方博客地址为:http://blog.csdn.net/vbcom/article/details/6962388 所有的更新以及技术支持都可以到该博客上找到。
DirectX修复工具(DirectX Repair)是一款系统级工具软件,简便易用。本程序为绿色版,无需安装,可直接运行。 本程序的主要功能是检测当前系统的DirectX状态,如果发现异常则进行修复。程序主要针对0xc000007b问题设计,可以完美修复该问题。本程序中包含了最新版的DirectX redist(Jun2010),并且全部DX文件都有Microsoft的数字签名,安全放心。 本程序为了应对一般电脑用户的使用,采用了傻瓜式一键设计,只要点击主界面上的“检测并修复”按钮,程序就会自动完成校验、检测、下载、修复以及注册的全部功能,无需用户的介入,大大降低了使用难度。 本程序适用于多个操作系统,如Windows XP(需先安装.NET 2.0,详情请参阅“致Windows XP用户.txt”文件)、Windows Vista、Windows 7、Windows 8、Windows 8.1、Windows 8.1 Update、Windows 10,同时兼容32位操作系统和64位操作系统。本程序会根据系统的不同,自动调整任务模式,无需用户进行设置。 本程序的V3.3版分为标准版、增强版以及在线修复版。其中的标准版以及增强版都包含完整的DirectX组件。除此之外,增强版中还额外包含了c++ Redistributable Package,因此增强版不但能解决DirectX组件的问题,而且还能解决c++组件异常产生的问题。增强版适合无法自行解决c++相关问题的用户使用。在线修复版的功能与标准版相同,只是其所需的文件将通过Internet下载,因此大大减小了程序的体积。本程序的各个版本之间,主程序完全相同,只是配套使用的数据包不同。因此,当您使用标准版数据包时,程序将进行标准修复;当您使用增强版的数据包时,程序将进行增强修复;当数据包不全或没有数据包(即只有DirectX Repair.exe程序)时,程序将进行在线修复。在线修复、离线修复可自由灵活组合,充分满足不同用户的需要。 本程序自V2.0版起采用全新的底层程序架构,使用了异步多线程编程技术,使得检测、下载、修复单独进行,互不干扰,快速如飞。新程序更改了自我校验方式,因此使用新版本的程序时不会再出现自我校验失败的错误;但并非取消自我校验,因此程序安全性与之前版本相同,并未降低。 程序有自动更新c++功能。由于绝大多数软件运行时需要c++的支持,并且c++的异常也会导致0xc000007b错误,因此程序在检测修复的同时,也会根据需要更新系统中的c++组件。自V3.2版本开始使用了全新的c++扩展包,可以大幅提高工业软件修复成功的概率。修复c++的功能仅限于增强版,标准版及在线修复版在系统c++异常时(非丢失时)会提示用户使用增强版进行修复。 程序有两种窗口样式。正常模式即默认样式,适合绝大多数用户使用。另有一种简约模式,此时窗口将只显示最基本的内容,修复会自动进行,修复完成10秒钟后会自动退出。该窗口样式可以使修复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快速,同时方便其他软件、游戏将本程序内嵌,即可进行无需人工参与的快速修复。开启简约模式的方法是:打开程序所在目录下的“Settings.ini”文件(如果没有可以自己创建),将其中的“FormStyle”一项的值改为“Simple”并保存即可。 程序有高级筛选功能,开启该功能后用户可以自主选择要修复的文件,避免了其他不必要的修复工作。同时,也支持通过文件进行辅助筛选,只要在程序目录下建立“Filter.dat”文件,其中的每一行写一个需要修复文件的序号即可。该功能仅针对高级用户使用,并且必须在正常窗口模式下才有效(简约模式时无效)。 本程序有自动记录日志功能,可以记录每一次检测修复结果,方便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分析和查找原因,以便找到解决办法。 程序的“选项”对话框中包含了4项高级功能。点击其中的“注册系统文件夹中所有dll文件”按钮可以自动注册系统文件夹下的所有dll文件。该项功能不仅能修复DirectX的问题,还可以修复系统中很多其他由于dll未注册而产生的问题,颇为实用。点击该按钮旁边的小箭头,还可以注册任意指定文件夹下的dll文件,方便用户对绿色版、硬盘版的程序组件进行注册。点击第二个按钮可以为dll文件的右键菜单添加“注册”和“卸载”项,方便对单独的dll文件进行注册。请注意,并不是所有的dll文件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注册。点击“DirectX版本”选项卡可以自行修改系统中DirectX的版本信息。点击“DirectX加速”选项卡可以控制系统中DirectX加速的开启与关闭。 新版程序集成了用户反馈程序,可以在用户允许的前提下发送检测修复结果。用户也可以在出现问题时通过反馈程序和软件作者进行交流,共同查找问题。反馈是完全自愿和匿名(如果不填写E-mail地址)的。 本程序的通用版基于Microsoft .NET Framework 2.0开发,对于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2003的用户需要首先安装.NET Framework 2.0或更高版本方可运行本程序。有关下载和安装的详细信息请参阅“致Windows XP用户.txt”文件。对于Windows Vista、Windows 7及后续用户,可以直接运行本程序。 同时鉴于Windows 8(Windows 8.1、Windows 8.1 Update)、Windows 10系统中默认未包含.NET Framework 2.0,因此新版的程序文件夹内将包含一个DirectX_Repair_win8的特别版程序,该程序功能与通用版相同,基于.NET Framework 4.0开发,可以在Windows8(Windows 8.1、Windows 8.1 Update)、Windows 10系统中直接运行(其他系统如果安装了.NET Framework 4.0也可以运行这个特别版的程序)。 本程序的官方博客地址为:http://blog.csdn.net/vbcom/article/details/6962388 所有的更新以及技术支持都可以到该博客上找到。
DirectX修复工具(DirectX Repair)是一款系统级工具软件,简便易用。本程序为绿色版,无需安装,可直接运行。 本程序的主要功能是检测当前系统的DirectX状态,如果发现异常则进行修复。程序主要针对0xc000007b问题设计,可以完美修复该问题。本程序中包含了最新版的DirectX redist(Jun2010),并且全部DX文件都有Microsoft的数字签名,安全放心。 本程序为了应对一般电脑用户的使用,采用了傻瓜式一键设计,只要点击主界面上的“检测并修复”按钮,程序就会自动完成校验、检测、下载、修复以及注册的全部功能,无需用户的介入,大大降低了使用难度。 本程序适用于多个操作系统,如Windows XP(需先安装.NET 2.0,详情请参阅“致Windows XP用户.txt”文件)、Windows Vista、Windows 7、Windows 8、Windows 8.1、Windows 8.1 Update、Windows 10,同时兼容32位操作系统和64位操作系统。本程序会根据系统的不同,自动调整任务模式,无需用户进行设置。 本程序的V3.5版分为标准版、增强版以及在线修复版。标准版支持修复DirectX的功能,而增强版则支持同时修复DirectX和c++的功能。在线修复版与标准版相同,默认只支持修复DirectX,但其所需的数据包需要在修复时自动下载。各个版本之间,主程序完全相同,只是其配套使用的数据包不同。因此,标准版和在线修复版可以通过补全扩展包的形式成为增强版。本程序自V3.5版起,自带扩展功能。只要在主界面的“工具”菜单下打开“选项”对话框,找到“扩展”标签,点击其中的“开始扩展”按钮即可。扩展过程需要Internet连接,扩展成功后重新运行程序即可使新的数据包生效。扩展用时根据网络速度不同而不同,最快仅需数秒,最慢需要数分钟,烦请耐心等待。 本程序自V2.0版起采用全新的底层程序架构,使用了异步多线程编程技术,使得检测、下载、修复单独进行,互不干扰,快速如飞。新程序更改了自我校验方式,因此使用新版本的程序时不会再出现自我校验失败的错误;但并非取消自我校验,因此程序安全性与之前版本相同,并未降低。 程序有自动更新c++功能。由于绝大多数软件运行时需要c++的支持,并且c++的异常也会导致0xc000007b错误,因此程序在检测修复的同时,也会根据需要更新系统中的c++组件。自V3.2版本开始使用了全新的c++扩展包,可以大幅提高工业软件修复成功的概率。修复c++的功能仅限于增强版,标准版及在线修复版在系统c++异常时(非丢失时)会提示用户使用增强版进行修复。 程序有两种窗口样式。正常模式即默认样式,适合绝大多数用户使用。另有一种简约模式,此时窗口将只显示最基本的内容,修复会自动进行,修复完成10秒钟后会自动退出。该窗口样式可以使修复工作变得更加简单快速,同时方便其他软件、游戏将本程序内嵌,即可进行无需人工参与的快速修复。开启简约模式的方法是:打开程序所在目录下的“Settings.ini”文件(如果没有可以自己创建),将其中的“FormStyle”一项的值改为“Simple”并保存即可。 程序有高级筛选功能,开启该功能后用户可以自主选择要修复的文件,避免了其他不必要的修复工作。同时,也支持通过文件进行辅助筛选,只要在程序目录下建立“Filter.dat”文件,其中的每一行写一个需要修复文件的序号即可。该功能仅针对高级用户使用,并且必须在正常窗口模式下才有效(简约模式时无效)。 本程序有自动记录日志功能,可以记录每一次检测修复结果,方便在出现问题时,及时分析和查找原因,以便找到解决办法。 程序的“选项”对话框中包含了5项高级功能。点击其中的“注册系统文件夹中所有dll文件”按钮可以自动注册系统文件夹下的所有dll文件。该项功能不仅能修复DirectX的问题,还可以修复系统中很多其他由于dll未注册而产生的问题,颇为实用。点击该按钮旁边的小箭头,还可以注册任意指定文件夹下的dll文件,方便用户对绿色版、硬盘版的程序组件进行注册。点击第二个按钮可以为dll文件的右键菜单添加“注册”和“卸载”项,方便对单独的dll文件进行注册。请注意,并不是所有的dll文件都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注册。点击“扩展”选项卡可以将任意版本的程序扩展成增强版。点击“DirectX版本”选项卡,可以自行修改系统中DirectX的版本信息。点击“DirectX加速”选项卡可以控制系统中DirectX加速的开启与关闭。 新版程序集成了用户反馈程序,可以在用户允许的前提下发送检测修复结果。用户也可以在出现问题时通过反馈程序和软件作者进行交流,共同查找问题。反馈是完全自愿和匿名(如果不填写E-mail地址)的。 本程序的通用版基于Microsoft .NET Framework 2.0开发,对于Windows 2000、Windows XP、Windows 2003的用户需要首先安装.NET Framework 2.0或更高版本方可运行本程序。有关下载和安装的详细信息请参阅“致Windows XP用户.txt”文件。对于Windows Vista、Windows 7及后续用户,可以直接运行本程序。 同时鉴于Windows 8(Windows 8.1、Windows 8.1 Update)、Windows 10系统中默认未包含.NET Framework 2.0,因此新版的程序文件夹内将包含一个DirectX_Repair_win8_win10的特别版程序,该程序功能与通用版相同,基于.NET Framework 4.0开发,可以在Windows8(Windows 8.1、Windows 8.1 Update)、Windows 10系统中直接运行(其他系统如果安装了.NET Framework 4.0也可以运行这个特别版的程序)。

567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英特尔® 边缘计算,聚焦于边缘计算、AI、IoT等领域,为开发者提供丰富的开发资源、创新技术、解决方案与行业活动。
社区管理员
  • 英特尔技术社区
  • shere_lin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