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数据窗口的某列输入数据后,然后再取刚输入的数,有时正确有时是0?

liyx326 2001-12-14 09:22:19
为什么在数据窗口的某列输入数据后,然后再取刚输入的数,有时正确有时是0?
我先执行accepttext(),然后用getitemnumber()取刚输入数据的列,此列是数值型的。
...全文
66 6 打赏 收藏 举报
写回复
6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咖啡 2001-12-1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在你的数据窗口事件itemchanged中跟踪一下你输入的数据是否已经被数据窗口真正接受了.
还可以检查你的accepttext()函数是否执行成功了.
Grace_ghb 2001-12-1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关注!
flyingatsea 2001-12-1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是不是焦点没转换的原因?
qujian 2001-12-1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dw.object.accepttext()
qqzhouyf 2001-12-1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可能是accepttext()没能成功的执行,才导致getitemnumber()查询为0
cctcj 2001-12-1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可能是pb中定义的数据类型和数据库中的数据类型不匹配。比如:pb中int是两位,而sql中int是四位。
相关推荐

 本次课程会带着大家学习Hash算法,从源码的角度去学习算法,更加容易理解的方式去学习,能够更高效的吸收学到的内容,也能培养出能够独自看源码,分析源码的能力。

Hash,一般翻译做“散列”,也有直接音译为“哈希”的,就是把任意长度的输入(又叫做预映射, pre-image),通过散列算法,变换成固定长度的输出,该输出就是散列值。这种转换是一种压缩映射,也就是,散列值的空间通常远小于输入的空间,不同的输入可能会散列成相同的输出,而不可能从散列值来唯一的确定输入值。简单的说就是一种将任意长度的消息压缩到某一固定长度的消息摘要的函


  哈希表是根据设定的哈希函H(key)和处理冲突方法将一组关键字映射到一个有限的地址区间上,并以关键字在地址区间中的象作为记录在表中的存储位置,这种表称为哈希表或散列,所得存储位置称为哈希地址或散列地址。作为线性结构与表格和队列等相比,哈希表无疑是查找速度比较快的一种。

  通过将单向学函(有时称为“哈希算法”)应用到任意量的所得到的固定大小的结果。如果输入中有变化,则哈希也会发生变化。哈希可用于许多操作,包括身份验证和字签名。也称为“消息摘要”。

  简单解释:哈希(Hash)算法,即散列函。它是一种单向密码体制,即它是一个从明文到密文的不可逆的映射,只有加密过程,没有解密过程。同时,哈希函可以将任意长度的输入经过变化以后得到固定长度的输出。哈希函的这种单向特征和输出长度固定的特征使得它可以生成消息或者

发帖
PowerBuilder

1028

社区成员

PowerBuilder 相关问题讨论
社区管理员
  • 基础类社区
  • WorldMobile
加入社区
帖子事件
创建了帖子
2001-12-14 09:22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