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头+长度+内容, 包头的目的就是为了在接收端缓存里面作为切割两个数据包的分界线。比如你随便来个"ABC", 包头定义的越长,切割的错误率越低(主要是内容中也包含和包头同样的字符), 但是信道占用越大.
各位都说的不错。 我昨天也看了一些博客,了解到这个是“网络粘包”问题,属于tcp正常行为。 对于“网络粘包”问题的解决方法,我也看了很多,总结有 1. 接收端自己处理包的分解 2. 增大发送延迟,例如我在每次send前睡眠1秒 3. 设置TCP头PSH (这个好像没有API接口函数) 我最想用的是第3种方法,但不知应用程序是否可以设置TCP头PSH. 通过网……
一直搞不懂为什么会有“粘包”这个概念存在
23,220
社区成员
74,543
社区内容
加载中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