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不惑之年的老程序员对“出路”的认识
不惑的蟑螂 2013-06-09 10:50:05 看到论坛“大龄程序员的出路在哪里征文,大有“于吾心有戚戚焉”的感觉。从十七岁开始接触程序以来,一晃过了不惑之年,也想写点什么记录下自己的编程之旅。
十六岁,高一那年,接触了第一个编程语言,古老的BASIC,在苹果机上行编辑输入几行代码,编译运行后,显示出一个多边形,顿时为电脑编程所倾倒,直觉神秘!神奇!三年后,高考志愿全是计算机类。大学,学了一堆程序设计语言,Fortran、Pascal、Borland C++、Foxpro、汇编等,DOS操作系统下,用Turbo C 弄了个计算器工具,Foxpro下做了个工作量管理的程序。而后走出校门,进入公司,主要做信息管理系统开发。最初用Foxpro+汇编,觉得什么事情都可以干。公司软件总是在与时俱进、响应世界潮流,先是Sybase+Delphi,后来是Asp、Html、.net框架。到俺三十五了,开始学Oracle+Java,最痛苦的莫过于学JAVA,JAVA下乱七八糟东西太多,啥子Spring、Hibernate、Tapestry......,网页下的东西也要会弄,CSS+DIV、JavaScript Jquery等也少不了,Photoshop也要会,要能整整图片啥的。看看都学了些啥?大学的课程觉得只记得两门,数据结构和计算机组成原理。回想这十几二十年,只觉一事无成,被学东西牵着鼻子走,整天是浑浑噩噩,不知忙啥。
“出路”?何谓“出路”,过得比自己以前好些,争取过得比别人好些。过了不惑之年,想去九十年代,国企改革中的下岗工人,大多在“四零五零”。老程序员们要能先保住饭碗,有机会再挣扎挣扎,挣扎出条路。冥想半天,老程序员的“出路”大致有以下几条:
一、生命不息、编程不止。前提要老板发善心、自己对编程还有兴趣、薪水还能养家糊口。国外没去过,就软件开发环境而言,国内还真是有点乱,老板弄个项目也不容易,不要计较薪水、不要计较工期、不要怕加班(干不了活,人坐着也算)、不要担心写的代码的质量,以完成任务为第一目标,老板给时间了,再折腾质量。混吧,混到能拿养老保险!
二、利用利用经验,磨练磨练嘴皮,向管理层发展或自己弄个公司。程序员们,特别是老程序员们,对显示器时间长了,对人脸都不太会表达了。嘴皮一定要练好,比经验还要重要!要向管理层发展,赶紧忘了怎么写代码,没什么是你做不了的,磨练嘴皮功乃第一要务。
三、转行吧。反感程序,就回头吧,“程序无涯、回头是岸”。记得有过这么一句话“人生七十方开始”,做什么都不晚,只要活着想干嘛就干嘛!人生就该多些经历。
四、什么也不干了。我就什么也不说了,好自为之吧,一路走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