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 使用 TcpClient 链接其他服务器时,如何指定使用哪个本地IP地址

7ero 2013-06-25 03:39:01
如题,如果本地有两个网卡或者有多个IP地址,如何指定使用的本机IP地址进行连接
...全文
435 3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3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引用 楼主 lxfan 的回复:
如题,如果本地有两个网卡或者有多个IP地址,如何指定使用的本机IP地址进行连接
客户端先bind,然后再connect。 不过除非特殊原因,否则不要指定bind。
人生导师 2013-06-2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IPAddress hostIP = (Dns.GetHostAddresses("."))[1];
可以通过索引的方式来定位下IP地址的,你在debug状态下查看(Dns.GetHostAddresses("."))这个获得的数组,然后查看第几个索引是你需要获得的IP地址
yudeli 2013-06-2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Socket mSocket = new Socket(AddressFamily.InterNetwork, SocketType.Stream, ProtocolType.Tcp); IPAddress hostIP = (Dns.GetHostAddresses("127.0.0.1"))[0]; IPEndPoint ep = new IPEndPoint(hostIP, 8091);
前 言 6 第1章 进程、线程与网络协议 7 1.1 进程和线程 7 1.1.1 Process类 7 1.1.2 Thread类 9 1.1.3 在一个线程中操作另一个线程的控件 13 1.2 IP地址与端口 15 1.2.1 TCP/IP网络协议 16 1.2.2 IPAddress类与Dns类 17 1.2.3 IPHostEntry类 17 1.2.4 IPEndPoint类 17 1.3 套接字 19 1.3.1 Socket类 20 1.3.2 面向连接的套接字 21 1.3.3 无连接的套接字 23 1.4 网络流 24 1.5 习题1 25 第2章 TCP应用编程 27 2.1 同步TCP应用编程 28 2.1.1 使用套接字发送和接收数据 28 2.1.2 使用NetworkStream对象发送和接收数据 30 2.1.3 TcpClient与TcpListener类 31 2.1.4 解决TCP协议的无消息边界问题 33 2.2 利用同步TCP编写网络游戏 34 2.2.1 服务器端编程 34 2.2.2 客户端编程 49 2.3 异步TCP应用编程 66 2.3.1 EventWaitHandle类 67 2.3.2 AsyncCallback委托 69 2.3.3 BeginAcceptTcpClient方法和EndAcceptTcpClient方法 70 2.3.4 BeginConnect方法和EndConnect方法 70 2.3.5 发送数据 71 2.3.6 接收数据 72 2.4 异步TCP聊天程序 73 2.4.1 服务器端设计 73 2.4.2 客户端设计 79 2.5 习题2 83 第3章 UDP应用编程 84 3.1 UDP协议基础知识 84 3.2 UDP应用编程技术 84 3.2.1 UdpClient类 84 3.2.2 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方法 86 3.3 利用UDP协议进行广播和组播 90 3.3.1 通过Internet实现群发功能 90 3.3.2 在Internet上举行网络会议讨论 96 3.4 习题3 101 第4章 P2P应用编程 102 4.1 P2P基础知识 102 4.2 P2P应用举例 104 4.3 习题4 114 第5章 SMTP与POP3应用编程 115 5.1 通过应用程序发送电子邮件 115 5.1.1 SMTP协议 115 5.1.2 发送邮件 116 5.2 利用同步TCP接收电子邮件 120 5.2.1 POP3工作原理 121 5.2.2 邮件接收处理 123 5.3 习题5 127 第6章 网络数据加密与解密 128 6.1 对称加密 128 6.2 不对称加密 133 6.3 通过网络传递加密数据 136 6.4 Hash算法与数字签名 152 6.5 习题6 153 第7章 三维设计与多媒体编程 154 7.1 简单的3D设计入门 154 7.2 DirectX基础知识 160 7.2.1 左手坐标系与右手坐标系 160 7.2.2 设备 160 7.2.3 顶点与顶点缓冲 161 7.2.4 Mesh对象 162 7.2.5 法线 162 7.2.6 纹理与纹理映射 162 7.2.7 世界矩阵、投影矩阵与视图矩阵 162 7.2.8 背面剔除 164 7.3 Primitive 164 7.4 Mesh 171 7.5 灯光与材质 177 7.6 音频与视频 187 7.7 直接使用SoundPlayer类播放WAV音频文件 191 7.8 习题7 193 第8章 上机实验指导 194 8.1 实验一 简单网络聊天系统 194 8.2 实验二 网络呼叫应答提醒系统 195 8.3 实验三 文件数据加密与解密 199
用VS编写的FTP服务器软件,C#网络程序编程学习用。 代码: using System; using System.Collections.Generic; using System.Globalization; using System.IO; using System.Net; using System.Net.Sockets; using System.Threading; using System.Windows.Forms; namespace FtpServer { public partial class FtpServerForm : Form { TcpListener myTcpListener = null; private Thread listenThread; // 保存用户名和密码 Dictionary users; public FtpServerForm() { InitializeComponent(); // 初始化用户名和密码 users = new Dictionary(); users.Add("admin", "admin"); // 设置默认的主目录 tbxFtpRoot.Text = "F:/MyFtpServerRoot/"; IPAddress[] ips = Dns.GetHostAddresses(""); tbxFtpServerIp.Text = ips[5].ToString(); tbxFtpServerPort.Text = "21"; lstboxStatus.Enabled = false; } // 启动服务器 private void btnFtpServerStartStop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if (myTcpListener == null) { listenThread = new Thread(ListenClientConnect); listenThread.IsBackground = true; listenThread.Start(); lstboxStatus.Enabled = true; lstboxStatus.Items.Clear(); lstboxStatus.Items.Add("已经启动Ftp服务..."); btnFtpServerStartStop.Text = "停止"; } else { myTcpListener.Stop(); myTcpListener = null; listenThread.Abort(); lstboxStatus.Items.Add("Ftp服务已停止!"); lstboxStatus.TopIndex = lstboxStatus.Items.Count - 1; btnFtpServerStartStop.Text = "启动"; } } // 监听端口,处理客户端连接 private void ListenClientConnect() { myTcpListener = new TcpListener(IPAddress.Parse(tbxFtpServerIp.Text), int.Parse(tbxFtpServerPort.Text)); // 开始监听传入的请求 myTcpListener.Start(); AddInfo("启动FTP服务成功!"); AddInfo("Ftp服务器运行中...[点击”停止“按钮停止FTP服务]"); while (true) { try { // 接收连接请求 TcpClient tcpClient = myTcpListener.AcceptTcpClient(); AddInfo(string.Format("客户端({0})与本机({1})建立Ftp连接", tcpClient.Client.RemoteEndPoint, myTcpListener.LocalEndpoint)); User user = new User(); user.commandSession = new UserSeesion(tcpClient); user.workDir = tbxFtpRoot.Text; Thread t = new Thread(UserProcessing); t.IsBackground = true; t.Start(user); } catch { break; } } } // 处理客户端用户请求 private void UserProcessing(object obj) { User user = (User)obj; string sendString = "220 FTP Server v1.0"; RepleyCommandToUser(user, sendString); while (true) { string receiveString = null; try { // 读取客户端发来的请求信息 receiveString = user.commandSession.streamReader.ReadLine(); } catch(Exception ex) { if (user.commandSession.tcpClient.Connected == false) { AddInfo(string.Format("客户端({0}断开连接!)", user.commandSession.tcpClient.Client.RemoteEndPoint)); } else { AddInfo("接收命令失败!" + ex.Message); } break; } if (receiveString == null) { AddInfo("接收字符串为null,结束线程!"); break; } AddInfo(string.Format("来自{0}:[{1}]", user.commandSession.tcpClient.Client.RemoteEndPoint, receiveString)); // 分解客户端发来的控制信息中的命令和参数 string command = receiveString; string param = string.Empty; int index = receiveString.IndexOf(' '); if (index != -1) { command = receiveString.Substring(0, index).ToUpper(); param = receiveString.Substring(command.Length).Trim(); } // 处理不需登录即可响应的命令(这里只处理QUIT) if (command == "QUIT") { // 关闭TCP连接并释放与其关联的所有资源 user.commandSession.Close(); return; } else { switch (user.loginOK) { // 等待用户输入用户名: case 0: CommandUser(user, command, param); break; // 等待用户输入密码 case 1: CommandPassword(user, command, param); break; // 用户名和密码验证正确后登陆 case 2: switch (command) { case "CWD": CommandCWD(user, param); break; case "PWD": CommandPWD(user); break; case "PASV": CommandPASV(user); break; case "PORT": CommandPORT(user, param); break; case "LIST": CommandLIST(user, param); break; case "NLIST": CommandLIST(user, param); break; // 处理下载文件命令 case "RETR": CommandRETR(user, param); break; // 处理上传文件命令 case "STOR": CommandSTOR(user, param); break; // 处理删除命令 case "DELE": CommandDELE(user, param); break; // 使用Type命令在ASCII和二进制模式进行变换 case "TYPE": CommandTYPE(user, param); break; default: sendString = "502 command is not implemented."; RepleyCommandToUser(user, sendString); break; } break; } } } } // 想客户端返回响应码 private void RepleyCommandToUser(User user, string str) { try { user.commandSession.streamWriter.WriteLine(str); AddInfo(string.Format("向客户端({0})发送[{1}]", user.commandSession.tcpClient.Client.RemoteEndPoint, str)); } catch { AddInfo(string.Format("向客户端({0})发送信息失败", user.commandSession.tcpClient.Client.RemoteEndPoint)); } } // 向屏幕输出显示状态信息(这里使用了委托机制) private delegate void AddInfoDelegate(string str); private void AddInfo(string str) { // 如果调用AddInfo()方法的线程与创建ListView控件的线程不在一个线程 // 此利用委托在创建ListView的线程上调用 if (lstboxStatus.InvokeRequired == true) { AddInfoDelegate d = new AddInfoDelegate(AddInfo); this.Invoke(d, str); } else { lstboxStatus.Items.Add(str); lstboxStatus.TopIndex = lstboxStatus.Items.Count - 1; lstboxStatus.ClearSelected(); } } #region 处理各个命令 #region 登录过程,即用户身份验证过程 // 处理USER命令,接收用户名但不进行验证 private void CommandUser(User user, string command, string param) { string sendString = string.Empty; if (command == "USER") { sendString = "331 USER command OK, password required."; user.userName = param; // 设置loginOk=1为了确保后面紧接的要求输入密码 // 1表示已接收到用户名,等到接收密码 user.loginOK = 1; } else { sendString = "501 USER command syntax error."; } RepleyCommandToUser(user, sendString); } // 处理PASS命令,验证用户名和密码 private void CommandPassword(User user, string command, string param) { string sendString = string.Empty; if (command == "PASS") { string password = null; if (users.TryGetValue(user.userName, out password)) { if (password == param) { sendString = "230 User logged in success"; // 2表示登录成功 user.loginOK = 2; } else { sendString = "530 Password incorrect."; } } else { sendString = "530 User name or password incorrect."; } } else { sendString = "501 PASS command Syntax error."; } RepleyCommandToUser(user, sendString); // 用户当前工作目录 user.currentDir = user.workDir; } #endregion #region 文件管理命令 // 处理CWD命令,改变工作目录 private void CommandCWD(User user, string temp) { string sendString = string.Empty; try { string dir = user.workDir.TrimEnd('/') + temp; // 是否为当前目录的子目录,且不包含父目录名称 if (Directory.Exists(dir)) { user.currentDir = dir; sendString = "250 Directory changed to '" + dir + "' successfully"; } else { sendString = "550 Directory '" + dir + "' does not exist"; } } catch { sendString = "502 Directory changed unsuccessfully"; } RepleyCommandToUser(user,sendString); } // 处理PWD命令,显示工作目录 private void CommandPWD(User user) { string sendString = string.Empty; sendString = "257 '" + user.currentDir + "' is the current directory"; RepleyCommandToUser(user, sendString); } // 处理LIST/NLIST命令,想客户端发送当前或指定目录下的所有文件名和子目录名 private void CommandLIST(User user, string parameter) { string sendString = string.Empty; DateTimeFormatInfo dateTimeFormat = new CultureInfo("en-US", true).DateTimeFormat; // 得到目录列表 string[] dir = Directory.GetDirectories(user.currentDir); if (string.IsNullOrEmpty(parameter) == false) { if (Directory.Exists(user.currentDir + parameter)) { dir = Directory.GetDirectories(user.currentDir + parameter); } else { string s = user.currentDir.TrimEnd('/'); user.currentDir = s.Substring(0, s.LastIndexOf("/") + 1); } } for (int i = 0; i < dir.Length; i++) { string folderName = Path.GetFileName(dir[i]); DirectoryInfo d = new DirectoryInfo(dir[i]); // 按下面的格式输出目录列表 sendString += @"dwr-\t" + Dns.GetHostName() + "\t" + dateTimeFormat.GetAbbreviatedMonthName(d.CreationTime.Month) + d.CreationTime.ToString(" dd yyyy") + "\t" + folderName + Environment.NewLine; } // 得到文件列表 string[] files = Directory.GetFiles(user.currentDir); if (string.IsNullOrEmpty(parameter) == false) { if (Directory.Exists(user.currentDir + parameter + "/")) { files = Directory.GetFiles(user.currentDir + parameter + "/"); } } for (int i = 0; i 1024的随机端口 // 下面这个运算算法只是为了得到一个大于1024的端口值 port = random1 << 8 | random2; try { user.dataListener = new TcpListener(localip, port); AddInfo("TCP 数据连接已打开(被动模式)--" + localip.ToString() + ":" + port); } catch { continue; } user.isPassive = true; string temp = localip.ToString().Replace('.', ','); // 必须把端口号IP地址告诉客户端,客户端接收到响应命令后, // 再通过新的端口连接服务器的端口P,然后进行文件数据传输 sendString = "227 Entering Passive Mode(" + temp + "," + random1 + "," + random2 + ")"; RepleyCommandToUser(user, sendString); user.dataListener.Start(); break; } } // 处理PORT命令,使用主动模式进行传输 private void CommandPORT(User user, string portstring) { // 主动模式,客户端必须告知服务器接收数据的端口号,PORT 命令格式为:PORT address // address参数的格式为i1、i2、i3、i4、p1、p2,其中i1、i2、i3、i4表示IP地址 // 下面通过.字符串来组合这四个参数得到IP地址 // p1、p2表示端口号,下面通过int.Parse(temp[4]) << 8) | int.Parse(temp[5] // 这个算法来获得一个大于1024的端口来发送给服务器 string sendString = string.Empty; string[] temp = portstring.Split(','); string ipString = "" + temp[0] + "." + temp[1] + "." + temp[2] + "." + temp[3]; // 客户端发出PORT命令把客户端的IP地址和随机的端口告诉服务器 int portNum = (int.Parse(temp[4]) < 0) { user.dataSession.binaryWriter.Write(bytes, 0, count); user.dataSession.binaryWriter.Flush(); count = binaryReader.Read(bytes, 0, bytes.Length); } } else { StreamReader streamReader = new StreamReader(fs); while (streamReader.Peek() > -1) { user.dataSession.streamWriter.WriteLine(streamReader.ReadLine()); } } AddInfo("...]发送完毕!"); } finally { user.dataSession.Close(); fs.Close(); } } // 使用数据连接接收文件流(客户端发送上传文件功能) private void ReadFileByUserSession(User user, FileStream fs) { AddInfo("接收用户上传数据(文件流):[..."); try { if (user.isBinary) { byte[] bytes = new byte[1024]; BinaryWriter binaryWriter = new BinaryWriter(fs); int count = user.dataSession.binaryReader.Read(bytes, 0, bytes.Length); while (count > 0) { binaryWriter.Write(bytes, 0, count); binaryWriter.Flush(); count = user.dataSession.binaryReader.Read(bytes, 0, bytes.Length); } } else { StreamWriter streamWriter = new StreamWriter(fs); while (user.dataSession.streamReader.Peek() > -1) { streamWriter.Write(user.dataSession.streamReader.ReadLine()); streamWriter.Flush(); } } AddInfo("...]接收完毕"); } finally { user.dataSession.Close(); fs.Close(); } } private void label3_Click(object sender, EventArgs e) { } } }
首先要理解基本的原理,2台电脑间实现TCP通讯,首先要建立起连接,在这里要提到服务器端与客户端,两个的区别通俗讲就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两个人对话,肯定是先有人先发起会话,要不然谁都不讲,谈什么话题,呵呵!一样,TCPIP下建立连接首先要有一个服务器,它是被动的,它只能等待别人跟它建立连接,自己不会去主动连接,那客户端如何去连接它呢,这里提到2个东西,IP地址和端口号,通俗来讲就是你去拜访某人,知道了他的地址是一号大街2号楼,这个是IP地址,那么1号楼这么多门牌号怎么区分,嗯!门牌号就是端口(这里提到一点,我们访问网页的候也是IP地址和端口号,IE默认的端口号是80),一个服务器可以接受多个客户端的连接,但是一个客户端只能连接一台服务器,在连接后,服务器自动划分内存区域以分配各个客户端的通讯,那么,那么多的客户端服务器如何区分,你可能会说,根据IP么,不是很完整,很简单的例子,你一台计算机开3个QQ,服务器怎么区分?所以准确的说是IP和端口号,但是客户端的端口号不是由你自己定的,是由计算机自动分配的,要不然就出现端口冲突了,说的这么多,看下面的这张图就简单明了了。 在上面这张图中,你可以理解为程序A和程序B是2个SOCKET程序,服务器端程序A设置端口为81,已接受到3个客户端的连接,计算机C开了2个程序,分别连接到E和D,而他的端口是计算机自动分配的,连接到E的端口为789,连接到D的为790。 了解了TCPIP通讯的基本结构后,接下来讲解建立的流程,首先声明一下我用的开发环境是Visual Studio2008版的,语言C#,组件System.Net.Sockets,流程的建立包括服务器端的建立和客户端的建立,如图所示: 二、实现: 1.客户端: 第一步,要创建一个客户端对象TcpClient(命名空间在System.Net.Sockets),接着,调用对象下的方法BeginConnect进行尝试连接,入口参数有4个,address(目标IP地址),port(目标端口号),requestCallback(连接成功后的返调函数),state(传递参数,是一个对象,随便什么都行,我建议是将TcpClient自己传递过去),调用完毕这个函数,系统将进行尝试连接服务器。 第二步,在第一步讲过一个入口参数requestCallback(连接成功后的返调函数),比如我们定义一个函数void Connected(IAsyncResult result),在连接服务器成功后,系统会调用此函数,在函数里,我们要获取到系统分配的数据流传输对象(NetworkStream),这个对象是用来处理客户端与服务器端数据传输的,此对象由TcpClient获得,在第一步讲过入口参数state,如果我们传递了TcpClient进去,那么,在函数里我们可以根据入口参数state获得,将其进行强制转换TcpClient tcpclt = (TcpClient)result.AsyncState,接着获取数据流传输对象NetworkStream ns = tcpclt.GetStream(),此对象我建议弄成全局变量,以便于其他函数调用,接着我们将挂起数据接收等待,调用ns下的方法BeginRead,入口参数有5个,buff(数据缓冲),offset(缓冲起始序号),size(缓冲长度),callback(接收到数据后的返调函数),state(传递参数,一样,随便什么都可以,建议将buff传递过去),调用完毕函数后,就可以进行数据接收等待了,在这里因为已经创建了NetworkStream对象,所以也可以进行向服务器发送数据的操作了,调用ns下的方法Write就可以向服务器发送数据了,入口参数3个,buff(数据缓冲),offset(缓冲起始序号),size(缓冲长度)。 第三步,在第二步讲过调用了BeginRead函数的一个入口参数callback(接收到数据后的返调函数),比如我们定义了一个函数void DataRec(IAsyncResult result),在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数据后,系统会调用此函数,在函数里我们要获得数据流(byte数组),在上一步讲解BeginRead函数的候还有一个入口参数state,如果我们传递了buff进去,那么,在这里我们要强制转换成byte[]类型byte[] data= (byte[])result.AsyncState,转换完毕后,我们还要获取缓冲区的大小int length = ns.EndRead(result),ns为上一步创建的NetworkStream全局对象,接着我们就可以对数据进行处理了,如果获取的length为0表示客户端已经断开连接。 具体实现代码,在这里我建立了一个名称为Test的类: 2.服务器端: 相对于客户端的实现,服务器端的实现稍复杂一点,因为前面讲过,一个服务器端可以接受N个客户端的连接,因此,在服务器端,有必要对每个连接上来的客户端进行登记,因此服务器端的程序结构包括了2个程序结构,第一个程序结构主要负责启动服务器、对来访的客户端进行登记和撤销,因此我们需要建立2个类。 第一个程序结构负责服务器的启动与客户端连接的登记,首先建立TcpListener网络侦听类,建立的候构造函数分别包括localaddr和port2个参数,localaddr指的是本地地址,也就是服务器IP地址,有人会问为什么它自己不去自动获得本机的地址?关于这个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服务器安装了2个网卡,也就有了2个IP地址,那建立服务器候就可以选择侦听的使用的是哪个网络端口了,不过一般的电脑只有一个网络端口,你可以懒点直接写个固定的函数直接获取IP地址System.Net.Dns.GetHostAddresses(System.Net.Dns.GetHostName())[0],GetHostAddresses函数就是获取本机的IP地址,默认选择第一个端口于是后面加个[0],第2个参数port是真侦听的端口,这个简单,自己决定,如果出现端口冲突,函数自己会提醒错误的。第二步,启动服务器,TcpListener.Start()。第三步,启动客户端的尝试连接,TcpListener.BeginAcceptTcpClient,入口2个参数,callback(客户端连接上后的返调函数),state(传递参数,跟第二节介绍的一样,随便什么都可以,建立把TcpListener自身传递过去),第四步,建立客户端连接上来后的返调函数,比如我们建立个名为void ClientAccept(IAsyncResult result)的函数,函数里,我们要获取客户端的对象,第三步里讲过我们传递TcpListener参数进去,在这里,我们通过入口参数获取它TcpListener tcplst = (TcpListener)result.AsyncState,获取客户端对象TcpClient bak_tcpclient = tcplst.EndAcceptTcpClient(result),这个bak_tcpclient我建议在类里面建立个列表,然后把它加进去,因为下一个客户端连接上来后此对象就会被冲刷掉了,客户端处理完毕后,接下来我们要启动下一个客户端的连接tcplst.BeginAcceptTcpClient(new AsyncCallback(sub_ClientAccept), tcplst),这个和第三步是一样的,我就不重复了。 第二个程序结构主要负责单个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处理程序,主要负责数据的通讯,方法很类似客户端的代码,基本大同,除了不需要启动连接的函数,因此这个程序结构主要启动下数据的侦听的功能、判断断开的功能、数据发送的功能即可,在第一个程序第四步我们获取了客户端的对象bak_tcpclient,在这里,我们首先启动数据侦听功能NetworkStream ns= bak_tcpclient.GetStream();ns.BeginRead(data, 0, 1024, new AsyncCallback(DataRec), data);这个跟我在第二节里介绍的是一模一样的(第二节第10行),还有数据的处理函数,数据发送函数,判断连接已断开的代码与第二节也是一模一样的,不过在这里我们需要额外的添加一段代码,当判断出连接已断开的候,我们要将客户端告知第一个程序结构进行删除客户端操作,这个方法我的实现方法是在建立第二个程序结构的候,将第一个程序结构当参数传递进来,判断连接断开后,调用第一个程序结构的公开方法去删除,即从客户端列表下删除此对象。 第一个程序结构我们定义一个TSever的类,第二个程序结构我们一个TClient的类,代码如下:TSever类
首先要理解基本的原理,2台电脑间实现TCP通讯,首先要建立起连接,在这里要提到服务器端与客户端,两个的区别通俗讲就是主动与被动的关系,两个人对话,肯定是先有人先发起会话,要不然谁都不讲,谈什么话题,呵呵!一样,TCPIP下建立连接首先要有一个服务器,它是被动的,它只能等待别人跟它建立连接,自己不会去主动连接,那客户端如何去连接它呢,这里提到2个东西,IP地址和端口号,通俗来讲就是你去拜访某人,知道了他的地址是一号大街2号楼,这个是IP地址,那么1号楼这么多门牌号怎么区分,嗯!门牌号就是端口(这里提到一点,我们访问网页的候也是IP地址和端口号,IE默认的端口号是80),一个服务器可以接受多个客户端的连接,但是一个客户端只能连接一台服务器,在连接后,服务器自动划 分内存区域以分配各个客户端的通讯,那么,那么多的客户端服务器如何区分,你可能会说,根据IP么,不是很完整,很简单的例子,你一台计算机开3个QQ,服务器怎么区分?所以准确的说是IP和端口号,但是客户端的端口号不是由你自己定的,是由计算机自动分配的,要不然就出现端口冲突了,说的这么多,看下面的这张图就简单明了了。 在上面这张图中,你可以理解为程序A和程序B是2个SOCKET程序,服务器端程序A设置端口为81,已接受到3个客户端的连接,计算机C开了2个程序,分别连接到E和D,而他的端口是计算机自动分配的,连接到E的端口为789,连接到D的为790。 了解了TCPIP通讯的基本结构后,接下来讲解建立的流程,首先声明一下我用的开发环境是Visual Studio2008版的,语言C#,组件System.Net.Sockets,流程的建立包括服务器端的建立和客户端的建立,如图所示: 二、实现: 1.客户端: 第一步,要创建一个客户端对象TcpClient(命名空间在System.Net.Sockets),接着,调用对象下的方法BeginConnect进行尝试连接,入口参数有4个,address(目标IP地址),port(目标端口号),requestCallback(连接成功后的返调函数),state(传递参数,是一个对象,随便什么都行,我建议是将TcpClient自己传递过去),调用完毕这个函数,系统将进行尝试连接服务器。 第二步,在第一步讲过一个入口参数requestCallback(连接成功后的返调函数),比如我们定义一个函数void Connected(IAsyncResult result),在连接服务器成功后,系统会调用此函数,在函数里,我们要获取到系统分配的数据流传输对象(NetworkStream),这个对象是用来处理客户端与服务器端数据传输的,此对象由TcpClient获得,在第一步讲过入口参数state,如果我们传递了TcpClient进去,那么,在函数里我们可以根据入口参数state获得,将其进行强制转换TcpClient tcpclt = (TcpClient)result.AsyncState,接着获取数据流传输对象NetworkStream ns = tcpclt.GetStream(),此对象我建议弄成全局变量,以便于其他函数调用,接着我们将挂起数据接收等待,调用ns下的方法BeginRead,入口参数有5个,buff(数据缓冲),offset(缓冲起始序号),size(缓冲长度),callback(接收到数据后的返调函数),state(传递参数,一样,随便什么都可以,建议将buff传递过去),调用完毕函数后,就可以进行数据接收等待了,在这里因为已经创建了NetworkStream对象,所以也可以进行向服务器发送数据的操作了,调用ns下的方法Write就可以向服务器发送数据了,入口参数3个,buff(数据缓冲),offset(缓冲起始序号),size(缓冲长度)。 第三步,在第二步讲过调用了BeginRead函数的一个入口参数callback(接收到数据后的返调函数),比如我们定义了一个函数void DataRec(IAsyncResult result),在服务器向客户端发送数据后,系统会调用此函数,在函数里我们要获得数据流(byte数组),在上一步讲解BeginRead函数的候还有一个入口参数state,如果我们传递了buff进去,那么,在这里我们要强制转换成byte[]类型byte[] data= (byte[])result.AsyncState,转换完毕后,我们还要获取缓冲区的大小int length = ns.EndRead(result),ns为上一步创建的NetworkStream全局对象,接着我们就可以对数据进行处理了,如果获取的length为0表示客户端已经断开连接。 具体实现代码,在这里我建立了一个名称为Test的类: 2.服务器端: 相对于客户端的实现,服务器端的实现稍复杂一点,因为前面讲过,一个服务器端可以接受N个客户端的连接,因此,在服务器端,有必要对每个连接上来的客户端进行登记,因此服务器端的程序结构包括了2个程序结构,第一个程序结构主要负责启动服务器、对来访的客户端进行登记和撤销,因此我们需要建立2个类。 第一个程序结构负责服务器的启动与客户端连接的登记,首先建立TcpListener网络侦听类,建立的候构造函数分别包括localaddr和port2个参数,localaddr指的是本地地址,也就是服务器IP地址,有人会问为什么它自己不去自动获得本机的地址?关于这个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服务器安装了2个网卡,也就有了2个IP地址,那建立服务器候就可以选择侦听的使用的是哪个网络端口了,不过一般的电脑只有一个网络端口,你可以懒点直接写个固定的函数直接获取IP地址System.Net.Dns.GetHostAddresses(System.Net.Dns.GetHostName())[0],GetHostAddresses函数就是获取本机的IP地址,默认选择第一个端口于是后面加个[0],第2个参数port是真侦听的端口,这个简单,自己决定,如果出现端口冲突,函数自己会提醒错误的。第二步,启动服务器,TcpListener.Start()。第三步,启动客户端的尝试连接,TcpListener.BeginAcceptTcpClient,入口2个参数,callback(客户端连接上后的返调函数),state(传递参数,跟第二节介绍的一样,随便什么都可以,建立把TcpListener自身传递过去),第四步,建立客户端连接上来后的返调函数,比如我们建立个名为void ClientAccept(IAsyncResult result)的函数,函数里,我们要获取客户端的对象,第三步里讲过我们传递TcpListener参数进去,在这里,我们通过入口参数获取它TcpListener tcplst = (TcpListener)result.AsyncState,获取客户端对象TcpClient bak_tcpclient = tcplst.EndAcceptTcpClient(result),这个bak_tcpclient我建议在类里面建立个列表,然后把它加进去,因为下一个客户端连接上来后此对象就会被冲刷掉了,客户端处理完毕后,接下来我们要启动下一个客户端的连接tcplst.BeginAcceptTcpClient(new AsyncCallback(sub_ClientAccept), tcplst),这个和第三步是一样的,我就不重复了。 第二个程序结构主要负责单个客户端与服务器端的处理程序,主要负责数据的通讯,方法很类似客户端的代码,基本大同,除了不需要启动连接的函数,因此这个程序结构主要启动下数据的侦听的功能、判断断开的功能、数据发送的功能即可,在第一个程序第四步我们获取了客户端的对象bak_tcpclient,在这里,我们首先启动数据侦听功能NetworkStream ns= bak_tcpclient.GetStream();ns.BeginRead(data, 0, 1024, new AsyncCallback(DataRec), data);这个跟我在第二节里介绍的是一模一样的(第二节第10行),还有数据的处理函数,数据发送函数,判断连接已断开的代码与第二节也是一模一样的,不过在这里我们需要额外的添加一段代码,当判断出连接已断开的候,我们要将客户端告知第一个程序结构进行删除客户端操作,这个方法我的实现方法是在建立第二个程序结构的候,将第一个程序结构当参数传递进来,判断连接断开后,调用第一个程序结构的公开方法去删除,即从客户端列表下删除此对象。 第一个程序结构我们定义一个TSever的类,第二个程序结构我们一个TClient的类,代码如下:TSever类

110,571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NET技术 C#
社区管理员
  • C#
  • Web++
  • by_封爱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让您成为最强悍的C#开发者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