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ndroid 应用框架原理与程序设计36技 10.4.2 里的VIEW完全弄不出来,求指点

afairycell 2013-12-06 10:20:16
--ac01.java
package com.example.kx04;

import android.app.Activity;
import android.os.Bundle;
import android.view.KeyEvent;
import android.view.View;
import android.view.ViewGroup;
import android.view.View.OnClickListener;
import android.widget.Button;
import android.widget.LinearLayout;

public class ac01 extends Activity implements OnClickListener {
private final int WC = ViewGroup.LayoutParams.WRAP_CONTENT;
private LinearLayout layout;
private GraphicView gv;

@Override
public void onCreate(Bundle icicle) {
super.onCreate(icicle);
layout = new LinearLayout(this);
layout.setOrientation(LinearLayout.HORIZONTAL);
LinearLayout.LayoutParams param = new LinearLayout.LayoutParams(200,
300);
param.leftMargin = 1;
gv = new GraphicView(this);
layout.addView(gv, param);
Button btn = new Button(this);
btn.setText("Exit");
btn.setOnClickListener(this);
param = new LinearLayout.LayoutParams(WC, WC);
param.leftMargin = 10;
layout.addView(btn, param);
gv.build_model();
gv.requestFocus();
}

@Override
public boolean onKeyDown(int keyCode, KeyEvent msg) {
if (keyCode == KeyEvent.KEYCODE_DPAD_DOWN)
gv.MoveDown();
if (keyCode == KeyEvent.KEYCODE_DPAD_UP)
gv.MoveUp();
if (keyCode == KeyEvent.KEYCODE_Z)
gv.zip_toggle();
return true;
}

public void onClick(View arg0) {
finish();
}
}
...全文
109 4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4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afairycell 2013-12-06
  • 打赏
  • 举报
回复
--AndroidManifest.xml <?xml version="1.0" encoding="utf-8"?> <manifest xmlns:android="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android" xmlns:my="http://schemas.android.com/apk/res/com.example.kx04.GraphicView" package="com.example.kx04" android:versionCode="1" android:versionName="1.0" > <uses-sdk android:minSdkVersion="8" android:targetSdkVersion="18" /> <application android:allowBackup="true" android:icon="@drawable/ic_launcher" android:label="@string/app_name" android:theme="@style/AppTheme" > <com.example.kx04.GraphicView android:layout_width="wrap_content" android:layout_height="wrap_content" /> <activity android:name="com.example.kx04.MainActivity" android:label="@string/app_name" > </activity> <activity android:name="ac01" > <intent-filter> <action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action.MAIN" /> <category android:name="android.intent.category.LAUNCHER" /> </intent-filter> </activity> </application> </manifest>
afairycell 2013-12-06
  • 打赏
  • 举报
回复
--GraphicView package com.example.kx04; import java.util.ArrayList; import java.util.HashMap; import android.content.Context; import android.graphics.Canvas; import android.graphics.Color; import android.graphics.Paint; import android.view.View; public class GraphicView extends View { private Paint paint = new Paint(); private ObjectMap root, next_node, curr_item, pa; private MapList show_list, lv_0_coll, lv_1_coll, lv_2_coll; private int base, x, y, target_index, acc_index; private class MapList extends ArrayList<ObjectMap>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 } private class ObjectMap extends HashMap<String, Object> { private static final long serialVersionUID = 1L; public void put_object(String key, Object value) { super.put(key, value); } public void put_string(String key, String value) { super.put(key, value); } public MapList get_sons() { return (MapList) super.get("sons"); } } GraphicView(Context context) { super(context); target_index = 0; base = 0; root = getNewNode(null, "goal"); } @Override protected void onDraw(Canvas canvas) { canvas.drawColor(Color.BLUE); y = base + 6; acc_index = 0; show_list = new MapList(); this.drawNode_recursive(root, canvas); } private void drawNode_recursive(ObjectMap curr_node, Canvas canvas) { String level = curr_node.get("level").toString(); int k = Integer.valueOf(level); x = k * 10 + 2; MapList son_coll = curr_node.get_sons(); int sz = son_coll.size(); String plus = "+"; // zip if (sz == 0) { plus = "-"; show_list.add(curr_node); this.drawNode(x, y, curr_node, plus, canvas); if (pa != null) pa.put_object("last_pos", new Integer(y)); curr_node.put_object("last_pos", new Integer(y + 6)); return; } else { plus = curr_node.get("zip").toString(); if (plus == "+") { show_list.add(curr_node); this.drawNode(x, y, curr_node, plus, canvas); pa = (ObjectMap) curr_node.get("parent"); if (pa != null) pa.put_object("last_pos", new Integer(y)); curr_node.put_object("last_pos", new Integer(y + 6)); return; } show_list.add(curr_node); this.drawNode(x, y, curr_node, plus, canvas); pa = (ObjectMap) curr_node.get("parent"); if (pa != null) pa.put("last_pos", new Integer(y)); curr_node.put_object("last_pos", new Integer(y + 6)); for (int i = 0; i < sz; i++) { next_node = (ObjectMap) son_coll.get(i); y = y + 15; this.drawNode_recursive(next_node, canvas); } } } private void drawNode(int x, int y, ObjectMap curr_node, String plus, Canvas canvas) { String tx = curr_node.get("name").toString(); paint.setAntiAlias(true); if (x != 2) { paint.setColor(Color.DKGRAY); canvas.drawLine(x - 5, y + 5, x, y + 5, paint); pa = (ObjectMap) curr_node.get("parent"); Integer last_pos = (Integer) pa.get("last_pos"); int last_y = last_pos; canvas.drawLine(x - 5, last_y + 4, x - 5, y + 5, paint); } paint.setColor(Color.BLACK); paint.setStrokeWidth(1); paint.setColor(Color.LTGRAY); canvas.drawRect(x, y, x + 10, y + 10, paint); paint.setColor(Color.BLUE); canvas.drawLine(x + 2, y + 5, x + 8, y + 5, paint); if (plus == "+") canvas.drawLine(x + 5, y + 2, x + 5, y + 8, paint); if (plus == "@") canvas.drawRect(x + 2, y + 2, x + 8, y + 8, paint); String level = curr_node.get("level").toString(); int k = Integer.valueOf(level); switch (k) { case 0: paint.setColor(Color.BLACK); break; case 1: paint.setColor(Color.BLUE); break; case 2: paint.setColor(Color.BLACK); break; case 3: paint.setColor(Color.BLUE); break; } if (target_index == acc_index) paint.setColor(Color.RED); canvas.drawText(tx, x + 13, y + 8, paint); acc_index++; } public void build_model() { root = getNewNode(null, "goal"); lv_0_coll = root.get_sons(); curr_item = getNewNode(root, "money"); lv_0_coll.add(curr_item); lv_1_coll = curr_item.get_sons(); lv_1_coll.add(getNewNode(curr_item, "salary")); lv_1_coll.add(getNewNode(curr_item, "bonus")); lv_1_coll.add(getNewNode(curr_item, "extra_bonus")); curr_item.put_string("zip", "@"); curr_item = getNewNode(root, "thing"); lv_0_coll.add(curr_item); lv_1_coll = curr_item.get_sons(); next_node = getNewNode(curr_item, "few"); lv_1_coll.add(next_node); lv_2_coll = next_node.get_sons(); lv_2_coll.add(getNewNode(next_node, "little")); lv_2_coll.add(getNewNode(next_node, "fewer")); next_node.put("zip", "+"); lv_1_coll.add(getNewNode(curr_item, "middle")); lv_1_coll.add(getNewNode(curr_item, "busy")); curr_item.put_string("zip", "@"); curr_item = getNewNode(root, "long"); lv_0_coll.add(curr_item); lv_1_coll = curr_item.get_sons(); lv_1_coll.add(getNewNode(curr_item, "short")); lv_1_coll.add(getNewNode(curr_item, "middle")); lv_1_coll.add(getNewNode(curr_item, "long")); curr_item.put_string("zip", "@"); root.put_string("zip", "@"); } private ObjectMap getNewNode(ObjectMap pa, String name) { String lv = null; String level = null; if (pa == null) level = "0"; else { lv = pa.get("level").toString(); level = String.valueOf(Integer.valueOf(lv) + 1); } ObjectMap m_obj = new ObjectMap(); m_obj.put_object("last_pos", new Integer(18)); m_obj.put_string("level", level); m_obj.put_string("name", name); m_obj.put_object("parent", pa); m_obj.put_object("sons", new MapList()); m_obj.put_string("zip", "+"); return m_obj; } public void MoveUp() { target_index--; this.invalidate(); } public void MoveDown() { target_index++; this.invalidate(); } public void zip_toggle() { ObjectMap curr_node = show_list.get(target_index); String zz = curr_node.get("zip").toString(); if (zz == "@") { curr_node.put_string("zip", "+"); this.invalidate(); } if (zz == "+") { curr_node.put_string("zip", "@"); this.invalidate(); } } }
MaxCrazy 2013-12-06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没有setContentView(layout); ,所以不显示VIEW
afairycell 2013-12-06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我找出是啥脑残的问题了,我只能CAO了,坑。。。这书太坑了,等人找到问题拿分啦,其实太简单了
 本书内容   本书的各个章节及其组织方式如下所示。   第1章“Android系统概述”,概述Android系统方面的内容,包括智能手机平台的发展历程、Android系统的特点、Android的3种开发工作,以及Android的2种不同的开发方式。   第2章“Android系统开发综述”,介绍Android系统开发的综述性内容,包括工具使用、获得代码、编译系统、仿真器运行、SDK使用等。   第3章“Android的Linux内核与驱动程序”,介绍Android内核的特点、Android中使用的专用驱动程序、Android系统可能使用的标准设备驱动。   第4章“Android的底层库和程序”,介绍Android系统的基础程序,以本地程序为主。   第5章“Android的Java虚拟机和Java环境”,这是介于本地和Java层之间的相关内容,主要介绍Android的Java虚拟机Dalvik的基本概念、Android Java程序的环境、JNI的使用方法,以及Java框架的启动流程等。   第6章“Android的GUI系统”,包括Android GUI系统架构、底层的pixelflinger和libui库、Surface系统、Skia和2D图形系统、Android的OpenGL和3D图形系统等内容。   第7章“Android的Audio系统”,主要是音频的输入输出环节,音频系统从驱动程序、本地框架到Java框架都具有内容。   第8章“Android的Video输入输出系统”,介绍Android的Video输入输出系统,包括Overlay系统和Camera系统两个部分,前者只有本地的内容,后者各个层次均有内容。   第9章“Android的多媒体系统”,介绍Android的多媒体系统的核心部分,包括Android中多媒体系统的业务、结构、多媒体系统的核心框架、OpenCore系统结构和使用等内容。   第10章“Android的电话部分”,介绍Android系统在电话方面的功能,Android是智能手机系统,电话是其核心部分。   第11章“Android的连接部分”,主要包括WiFi、蓝牙及定位系统等,这些Android的连接部分也具有从驱动层到Java应用层的结构。   第12章“Android的传感器系统”,传感器系统涉及Android的各个层次,具有完整的结构,相比其他系统,传感器系统的各个层次都比较简单。   第6~12章分模块介绍Android的几个核心系统,主要是本地框架和Java框架方面的内容,兼顾应用程序和驱动层,这是本书的重点。   第13章“Android应用程序概述及框架”,介绍Android应用程序层的基本概念和应用程序框架,这部分内容是Android自下而上的第4个层次,可以基于源代码或者SDK开发,它们之间的差别非常小。   第14章“Android应用程序的主要方面”,介绍Android应用程序层开发的各个方面,基本上是横向内容,包括应用程序的基本控制、各种UI元素的使用、图形API使用3个方面的内容。   第15章“Android应用程序的设计思想”,本章的内容是基于通用的应用程序和GUI程序的通用设计思想,结合Android系统自身的特点,提出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和设计方法。   本书读者   本书适应广大的读者群,力Android的系统移植、应用程序开发、系统框架改进方面给读者全面的支持。不同的读者在学习本书时,应该使用不同的方法。   Android初级开发者:在本书指引下阅读代码,搭建系统开发环境,对于Android应用程序的开发者,重点关注后3章的内容。   Android中、高级开发者:通过本书的引导,学习系统架构,关注开发要点,并尽量使用手机系统的通用设计思想、软件工程思想、系统工程思想来指导Android系统学习。   嵌入式Linux系统学习者:将Android作为一个集Linux核心和应用层程序于一体的系统进行学习,并可以利用Android的仿真环境运行和调试程序。   读者在学习本书的过程中,应尽量对照本书的框图和手头的Android源代码,这样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本书在重点代码中加上大量的注释,帮助读者阅读,对于非重点的代码,不占用本书的篇幅,读者可以参考开放的源代码。可以采用顺序读和重点读相结合的方式学习本书,顺序读关注系统框架,重点读关注开发要点。   本书作者   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提炼和综合Android早期开发者的经验、中国大陆Androidin社区的开发成果,以及各位专家的经验和术,这是本书出版的知识源泉。本书主要由Androidin社区的两名核心术专家韩超和梁泉领衔规划和编著,韩超统稿。总部设在南加州、专注于Android平台并提供其移动应用开发及解决方案的迈奔无线(mAPPn Inc.)也投入术和人力参与了本书的工作。   参与本书编写的还有于仕林、张宇、张超等人,赵家维、黄亮、沈桢、徐威特、杨钰等参与了审校工作。   由于时间仓促,可能依然存在一些错误和问题,请读者见谅,欢迎读者讨论和指点。 编辑本段 目 录   第1章 Android系统概述 1   1.1 基础知识 1   1.1.1 Android开发系统的由来 1   1.1.2 移动电话系统开发模式 2   1.1.3 未来移动电话的功能及Android的优势 4   1.2 Android的开发工作 6   1.2.1 Android移植开发 6   1.2.2 Android应用开发 8   1.2.3 Android系统开发 9   1.3 Android的SDK与源代码 10   1.3.1 基于SDK的Android开发 10   1.3.2 基于源代码SDK Android开发 11   第2章 Android系统开发综述 13   2.1 Android的系统架构 13   2.1.1 软件结构 13   2.1.2 Android的工具 16   2.2 Android源代码的开发环境 18   2.2.1 Android源代码的获取和提交 18   2.2.2 Android源代码结构 21   2.2.3 编译 24   2.2.4 系统的运行 25   2.3 Android SDK的开发环境 32   2.3.1 SDK的结构 32   2.3.2 Windows环境SDK开发 33   2.3.3 Linux环境SDK开发 42   第3章 Android的Linux内核与驱动程序 44   3.1 Linux核心与驱动 44   3.2 Android专用驱动 45   3.2.1 Ashmem 45   3.2.2 Binder 45   3.2.3 Logger 46   3.3 Android使用的设备驱动 46   3.3.1 Framebuffer显示驱动 46   3.3.2 Event输入设备驱动 48   3.3.3 v4l2摄像头——视频驱动 50   3.3.4 OSS音频驱动 53   3.3.5 ALSA音频驱动 54   3.3.6 MTD驱动 56   3.3.7 蓝牙驱动 57   3.3.8 Wlan驱动 58   第4章 Android的底层库和程序 60   4.1 底层库和程序的结构 60   4.1.1 本地实现的基本结构 60   4.1.2 增加本地程序和库的方法 61   4.2 标准C/C++库bionic 64   4.3 C语言工具库libcutils 65   4.4 init可执行程序 66   4.5 Shell工具 72   4.6 C++工具库libutils 75   4.6.1 libutils的基本内容 75   4.6.2 Binder 76   4.6.3 libutils中的其他内容 82   4.7 Android的系统进程 85   4.7.1 servicemanager 85   4.7.2 zygote 87   第5章 Android的Java虚拟机和Java环境 88   5.1 Dalvik虚拟机和核心库 88   5.1.1 dex工具库和虚拟机的实现 89   5.1.2 核心库 90   5.1.3 nativehelper库 91   5.2 Android的Java程序环境 91   5.2.1 Java类的层次结构 91   5.2.2 Android Java类的代码 92   5.2.3 Android系统API 92   5.3 JNI的使用 96   5.3.1 JNI的架构和实现方式 97   5.3.2 JNI的实现方式 97   5.3.3 在应用程序中使用JNI 99   5.4 系统服务的Java部分 101   5.4.1 Binder 102   5.4.2 ServiceManager 103   5.4.3 系统进程 103   第6章 Android的GUI系统 106   6.1 Android GUI系统综述 106   6.2 pixelflinger和libui库 108   6.2.1 pixelflinger 108   6.2.2 libui 108   6.2.3 输出/输入与硬件的接口 109   6.3 Surface系统 113   6.3.1 Surface系统本地接口 113   6.3.2 SurfaceFlinger本地代码 115   6.3.3 Surface的Java和JNI代码 119   6.4 Skia和2D图形系统 121   6.4.1 Skia底层库 121   6.4.2 Android图形系统的JNI接口 124   6.4.3 Android的图形包(graphics) 125   6.5 Android的OpenGL系统与3D图形系统 125   6.5.1 OpenGL的本地代码 125   6.5.2 OpenGL的JNI代码 130   6.5.3 OpenGL的Java类 130   第7章 Android的Audio系统 132   7.1 Audio系统综述 132   7.2 Audio系统和上层接口 134   7.2.1 Audio系统的各个层次 134   7.2.2 media库中的Audio框架部分 135   7.2.3 AudioFlinger本地代码 138   7.2.4 Audio系统的JNI代码 140   7.2.5 Audio系统的Java代码 142   7.3 Audio的硬件抽象层 142   7.3.1 Audio硬件抽象层的接口定义 142   7.3.2 AudioFlinger中自带Audio硬件抽象层实现 144   7.3.3 Audio硬件抽象层的真正实现 150   第8章 Android的Video输入输出系统 151   8.1 Video输入输出系统综述 151   8.1.1 Android的Overlay系统结构 152   8.1.2 Android的Camera系统结构 153   8.2 Overlay系统 155   8.2.1 Overlay系统的框架部分定义 156   8.2.2 SurfaceFlinger系统的Overlay部分 158   8.3 Overlay的硬件抽象层 161   8.3.1 Overlay系统硬件抽象层的接口 161   8.3.2 Overlay系统硬件实现框架 164   8.3.3 Overlay系统硬件实现的注意事项 166   8.4 Camera系统与上层接口 169   8.4.1 Camera本地代码框架 169   8.4.2 CameraService 176   8.4.3 Camera的JNI代码 179   8.4.4 Camera的Java代码 182   8.5 Camera的硬件抽象层 182   8.5.1 Camera硬件抽象层的接口定义 182   8.5.2 Camera硬件抽象层的桩实现 184   8.5.3 Camera硬件抽象层的硬件实现 188   第9章 Android的多媒体系统 190   9.1 Android多媒体系统的结构和业务 190   9.1.1 多媒体系统的宏观结构 190   9.1.2 多媒体的各种业务 192   9.2 多媒体系统的各个层次 199   9.2.1 libmedia的框架部分 199   9.2.2 多媒体服务 208   9.2.3 多媒体部分的JNI代码 213   9.2.4 多媒体部分的Java框架代码 215   9.2.5 android.widget.VideoView类 216   9.3 多媒体实现的核心部分OpenCore 216   9.3.1 OpenCore概述 216   9.3.2 OpenCore的层次结构 217   9.3.3 OpenCore的OSCL部分 219   9.3.4 OpenCore的文件格式和编解码部分 221   9.3.5 OpenCore 的Node 222   9.3.6 OpenCore 的功能扩展 223   9.3.7 OpenCore的 Player 226   9.3.8 OpenCore 的Author 236   第10章 Android的电话部分 243   10.1 Android电话部分综述 243   10.2 Modem驱动 243   10.3 本地的RIL代码 245   10.3.1 简介 245   10.3.2 RILD守护进程 246   10.3.3 libril库 247   10.3.4 RIL的实现库Reference RIL 247   10.3.5 Request(请)流程 248   10.3.6 Response(响应)流程 249   10.3.7 RIL的移植工作 251   10.4 Java框架应用 251   10.4.1 基本架构 252   10.4.2 呼叫 255   10.4.3 短信 256   10.4.4 数据连接 257   10.4.5 其他框架部分及其他应用 258   第11章 Android的连接部分 259   11.1 WiFi部分 259   11.1.1 WiFi基本架构 259   11.1.2 WiFi本地实现 260   11.1.3 WiFi的Java和JNI 263   11.1.4 Settings中的WiFi设置 265   11.1.5 WiFi工作流程实例 265   11.2 蓝牙部分 267   11.2.1 蓝牙基本架构 268   11.2.2 蓝牙用户空间库bluez 269   11.2.3 bluez适配层 272   11.2.4 蓝牙的JNI和Java部分 272   11.3 GPS和定位部分 280   11.3.1 定位系统基本架构 281   11.3.2 定位系统驱动层 281   11.3.3 GPS本地实现 282   11.3.4 GPS JNI实现 283   11.3.5 定位系统Java实现 284   第12章 Android的传感器系统 286   12.1 传感器系统综述 286   12.2 传感器系统层次结构 288   12.2.1 传感器系统的各个层次 288   12.2.2 传感器系统的JNI 288   12.2.3 传感器系统的Java代码 290   12.3 传感器系统的硬件抽象层 291   12.3.1 传感器系统硬件抽象层的接口定义 291   12.3.2 传感器系统硬件抽象层的示例实现 293   12.3.3 传感器系统硬件抽象层的实现要点 296   12.4 Sensor的使用 296
Android系统源代码情景分析》随书光盘内容(源代码) 目录如下: 第1篇 初识Android系统 第1章 准备知识 1.1 Linux内核参考书籍 1.2 Android应用程序参考书籍 1.3 下载、编译和运行Android源代码 1.3.1 下载Android源代码 1.3.2 编译Android源代码 1.3.3 运行Android模拟器 1.4 下载、编译和运行Android内核源代码 1.4.1 下载Android内核源代码 1.4.2 编译Android内核源代码 1.4.3 运行Android模拟器 1.5 开发第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 1.6 单独编译和打包Android应用程序模块 1.6.1 导入单独编译模块的mmm命令 1.6.2 单独编译Android应用程序模块 1.6.3 重新打包Android系统镜像文件 第2章 硬件抽象层 2.1 开发Android硬件驱动程序 2.1.1 实现内核驱动程序模块 2.1.2 修改内核Kconfig文件 2.1.3 修改内核Makefile文件 2.1.4 编译内核驱动程序模块 2.1.5 验证内核驱动程序模块 2.2 开发C可执行程序验证Android硬件驱动程序 2.3 开发Android硬件抽象层模块 2.3.1 硬件抽象层模块编写规范 2.3.2 编写硬件抽象层模块接口 2.3.3 硬件抽象层模块的加载过程 2.3.4 处理硬件设备访问权限问题 2.4 开发Android硬件访问服务 2.4.1 定义硬件访问服务接口 2.4.2 实现硬件访问服务 2.4.3 实现硬件访问服务的JNI方法 2.4.4 启动硬件访问服务 2.5 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来使用硬件访问服务 第3章 智能指针 3.1 轻量级指针 3.1.1 实现原理分析 3.1.2 应用实例分析 3.2 强指针和弱指针 3.2.1 强指针的实现原理分析 3.2.2 弱指针的实现原理分析 3.2.3 应用实例分析 第2篇 Android专用驱动系统 第4章 Logger日志系统 4.1 Logger日志格式 4.2 Logger日志驱动程序 4.2.1 基础数据结构 4.2.2 日志设备的初始化过程 4.2.3 日志设备文件的打开过程 4.2.4 日志记录的读取过程 4.2.5 日志记录的写入过程 4.3 运行时库层日志库 4.4 C/C++日志写入接口 4.5 Java日志写入接口 4.6 Logcat工具分析 4.6.1 相关数据结构 4.6.2 初始化过程 4.6.3 日志记录的读取过程 4.6.4 日志记录的输出过程 第5章 Binder进程间通信系统 5.1 Binder驱动程序 5.1.1 基础数据结构 5.1.2 Binder设备的初始化过程 5.1.3 Binder设备文件的打开过程 5.1.4 Binder设备文件的内存映射过程 5.1.5 内核缓冲区管理 5.2 Binder进程间通信库 5.3 Binder进程间通信应用实例 5.4 Binder对象引用计数术 5.4.1 Binder本地对象的生命周期 5.4.2 Binder实体对象的生命周期 5.4.3 Binder引用对象的生命周期 5.4.4 Binder代理对象的生命周期 5.5 Binder对象死亡通知机制 5.5.1 注册死亡接收通知 5.5.2 发送死亡接收通知 5.5.3 注销死亡接收通知 5.6 Service Manager的启动过程 5.6.1 打开和映射Binder设备文件 5.6.2 注册为Binder上下文管理者 5.6.3 循环等待Client进程请 5.7 Service Manager代理对象的获取过程 5.8 Service组件的启动过程 5.8.1 注册Service组件 5.8.2 启动Binder线程池 5.9 Service代理对象的获取过程 5.10 Binder进程间通信机制的Java接口 5.10.1 Service Manager的Java代理对象的获取过程 5.10.2 Java服务接口的定义和解析 5.10.3 Java服务的启动过程 5.10.4 Java服务代理对象的获取过程 5.10.5 Java服务的调用过程 第6章 Ashmem匿名共享内存系统 6.1 Ashmem驱动程序 6.1.1 基础数据结构 6.1.2 匿名共享内存设备的初始化过程 6.1.3 匿名共享内存设备文件的打开过程 6.1.4 匿名共享内存设备文件的内存映射过程 6.1.5 匿名共享内存块的锁定和解锁过程 6.1.6 匿名共享内存块的回收过程 6.2 运行时库cutils的匿名共享内存访问接口 6.3 匿名共享内存的C++访问接口 6.3.1 MemoryHeapBase 6.3.2 MemoryBase 6.3.3 应用实例 6.4 匿名共享内存的Java访问接口 6.4.1 MemoryFile 6.4.2 应用实例 6.5 匿名共享内存的共享原理 第3篇 Android应用程序框架 第7章 Activity组件的启动过程 7.1 Activity组件应用实例 7.2 根Activity组件的启动过程 7.3 子Activity组件在进程内的启动过程 7.4 子Activity组件在新进程中的启动过程 第8章 Service组件的启动过程 8.1 Service组件应用实例 8.2 Service组件在新进程中的启动过程 8.3 Service组件在进程内的绑定过程 第9章 Android系统广播机制 9.1 广播机制应用实例 9.2 广播接收者的注册过程 9.3 广播的发送过程 第10章 Content Provider组件的实现原理 10.1 Content Provider组件应用实例 10.1.1 ArticlesProvider 10.1.2 Article 10.2 Content Provider组件的启动过程 10.3 Content Provider组件的数据共享原理 10.3.1 数据共享模型 10.3.2 数据传输过程 10.4 Content Provider组件的数据更新通知机制 10.4.1 注册内容观察者 10.4.2 发送数据更新通知 第11章 Zygote和System进程的启动过程 11.1 Zygote进程的启动脚本 11.2 Zygote进程的启动过程 11.3 System进程的启动过程 第12章 Android应用程序进程的启动过程 12.1 应用程序进程的创建过程 12.2 Binder线程池的启动过程 12.3 消息循环的创建过程 第13章 Android应用程序的消息处理机制 13.1 创建线程消息队列 13.2 线程消息循环过程 13.3 线程消息发送过程 13.4 线程消息处理过程 第14章 Android应用程序的键盘消息处理机制 14.1 键盘消息处理模型 14.2 InputManager的启动过程 14.2.1 创建InputManager 14.2.2 启动InputManager 14.2.3 启动InputDispatcher 14.2.4 启动InputReader 14.3 InputChannel的注册过程 14.3.1 创建InputChannel 14.3.2 注册Server端InputChannel 14.3.3 注册系统当前激活的应用程序窗口 14.3.4 注册Client端InputChannel 14.4 键盘消息的分发过程 14.4.1 InputReader获得键盘事件 14.4.2 InputDispatcher分发键盘事件 14.4.3 系统当前激活的应用程序窗口获得键盘消息 14.4.4 InputDispatcher获得键盘事件处理完成通知 14.5 InputChannel的注销过程 14.5.1 销毁应用程序窗口 14.5.2 注销Client端InputChannel 14.5.3 注销Server端InputChannel 第15章 Android应用程序线程的消息循环模型 15.1 应用程序主线程消息循环模型 15.2 与界面无关的应用程序子线程消息循环模型 15.3 与界面相关的应用程序子线程消息循环模型 第16章 Android应用程序的安装和显示过程 16.1 应用程序的安装过程 16.2 应用程序的显示过程
C语言程序设计与实例TXT电子书 1 C语言概述 1.1 C语言的发展过程 1.2 当代最优秀的程序设计语言 1.3 C语言版本 1.4 C语言的特点 1.5 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语言 1.6 C和C++ 1.7 简单的C程序介绍 1.8 输入和输出函数 1.9 C源程序的结构特点 1.10 书写程序时应遵循的规则 1.11 C语言的字符集 1.12 C语言词汇 1.13 Turbo C 2.0集成开发环境的使用 1.13.1 Turbo C 2.0简介和启动 1.13.2 Turbo C 2.0集成开发环境 1.13.3 File菜单 1.13.4 Edit菜单 1.13.5 Run菜单 1.13.6 Compile菜单 1.13.7 Project菜单 1.13.8 Options菜单 1.13.9 Debug菜单 1.13.10 Break/watch菜单 1.13.11 Turbo C 2.0的配置文件 2 程序的灵魂—算法 2.1 算法的概念 21 2.2 简单算法举例 21 2.3 算法的特性 24 2.4 怎样表示一个算法 24 2.4.1 用自然语言表示算法 24 2.4.2 用流程图表示算法 24 2.4.3 三种基本结构和改进的流程图 28 2.4.4 用N-S流程图表示算法 29 2.4.5 用伪代码表示算法 30 2.4.6 用计算机语言表示算法 31 2.5 结构化程序设计方法 31 3 数据类型、运算符与表达式 3.1 C语言的数据类型 32 3.2 常量与变量 33 3.2.1 常量和符号常量 33 3.2.2 变量 33 3.3 整型数据 34 3.3.1 整型常量的表示方法 34 3.3.2 整型变量 35 3.4 实型数据 37 3.4.1 实型常量的表示方法 37 3.4.2 实型变量 38 3.4.3 实型常数的类型 39 3.5 字符型数据 39 3.5.1 字符常量 39 3.5.2 转义字符 39 3.5.3 字符变量 40 3.5.4 字符数据在内存中的存储形式及使用方法 41 3.5.5 字符串常量 41 3.5.6 符号常量 42 3.6 变量赋初值 42 3.7 各类数值型数据之间的混合运算 43 3.8 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44 3.8.1 C运算符简介 44 3.8.2 算术运算符和算术表达式 45 3.9 赋值运算符和赋值表达式 47 3.10 逗号运算符和逗号表达式 48 3.11 小结 49 3.11.1 C的数据类型 49 3.11.2 基本类型的分类及特点 49 3.11.3 常量后缀 49 3.11.4 常量类型 49 3.11.5 数据类型转换 49 3.11.6 运算符优先级和结合性 50 表达式 50 4 最简单的C程序设计—顺序程序设计 4.1 C语句概述 51 4.2 赋值语句 53 4.3 数据输入输出的概念及在C语言中的实现 54 4.4 字符数据的输入输出 54 4.4.1 putchar 函数(字符输出函数) 54 4.4.2 getchar函数(键盘输入函数) 55 4.5 格式输入与输出 55 4.5.1 printf函数(格式输出函数) 56 4.5.2 scanf函数(格式输入函数) 58 顺序结构程序设计举例 60 5 分支结构程序 5.1 关系运算符和表达式 61 5.1.1 关系运算符及其优先次序 61 5.1.2 关系表达式 61 5.2 逻辑运算符和表达式 62 5.2.1 逻辑运算符极其优先次序 62 5.2.2 逻辑运算的值 63 5.2.3 逻辑表达式 63 5.3 if语句 64 5.3.1 if语句的三种形式 64 5.3.2 if语句的嵌套 67 5.3.3 条件运算符和条件表达式 69 5.4 switch语句 70 5.5 程序举例 71 6 循环控制 6.1 概述 71 6.2 goto语句以及用goto语句构成循环 71 6.3 while语句 72 6.4 do-while语句 74 6.5 for语句 76 6.6 循环的嵌套 79 6.7 几种循环的比较 79 6.8 break和continue语句 79 6.8.1 break语句 79 6.8.2 continue 语句 80 6.9 程序举例 81 7 数组 7.1 一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82 7.1.1 一维数组的定义方式 82 7.1.2 一维数组元素的引用 83 7.1.3 一维数组的初始化 84 7.1.4 一维数组程序举例 84 7.2 二维数组的定义和引用 86 7.2.1 二维数组的定义 86 7.2.2 二维数组元素的引用 86 7.2.3 二维数组的初始化 87 7.2.4 二维数组程序举例 89 7.3 字符数组 89 7.3.1 字符数组的定义 89 7.3.2 字符数组的初始化 89 7.3.3 字符数组的引用 90 7.3.4 字符串和字符串结束标志 91 7.3.5 字符数组的输入输出 91 7.3.6 字符串处理函数 92 7.4 程序举例 94 本章小结 97 8 函 数 8.1 概述 98 8.2 函数定义的一般形式 99 8.3 函数的参数和函数的值 100 8.3.1 形式参数和实际参数 101 8.3.2 函数的返回值 102 8.4 函数的调用 106 8.4.1 函数调用的一般形式 106 8.4.2 函数调用的方式 106 8.4.3 被调用函数的声明和函数原型 107 8.5 函数的嵌套调用 108 8.6 函数的递归调用 109 8.7 数组作为函数参数 110 8.8 局部变量和全局变量 112 8.8.1 局部变量 113 8.8.2 全局变量 119 8.9 变量的存储类别 120 8.9.1 动态存储方式与静态动态存储方式 120 8.9.2 auto变量 120 8.9.3 用static声明局部变量 121 8.9.4 register变量 122 用extern声明外部变量 123 9 预处理命令 9.1 概述 124 9.2 宏定义 125 9.2.1 无参宏定义 126 9.2.2 带参宏定义 127 9.3 文件包含 128 9.4 条件编译 130 9.5 本章小结 10 指针 10.1 地址指针的基本概念 131 10.2 变量的指针和指向变量的指针变量 132 10.2.1 定义一个指针变量 133 10.2.2 指针变量的引用 133 10.2.3 指针变量作为函数参数 137 10.2.4 指针变量几个问题的进一步说明 140 10.3 数组指针和指向数组的指针变量 141 10.3.1 指向数组元素的指针 142 10.3.2 通过指针引用数组元素 143 10.3.3 数组名作函数参数 146 10.3.4 指向多维数组的指针和指针变量 148 10.4 字符串的指针指向字符串的针指变量 150 10.4.1 字符串的表示形式 152 10.4.2 使用字符串指针变量与字符数组的区别 158 10.5 函数指针变量 159 10.6 指针型函数 160 10.7 指针数组和指向指针的指针 161 10.7.1 指针数组的概念 161 10.7.2 指向指针的指针 164 10.7.3 main函数的参数 166 10.8 有关指针的数据类型和指针运算的小结 167 10.8.1 有关指针的数据类型的小结 167 10.8.2 指针运算的小结 167 10.8.3 void指针类型 168 11 结构体与共用体 11.1 定义一个结构的一般形式 170 11.2 结构类型变量的说明 172 11.3 结构变量成员的表示方法 174 11.4 结构变量的赋值 174 11.5 结构变量的初始化 175 11.6 结构数组的定义 175 11.7 结构指针变量的说明和使用 177 11.7.1 指向结构变量的指针 177 11.7.2 指向结构数组的指针 179 11.7.3 结构指针变量作函数参数 180 11.8 动态存储分配 181 11.9 链表的概念 182 11.10 枚举类型 184 11.10.1 枚举类型的定义和枚举变量的说明 184 11.10.2 枚举类型变量的赋值和使用 185 11.11 类型定义符typedef 12 位运算 12.1 位运算符C语言提供了六种位运算符: 189 12.1.1 按位与运算 191 12.1.2 按位或运算 192 12.1.3 按位异或运算 192 12.1.4 反运算 193 12.1.5 左移运算 193 12.1.6 右移运算 193 12.2 位域(位段) 194 12.3 本章小结 13 文件 13.1 C文件概述 197 13.2 文件指针 198 13.3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199 13.3.1 文件的打开(fopen函数) 200 13.3.2 文件关闭函数(fclose函数) 202 13.4 文件的读写 204 13.4.1 字符读写函数fgetc和fputc 204 13.4.2 字符串读写函数fgets和fputs 208 13.4.3 数据块读写函数fread和fwtrite 209 13.4.4 格式化读写函数fscanf和fprintf 201 13.5 文件的随机读写 202 13.5.1 文件定位 202 13.5.2 文件的随机读写 203 13.6 文件检测函数 204 13.6.1 文件结束检测函数feof函数 204 13.6.2 读写文件出错检测函数 205 13.6.3 文件出错标志和文件结束标志置0函数 206 13.7 C库文件 208 13.8 本章小结
目录 ······ 第1章 Android简介 1.1 一些背景信息 1.1.1 不远的过去 1.1.2 未来的前景 1.2 对Android的误解 1.3 开放的移动开发平台 1.4 自带的Android应用程序 1.5 Android SDK功能 1.5.1 对包括摄像头、GPS和加速计在内的硬件的访问 1.5.2 自带的Google地图、地理编码和基于位置的服务 1.5.3 后台服务 1.5.4 SQLite数据存储和检索数据库 1.5.5 共享数据和应用程序间通信 1.5.6 使用Google Talk的P2P服务 1.5.7 扩展的数据支持和2D/3D图形 1.5.8 优化的内存和进程管理 1.6 开放手机联盟简介 1.7 运行Android的环境 1.8 从事Android开发的原因 1.8.1 推动Android普及的因素 .1.8.2 Android的独到之处 1.8.3 改变移动开发格局 1.9 开发框架简介 1.9.1 开发包中的资源 1.9.2 理解Android软件栈 1.9.3 Dalvik虚拟机 1.9.4 Android应用程序架构 1.9.5 Android库 1.9.6 高级Android库 1.10 小结 第2章 开始入手 2.1 Android开发 2.1.1 开始前的准备工作 2.1.2 创建第一个Android活动 2.1.3 Android应用程序的类型 2.2 面向移动设备的开发 2.2.1 关于硬件设计的考虑事项 2.2.2 考虑用户环境 2.2.3 Android开发 2.3 To-Do List示例 2.4 Android开发工具 2.4.1 Android模拟器 2.4.2 Dalvik调试监控服务(DDMS) 2.4.3 Android调试桥(ADB) 2.5 小结 第3章 创建应用程序和活动 3.1 Android应用程序的组成部分 3.2 程序清单简介 3.3 使用清单编辑器 3.4 Android应用程序生命周期 3.5 理解应用程序的优先级和进程状态 3.6 分离资源 3.6.1 创建资源 3.6.2 使用资源 3.6.3 To-DoList资源示例 3.6.4 为不同的语言和硬件创建资源 3.6.5 运行时配置更改 3.7 深入探讨Android活动 3.7.1 创建一个活动 3.7.2 活动生命周期 3.7.3 Android活动类 3.8 小结 第4章 创建用户界面 4.1 Android UI基本设计 4.2 View简介 4.2.1 使用View创建Activity(活动)用户界面 4.2.2 Android Widget工具箱 4.3 布局简介 4.4 创建新的View 4.4.1 修改现有的View 4.4.2 创建复合控件 4.4.3 创建定制的Widget和控件 4.4.4 使用定制的控件 4.5 创建和使用菜单 4.5.1 Android菜单系统简介 4.5.2 定义活动的菜单 4.5.3 动态更新菜单项 4.5.4 处理菜单选择 4.5.5 子菜单和上下文菜单 4.5.6 To-Do List示例续 4.6 小结 第5章 Intent、广播接收器、 Adapter和Internet 5.1 Intent简介 5.1.1 使用Intent来启动活动 5.1.2 使用Intent Filter来为隐式Intent提供服务 5.1.3 使用Intent Filter作为插件和扩展 5.1.4 使用Intent来广播事件 5.2 Adapter简介 5.2.1 Android提供的部分Adapter简介 5.2.2 使用Adapter绑定数据 5.3 使用Internet资源 5.3.1 连接到Internet资源 5.3.2 利用Internet资源 5.4 Dialog简介 5.4.1 Dialog类简介 5.4.2 使用活动作为对话框 5.5 创建一个地震查看器 5.6 小结 第6章 数据存储、检索和共享 6.1 Android中的数据保存术 6.2 保存简单的应用程序数据 6.2.1 创建和保存preference 6.2.2 检索共享的preference 6.2.3 保存活动状态 6.2.4 为地震查看器创建一个Preference页 6.3 保存和载入文件 6.3.1 将静态文件作为资源添加 6.3.2 文件管理工具 6.4 Android中的数据库 6.4.1 SQLite简介 6.4.2 Cursor和内容值 6.4.3 使用Android数据库 6.5 内容提供器简介 6.5.1 使用内容提供器 6.5.2 本地Android内容提供器 6.5.3 创建一个新的内容提供器 6.5.4 创建和使用地震内容提供器 6.6 小结 第7章 地图、地理编码和基于位置的服务 7.1 使用基于位置的服务 7.2 使用Test Proyider构建模拟器 7.2.1 更新模拟位置提供器中的位置 7.2.2 创建一个应用程序来管理Test Location Provider 7.3 选择——个Location Provider 7.3.1 查找可用的提供器 7.3.2 根据要标准查找提供器 7.4 确定自己所在的位置 7.4.1 “Where Am I”示例 7.4.2 追踪移动 7.4.3 更新“WhereAmI”示例中的位置 7.5 使用邻近提醒 7.6 使用Geocoder 7.6.1 反向地理编码 7.6.2 前向地理编码 7.6.3 对“Where Am I”示例进行地理编码 7.7 创建基于地图的活动 7.7.1 MapView和MapActivity简介 7.7.2 创建一个基于地图的活动 7.7.3 配置和使用MapView 7.7.4 使用MapController 7.7.5 对“Where Am I”示例使用地图 7.7.6 创建和使用覆盖(Overlay) 7.7.7 MyLocationOverlay简介 7.7.8 ItemizedOverlay和Overlayltem简介 7.7.9 将View固定到地图和地图的某个位置上 7.8 对Earthquake示例添加地图功能 7.9 小结 第8章 后台工作 8.1 服务简介 8.1.1 创建和控制服务 8.1.2 将活动和服务绑定 8.2 使用后台工作线程 8.2.1 创建新的线程 8.2.2 为GUI操作同步线程 8.2.3 将Earthquake Service移动到后台线程 8.3 创建一个Toast 8.3.1 定制Toast 8.3.2 在工作(worker)线程中使用Toast 8.4 Notification简介 8.4.1 Notification Manager简介 8.4.2 创建Notification 8.4.3 触发Notification 8.4.4 向Earthquake Monitor中添加Notiflcation 8.4.5 高级Notification术 8.4.6 持续的和连续的Notification 8.5 使用Alarm 8.6 使用Alarm更新Earthquake 8.7 小结 第9章 P2P通信 9.1 Android即时消息简介 9.1.1 使用GTalk服务 9.1.2 和GTalk服务绑定 9.1.3 建立GTalk连接,开始一个IM会话 9.1.4 在线状态和联系人列表简介 9.1.5 管理聊天会话 9.1.6 发送和接收数据信息 9.2 SMS简介 9.2.1 在应用程序中使用SMS 9.2.2 发送SMS信息 9.2.3 监听SMS消息 9.2.4 紧急响应的SMS示例 9.2.5 紧急响应自动化 9.3 小结 第10章 访问Android硬件 10.1 使用媒体API 10.1.1 播放媒体资源 10.1.2 录制多媒体 10.2 使用摄像头 10.2.1 控制摄像头设置 10.2.2 使用摄像头预览 10.2.3 照相 10.3 Sensor Manager简介 10.4 使用加速计和指南针 10.4.1 加速计介绍 10.4.2 检测加速度的改变 10.4.3 创建一个速度计 10.4.4 确定方向 10.4.5 创建指南针和地平仪 10.5 Android电话功能 10.5.1 打电话 10.5.2 监控电话状态和电话活动 10.5.3 监控数据连通性和活动 10.5.4 访问手机的属性和状态 10.5.5 控制电话 10.6 使用蓝牙 10.6.1 蓝牙服务介绍 10.6.2 控制本地蓝牙设备 10.6.3 发现并配对蓝牙设备 10.6.4 管理蓝牙连接 10.6.5 使用蓝牙进行通信 10.6.6 使用蓝牙耳机 10.7 管理网络和Wi-Fi连接 10.7.1 监控和管理Internet连接 10.7.2 管理活动的连接 10.7.3 管理你的Wi-Fi 10.8 控制设备震动 10.9 小结 第11章 Android高级开发 11.1 Android的安全性 11.1.1 Linux内核安全 11.1.2 权限简介 11.1.3 声明和实施权限 11.1.4 为广播Intent实施权限 11.2 使用AIDL来支持服务IPC 11.3 使用Internet服务 11.4 构建内容丰富的用户界面 11.4.1 使用动画 11.4.2 使用主题来为应用程序添加皮肤 11.4.3 高级画布绘图 11.4.4 SurfaceView简介 11.4.5 创建交互式控件 11.5 小结

80,471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移动平台 Android
androidandroid-studioandroidx 技术论坛(原bbs)
社区管理员
  • Android
  • yechaoa
  • 失落夏天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