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法导论》第三版中B树的删除问题

从来不作 2015-07-19 05:38:19

从第一幅图中删除结点D,为什么不是直接删除呢?我怎么看也看不懂,求指导
...全文
326 6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6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西瓜shine 2019-03-08
  • 打赏
  • 举报
回复
主要是,它为了避免回溯,要保证每个节点的关键字>=t。 还有每次操作都是从上往下。根据查找顺序,每路过一个节点就要检查该节点是否>=t。 当它,查找D路过节点CL的时候,发现不满足>=t(t=3)。所以在第二层,就开始做了合并操作。 删除这一章节,确实有点乱。有个问题,看到现在没找到,就是叶子节点不满足>=t-1怎么办?
从来不作 2015-07-21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引用 3 楼 yshuise 的回复:
b+树没有研究过,不过红黑树是需要调整,删除、添加一般需要旋转,你再看看书。
是我看书不仔细,其实是有两种删除模式。
赵4老师 2015-07-20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在百度搜“B+树”
yshuise 2015-07-19
  • 打赏
  • 举报
回复
b+树没有研究过,不过红黑树是需要调整,删除、添加一般需要旋转,你再看看书。
从来不作 2015-07-19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引用 1 楼 yshuise 的回复:
直接删除掉以后,树不再平衡,因此要旋转、调整直达平衡。
直接删除,是平衡的啊
yshuise 2015-07-19
  • 打赏
  • 举报
回复
直接删除掉以后,树不再平衡,因此要旋转、调整直达平衡。
目录(Table of Contents)   前言(Preface)   第一部分(Part I) 基础(Foundations)   第一章 计算算法的角色(The Role of Algorithms in Computing)   第二章 开始(Getting Started)   第三章 函数的增长率(Growth of Functions)   第四章 递归(Recurrences)   第五章 概率分析与随机化算法(Probabilistic Analysis and Randomized Algorithms)   第二部分(Part II) 排序与顺序统计(Sorting and Order Statistics)   第六章 堆排序(Heapsort)   第七章 快速排序(Quicksort)   第八章 线性时间的排序(Sorting in Linear Time)   第九章 值与顺序统计(Medians and Order Statistics)   第三部分(Part III) 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s)   第十章 基本的数据结构(Elementary Data Structures)   第十一章 散列表(Hash Tables)   第十二章 二叉查找树(Binary Search Trees)   第十三章 红-黑树(Red-Black Trees)   第十四章 扩充的数据结构(Augmenting Data Structures)   第四部分(Part IV) 高级的设计与分析技术(Advanced Design and Analysis Techniques)   第十五章 动态规划(Dynamic Programming)   第十六章 贪婪算法(Greedy Algorithms)   第十七章 分摊分析(Amortized Analysis)   第五部分(Part V) 高级的数据结构(Advanced Data Structures)   第十八章 B-树(B-Trees)   第十九章 二项式堆(Binomial Heaps)   第二十章 斐波纳契堆(Fibonacci Heaps)   第二十一章 不相交集的数据结构(Data Structures for Disjoint Sets)   第六部分(Part VI) 图算法(Graph Algorithms)   第二十二章 基本的图算法(Elementary Graph Algorithms)   第二十三章 最小生成树(Minimum Spanning Trees)   第二十四章 单源最短路径(Single-Source Shortest Paths)   第二十五章 全对的最短路径(All-Pairs Shortest Paths)   第二十六章 最大流(Maximum Flow)   第七部分(Part VII) 精选的主题(Selected Topics)   第二十七章 排序网络(Sorting Networks)   第二十八章 矩阵运算(Matrix Operations)   第二十九章 线性规划(Linear Programming)   第三十章 多项式与快速傅里叶变换(Polynomials and the FFT)   第三十一章 数论算法(Number-Theoretic Algorithms)   第三十二章 字符串匹配(String Matching) ......................................................
一、本书的内容 目前,市面上有关计算机算法的书很多,有些叙述严谨但不全面,另外一些则是容量很大但不够严谨。本书将叙述的严谨性以及内容的深度和广度有机地结合了起来。第1版推出后,即在世界范围内受到了广泛的欢迎,被各高等院校用作多种课程的教材和业界的标准参考资料。它深入浅出地介绍了大量的算法及相关的数据结构,以及用于解决一些复杂计算问题的高级策略(如动态规划、贪心算法、平摊分析等),重点在于算法的分析和设计。对于每一个专题,作者都试图提供目前最新的研究成果及样例解答,并通过清晰的图示来说明算法的执行过程。. 本书是原书的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之上增加了一些新的内容,涉及算法的作用、概率分析和随机化算法、线性规划,以及对第1版详尽的、几乎涉及到每一小节的修订。这些修订看似细微,实际上非常重要。书引入了“循环不变式”,并贯穿始终地用来证明算法的正确性。在不改动数学和分析重点的前提下,作者将第1版的许多数学基础知识从第一部分移到了附录。 二、本书的特点 本书在进行算法分析的过程,保持了很好的数学严谨性。书的分析和设计可以被具有各种水平的读者所理解。相对来说,每一章都可以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单元来教授或学习。书的算法以英语加伪代码的形式给出,只要有一点程序设计经验的人都能读懂,并可以用任何计算机语言(如C/C++和Java等)方便地实现。在书,作者将算法的讨论集在一些比较现代的例子上,它们来自分子生物学(如人类基因项目)、商业和工程等领域。每一小节通常以对相关历史素材的讨论结束,讨论了在每一算法领域的原创研究。 本书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 1.概念清晰,广度、深度兼顾。 本书收集了现代计算机常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并作了系统而深入的介绍。对涉及的概念和背景知识都作了清晰的阐述,有关的定理给出了完整的证明。 2.“五个一”的描述方法。 本书以相当的深度介绍了许多常用的数据结构和有效的算法。编写上采用了“五个一”,即一章介绍一个算法、一种设计技术、一个应用领域和一个相关话题。.. 3.图文并茂,可读性强。 书的算法均以通俗易懂的语言进行说明,并采用了大量插图来说明算法是如何工作的,易于理解。 4.算法的“伪代码”形式简明实用。 书的算法均以非常简明的“伪代码”形式来设计,可以很容易地把它转化为计算机程序,直接应用。 注重算法设计的效率,对所有的算法进行了仔细、精确的运行时间分析,有利于进一步改进算法。 三、本书的用法 本书对内容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尽可能考虑到所有水平的读者。即使是初学计算机算法的人,也可以在本书找到所需的材料。 每一章都是独立的,读者只需将注意力集到最感兴趣的章节阅读。 1.适合作为教材或教学参考书。 本书兼顾通用性与系统性,覆盖了许多方面的内容。本书不但阐述通俗、严谨,而且提供了大量练习和思考题。针对每一节的内容,都给出了数量和难度不等的练习题。练习题用于考察对基本内容的掌握程度,思考题有一定的难度,需进行精心的研究,有时还通过思考题介绍一些新的知识。 前言回到顶部↑本书提供了对当代计算机算法研究的一个全面、综合性的介绍。书给出了多个算法,并对它们进行了较为深入的分析,使得这些算法的设计和分析易于被各个层次的读者所理解。力求在不牺牲分析的深度和数学严密性的前提下,给出深入浅出的说明。. 书每一章都给出了一个算法、一种算法设计技术、一个应用领域或一个相关的主题。算法是用英语和一种“伪代码”来描述的,任何有一点程序设计经验的人都能看得懂。书给出了230多幅图,说明各个算法的工作过程。我们强调将算法的效率作为一种设计标准,对书的所有算法,都给出了关于其运行时间的详细分析。 本书主要供本科生和研究生的算法或数据结构课程使用。因为书讨论了算法设计的工程问题及其数学性质,因此,本书也可以供专业技术人员自学之用。 本书是第2版。在这个版本里,我们对全书进行了更新。所做的改动从新增了若干章,到个别语句的改写。 致使用本书的教师 本书的设计目标是全面、适用于多种用途。它可用于若干课程,从本科生的数据结构课程到研究生的算法课程。由于书给出的内容比较多,只讲一学期一般讲不完,因此,教师们应该将本书看成是一种“缓存区”或“瑞典式自助餐”,从挑选出能最好地支持自己希望教授的课程的内容。 教师们会发现,要围绕自己所需的各个章节来组织课程是比较容易的。书的各章都是相对独立的,因此,你不必担心意想不到的或不必要的各章之间的依赖关系。每一章都是以节为单位,内容由易到难。如果将本书用于本科生的课程,可以选用每一章的前面几节内容;在研究生课程,则可以完整地讲授每一章。 全书包含920多个练习题和140多个思考题。每一节结束时给出练习题,每一章结束时给出一些

65,186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C++ 语言相关问题讨论,技术干货分享,前沿动态等
c++ 技术论坛(原bbs)
社区管理员
  • C++ 语言社区
  • encoderlee
  • paschen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1. 请不要发布与C++技术无关的贴子
  2. 请不要发布与技术无关的招聘、广告的帖子
  3. 请尽可能的描述清楚你的问题,如果涉及到代码请尽可能的格式化一下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