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Filter实现缓存,以及Http状态码200,200(from cache),304(not modify)的区别

目尽地平线 2015-08-20 12:20:27
在jsp项目中,使用Filter来实现对所有页面缓存,核心代码如下:

@WebFilter("/*")
public class CacheFilter implements Filter {
/**
* 拦截所有路径,设置缓存
*/
public void doFilter(ServletRequest req, ServletResponse rsp, FilterChain chain) throws IOException, ServletException {
HttpServletResponse response=(HttpServletResponse) rsp;
response.setDateHeader("Expires", System.currentTimeMillis()+20000); //过期时间为20秒
response.setHeader("Cache-Control", "public");
chain.doFilter(req, response);
}

@Override
public void destroy() {

}

@Override
public void init(FilterConfig arg0) throws ServletException {

}

}


运行项目,用浏览器打开页面,刷新,打开调试窗口,发现返回的结果有如下几种:
【200】


【200(from cache)】


【304(not modify)】



问题来了:
1、200是连接服务器拿的,200(from cache)是从缓存里拿的,那么304呢,从哪里取数据?什么情况下才会返回304?
2、为什么我对所有的路径(/*)设置缓存,刷新页面之后,还会有返回200,也就是从服务器拿?这时候不应该是全部从缓存里取出来吗?
...全文
377 1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1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目尽地平线 2015-08-20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求高手解释一下,查了许多文档都只是把这几个状态码简单列了一下,并没有详细说明什么时候才会返回,有什么不同
内容概要:本文详细介绍了一个基于C++语言开发的疫苗接种和儿童体检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全过程,涵盖项目背景、目标意义、架构设计、核心功能模块、数据库实现、API接口规范、前后端代码实现及部署应用等多个方面。系统采用分层架构与模块化设计,实现了儿童信息管理、疫苗接种记录、体检数据录入、多用户权限控制、数据统计分析、异常预警、安全加密与日志审计等核心功能,并通过MySQL数据库进行数据持久化,结合Qt实现图形化界面,支持高并发、数据脱敏、多平台对接与自动化部署。项目强调数据安全、隐私保护与系统可扩展性,适用于社区医疗、疾控中心、学校及医院等场景。; 适合人群:具备C++编程基础,熟悉数据库操作和基本软件工程流程的开发人员、计算机及相关专业学生、医疗信息化项目开发者,以及希望了解完整医疗管理系统开发流程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学习如何使用C++构建完整的医疗信息管理系统;②掌握数据库设计、前后端交互、权限控制、多线程处理和GUI开发等关键技术;③应用于社区卫生服务、学校健康管理、疾控数据统计等实际业务场景,提升儿童健康管理水平;④作为课程设计、毕业设计或实际项目的参考模板。; 阅读建议:建议读者结合文档中的代码示例与数据库脚本,搭建本地开发环境进行实践操作,重点关注系统架构设计、模块解耦、安全机制与前后端交互逻辑,深入理解各功能模块的实现原理,并尝试在此基础上进行功能扩展,如接入移动端或增加AI分析模块。

81,117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Java Web 开发
社区管理员
  • Web 开发社区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