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GN在长途骨干网的应用下载

weixin_39820780 2020-09-19 03:01:03
本文介绍了上海贝尔阿尔卡特针对运营商现网状况提供的NGN解决方案。它以软交换为核心,利用统一的网管平台以及与PSTN互通的中继网关实现网络部署,主要由两个部分组成:核心控制网络。提供网络的核心控制能力、业务以及网管计费等功能。其中软交换作为网络的呼叫控制核心、业务交换点和业务提供点,满足话音、增值业务、宽带多媒体业务等要求。它通过信令网关与七号信令网络互通,通过INAP接口与智能网的SCP互通。中心网管提供基于SNMP的网络设备管理。接入网络。提供不同容量的中继网关设备,实现与PSTN互通。
相关下载链接://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38682026/12226913?utm_source=bbsseo
...全文
128 回复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第1章 交换基础知识 2 1.1 PCM原理 3 1.1.1 基本概念 3 1.1.2 模拟信号数字化 4 1.1.3 数字信号的时分复用 6 1.2 交换技术 8 1.2.1 电路交换 8 1.2.2 报文交换 8 1.2.3 分组交换 9 1.3 信令基础 10 1.3.1 信令的概念 10 1.3.2 信令的分类 12 1.4 软交换基础 17 1.4.1 软交换的概念 17 1.4.2 软交换的接口协议 18 第2章 程控交换机原理 20 2.1 程控交换机基本结构 22 2.1.1 硬件 23 2.1.2 软件 24 2.2 数字交换网络 27 2.2.1 时间(T)接线器 28 2.2.2 空间(S)接线器 29 2.2.3 多级交换网络 31 2.2.4 空时结合数字交换单元 31 2.3 外围模块及接口 32 2.3.1 用户模块 32 2.3.2 远端用户模块 34 2.3.3 中继模块 35 2.3.4 信号部件 36 2.4 控制系统组成 36 2.5 呼叫处理原理 36 2.5.1 电话呼叫的基本处理过程 36 2.5.2 复原控制方式 38 2.5.3 计费方式 39 2.6 主要性能指标 40 2.6.1 基本呼叫处理功能 40 2.6.2 程控交换机的容量指标 42 2.6.3 程控交换机提供的接口和信令方式 43 2.6.4 交换系统的可靠性 44 2.6.5 交换系统的可维护性 44 2.6.6 服务质量标准 45 2.7 基本业务及补充业务 45 2.7.1 基本业务 45 2.7.2 补充业务 45 2.8 综合业务数字网 47 2.8.1 ISDN的基本概念 47 2.8.2 ISDN的业务 48 2.8.3 ISDN的基本结构 48 2.8.4 ISDN的用户-网络结构 49 2.8.5 ISDN的信道结构 51 2.8.6 数字用户接口 51 2.8.7 ISDN协议 52 第3章 电话交换网 55 3.1 通信网基础 56 3.1.1 通信系统的定义 56 3.1.2 通信系统的分类 57 3.1.3 通信系统的组成 57 3.1.4 通信网的概念 59 3.1.5 通信网的构成要素 59 3.1.6 通信网的分类 60 3.1.7 通信网的基本结构 60 3.2 长途电话网 62 3.2.1 长途电话网概念 62 3.2.2 我国电话网的等级结构及演变 63 3.2.3 中国网通长途电话网现状 64 3.3 本地电话网 65 3.3.1 本地电话网概念 65 3.3.2 本地网的两级结构 65 3.3.3 长途电话网与本地电话网的关系 66 3.3.4 本地网结构演变 67 3.4 接入网(V5接口技术) 68 3.4.1 V5接口概述 68 3.4.2 V5接口的体系结构 69 3.4.3 V5接口的物理层 72 3.4.4 V5接口的数据链路层 72 3.4.5 V5接口的网络层 72 3.5 编号计划 73 3.5.1 本地网电话编号计划 73 3.5.2 长途编号计划 73 3.5.3 长途区号功能 73 3.5.4 长途区号的使用情况 74 3.5.5 国内长途拨号 74 3.6 网络组织原则 75 3.6.1 长途网的路由设置原则 75 3.6.2 本地网的网路组织和路由计划 76 3.6.3 不同运营商之间的呼叫组网方式 77 3.6.4 拨号上网、信息台等业务平台的组网方式 78 3.6.5 转接次数和转接段数的限值 79 第4章 话务理论及分析 82 4.1 话务基本概念 83 4.1.1 话务量的定义 83 4.1.2 话务量的统计 85 4.2 网络运行流量、质量分析 86 4.2.1 通信网的质量要求 86 4.2.2 流量分析 89 4.2.3 质量分析 91 4.2.4 流量、质量分析的手段、方法 95 4.2.5 如何做好网络运行分析工作 95 4.2.6 提高电信网运行效益和维护质量的主要措施 96 4.3 话务控制概述 97 4.3.1 话务控制的目的及必要性 97 4.3.2 话务量的预测方法 98 4.3.3 话务控制的实施原则及应用场合 99 4.4 话务控制方式及策略 101 4.4.1 话务控制方式 101 4.4.2 话务控制策略 105 4.4.3 话务控制的要素 106 4.4.4 典型案例 107 第5章 网络管理系统 112 5.1 网络管理基本知识 113 5.1.1 网管系统的基本概念 113 5.1.2 OSS的定义 113 5.1.3 NGOSS–OSS的技术发展 114 5.2 电信网络管理模型 115 5.2.1 TMN标准及实现策略分析 115 5.2.2 TMF标准及实现策略分析 117 5.3 网管系统功能 118 5.3.1 网管系统功能 118 5.4 网管系统接口 119 5.4.1 网络管理接口定义 119 5.4.2 接口含义 120 5.4.3 常见接口的优缺点比较及未来电信网管接口的发展展望 122 5.5 帐号及密码管理 123 第二部分: 七号信令 第1章 公共信道信令基本概念 126 1.1 公共信道信令的产生 126 1.2 公共信道信令的发展 127 1.3 公共信道信令的基本特征 128 1.4 公共信道信令的优点 128 第2章 No.7 信令方式的总体结构 130 2.1 基本目标和特点 130 2.1.1 基本目标 130 2.2.2 特点 131 2.2 功能结构 131 2.3 NO.7信令方式的功能级划分 134 2.4 NO.7信令方式的OSI分层结构 135 2.4.1 OSI参考模型 135 2.4.2 No.7 信令方式的OSI分层结构 136 2.5 NO.7信令单元 137 2.5.1 信令单元的基本格式 138 2.5.2 信令单元的含义 138 2.6 NO.7信令方式的应用 141 第3章 消息传递部分MTP 143 3.1 消息传递部分的功能结构 144 3.2 信令数据链路级 144 3.3 信令链路功能级 145 3.3.1 信令单元的定界 145 3.3.2 信令单元的定位 145 3.3.3 信令单元的差错检测 146 3.3.4 信令单元的差错校正 146 3.3.5 信令单元差错率监视 150 3.3.6 处理机故障控制 151 3.3.7 信令链路起始定位 152 3.4 信令网功能级 152 3.4.1 信令消息处理功能 152 3.4.2 信令网管理功能 154 3.5 信令网管理消息举例 161 3.6 信令链路测试消息 163 第4章 电话用户部分TUP 164 4.1 电话用户部分概述 164 4.2 电话用户消息的格式 165 4.2.1 电话信令消息的一般格式 165 4.2.2 电话用户消息的分类 166 4.2.3 TUP的信号消息的种类和名称 167 4.3 常用电话信令消息说明 167 4.3.1 初始地址消息(IAM) 167 4.3.2 带附加信息的初始地址消息(IAI) 170 4.3.3 一般请求消息(GRQ) 172 4.3.4 一般前向建立消息(GSM) 173 4.3.5 地址全消息(ACM) 173 4.3.6 呼叫监视消息(CSM) 174 4.3.7 简单的后向建立不成功消息(UBM) 175 4.4 TUP的呼叫流程举例 176 4.4.1 No.7信令地址发送方式 176 4.4.2 各种情况下TUP呼叫流程举例 177 4.5 非正常情况的处理 180 4.5.1 双向电路的同抢 180 4.5.2 对非正常情况的处理 181 4.5.3 话音电路的导通检验 184 第5章 综合业务数字网用户部分ISUP 186 5.1 ISUP的功能 187 5.2 ISUP消息 188 5.2.1 ISUP消息的结构 188 5.2.3 ISUP消息类型和编码、参数格式和编码 190 5.2.4 ISUP消息举例 193 5.2.5 常用ISUP消息及其功能 208 5.3 ISUP信令程序 210 5.3.1 基本的ISUP信令程序 210 5.3.2 补充业务的信令流程举例 211 5.3.3 ISDN接入与非ISDN接入混合的信令流程举例 212 5.4 信令配合 214 5.4.1 ISUP与TUP之间的信令配合 214 5.4.2 ISUP与中国No.1之间的配合信令流程举例 219 第6章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 223 6.1 概述 223 6.1.1 SCCP目标 224 6.1.2 SCCP的基本功能 224 6.1.3 SCCP提供的业务 224 6.2 SCCP原语和参数 226 6.2.1 原语的概念 226 6.2.2 无连接业务的原语和参数 227 6.2.3 面向连接业务的原语和参数 228 6.2.4 SCCP与MTP的功能接口 228 6.3 SCCP消息格式和参数 229 6.3.1 SCCP消息格式 229 6.3.2 SCCP消息格式简介 230 6.4 SCCP的程序 232 6.4.1 SCCP的路由控制功能 232 6.4.2 SCCP面向连接程序 236 6.4.3 SCCP 无连接程序 237 6.4.4 SCCP管理程序 240 第7章 事务能力处理部分TCAP 242 7.1 概述 242 7.2 TC的结构及功能 244 7.2.1 TC的基本结构 244 7.2.2 成份子层 244 7.2.3 事务处理子层 248 7.3 TCAP消息格式及编码 250 7.3.1 信息单元结构 250 7.3.2 TCAP消息的结构 253 7.3.3 事务处理部分消息的结构和编码 254 7.3.4 成分部分 255 7.3.5 对话部分 255 7.4 事务处理能力过程 256 7.4.1 概述 256 7.4.2 成份子层过程 256 7.4.3 事务处理子层过程 260 第8章 No.7信令网的基本概念 263 8.1 信令网的特点 263 8.2七号信令网的基本组成部件 264 8.2.1 信令网基本组成部分 264 8.2.2 信令网基本术语 266 8.3 工作方式 266 8.3.1 直联工作方式 267 8.3.2 准直联工作方式 267 8.4 信令路由 267 8.4.1 信令路由分类和含义消息传递部分(MTP)路由 267 8.4.2 信令连接控制部分(SCCP)路由 268 第9章 信令网的结构 269 9.1 信令网的分类 269 9.1.1 无级信令网 269 9.1.2 分级信令网 270 9.2 影响信令网分级的因素 271 9.3 分级信令网连接方式 271 9.3.1 信令转接点(STP)之间的连接方式 271 9.3.2 信令点与信令转接点之间的连接方式 273 9.4我国的七号信令网结构 274 9.4.1 我国七号信令网等级结构 274 9.4.2 各级信令点职责 275 9.4.3 我国信令网的网络结构 276 9.4.4 信令网的路由选择 279 9.4.5 我国信令网的可靠性保障措施 282 9.5 中国网通NO.7信令网网络结构 284 9.5.1 网通No.7信令网结构 284 9.5.2 长途DXC组网结构 285 第10章 信令点编码计划及信令区划分 287 10.1 国际信令网信令点编码 287 10.2 我国国内信令点编码 288 10.2.1 主信令区编码 288 10.2.2 分信令区和信令点编码 289 第11章 信令业务负荷和信令链路设置 293 11.1 NO.7信令业务负荷 294 11.1.1 TUP或ISUP部分业务负荷 294 11.1.2 INAP(智能网应用规程)部分业务负荷 294 11.1.3 网管信息部分业务负荷 295 11.1.4 过负荷情况信令链路负荷 295 11.2 信令链路设置 295 11.2.1 信令链路负荷 295 11.2.2 信号链路组中信令链路数的计算 296 11.2.3 直联信令链路设置原则 296 11.3 信令链路负荷分担方式的优化 296 11.3.1 影响信令负荷分担方式均衡性的因素 297 11.3.2 消息特性及负荷分担种类 300 11.4 2MB/S高速信令链路的设置 305 11.4.1 2Mb/s高速信令链路的引入原因 305 11.4.2 2Mb/s高速信令链路的特性 306 11.4.3 2Mb/s高速信令链路的优势及适用领域 306 11.4.4 2Mb/s高速信令链路于中国网通典型应用案例 306 第12章 信令网与业务网的关系 308 12.1 信令链路与话路群关系说明 308 12.2 信令网和电话网的对应关系 309 12.2.1 信令网与电话网对应关系概况 309 12.2.2 省会大城市信令网与电话网对应关系概况 309 第三部分: 智能网技术 第1章 基本概念 317 1.1 智能网概念 317 1.2 智能网的功能需求 318 1.3 智能网特点 319 1.4 智能网的体系结构 319 1.4.1 业务交换点—SSP 320 1.4.2 业务控制点—SCP 320 1.4.3 智能外设—IP 321 1.4.4 业务管理系统—SMS 321 1.4.5 业务生成环境—SCE 321 第2章 典型业务 323 2.1 被叫集中付费(FPH)业务 323 2.1.1 业务描述 323 2.1.2 业务功能 323 2.1.3 业务流程 325 2.2 记账卡呼叫(ACC)业务 326 2.2.1 业务描述 326 2.2.2 业务功能 326 2.2.3 业务流程 327 2.3 通用个人通信(UPT)业务(同号,一号通) 328 2.3.1 业务描述 328 2.3.2 用户与接收来话有关的功能: 328 2.3.3 用户的去话/管理呼叫功能 330 2.3.4 暂停服务 331 2.3.5 用户操作流程 331 2.3.6 业务流程去话 332 2.3.7业务流程来话 333 2.4 广域VPN 334 2.4.1 业务描述 334 2.4.2 业务功能 334 2.4.3 业务流程网内呼叫 336 2.4.4 远端接入 337 2.5 预付费 338 2.5.1 业务简介 338 2.5.2 功能特性 338 2.5.3 一次拨号流程 341 2.5.4 二次拨号 342 2.6 充值业务 343 2.6.1 业务描述: 343 2.6.2 功能介绍 343 2.6.3 业务流程 344 2.7 大众呼叫(MAS)业务 345 2.7.1 业务描述 345 2.7.2 业务功能 345 2.7.3 主持人方式业务流程 346 2.7.4 录音方式业务流程 347 第3章 智能网结构 348 3.1 智能网结构概述 349 3.2 业务平面 350 3.2.1 业务及业务特征 350 3.2.2 业务类型 351 3.3 总功能平面 352 3.3.1 概述 352 3.3.2 业务独立构件SIB 353 3.3.3 总业务逻辑GSL 356 3.3.4 基本呼叫处理BCP 356 3.4 分布功能平面 358 3.4.1 概述 358 3.4.2 功能实体划分 359 3.4.3 功能实体呼叫/业务逻辑处理模型 361 3.5 物理平面 362 3.5.1 概述 362 3.5.2 业务交换点SSP(Service Switching Point) 362 3.5.3业务管理点SMP(Service Management Point ) 362 3.5.4 网络接入点NAP(Network Access Point) 363 3.5.5 业务管理接入点SMAP(Service Management Access Point) 363 3.5.6 智能外设IP (Intelligent Peripheral) 363 3.5.7业务控制点SCP(Service Control Point) 363 3.5.8业务数据点SDP(Service Data Point) 363 3.5.9 业务生成环境点SCEP(Service Creation Environment Point) 363 3.6 组网案例 364 3.6.1 小容量(SMCP)方式 364 3.6.2 综合SCP方式 364 3.6.3 独立SDP 方式 365 第4章 SCP结构与功能 367 4.1 SCP概述 367 4.2 系统特点 368 4.3 SCP主要功能 368 4.3.1 智能呼叫控制与处理功能 368 4.3.2 业务逻辑的管理功能 368 4.3.3 计费功能 369 4.4 SCP系统结构 369 4.4.1 SCP组成 369 4.4.2 SCP主机 370 4.5 SCF处理结构 371 4.6 SDF功能介绍 371 4.7 业务接口 372 4.7.1 SMS与SCP之间接口 372 4.7.2 SSP和SCP之间接口 373 第5章 SMS结构与功能 375 5.1 系统概述 375 5.2 SMS功能 376 5.3 组网结构 377 5.4 SMS对业务生命周期的管理 378 5.5 SMS的网络管理 378 5.6 其它功能 379 第6章 SSP功能 380 6.1 SSP的处理结构 380 6.2 SSP功能介绍 383 6.2.1 呼叫控制功能(CCF-Call Control Function) 383 6.2.2 业务交换功能(SSF-Service Switching Function) 383 6.2.3 专用资源功能(SRF-Specialized Resource Function) 383 6.2.4 激活测试功能(Activity Test) 383 6.2.5 业务过滤功能(Service Filtering) 384 6.2.6 呼叫间隙功能(Call Gap) 384 6.2.7 呼叫请求和报告功能(Call Information Requesting and Reporting) 384 6.2.8 根据SCP的要求监视通话时长的功能 384 6.2.9 根据SCP的要求达到通话时长时间时向用户送录音通知的功能 384 6.2.10 根据SCP的要求重置无应答定时器的功能 384 6.2.11 根据SCP的要求选择指定的录音通知 385 6.2.12 计费功能 385 6.2.13 测量功能 386 第7章 INAP基础知识 387 7.1 INAP概述 387 7.2 AP、AE和ASE的概念 389 7.3 INAP应用规程体系 389 7.4 INAP的描述方法 391 7.5 INAP操作 392 7.5.1 INAP操作及其类别 392 7.5.2 同类ASEs所含INAP操作介绍 395 第8章 呼叫流程 399 8.1 概述 400 8.2 SSF/CCF基本呼叫模型 400 8.2.1 SSF/CCF模型中的主要组成 400 8.2.2 基本呼叫管理(BCM) 401 8.2.3 IN交换管理(IN-SM) 401 8.2.4 特征交互管理(FIM)与呼叫管理(CM) 402 8.2.5 BCM与IN-SM的关系 402 8.2.6 BCM和IN-SM与FIM/CM的关系 402 8.2.7 SSF/CCF的功能分离 402 8.2.8 SSF/CCF模型中主要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402 8.3 基本呼叫管理BCM 404 8.4 IN交换管理IN-SM 407 8.4.1 IN-SM结构 407 8.4.2 SSF状态迁移 408 8.5 SSF FSM状态迁移举例 410 8.6 检出点DP的分类 413 8.6.1 配置/解除配置机制——DP配置的机制 413 8.6.2 标准 413 8.6.3 关系 414 8.6.4 呼叫处理暂停 414 8.7 SCF模型 416 8.7.1 业务逻辑执行管理(Service Logic Execution Manager-SLEM) 416 8.7.2 SCF数据接入管理 417 8.7.3 SCF模型中各个部分之间的关系 418 8.8 常用消息说明 420 8.9 二次拨号业务INAP流程介绍 421 8.10 一次拨号业务INAP流程介绍 435 第9章 网络智能化 441 9.1 网络智能化的目标和原则 442 9.1.1 业务目标 442 9.1.2 技术目标 442 9.1.3 管理目标 443 9.1.4 技术原则 443 9.2 网络智能化特点 443 9.2.1 呼叫智能化 443 9.2.2 网络智能化 444 9.2.3 运营智能化 444 9.2.4 终端智能化 444 9.3 用户数据中心 444 9.3.1 用户数据中心(SDC)概念 444 9.3.2 用户数据中心在网络中的位置 445 9.3.3 用户数据中心的主要功能 445 9.3.4 SDC之间的同步 445 9.4 网络智能化的组网方式 446 9.4.1 SDC内置方式(TDM汇接局模式) 446 9.4.2 SDC外置模式(TDM端局模式和TDM汇接局模式) 447 9.4.3 软交换汇接方案 448 9.5 网络智能化提供的业务 449 9.5.1 主叫智能业务 449 9.5.2 被叫智能业务 449 9.6 典型呼叫流程 450 9.6.1 主叫智能业务 450 9.6.2 被叫智能业务 453 第四部分: 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 第1章 下一代网络的概述 459 1.1 下一代网络产生的背景 459 1.2 NGN的概述 460 第2章 软交换基本原理 463 2.1 软交换技术产生的背景 463 2.2 软交换的概念 464 2.3 软交换引入的意义 464 2.4 软交换的功能描述 465 2.5 软交换的技术内涵 467 2.5.1 软交换节点技术 467 2.5.2 软交换网络技术 467 2.5.3 软交换业务技术 468 2.6 软交换的应用 468 第3章 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结构 470 3.1 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结构及功能 470 3.2 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的组网应用 473 3.2.1 软交换网络的组网需求 473 3.2.2 软交换长途汇接替代组网方案 474 3.2.3 软交换本地端局组网方案 474 3.3 NGN现网应用情况 477 3.3.1 沈阳本地网软交换汇接替代组网示例 477 3.3.2 网通长途骨干网的软交换试验网组网示例 478 第4章 下一代网络的业务概述 481 4.1 下一代网络提供的业务分类 481 4.2 基本业务 481 4.3 补充业务 482 4.4 智能网业务 482 4.5 多媒体业务 483 第5章 基于软交换的下一代网络协议 485 5.1 软交换网络接口协议概述 485 5.2 MGCP协议 487 5.2.1 MGCP协议基本概述 487 5.2.2 MGCP协议相关术语 488 5.2.3 MGCP协议栈结构 492 5.2.4 MGCP协议的应用 493 5.2.5 MGCP协议消息类型 493 5.2.6 MGCP消息结构 495 5.3 H.248协议 500 5.3.1 H.248协议的基本概述 500 5.3.2 H.248协议相关术语 500 5.3.3 H.248协议栈结构 504 5.3.4 H.248协议的应用 505 5.3.5 H.248协议消息类型 505 5.3.6 H.248消息结构 506 5.4 SIP协议 517 5.4.1 SIP协议的基本概述 517 5.4.2 SIP协议的相关术语 518 5.4.3 SIP协议栈结构 520 5.4.4 SIP协议的应用 520 5.4.5 SIP协议消息类型 521 5.4.6 SIP消息结构 522 5.5 H.323协议 529 5.5.1 H.323协议的基本概述 529 5.5.2 H.323协议的相关术语 530 5.5.3 H.323协议栈结构 532 5.5.4 RAS协议的基本概述 533 5.5.5 H.225.0协议的基本概述 534 5.5.6 H.245协议的基本概述 534 5.6 SIGTRAN协议 534 5.6.1 SIGTRAN协议的基本概述 534 5.6.2 SIGTRAN协议的相关术语 535 5.6.3 SIGTRAN协议栈结构 535 5.6.4 SIGTRAN协议在NGN中的应用 535 5.6.5 SCTP协议 536 5.6.6 M2UA协议的基本概述 541 5.6.7 M3UA协议 542 5.7 BICC协议 543 5.8 PARLAY协议 543 5.9 TRIP协议 544 5.10 COPS协议 544 5.11 RADIUS与DIAMETER协议 544 第6章 软交换的相关设备 546 6.1 软交换系统的设备组成 546 6.2 媒体网关 547 6.2.1 接入网关 547 6.2.2 中继网关 548 6.3 信令网关 549 6.3.1 IP网络中的信令承载协议 549 6.3.2 信令网关的接口 551 6.4 SIP终端与SIP服务器 551 6.4.1 用户代理 551 6.4.2 网络服务器 551 6.5 应用服务器 552 6.5.1 应用服务器的概念 552 6.5.2 应用服务器的功能 553 6.6 媒体服务器 555 6.6.1 媒体服务器的概念 555 6.6.2 媒体服务器的功能 555 6.6.3 媒体服务器的接口与协议 556 6.7 策略服务器 556 6.7.1 策略服务器的产生背景和作用 556 6.7.2 策略服务器的接口协议 557 6.7.3 策略服务器的主要功能 557 6.8 AAA服务器 558 6.8.1 AAA服务器的概念 558 6.8.2 AAA服务器的功能 558 6.8.3 AAA服务器的接口 558 6.9 综合接入设备 559 第7章 呼叫流程 561 7.1 MGCP呼叫流程示例 561 7.1.1 成功的终端呼叫流程(在同一MG下) 561 7.1.2 成功的终端呼叫流程(在不同MG下) 572 7.2 H.248呼叫流程示例 576 7.2.1 成功的终端呼叫流程 576 7.2.2 成功的中继呼叫流程 585 7.3 SIP呼叫流程示例 590 7.3.1 成功的SIP用户呼叫流程 590 7.3.2 成功的SIP中继呼叫流程 598 7.3.3 成功的SIP-T中继呼叫流程 601

12,796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CSDN 下载资源悬赏专区
其他 技术论坛(原bbs)
社区管理员
  • 下载资源悬赏专区社区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