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牛地气田大47—大70井区太二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研究下载

weixin_39821620 2020-10-01 08:00:35
为分析太二段致密砂岩储层特征及主控因素,以岩心观察和分析化验资料为基础,对太二段砂岩的岩石学特征、物性特征、孔隙类型、孔隙结构、成岩作用等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该区太二段储层岩石类型主要为石英砂岩及岩屑质石英砂岩,颗粒分选性较好,但磨圆度较差;储层物性表现为特低孔—超低孔、特低渗—超低渗的特征,孔、渗相关性较好;孔隙类型以粒间溶蚀孔隙为主,次生粒内溶孔为辅,发育Ⅰ、Ⅱ、Ⅲ、Ⅳ四类孔隙结构类型;沉积作用是该区储层物性的主控因素之一,其中障壁砂坝物性最好,其次为砂坪和潮汐三角洲砂体;太二段经历了4种成岩作用类型,溶解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好,压实作用、胶结作用和交代作用为破坏性成岩作用,使储层物性变差。
相关下载链接://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38719564/12513856?utm_source=bbsseo
...全文
37 回复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内容概要:本文以鄂尔多斯盆地庆阳气田上古生界山1段储层研究对象,针对其致密砂岩储层存在的薄互层砂体表征精度不足和物性差的问题,基于前人沉积、测井等资料,探讨了储层有效砂体结构和有效可动储量分布规律。研究内容涵盖储层构造特征、有效砂体精细刻画、有效可动储量分布规律及储层品质评价。技术路线包括地层发育特征、沉积相特征储层砂体结构刻画及储层特征研究。通过地层对比与划分,揭示了沉积微相展布特征,深入探讨了单砂体识别原则、结构模式及规模分析,详细描述了有效砂体发育特征和类型。最终,进行了储层品质研究和储量分类评价,为致密砂岩气的开发提供了重要参考。 适合人群:地质学、石油工程及相关领域的研究人员和从业人员,尤其是从事致密砂岩气田勘探与开发的技术人员。 使用场景及目标:①通过研究储层构造特征和砂体结构,提高储层表征精度;②掌握有效砂体发育特征和叠置模式,优化钻井和完井设计;③评估储层品质,指导储层改造和提高采收率技术的应用;④为储层开发提供储量分类评价标准,支持开发方案的制定。 阅读建议:本文内容涉及地质学和石油工程的多个方面,建议读者在阅读过程中结合地质背景和储层特征的实际案例,深入理解单砂体识别原则和储层品质评价方法,并关注有效砂体叠置模式对储层物性及微观特征的影响。

13,655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CSDN 下载资源悬赏专区
其他 技术论坛(原bbs)
社区管理员
  • 下载资源悬赏专区社区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