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易向斜控煤构造成因的数值模拟研究下载

weixin_39822095 2020-10-02 11:00:53
毛易向斜煤系经历印支期以来多期次构造运动,形成了顺层发育的逆冲推覆,在向斜两翼形成应力集中带,造成煤系的缺失与重复,F1断层产状向深部逐渐变缓可能兜底。采用野外地质调查、FLAC数值模拟等方法,探讨了毛易向斜控煤构造成因机制。
相关下载链接://download.csdn.net/download/weixin_38500948/12525583?utm_source=bbsseo
...全文
4 回复 打赏 收藏 举报
写回复
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针对南方煤层层数多、单层薄,构造复杂,糜棱煤发育,选区评价难度大等问题,利用织金区块勘探成果及分析化验数据,开展了多煤层煤层气成藏条件研究。结果表明,南方多煤层煤层气具有“沉积控储,保存控气,地应力、煤体结构控产”四元富集高产规律。沉积控制煤层厚度、层数、煤岩煤质等,决定了煤层气资源基础,潮坪沼泽控制下的煤层分布稳定,连续性好,灰分小于20%,镜质组体积分数大于80%。构造、水文地质联合控制煤层含气性,呈现出向斜核部富气特征,珠藏次向斜翼部往核部方向,随着埋深增大,氯根质量浓度及储层压力逐渐增大,含气量由8 m3/t逐渐增大到28 m3/t。构造作用影响煤体结构、地应力大小及现今地应力状态,进而影响压裂改造效果、渗流条件,直接影响煤层气井产能,研究区NE向与NW向构造分属不同形变区,北西向构造珠藏、阿弓、三塘次向斜较北西向构造比德、水公河次向斜形成时间晚,构造作用相对弱,现今地应力小于20 MPa,煤体结构主要为原生结构煤或碎裂煤,且水平应力大于垂向应力,压裂缝以水平缝为主,利于裂缝在煤储层中延伸,煤层气开发条件更有利。通过富集高产规律研究,认为南方多煤层资源基础较好,构造及其对地应力
发帖
下载资源悬赏专区

1.1w+

社区成员

CSDN 下载资源悬赏专区
其他 技术论坛(原bbs)
社区管理员
  • 下载资源悬赏专区社区
加入社区
帖子事件
创建了帖子
2020-10-02 11:00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