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卫星导航基础知识
(一)坐标系和时间系统
1.
坐标系统和时间系统是描述卫星运动、处理观测数据和表达观测站位置的数学与物理基础。GPS定位技术是通过安置在地球表面的GPS接收机同时接收4颗以上GPS卫星发出的信号测定接收机的位置。
2. 坐标系:
坐标系三要素:①坐标原点位置②三个坐标轴指向③尺度(长度单位)
@点的位置是用坐标系表示的、同一个点在不同坐标系中就会有不同的表示方式和数据。
@坐标系类型:①天球坐标系②大地坐标系③其他坐标系④高程系统
@经常使用的 球面坐标系和大地坐标系 与 空间直角坐标系存在着
明确的、唯一的转换关系,在使用中它们是
等价的。
(1)天球坐标系:分为
①天球球坐标系②天球直角坐标系 两者可以相互转换
@天球:以质心M为原点,半径R任意的一个假想球体。天体,投影到天球球面上;利用球面系统系统来
研究和表达天体的位置及
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
@天轴和天极:自转轴的延伸直线;直线与天球的交点,有南北天极
@天球赤道面和天球赤道:通过地球质心且与天轴垂直的平面(与赤道面重合);...交线
@天球子午面和天球子午圈:包含天轴并经过天球上任一点的平面;...交线(通过天极的圈:时圈)
@黄道:地球公转轨道面与天球相交的圆(地球公转时,地球上观测者所看到的太阳在天球上的运动轨迹),黄赤交角23度26分
@黄极:通过天球中心,垂直于黄道面的直线与天球相交的点(πn、πs)
① 天球球坐标系:

[align=center]
② 天球直角坐标系:

[align=center]
③
天球空间直角坐标系和
天球球面坐标系的转换:

[align=center]
(2) 地球坐标系(是一个与地球相固连的坐标系)
①
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和
地心大地坐标系
[align=center]

②
地心空间直角坐标系和]
地心大地坐标系的转换
(3)
站心赤道直角坐标系 和
站心地平直角坐标系
(4)
瞬时极的两个坐标系——
瞬时极天球坐标系 和
瞬时极地球坐标系
↑↑瞬时极天球X轴指向为真春分点,Z轴指向为真天极,θG叫“真春分点时角”
瞬时极地球依瞬时地球自转轴定向,不是一个确定坐标
(5)
固定极的两个坐标系——
平天球坐标系(固定极
天球坐标系)和
平地球坐标系(固定极
地球坐标系)
①
平天球坐标系:由于地球章动(自转引起,短周期18.6y)和行星岁差(公转引起,长周期25 800y),地球自转轴产生进动,导致春分点移动。
@选择某一个历元时刻(起算点),由此瞬间地球的自转轴和春分点方向扣除此瞬间的章动值作为z,x轴指向,y轴按右手坐标系确定,坐标原点与真天球坐标系相同(为地心)。
②
平地球坐标系:由于极移和地球自转,需要定义一个在地球上稳定不变的坐标系。
@1900年国际大地测量与地球物理联合会以1900.00-1905.05自转轴瞬时位置的平均位置作为地球的固定极
“国际协定原点CIO”,平地球坐标系的z轴指向国际协定原点。Yp和xp由国际及依据IPMS经过观察事后公布。坐标原点为地心,xp指向本初子午线,yp指向经度270度方向。
(6) 坐标系的两种定义方式:坐标系的理论定义和协定坐标系。
理论:①选定尺度单位②定义原点位置和坐标轴指向
协定(实际应用):①已知若干测站点的坐标值②反过来定义坐标系
表格中分隔符"/"作用是帮助阅读(个人习惯)
3.
协议天球坐标系和
协议地球坐标系的相互转化
原理:①协议天球坐标系先转换成真天球坐标系,再用真天球坐标系转换成真天球坐标系; ②真天球坐标系和真地球坐标系的z轴相同,差别在x轴,它们都在赤道面上但指向不同。
5. WGS-84坐标系
(1) 基本信息:(它属于
地心直角坐标系)
(2) WGS-84椭球:定位在地心的旋转等位椭球
四个基本参数:
可以求出椭球常数:第一、第二偏心率,扁率
(3) 高程确定:
H正=H-N
正高H正=由GPS定位测定的大地高H-大地水准面高N(N可设法解算)
① 大地高系统②正高系统③正常高系统 是三种测量中常用的高程系统
@高程系统参考面之间的关系
@大地水准面的限制:用于地形图上的高程系统,无法用数学公式精确计算。
@正常高系统:可以精确计算。
6. 时间系统:
(1) 时间系统2要素:①时间的单位(尺度)②原点(起始历元)
(2) 符合下列要求的任何一个可观察的周期运动现象,都可用作确定时间的基准:
① 运动是连续的、周期性的;
② 运动的周期应具有充分的稳定性;
③ 运动的周期必须有复现性。
(3) 世界时系统:以
地球自转运动为基准的世界时系统
① 恒星时(Sidereal Time):从某一恒星升起开始到这一恒星再次升起(23h56′4″)
② 太阳时(Sidereal Time):以真正的太阳为参考点,太阳视圆面中心连续两次通过上中天的时间间隔,一个真太阳时。1真太阳日=24h,1h=60min,1min=60s。地球公转速度不均。
③ 平太阳时(Mean Solar Time):
平太阳(假设的参考点)通过本地子午线圈的瞬间为
原点,具有
地方性
@日常生活中用的钟和手表用平太阳时
④ 世界时(Universal Time):以本初子午线的平子夜起算的平太阳时(格林尼治平时)
@各地的地方平时与世界时之差等于该地的地理经纬度(折算)。
@世界时与平太阳时时间尺度相同,起算点不同
@+极移改正UT1 +自转速度季节性变化UT2(都是因自转不稳定引入的修正)
(4) 原子时(Atomic Time):以物质的
原子内部发射的电磁振荡频率为基准的时间计量系统
@原子时初始历元:AT=UT2-0.0039s
@原子秒长:位于海平面上的铯133原子/基态的两个超精细能级,在零磁场中跃迁辐射震荡9192631770周所持续的时间。
@1967年始,原子时成为基本的时间计量系统。原子时秒长:3大物理量的基本单位之一。
(5) 协调世界时(Coordinate Universal Time):以
原子秒长为基础,在时刻上尽量接近于世界时的一种折衷时间系统。
@采用润秒和跳秒的方法:国际原子时ATI=UTC+1^s*n (n为调整参数)
(6) GPS时间系统(GPST):为精密导航和测量需要,全球定位系统-专用的时间系统,由GPS主控站的原子钟控制。
@GPS时属于原子时系统,秒长与原子时相同,但原点与国际原子时不同。GPST与ATI在任一瞬间均有以常量偏差ATI-GPST=19s
@GPST=UTC+1*n^(-19)s
表格中分隔符"/"作用是帮助阅读(个人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