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宁氏,长岐镇人,出身于大户人家,肤白,体态微胖。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或许因为出身不好,才嫁给一无所有的父亲。说“一无所有”一点不假。父亲自幼失去父母,上无叔伯,下无兄弟,地道的“孤儿”,但他聪明好学,在“浪迹天涯”中精通百艺,才能在那艰难岁月里勉强地在外地支撑起一个“家”来。自然,生子衍后的重任就落到母亲的身上。但命途多舛,天意不遂人意,我母亲先生育了六个女儿,后一个才出世,便“游泳”(溺死)去了。唉,天下母亲,谁会忍心亲手“处决”自己的心头之肉啊!如果不是为物质的窘迫,不是为在农村里免受别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白眼和父亲凄苦的身世,我母亲决不会生育这么多的女儿,更不会造成那“亲手弃儿”的锥心之痛。好在,天公总算垂怜,在我母亲濒临绝望之际,把我这宝贝儿子赐给了她。可以想象,我母亲那时是多么的惊喜,也不难想象,我幼小时在母亲怀里备受了多少的呵护和疼爱,我享受了多深的母爱和幸福啊!可惜,我那时是感受不到的。
渐渐地,我长大了,但成长的足迹,总离不开母亲的视线和关爱。
孩提时,母亲总不让我到户外玩,害怕我被人拐走,抑或生怕我打架闹事、招惹是非。可以说,我的
童年是在母亲的手掌中、怀抱里度过的。在几乎与外界隔绝的家里,看书、写字是我打发时光的最好活动项目。于是乎,别人家的孩子在捉迷藏、玩泥巴,我却在家里翻着母亲从邻家借来的小人书;于是乎,圩镇上的“图书馆”——小人书出租摊,便是我唯一能令母亲放心的户外去处。我清楚地记得,那老板姓陆,他共625本小人书,无一能逃过我的眼睛,因为我每次向母亲要钱租书时,她总是“慷慨又大方”的,即使当时没有,第二天她总是“毫不犹豫”地把那一分钱塞到我手里,或许,她太溺爱我了;或许,她盼望宝贝儿子多学点知识,将来成为“读书人”,跳出农门。尽管她目不识丁,尽管她出身书香之家。
上学了,母亲每天早上五点多钟就起床,一声不响地弄早餐,等着我起床吃。有时,送我出村口,往我书包里塞个鸡蛋,直馋得姐姐们和邻家孩子直流口水。母亲风趣地对我说:我给你一个鸡蛋,你在学校得给我带两个“鸡蛋”(指100分)回来。母亲不但在生活上给我无微不至的关怀、照料,而且,在精神上,也给了我很大的鼓励。她常对我说,人家能学会的,你也应学会,不要输给人家。有时,镇上的干部到村中来开展工作,她就领我走到附近,指看那些干部对我说:你要学他们样,好好读书,将来做个“同志”捧个“铁饭碗”,就不用在地里水淋日晒了。我那时不懂什么“同志”和“铁饭碗”,但我那读好书求出路的劲头却大大地增加了。后来,我的语文成绩较好,毛笔字也写得像模像样,常领着奖状回来。母亲总是微笑一下就忙着收好了,很少贴在墙上。我一直不明白母亲的这一举动,别家孩子的母亲总是把奖状贴在墙上最显眼的地方,且逢人就要夸赞几句,而我母亲却“适得其反”。后来我才知道,母亲是迷信了“说出的东西就不灵了”的说法,为了我的学习,她可谓“用心良苦”啊!母亲所收藏的,还有我看过的图书、名著,写过的作文本和练习本。直到前些年征得我的同意才将这些东西送给她的外孙。有的东西,在她手里,珍藏了将近二十年啊!
高三那年,由于学习紧张,我常温习功课到深夜。记得有一次,我刚考完模拟试,一时小说瘾起,一直看书到天亮,第二天便晕倒在书桌上。母亲见我脸无血色,被吓得半死,赶紧背我到医院。得知我是因劳累过度引起的,就劝我不要太搏命。此后,每晚十二点,早睡的母亲就十分准时地叫我上床睡觉,尽管没有闹钟的提醒。为什么母亲会这样“知醒”呢?我从她花白的鬓发、像被犁犁深了的皱纹和清瘦了许多的脸上找到了答案:我没有入睡,母亲哪里睡得着啊!高考后,我落榜了,母亲收起我给她带来的一脸的无奈后,决定让我复读,她相信她的儿子一定会成功。为这,她跟父亲大吵了一场,因家里刚建新房,欠款尚未还清,哪有钱供我读书呢。最后,还是母亲胜利了,她步行了几十公里的路程,到她娘家的亲戚处为我借钱交学费,并为我借来了一大堆学习资料,并相信这些资料一定有用。难怪,那时,她已有两个哥哥、四个侄儿是教师,两个侄孙是名牌大学生。果然,第二年,我便以总分超最低录取分数线53分的成绩考上了大学。当我把录取通知书送到她面前时,她依然是一句话也没有说,但我看到,她脸上已像桃花一样绽开了,眼角里隐约闪出晶莹的泪花,这泪花,凝聚着母亲多少辛酸、操劳,饱醮着多少汗水和心血啊!我想,那时母亲是充满幸福和骄傲的。因为,她的辛劳没有白费,她一生唯一而最大的望子成龙的心愿总算实现了。
但我上大学和工作的日子,却没有给她带来太多的福享。她依然一直在为我牵挂和操劳着,时时叮嘱我,叫我好好学习、工作,好好做人。但命运总爱开玩笑。自认为好人一生平安的我,却遭遇了婚姻的失败,连工作也无着落,本就身体不好的母亲一下子便倒下了,半身瘫痪,手脚口舌不听使唤。我买尽了她爱吃的食物,她却点滴咽吞不下;她要对我说的话,我却半句也听不清。我只有握着她的手,通过手的松紧来感知母亲的喜怒哀乐。特别是她知道我等着钱用时,她谢绝了一切的医治疗理。终于,母亲在停食了18天后,在一个冷风呼啸、寒冷入骨的晚上,撒手人寰了。我是何等的悲痛和伤心啊!生我养我爱我怜我,为我奔波劳碌、为我牵肠挂肚的母亲,还未享受儿女给她带来多大的幸福就此永别了。
人们常说,一位伟人的背后必有一位伟大的母亲,像孟子,像爱迪生。而我,仅是一个无名小辈而已,但我还是要高声疾呼:我的母亲是伟大的。她的伟大,如春雨,润物无声;如春蚕,毫无保留;如蜡烛,死而后已。她的伟大,她给我的一切,我将永刻在脑海里,永磨不灭。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德。我未能尽恩尽德报答我的母亲,但我将在她谢世后把这恩德化为动力,热爱生活,好好工作,报答身边的一切生灵。
清明时节,路人行人欲祭先人,但我不能如常人般到坟头去,尽管我早就知道母亲不愿火葬,但她为了不给我这领工资过活的添麻烦、嘱咐我们一定要照新政策办事,她的后事要从简,我只有噤泪照办。死者已矣,生者肠欲断,仅拾此只句片言,聊表哀思,愿我的母亲在天国永安、永乐。
QUOTE FROM
http://www.wcb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