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读后

caton2 2003-10-09 11:44:45
根据我对自己的要求,每读完一本好书都要写点心得感想之类。为此书的阅读画一个句号。其实一个多月前就看完了,但这一段忙着玩《仙三》及帮老婆大人做事,迟迟未写《重构》的感想。
这本书的封面上写着“与设计模式齐名的大作”,我认为它对的起这个评价。这本书对我的影响恐怕会和《设计模式》一样大。尤其难得的是,书中的英文及其浅显易懂,连我这样的超级大弱人都可以轻松阅读。也充分体现了大师的文字功力。
写一点关于重构的体会吧。
首先,我们必须知道怎样做是不好的代码,怎样做会更好一些。然后才能想办法把不好的变成好的。把不好变成好的过程,就是重构。
代码质量的提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我们重构前要权衡这次重构获得的利益与付出的代价。(正如我们常做的在灵活性与复杂度之间的权衡)。通常呢,为了实现新功能铺平道路的重构是我们最愿意去做的。
说到代码质量,其实在不同水平上的人对代码质量的要求是不同的。从最开始的只要代码能运行通就可以;到后面的符合编码规范;到后面的清晰易读;再到后面的易改变,可重用;以至于“有那种难以名状的结构美”。每个人在自己程序生涯的不同阶段,能体会到的东西是不同的。我一直把发现自己的不足,重构自己的代码称做“自我修炼”。而如果有一个水平比你高的同事帮你做CodeView,指出你可以改进的地方,你再去做Refactor,自己的修炼速度肯定可以更快。
这里,我要感谢一直在帮我做CodeView的同事。她有一种才能,可以敏锐的发现你设计上的不足。Kent Beck把它叫做“Insight”,就是洞察力。呵呵,不知道,这个东西能否随着工作经验的增长而增长。但愿可以,那我终于有一天也会拥有这种才能。:)
还是从重构开始的地方说起,就是发现哪里的代码是不好的。书中把它称为“Bad Smell”。回想一下,主要有哪些呢。1,Long Method,这个是我们最常做重构的地方。2,几个部分紧密耦合,存在不必要的依赖性。3,修改一项内容必须要协调的改几个不同的地方。4,类的职责不明确,逻辑关系混乱。5,Switch的使用。嗯,应该还有很多,记不清楚了。对了,还有,“重复代码”,记得有人说过重复代码是万恶之源。呵呵,万恶淫为首,重复代码为源。总之,很多人都深受其害亚。不过,我觉得重复代码的问题,应该从开始代码的时候就尽量避免,不要留到重构的时候再去做。就是说,当你准备Copy,paste的时候,先把要复制的代码提取成函数吧。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重构一定要安全。XP一直在强调编码未动,测试先行。重构的时候有完整的单元测试支持,每走一步都会很有信心,很放心。但不幸的是,世界是有残缺美的,我们的自动测试往往并没有那么完备。这个时候,我们一定要对重构的代码有完全的理解与把握,而且重构一定要小心翼翼。尤其在重构其他人代码的时候,千万不要迷迷糊糊的就改。
嗯。时间不早,暂时就是这些。
前一段还翻看了一本讲软件架构师的书,其中有一句话印象很深,“每个人都是自己幸福的架构师”。以此类推,我们是否可以对我们的生活进行重构呢。:)
...全文
33 7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7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cdyxh 2003-10-11
  • 打赏
  • 举报
回复
up
caton2 2003-10-10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大家对重构有什么体会,一起来交流讨论亚。
langzi2001 2003-10-10
  • 打赏
  • 举报
回复
不错,支持一下

-----------
没钱怎么混
bromon 2003-10-10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我看完这书觉得没有设计模式垫底恐怕理解不深
gucs 2003-10-10
  • 打赏
  • 举报
回复
谢谢


===========================================================

THINGS ARE NOT ALWAYS WHAT THEY SEEM

Thinking in ......
gisyj 2003-10-09
  • 打赏
  • 举报
回复
up
Schlemiel 2003-10-09
  • 打赏
  • 举报
回复
不错,有自己的想法。
不过生活的重构也许比较难实现,因为生活中没有undo

594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提出问题
其他 技术论坛(原bbs)
社区管理员
  • community_281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