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构

lancelot_yao 2003-12-20 11:49:20
我重构达不到与设计模式同样的高度,仅是代码的优化方法论,应用级,不是思想级的理论。
...全文
35 5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5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schwarzenegger 2003-12-2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因为不是在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
所以即使不懂也有资格评论啊。


设计模式里本身就包含重构的思想。
OOAD也一样。



xiaohaiz 2003-12-23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呵呵,扇子老兄又在“打击”人了,俺观看。
lancelot_yao 2003-12-23
  • 打赏
  • 举报
回复
讨论一下未尝不可
Schlemiel 2003-12-21
  • 打赏
  • 举报
回复
说什么呢?语无伦次的。
说句不客气的,您算哪根葱,有资格对“重构和设计模式的比较”这样的大话题指手画脚的吗?
lancelot_yao 2003-12-21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没人理
一直很喜欢重构这本书,但是由于自己记性不太好,书看过之后其中的方法总是记不住,于是想如果有电子版的重构书就好了,工作中遇到重构的问题可以随时打开查阅。在网上搜索了许久,发现重构这本书有英文chm版本的,而中文版的电子书只有扫描的PDF版本,用起来非常不方便。于是萌生想做一本重构工具书的想法,本来打算自己重新将重构书的内容再整理归类一下,后来发现原书的目录编排就很适合做工具书,包括坏味道分类,重构手法归类等,都有了一个比较系统的整理。因此,我利用空余时间制作了这样的一本中文的chm版重构,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也算对中国软件业做出一点小小的贡献。 本书基本上是取自”重构”中文版一书的内容,但格式上参照的是chm英文版的格式,还有一些格式小修改,比如第一章的重构前后代码对比。因为时间匆促,个人能力有限,本书难免存在一些缺漏,如果大家发现有问题,随时可以给我发邮件,我会尽快更新错误的内容。 最后再次感谢几位大师 Martin Fowler、Kent Beck等,还有翻译的侯捷和熊节先生,为我们带来这么精彩的一本书。谢谢。 免责声明:本书仅供个人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任何商业目的,不得以任何方式修改本作品,基于此产生的法律责任本人不承担任何连带责任。

23,409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Java 非技术区
社区管理员
  • 非技术区社区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