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业绩管理:将策略转化为行动(第一部分)

wawaren 2004-02-24 01:01:13
企业业绩管理:将策略转化为行动
在现在的商业文化中,到处都充满了有关企业业绩管理(CPM)的内容。根据Gartner的调查:在2002年的时候,只有少于10%的企业实施了CPM,但是,这个比率在2005年的时候将提高到40%(0.7的可能性)。Gartner同时还表示:“企业业绩管理是一个重要的概念,那些有效的实施了CPM的企业将会比它的对手拥有更好的业绩“听起来我们非常有必要关注一下CPM,但是究竟什么是CPM呢?
简单的说,企业业绩管理就是指“所有监督和管理企业业绩的方法,度量,过程和系统“。从实施的角度来说,CPM经常和一些诸如关键业务指标(KPIs),业务活动监督(BAM),6Sigma质量管理和SOX等相关。CPM也经常可以用下面的术语来表示:平衡计分卡,执行报表,业务业绩度量和财务计划和预测。是不是觉得很混淆呢?
本文将描述究竟企业业绩管理代表了什么内容,为什么一个有效的CPM策略和实施可以显著提高一个企业的表现以及CPM获得成功的关键因素是什么。
CPM来自于业务和技术的进步
企业业务管理(CPM)是和目前的商业密切相关的,因为它们正在寻找如何响应日益具有挑战性的市场环境的有效方法。在这些环境下,需要改良的计划,更好的对操作流程进行监督,进一步提升的对变化和机会的分析和把握能力以及更加有效的执行各项业务。在当前的商业热潮中,CPM已经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策略优势了,而是关系到一个企业是否能够持续生存的问题。
与不断产生挑战的商业环境相同步的是,很多企业的技术需要也在不断的提升,特别是对于决策支持技术和架构的需要—数据仓库和商业智能系统。IT部门,特别是这些企业的数据管理部门,正在决定将企业业绩管理作为决策支持系统下一步发展的方向。
事实上,我们可以很容易的得出如下结论:企业业绩管理的概念是数据仓库和商业智能的自然延伸。很多企业已经在如下的方向上发展了不少年份,他们将可靠的、一直的、整合的信息存放在数据仓库或者数据集市重,然后利用商业智能分析软件作为前端展示环境为最终用户提供上卷下钻等功能,从而来支持报表,特定查询和“如果那么“的分析。在最近的一些商业智能系统中,很多都采用了一个数字化报表,通过一个图形化的界面来作为展示层,从而可以直观的管理诸多关键商业业绩指标。
让我们来看一个例子。假定某企业是一个拥有两条主要产品线的销售公司。销售面向的是零售商人。产品是从分销中心发送到零售商那里的。同时还有一个呼叫中心来响应客户的要求,查询和抱怨。在这个公司中,销售部门已经部署了一个包含有零售商,客户和产品信息的数据仓库。对于销售部门来说,关键的业绩指标有产品销售的数量和总销售额。销售情况(数量和金额)是每天都进行度量的。操作系统中的交易数据是在每天晚上流入数据仓库中。
在销售报表中包含了以下一些单位,有:
·总销售数量—昨天,本周,本月,本年的
·总销售金额—昨天,本周,本月,本年的
当数据仓库刚启动的时候,这些销售数据仅仅是通过公司的局域网每天进行汇报,以便管理层可以了解销售部门的情况。随着公司对这些销售数据慢慢产生信赖之后,他们意识到如何采用一些对比的话,就可以更加清楚的了解销售部门的进展。
该公司采取的第二步就是建立一些KPIs,或者成为业务业绩指标,来更好的度量销售活动。该公司决定使用去年的实际销售来了解今年的销售是否好于,等于或者差于去年。图形展示层中现在包含了各种度量的比较信息。任何销售经理或者企业高层都可以通过颜色的不同来迅速的了解今年较之于去年的销售额情况。
在这一步,我们引入了企业目标。在使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公司的高层做出了一个决定,他们制定了公司的目标是销售额在去年的基础上提高10%。也就是说,今年的计划销售量和销售额都要在去年的实际销售额基础上提高10%。而报表将做出相应的修改,以增加今年的计划值。现在主管人员,经理或者分析师不仅可以方面的了解当前业绩和去年业绩的比较情况,同时还可以了解当前的业绩是否达到了公司的计划指标。
由于报表上的信息量增加了很多,所以公司决定采用一种更加有效的展示方式,他们决定对于报表上的异常信息进行高亮显示,以便和其他进行区分出来从而采取行动。这个方法听上去非常有道理,同时和公司中业已存在的6 Sigma质量管理目标比较类似。6 Sigma质量管理的本质就是一组良好定义的过程以帮助企业更加专注于交付接近完美的产品和服务。“Sigma“是一个用于度量给定过程偏离无错误的统计术语。6 Sigma的中心思想就是对于过程中缺点的度量可以有效的避免这些缺点,从而更加接近于“零缺点“。
该公司决定采用交通指示灯方法来鉴别销售活动中的异常。也就是说,当销售额超过计划的时候,采用绿灯进行显示,当销售额低于目标的时候,采用红灯进行显示。对于显示红灯的地方,在销售报表上需要提供钻入的分析功能来鉴别和分析异常的根源。
当公司开始分析异常销售原因的时候,公司认识到他们必须提高分配操作对于销售情况的影响。他们进入ERP系统来抽取和整理关于产品管理和分配中心操作的有用信息。这些KPI被展示在更新过的报表上。该公司不断的改进他们的方案,通过几次循环之后,从最初的产品销售额,到最后希望了解供需之间的关系。
该公司的IT实际上还可以采用企业业绩管理;他们只是在很自然的提升他们的决策支持能力,通过更多的使用数据仓库和商业智能工具、技术和产品,来为合适的人,在合适的时间、合适的地点,提供合适的信息。这个自然的进步使得公司走上了采用有效的CPM策略的道路。那么下一步是什么呢?
企业业绩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
之前我们已经讨论过了企业业绩管理的概念是商业智能应用系统一个很自然的延伸,CPM在传统商业智能应用系统的基础上增加了围绕管理的流程和业绩的计划以及业绩结果的递交。虽然很多公司,包括本文中这个假象的公司,已经开始有效的执行初步的商业智能—将有意义的可行动的信息在适当的时候,适当的条件下传递给适当的人—但是他们还没有将计划和执行有效的整合起来,以最终提高业绩。在CPM中,递交信息的内容得到了扩充,其中不仅包含了执行的结果,还包含了具体执行的内容。换句话说,它将信息的内容从“知道“拓展为“计划“和“执行“。
在CPM中,至少应该包含以下关键组成部分:
1.一组良好定义的,可度量和可发布的企业业绩目标,针对这些目标就可以进一步制定业绩度量。
2.一组标准的衡量方法用于定义和描述公司中各个部门对于该业绩目标的贡献和影响情况。
3.以上两个组成部分定义了一个通用的框架,用于衡量,协调和理解每个区域的业绩对于部门总体目标的影响情况,以及每个部门对于公司总体目标的影响情况。
4.可以根据以上的通用框架来预测结果的能力,预测范围从高层的目标到事务性活动。
...全文
61 1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1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1,762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企业开发 企业信息化
社区管理员
  • 企业信息化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