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四维模型的讨论

erist 2004-04-22 10:48:18
公司总结出四维模型:角色+过程+方法+配置项 来描述软件工程的一般性总结

即某种角色在一定的过程下,应用一定的方法和工具开发出需要的配置项。

当工具掌握了更多的方法,可以减少人为劳动,提高生产效率,逐步实现软件生产的半自动化与自动化。

大家对这个看法有什么意见?
...全文
182 27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27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erlengzi1982 2004-09-02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工程的核心概念就是解决实际问题,挣到钱,如果一味的追求这个框架,那个规范,也就不叫工程了。应该叫学术。软件项目实际上就上工程,它从始至终都要围绕客户的需求转,以物质利益作为驱动。我一直不明白,各行各业都能够赚钱,为什么唯有软件这行,这么多人喜欢叫嚣,喜欢研讨呢?
HWHuang 2004-09-01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学习中!
erist 2004-09-01
  • 打赏
  • 举报
回复
w_rose(

很多天没的看了,又来看一眼,看你的话很累呢。
w_rose 2004-07-06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危机随时都存在,这是真理!看得到危机的人才能够开发出好的、实用的过程控制方法。

所以,深入了解“工程”、能够解决工程问题的人总是顺入地了解差别、细节,并且能够将它处理得非常简洁实用。
w_rose 2004-07-06
  • 打赏
  • 举报
回复
软件工程是研究软件在分析、设计、编码、测试、实施、升级等过程中具体的方法,核心是各种方法的“差别”。

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空话是没有用的。
mis98ZB 2004-07-06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哇,这么老的帖子都被翻起来了……
:P

不知道楼主现在是不是还在研究过程,或者是听取大家的意见转而研究方法了……

楼主举的“汽车自动化生产线”的例子恰恰正好说明了方法的重要性:
生产力不仅仅包括劳动者,还包括劳动工具。
那些价值上亿的流水线,无疑是对制造方法不懈钻研的结晶。

正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软件开发方法也决定了软件开发过程。
没有开发方法支持的开发过程,就如同空想社会主义一样飘缈。
scalene 2004-07-0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公司总结出四维模型:角色+过程+方法+配置项 来描述软件工程的一般性总结

即某种角色在一定的过程下,应用一定的方法和工具开发出需要的配置项。

当工具掌握了更多的方法,可以减少人为劳动,提高生产效率,逐步实现软件生产的半自动化与自动化。

大家对这个看法有什么意见?

--------------------------------------------
1) 软件生产的自动化的主要问题可不是软件工程。“角色+过程+方法+配置项”可以说基本上是软件工程的概念,这决定了它不会是解决问题的钥匙。
2) 角色+过程+方法+配置项 的说法过于泛泛,可以认为目前所有的开发工具都可以映射到这个概念集合中。但显而易见,不同的开发工具是针对不同组织,不同开发目的而设计的。谁有能力把这些设计总结而成一个通用平台呢?那一定是一个伟人。这个通用平台的完成一定是比长城更伟大的工程。
3)认为软件工具可以将开发人员变成产业工人的想法由来已久,但是从未实现过。不可否认,目前开发工具的发展是越来越智能,但每种开发工具都有着自身不可逃避的弱点,不同开发工具间的联合工作的鸿沟还是很大的。因而决定了雇佣高水平的开发人员以及对开发人员进行培训目前一段时间还是最经济的办法。
yyfhz 2004-07-0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erist (情升网络) 道理说得不错,但是在实现上有一定困难。
和造汽车不同,软件生产出来的是不同的产品,因此不存在一个固定的模式(开发ERP用A最好,开发Browser用B最好)--至少目前还没有哦^_^ 当然不是说不要做这样的项目总结,只是说在积累足够多的资料之前,不要作出过于详细的结论。

做一些工具软件是一个不错的办法,例如用来进行一些简单的模板生产或自动测试都是不错的东东。

有一点,做工具软件常常会影响当前项目的进度,甚至可能会影响个人考核成绩,因此应该给公司里的员工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让他们愿意待在公司里,只有这种时候人家才可能真正会做一些事情出来。
rtdb 2004-04-26
  • 打赏
  • 举报
回复
>>>你的意思是以实践来带动理论了?

不仅如此。软件工程是“工程”,不是理论,不是模型。
我们连经典的“软件工程”中的一些最基本的要素都无法实现,
成型的CMM都可以念歪,
更不用说其它了。

erist 2004-04-26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最基本的要素都无法实现

你所说的最基本的元素是什么?
w_rose 2004-04-2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确实是“能说不能做”的方法。

面向对象方法是:先作出一个代表性的小系统来,解决较多基础的问题。然后继承它、改造它。
erist 2004-04-2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你的意思是以实践来带动理论了?
age0 2004-04-2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牛奶是奶牛的劳动成功,是奶牛改造客户物质的结果,

软件也是这样的,

所以象管理牛奶生产一样管理软件生产,更符合客观规律,更能体现自然化人性化的一面。
chenlong9610 2004-04-2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erist(情升网络)
哲学原理不错。
不要这样报怨,看看我们中国的软件公司"用友公司",也只1500多人,而印度2-3万人的软件公司就有20多家,这说明什么,我们的基础还比较弱,还需要进过多年来完善自己的IT行业.
从角色+过程+方法+配置项 来描述软件工程的一般性总结,这一学术,..........

erist 2004-04-2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汽车等是劳动的成果,是人的意识改造客户物质的结果,

软件也是这样的。

erist 2004-04-2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软件工程就像是理论,开发就是实践

两者是不可脱离的。

两者又是相互作用。

曾经看过一本书,描述每隔10年,软件界就会产生一种新的开发语言,同时开发模式也会随着改变。
erist 2004-04-2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牛产奶是自然的,是一种本能。

而人生产软件可不是本能。
BirdGu 2004-04-23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在汽车生产线上,从上一道工序传到下一道工序的是零部件、半成品,是物质的东西。
在软件生产过程中,从上一个阶段传递到下一个阶段的是知识,是思维的对象与结果。
这就是区别。这种区别就决定了不可能象组织汽车生产那样组织软件开发。
软件开发的过程更象设计汽车的过程,而不是生产汽车的过程。
mis98ZB 2004-04-23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怎么看是一回事,怎么干又是一回事。
我觉得在广泛研究方法学之前,最好不要急于去研究过程。也就是不要去建造空中楼阁。
erist 2004-04-23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有不同的汽车,就有不同的生产线,但他们的原理是相同的。

都是使生产规模化,流水线化
加载更多回复(7)

1,268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软件工程/管理 管理版
社区管理员
  • 研发管理社区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