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做程序员值不值?
我这几年。。。。。。
今晚,我又看了和晶主持的《实话实说》。
这期节目请来了三个“少年作家”边金阳、古力坤。几个“小鬼”在台上畅谈现实、憧憬未来。这样的场面令我很受感动,我不由得想起了自己成长的这几年。
儿时的我为了跳出“农门”,中招报名填上了师范。通过我的勤奋努力,我以优异的成绩如愿以偿地考上了一所师范学校。
97年我踏入师范学校大门后,才发现现实并不是我想象的那么美好,一个非常残酷的问题就是师范生毕业不好分配工作。为了报答父母的养育,我在学校拼命地学习,可是往届的师范毕业生回来告诉我,以后要想找个好的工作环境自己必须得有点专长,我开始有些失望了。
“学什么???”看着同学们都开始忙碌起来(有的学书法、有的专美术、有的搞音乐。。。。。。),令我更加心慌,迷茫在平淡无味的生活中穿梭。偶一个同学建议学计算机,因为现在很多学校缺计算机教师,我只得硬着头皮去试一试了,结果一学习才发现计算机好像有种魔力吸引着我。
98年初我开始从生活费中攒钱了,只为了一个目的:购买计算机书。二年级第一学期很快就过了,对于那学期的师范生活我心里只有一个印象:每天奔波于教室、食堂、寝室三点所组成的“等边三角形”,怀里始终揣着几本计算机书。由于自己的强迫学习,我开始对计算机产生感情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也开始动摇。凭着我的计算机知识出去找份小工混碗饭吃,这应该不成问题。于是自己对编程的研究兴趣也更浓厚,梦想自己以后做个程序员。
到了2000年7月,这是我毕业分配的日子,爸妈为我的工作焦透了心,他们坚持让我先做好教师以后再实现自己的梦想。为了表达儿子的孝顺,我无奈踏上了一所乡村中学的讲台,任教语文学科。
刚开始工作的我非常讨厌这个枯燥的环境,迫于教学压力我上班时间匆忙应付各项工作,放学过后的日子拼命学习编程。不久后我借钱有了一台属于自己的电脑,这后的学习更加卖命,因为在我心中的梦想还未破。
一年的时间很快就结束,教学成绩一塌糊涂。看着孩子们一双双聪慧的眼睛,我的脸开始红了,心开始内疚,思想开始意识到自己究竟该做什么了。由于乡村中学条件差,我与外界的接触机会显得更少,编程技术的更新速度转昏了我的头,自己电脑里的编程实验也越来越少了。第二年我打起精神开始踏实对待自己的教学工作,课前认真钻研,课上全情投入,课后勤于纠错。孩子们的学月成绩有了进步。小小的一次进步刺激了我,自己对教学的兴趣也与日俱增,开始向本校老教师学经验,开始到外校观摩......
看着三个“小鬼”与主持人谈笑风生,我感触颇深:自己有理想这没错,但是我为了自己的理想而放弃了太多太多,我们为了所谓的理想而抱怨环境这难道不等于让岁月蹉跎?理想我们不能实现,只能接近的呀!有人可能会说:“你是一个被生活现实打败的人!”我说:“不,是生活教会了我走向成熟!”利用自己的计算机知识服务于教学,这不照样实现自己的愿望?我的人生目标不想太远大,只想充实自己、教好学生、办好校园文学社。想到孩子们的积极踊跃,我想说是他们让我走向成熟,我离不开他们渴望的视线,我离不开三尺神圣的讲台。
面对自己的工作,我电脑里的资料少了编程的,多了文学的,更多的是教学的。
我是初生的牛犊不怕虎,屈原之言“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很适合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