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分求内核初始化及启动中出现的问题,

benjiamen 2004-09-15 09:49:32
我的本本是SHARP PC-AX40型号的,
处理器: Intel Pentium III 700M
内存容量: 128M
内存类型: SDRAM
硬盘容量: 20G
屏幕尺寸: 12.1寸

安装的是Redhat 9.0 安装过程中一切正常,可安装完后在
GRUB启动菜单中我选择 RED HAT 2..... //后面那些数字记不太清楚了.
然后正常的加载动作,提示文字一屏屏的向上翻
.....
PCI: Using configuration type 1
PCI: Probing PCI hardware
Linux NET4.0 for Linux 2.2
……
Starting kswapd v 1.5
......
pty :2048 unix98 deys configured
Serial driver verison 5.05(...............)
IAL-PCI ISAPNP Enabled
ttys1 at 0X02F8 (IRQ=3) is a 16550A
Real Time Clock driver v1.10 e //到这里就不动了,已死机.

据上面的信息,Linux 启动还没有到Init()也就是还没有执行到InitTab这里.应该是设备的初始化阶段.是不是我的硬件不支持,可是安装时它没有提示我的硬件有问题呀.
现在是这个问题该怎解决?大家提供些资料.问题解决者我将另开3贴(每贴100分)给予问题解决者,参与者也给分.希望大家关注,急!!!

以下贴是一样的.
http://community.csdn.net/Expert/topic/3362/3362370.xml?temp=4.006594E-02




...全文
249 26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26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benjiamen 2004-10-10
  • 打赏
  • 举报
回复
结贴
hiphop 2004-09-21
  • 打赏
  • 举报
回复
www.redehat.org
benjiamen 2004-09-21
  • 打赏
  • 举报
回复
kernel-BOOT-2.6.*.rpm
最新的内核到哪去下载?
lcr919 2004-09-19
  • 打赏
  • 举报
回复

中高低级培训班之我见

培训低级班-重理论轻实践-为证书而培训
培训中级班-少理论重实践-为能力而培训
培训高级班-无实践有实战经验分享-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一、十一长假培训课程(中级班,高级的我们也有,内训需要预约)
1)RTL Design in Verilog with FPGA (10/1 ~ 10/4)
2) Object-Oriented Programming in C++ (10/5 ~ 10/7)

二、上课时间及地点:浦东软件园

三、培训大纲及报名办法详见
http://www.hwswworld.com/viewforum.php?f=65


四、其他高级培训:
软件工程:http://www.hwswworld.com/pdfs/advanced_sw.pdf
集成电路设计:http://www.hwswworld.com/pdfs/advanced_ic.pdf

五、免费英文专业技术杂志: http://www.hwswworld.com/journal.php

六、全新工作机会

七、顶级国际展会: DATE 2005, DAC 2005
http://www.dac.com
http://www.date-conference.com
  • 打赏
  • 举报
回复
to linuxcailiao() ( ) 信誉:100
能用了吗?快给分!
linuxcailiao 2004-09-17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我是个菜鸟,请问如何更新内核,
Brain1127 2004-09-17
  • 打赏
  • 举报
回复
要去下载新的内核。到redhat网站找kernel-BOOT-2.6.*.rpm
推荐几个网站:http://www.tuxmobil.org和http://www.linux-laptop.net/
去对号入座
benjiamen 2004-09-17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思路重新理一下,是不是下面这样
1. 用软盘启动进入rescue 模式
2. mount 第一张光盘 (我的是ISO文件 在hda5/redhat目录下,
文件名是shrike-i386-disc1,shrike-i386-disc2,shrike-i386-disc3)
//问个菜的问题, mount ISO 文件如何做?
3. 进入光盘的 RedHat/RPMS/ 目录,
4. rpm -Ivh kernel-BOOT-2.4.20-8.i386.rpm
rpm -Uvh kernel-BOOT-2.4.20-8.i386.rpm

做完成以上几步后,退出重新启动,是吗?
谢谢!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原来这样:
1。rescue 模式
2。mount 第一张光盘
3。进入光盘的 RedHat/RPMS/ 目录,执行rpm -Ivh kernel-BOOT-2.4.20-8.i386.rpm
siriusb 2004-09-16
  • 打赏
  • 举报
回复
rh9是不带acpi的,它的内核是2.4-18,建议更新内核,现在是2.6.7
benjiamen 2004-09-16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大佬,你每次只讲一点点,心急.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在第一张光盘上
benjiamen 2004-09-16
  • 打赏
  • 举报
回复
这两个文件哪里可以获得,是不是在LIUNX 安装之后, 在 rescue 模式下来执行这两个指令?
可否说得细一些?
benjiamen 2004-09-1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机器都装N次了,每次都一个样.启动死机.
benjiamen 2004-09-1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yanghuajia(newperson)
请问怎么加 apci off 这个安装,能否说得详细些 谢谢
  • 打赏
  • 举报
回复
我猜测是 console init的时出错了

我的机器dmesg信息:

Real Time Clock Driver v1.10e
floppy0: no floppy controllers found
NET4: Frame Diverter 0.46
RAMDISK driver initialized: 16 RAM disks of 4096K size 1024 blocksize
Uniform Multi-Platform E-IDE driver Revision: 7.00beta-2.4
ide: Assuming 33MHz system bus speed for PIO modes; override with idebus=xx
SIS5513: IDE controller at PCI slot 00:02.5
SIS5513: chipset revision 208
SIS5513: not 100% native mode: will probe irqs later
SiS650 ATA 100 controller
ide0: BM-DMA at 0xd800-0xd807, BIOS settings: hda:DMA, hdb:pio
ide1: BM-DMA at 0xd808-0xd80f, BIOS settings: hdc:DMA, hdd:DMA
hda: ST340014A, ATA DISK drive
blk: queue c03c9f40, I/O limit 4095Mb (mask 0xffffffff)
hdc: ST330621A, ATA DISK drive
hdd: ASUS DVD-ROM E608, ATAPI CD/DVD-ROM drive
blk: queue c03ca3a0, I/O limit 4095Mb (mask 0xffffffff)
ide0 at 0x1f0-0x1f7,0x3f6 on irq 14
ide1 at 0x170-0x177,0x376 on irq 15
hda: host protected area => 1
hda: 78165360 sectors (40021 MB) w/2048KiB Cache, CHS=4865/255/63, UDMA(100)
hdc: host protected area => 1
hdc: 58633344 sectors (30020 MB) w/1024KiB Cache, CHS=58168/16/63, UDMA(100)
ide-floppy driver 0.99.newide
Partition check:
hda: hda1 hda2 hda3 < hda5 hda6 hda7 >
hdc: [PTBL] [3649/255/63] hdc1 hdc2 hdc3 hdc4
ide-floppy driver 0.99.newide
md: md driver 0.90.0 MAX_MD_DEVS=256, MD_SB_DISKS=27
md: Autodetecting RAID arrays.
md: autorun ...
md: ... autorun DONE.
NET4: Linux TCP/IP 1.0 for NET4.0
IP Protocols: ICMP, UDP, TCP, IGMP
IP: routing cache hash table of 2048 buckets, 16Kbytes
TCP: Hash tables configured (established 16384 bind 32768)
Linux IP multicast router 0.06 plus PIM-SM
NET4: Unix domain sockets 1.0/SMP for Linux NET4.0.
RAMDISK: Compressed image found at block 0
Freeing initrd memory: 146k freed
VFS: Mounted root (ext2 filesystem).
Journalled Block Device driver loaded
kjournald starting. Commit interval 5 seconds
EXT3-fs: mounted filesystem with ordered data mode.
Freeing unused kernel memory: 132k freed
  • 打赏
  • 举报
回复
rpm -Ivh kernel-BOOT-2.4.20-8.i386.rpm
rpm -Uvh kernel-BOOT-2.4.20-8.i386.rpm
  • 打赏
  • 举报
回复
kernel source 参考

time_init();

/*
* HACK ALERT! This is early. We're enabling the console before
* we've done PCI setups etc, and console_init() must be aware of
* this. But we do want output early, in case something goes wrong.
*/
console_init();
#ifdef CONFIG_MODULES
init_modules();
#endif
profile_init();
kmem_cache_init();
sti();
calibrate_delay();
#ifdef CONFIG_BLK_DEV_INITRD
if (initrd_start && !initrd_below_start_ok &&
initrd_start < min_low_pfn << PAGE_SHIFT) {
printk(KERN_CRIT "initrd overwritten (0x%08lx < 0x%08lx) - "
"disabling it.\n",initrd_start,min_low_pfn << PAGE_SHIFT);
initrd_start = 0;
}
#endif
mem_init();
kmem_cache_sizes_init();
pidhash_init();
pgtable_cache_init();
pte_chain_init();
  • 打赏
  • 举报
回复
信息显示出来的地方通常没错。
建议加apci off启动安装,这是一个造成许多机器启动失败的原因之一
benjiamen 2004-09-15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大家都不知道如何做吗?
帮忙顶一下也可.
加载更多回复(6)
第一章 走进linux 1.1 GNU与Linux的成长 1.2 Linux的开发模式和运作机制 1.3走进Linux内核 1.4 分析Linux内核的意义 1.5 Linux内核结构 1.6 Linux内核源代码 1.7 Linux内核源代码分析工具 第二章 Linux运行的硬件基础 2.1 i386的寄存器 2.2 内存地址 2.3 段机制和描述符 2.4 分页机制 2.5 Linux的分页机制 2.6 Linux的汇编语言 第三章断机制 3.1 断基本知识 3.2断描述符表的初始化 3.3异常处理 3.4 断处理 3.5断的后半部分处理机制 第四章 进程描述 4.1 进程和程序(Process and Program) 4.2 Linux的进程概述 4.3 task_struct结构描述 4.4 task_struct结构在内存的存放 4.5 进程组织的方式 4.6 内核线程 4.7 进程的权能 4.8 内核同步 第五章进程调度 5.1 Linux时间系统 5.2 时钟断 5.3 Linux的调度程序-Schedule( ) 5.4 进程切换 第六章 Linux内存管理 6.1 Linux的内存管理概述 6.2 Linux内存管理的初始化 6.3 内存的分配和回收 6.4 地址映射机制 6.5 请页机制 6.6 交换机制 6.7 缓存和刷新机制 6.8 进程的创建和执行 第七章 进程间通信 7.1 管道 7.2 信号(signal) 7.3 System V 的IPC机制 第八章 虚拟文件系统 8.1 概述 8.2 VFS的数据结构 8.3 高速缓存 8.4 文件系统的注册、安装与拆卸 8.5 限额机制 8.6 具体文件系统举例 8.7 文件系统的系统调用 8 .8 Linux2.4文件系统的移植问题 第九章 Ext2文件系统 9.1 基本概念 9.2 Ext2的磁盘布局和数据结构 9.3 文件的访问权限和安全 9.4 链接文件 9.5 分配策略 第十章 模块机制 10.1 概述 10.2 实现机制 10.3 模块的装入和卸载 10.4 内核版本 10.5 编写内核模块 第十一章 设备驱动程序 11.1 概述 11.2 设备驱动基础 11.3 块设备驱动程序 11.4 字符设备驱动程序 第十二章 网络 12.1 概述 12.2 网络协议 12.3 套接字(socket) 12.4 套接字缓冲区(sk_buff) 12.5 网络设备接口 第十三章 启动系统 13.1 初始化流程 13.2 初始化的任务 13.3 Linux 的Boot Loarder 13.4 进入操作系统 13.5 main.c初始化 13.6 建立init进程 附录: 1 Linux 2.4内核API 2.1 驱动程序的基本函数 2.2 双向循环链表的操作 2.3 基本C库函数 2.4 Linux内存管理Slab缓冲区 2.5 Linux的VFS 2.6 Linux的连网 2.7 网络设备支持 2.8 模块支持 2.9 硬件接口 2.10 块设备 2.11 USB 设备
本PDF电子书包含上下两册,共1576页,带目录,高清非扫描版本。 作者: 毛德操 胡希明 丛书名: Linux内核源代码情景分析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 目录 第1章 预备知识 1.1 Linux内核简介. 1.2 Intel X86 CPU系列的寻址方式 1.3 i386的页式内存管理机制 1.4 Linux内核源代码的C语言代码 1.5 Linux内核源代码的汇编语言代码 第2章 存储管理 2.1 Linux内存管理的基本框架 2.2 地址映射的全过程 2.3 几个重要的数据结构和函数 2.4 越界访问 2.5 用户堆栈的扩展 2.6 物理页面的使用和周转 2.7 物理页面的分配 2.8 页面的定期换出 2.9 页面的换入 2.10 内核缓冲区的管理 2.11 外部设备存储空间的地址映射 2.12 系统调用brk() 2.13 系统调用mmap() 第3章 断、异常和系统调用 3.1 X86 CPU对断的硬件支持 3.2 断向量表IDT的初始化 3.3 断请求队列的初始化 3.4 断的响应和服务 3.5 软断与Bottom Half 3.6 页面异常的进入和返回 3.7 时钟断 3.8 系统调用 3.9 系统调用号与跳转表 第4章 进程与进程调度 4.1 进程四要素 4.2 进程三部曲:创建、执行与消亡 4.3 系统调用fork()、vfork()与clone() 4.4 系统调用execve() 4.5 系统调用exit()与wait4() 4.6 进程的调度与切换 4.7 强制性调度 4.8 系统调用nanosleep()和pause() 4.9 内核的互斥操作 第5章 文件系统 5.1 概述 5.2 从路径名到目标节点 5.3 访问权限与文件安全性 5.4 文件系统的安装和拆卸 5.5 文件的打开与关闭 5.6 文件的写与读 5.7 其他文件操作 5.8 特殊文件系统/proc 第6章 传统的Unix进程间通信 6.1 概述 6.2 管道和系统调用pipe() 6.3 命名管道 6.4 信号 6.5 系统调用ptrace()和进程跟踪 6.6 报文传递 6.7 共享内存 6.8 信号量 第7章基于socket的进程间通信 7.1系统调用socket() 7.2函数sys—socket()——创建插口 7.3函数sys—bind()——指定插口地址 7.4函数sys—listen()——设定server插口 7.5函数sys—accept()——接受连接请求 7.6函数sys—connect()——请求连接 7.7报文的接收与发送 7.8插口的关闭 7.9其他 第8章设备驱动 8.1概述 8.2系统调用mknod() 8.3可安装模块 8.4PCI总线 8.5块设备的驱动 8.6字符设备驱动概述 8.7终端设备与汉字信息处理 8.8控制台的驱动 8.9通用串行外部总线USB 8.10系统调用select()以及异步输入/输出 8.11设备文件系统devfs 第9章多处理器SMP系统结构 9.1概述 9.2SMP结构的互斥问题 9.3高速缓存与内存的一致性 9.4SMP结构断机制 9.5SMP结构的进程调度 9.6SMP系统的引导 第10章系统引导和初始化 10.1系统引导过程概述 10.2系统初始化(第一阶段) 10.3系统初始化(第二阶段) 10.4系统初始化(第三阶段) 10.5系统的关闭和重引导
《Android系统源代码情景分析》随书光盘内容(源代码) 目录如下: 第1篇 初识Android系统 第1章 准备知识 1.1 Linux内核参考书籍 1.2 Android应用程序参考书籍 1.3 下载、编译和运行Android源代码 1.3.1 下载Android源代码 1.3.2 编译Android源代码 1.3.3 运行Android模拟器 1.4 下载、编译和运行Android内核源代码 1.4.1 下载Android内核源代码 1.4.2 编译Android内核源代码 1.4.3 运行Android模拟器 1.5 开发第一个Android应用程序 1.6 单独编译和打包Android应用程序模块 1.6.1 导入单独编译模块的mmm命令 1.6.2 单独编译Android应用程序模块 1.6.3 重新打包Android系统镜像文件 第2章 硬件抽象层 2.1 开发Android硬件驱动程序 2.1.1 实现内核驱动程序模块 2.1.2 修改内核Kconfig文件 2.1.3 修改内核Makefile文件 2.1.4 编译内核驱动程序模块 2.1.5 验证内核驱动程序模块 2.2 开发C可执行程序验证Android硬件驱动程序 2.3 开发Android硬件抽象层模块 2.3.1 硬件抽象层模块编写规范 2.3.2 编写硬件抽象层模块接口 2.3.3 硬件抽象层模块的加载过程 2.3.4 处理硬件设备访问权限问题 2.4 开发Android硬件访问服务 2.4.1 定义硬件访问服务接口 2.4.2 实现硬件访问服务 2.4.3 实现硬件访问服务的JNI方法 2.4.4 启动硬件访问服务 2.5 开发Android应用程序来使用硬件访问服务 第3章 智能指针 3.1 轻量级指针 3.1.1 实现原理分析 3.1.2 应用实例分析 3.2 强指针和弱指针 3.2.1 强指针的实现原理分析 3.2.2 弱指针的实现原理分析 3.2.3 应用实例分析 第2篇 Android专用驱动系统 第4章 Logger日志系统 4.1 Logger日志格式 4.2 Logger日志驱动程序 4.2.1 基础数据结构 4.2.2 日志设备的初始化过程 4.2.3 日志设备文件的打开过程 4.2.4 日志记录的读取过程 4.2.5 日志记录的写入过程 4.3 运行时库层日志库 4.4 C/C++日志写入接口 4.5 Java日志写入接口 4.6 Logcat工具分析 4.6.1 相关数据结构 4.6.2 初始化过程 4.6.3 日志记录的读取过程 4.6.4 日志记录的输出过程 第5章 Binder进程间通信系统 5.1 Binder驱动程序 5.1.1 基础数据结构 5.1.2 Binder设备的初始化过程 5.1.3 Binder设备文件的打开过程 5.1.4 Binder设备文件的内存映射过程 5.1.5 内核缓冲区管理 5.2 Binder进程间通信库 5.3 Binder进程间通信应用实例 5.4 Binder对象引用计数技术 5.4.1 Binder本地对象的生命周期 5.4.2 Binder实体对象的生命周期 5.4.3 Binder引用对象的生命周期 5.4.4 Binder代理对象的生命周期 5.5 Binder对象死亡通知机制 5.5.1 注册死亡接收通知 5.5.2 发送死亡接收通知 5.5.3 注销死亡接收通知 5.6 Service Manager的启动过程 5.6.1 打开和映射Binder设备文件 5.6.2 注册为Binder上下文管理者 5.6.3 循环等待Client进程请求 5.7 Service Manager代理对象的获取过程 5.8 Service组件的启动过程 5.8.1 注册Service组件 5.8.2 启动Binder线程池 5.9 Service代理对象的获取过程 5.10 Binder进程间通信机制的Java接口 5.10.1 Service Manager的Java代理对象的获取过程 5.10.2 Java服务接口的定义和解析 5.10.3 Java服务的启动过程 5.10.4 Java服务代理对象的获取过程 5.10.5 Java服务的调用过程 第6章 Ashmem匿名共享内存系统 6.1 Ashmem驱动程序 6.1.1 基础数据结构 6.1.2 匿名共享内存设备的初始化过程 6.1.3 匿名共享内存设备文件的打开过程 6.1.4 匿名共享内存设备文件的内存映射过程 6.1.5 匿名共享内存块的锁定和解锁过程 6.1.6 匿名共享内存块的回收过程 6.2 运行时库cutils的匿名共享内存访问接口 6.3 匿名共享内存的C++访问接口 6.3.1 MemoryHeapBase 6.3.2 MemoryBase 6.3.3 应用实例 6.4 匿名共享内存的Java访问接口 6.4.1 MemoryFile 6.4.2 应用实例 6.5 匿名共享内存的共享原理 第3篇 Android应用程序框架 第7章 Activity组件的启动过程 7.1 Activity组件应用实例 7.2 根Activity组件的启动过程 7.3 子Activity组件在进程内的启动过程 7.4 子Activity组件在新进程启动过程 第8章 Service组件的启动过程 8.1 Service组件应用实例 8.2 Service组件在新进程启动过程 8.3 Service组件在进程内的绑定过程 第9章 Android系统广播机制 9.1 广播机制应用实例 9.2 广播接收者的注册过程 9.3 广播的发送过程 第10章 Content Provider组件的实现原理 10.1 Content Provider组件应用实例 10.1.1 ArticlesProvider 10.1.2 Article 10.2 Content Provider组件的启动过程 10.3 Content Provider组件的数据共享原理 10.3.1 数据共享模型 10.3.2 数据传输过程 10.4 Content Provider组件的数据更新通知机制 10.4.1 注册内容观察者 10.4.2 发送数据更新通知 第11章 Zygote和System进程的启动过程 11.1 Zygote进程的启动脚本 11.2 Zygote进程的启动过程 11.3 System进程的启动过程 第12章 Android应用程序进程的启动过程 12.1 应用程序进程的创建过程 12.2 Binder线程池的启动过程 12.3 消息循环的创建过程 第13章 Android应用程序的消息处理机制 13.1 创建线程消息队列 13.2 线程消息循环过程 13.3 线程消息发送过程 13.4 线程消息处理过程 第14章 Android应用程序的键盘消息处理机制 14.1 键盘消息处理模型 14.2 InputManager的启动过程 14.2.1 创建InputManager 14.2.2 启动InputManager 14.2.3 启动InputDispatcher 14.2.4 启动InputReader 14.3 InputChannel的注册过程 14.3.1 创建InputChannel 14.3.2 注册Server端InputChannel 14.3.3 注册系统当前激活的应用程序窗口 14.3.4 注册Client端InputChannel 14.4 键盘消息的分发过程 14.4.1 InputReader获得键盘事件 14.4.2 InputDispatcher分发键盘事件 14.4.3 系统当前激活的应用程序窗口获得键盘消息 14.4.4 InputDispatcher获得键盘事件处理完成通知 14.5 InputChannel的注销过程 14.5.1 销毁应用程序窗口 14.5.2 注销Client端InputChannel 14.5.3 注销Server端InputChannel 第15章 Android应用程序线程的消息循环模型 15.1 应用程序主线程消息循环模型 15.2 与界面无关的应用程序子线程消息循环模型 15.3 与界面相关的应用程序子线程消息循环模型 第16章 Android应用程序的安装和显示过程 16.1 应用程序的安装过程 16.2 应用程序的显示过程

4,465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Linux/Unix社区 内核源代码研究区
社区管理员
  • 内核源代码研究区社区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