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在哪里反省:看中外青少年表现差异

mayak 2004-09-24 09:05:16
日期:2004-08-20 13 作者: 来源:光明日报

--------------------------------------------------------------------------------



近日在京举行的第三届亚太经合组织青年科学节,参加的成员是14~18岁的中外青少年学生。在这次交流中,中外学生在一些细节上的碰撞,值得我们思考。

  史蒂文的手机是白屏、相机也是十几年前的老款

  中国的孩子当然用的是彩屏手机

  中国代表团选拔的学生代表,自然都是品学兼优生。但这些孩子却缺乏来自新西兰的少年史蒂文那样的俭朴意识、环保理念以及爱父母的习惯。史蒂文的手机是白屏、相机也是十几年前的老款。鞋垫开裂了,背的书包用了好几年,参赛作品是用废品制造出来的,吃剩下的东西,也都放在书包里下次再吃。闲逛时,看见外面有垃圾,都放在书包里,拿到宿舍才扔进分类垃圾箱里。到商场买东西时,不买新鞋,只给父母买了礼物。中国的孩子当然用的是彩屏手机,即便家境一般,但因为要参加这样规格的会议,穿着打扮肯定光鲜。中国少年环保意识的匮乏亦非一日之寒,平日随手丢垃圾的习惯早已是老大难。

  在“市长讲坛”上,中国学生都听得直打瞌睡

  外国学生都会盯着讲演者,听得很认真,时不时地提问

  即使在学风方面,中外少年仍然存在着不小的差异。在“市长讲坛”上,中国学生都听得直打瞌睡,可史蒂文却一直认真地听完。讨论会上,外国学生都会盯着讲演者,听得很认真,时不时地提问,与讲演者形成很好的互动。可中国学生都在做自己演讲前最后的冲刺。这种自顾自的交流心态,不仅表现了中国学子对于他人缺乏应有的尊重,缺乏沟通的欲望,同时也缺乏沟通的技术技巧。

  美国学生的科技创意 有的已经探究到了微观营养方面

  中国学生的创新,与几十年前没有太大变化

  中外学生在科研上的差距,更是值得省察的核心。美国学生的科技创意,往往建立在实际生活中,比如在营养学话题上,有的美国学生已经探究到了微观营养方面,在考虑食物废弃后的分解问题。中国学生的创新,与几十年前没有太大变化,仍旧建立在科幻小说上,比如在月球上建房子等等,没有任何新意。中国孩子理论知识丰富,外国孩子则更注重发明创造的实用性,动手能力强。

  爱因斯坦曾说过:“如果人们已经忘记了他们在学校里所学的一切,那么所留下的就是教育。”也就是说忘不掉的是真正的素质,而良好的习惯正是忘不掉的良好的素质之一。而这,正是中国教育应该反省的地方。(刘效仁)
...全文
176 3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3 条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hardboy_du 2004-09-2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太浮躁了
sobatou 2004-09-2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在中国,在低劣差劲的广告也能骗倒一大批的人
-----------------------------
非常正确,最经典的例子:脑白痴!!
brucegong 2004-09-24
  • 打赏
  • 举报
回复





别说小孩,大人不也一样?

一个通话的工具要搞得那么花哨吗?不能播放视频也不能拍照不知道用彩屏可以干什么。

在中国,在低劣差劲的广告也能骗倒一大批的人




662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提出问题
其他 技术论坛(原bbs)
社区管理员
  • community_281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