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9
社区成员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构建之法-2021秋-福州大学软件工程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构建之法-2021秋-福州大学软件工程 |
团队名称 | 你说的都队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总结自己在软工实践中的收获 |
学号 | 031902623 |
学期初,自己的期待是”和同学们一起写点东西出来,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代码量从3k到6k”,现在看来,基本完成了自己的目标,但也有不足;
相比于之前结对编程做的的博饼单机版小程序,后面的的团队作业属于是真正意义上的”联机版“的微信小程序了,自己终于写了点有用的东西出来,而不是以前的只有字符命令的简陋的程序;
至于编程能力,自己也有了长足的进步,具体的进步,下面会继续叙述。
1)、在软件工程实践中,完成了多少行的代码?
个人在这次软工实践所有作业中完成了1400行左右的代码(包含个人的单元测试代码),比预期的3k少了一半
2)、软工实践的各次作业分别花了多少时间?
作业 | 所花时间(分钟) |
---|---|
第一次个人编程作业 | 2010 |
第一次结对编程作业 | 595 |
第二次结对编程作业 | 3205 |
现场编程 | 300 |
ɑ冲刺 | 1320 |
ɑ冲刺完善 | 500 |
3)、哪一次作业印象最深刻?为什么?
ɑ冲刺最令我印象深刻,一是微信小程序从无到有,自己是非常开心的;二是花的时间非常久,也非常辛苦;三是刚好夹在各种考试之间,大家要聚在一起只能等考完,然后又基本上只有晚上才有时间,晚上也没有比较适合的地方编程,什么地方都去过,活动室,图书馆,奶茶店,咖啡店,宿舍,过道走廊😂
4)、累计花了多少个小时在软工实践上?平均每周花多少个小时?
写作业130个小时,写博客算5个小时,加上其他时间,总计有140小时,这样平均下来每周15.5小时,一天两小时🥲
5)、学习和使用的新软件
IDEA
Typora
Visual Studio 2019
Sublime Text
6)、学习和使用的新工具
git
Tomcat
7)、学习和掌握的新语言、新平台
github
markdown语法
java
8)、学习和掌握的新方法
git版本控制
配置Tomcat服务器
9)、其他方面的提升
java面向对象编程的实际应用,不再是让猫啊狗啊去继承动物类了😂
画类图,对各种类之间的关系更深的理解
一个新的团队,破冰是关键,每个人都应该想办法去融入这个团队,去奉献自己的力量。在集体讨论选题的时候,大家对“为开源项目服务”这个选题限制是一筹莫展,无计可施,说话的人也比较少。我不是那种自来熟的人,除了对别人说的话表示赞同,我也无能为力,也确实束手无策。最后经过”头脑风暴“,初步选题是做一个类小猿搜题,作业帮那样的源码分享平台,称之为——小猪搜码,即有人发帖子提问题,有人回答将代码分享出去。后来觉得这属于论坛性质之类的,否决掉了。我回去绞尽脑汁,终于有了一个想法,做一个Firefox的插件搜索平台,最后经过一致同意,将范围扩大到Edge和Google,这样,自己也算在团队中初步融入了。
一定要事先定义好接口。不要自己想什么就是什么,不然很容易忽略这个问题导致前后端调试找不到问题所在。
多写单元测试代码。一般在前后端调试的时候总是会有各种问题,做好自己的事,尽量自己在单元测试中把bug先找出来,不要让别人等你修bug等太久。
对于老师,助教的建议
个人觉得软工实践可以开学初就开课,到后面很多课设,考试,压力会很大
给每个组配个有开发经验的助教或者学长指导就好了,面向百度编程很痛苦
《构建之法》第17章 人、绩效和职业道德还没看过
萌芽阶段:应该就是我们的选题及原型构建阶段
磨合阶段:从一开始分配任务,分配要学习的知识,到后面前后端集体编程、调试,这属于磨合阶段
规范阶段:ɑ冲刺完善应该属于规范阶段,各自的任务都已经非常清楚,谁需要改动哪些地方,会马上改好,已经是一个具有执行力的团队了
创造阶段:我觉得我们应该还没达到这个阶段
通过一系列工具,流程,团队合作,能够在预计的时间内发布 “足够好” 的软件
下图是分工,我们严格按照分工来完成任务
每天都有组长拿小本本来记录我们的完成情况,并说明回去后要完成哪些任务
个人觉得考试第一。ɑ冲刺我一半的时间拿来复习OOAD了😂,这门课程怎么说呢?学的UML这个东西对学习软工是有用的,而且如果你是后端用java开发的话,这门课也会让(逼)你在短时间内速成Java,对你软工实践的编程也有帮助。就是考试时间太不凑巧了。。
java会比C++好学一点。C++什么运算符重载,各种模板,头都大了,还兼容指针。。
不要摆烂。要相信自己,遇到问题就去解决它
github是个好东西啊
大三过的好快啊,一眨眼就过去一半了,后面学习的目标一定要明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