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社区成员




自Laserblock诞生以来,受到创客科创教育圈实践工作者和学生的广泛喜爱。
什么是Laserblock?Laserblock可以做什么?为什么说Laserblock的出现,让我们告别了机器人教育材料匮乏的时代?
Laserblock原是一款开源激光切割积木结构件的名字,它最早出现于2018年1月,经过逐步迭代、演化,Laserblock成为“乐造模块”的开源激光切割积木结构件系列的代称。从本期开始,我们将以连载的方式介绍Laserblock的前世今生,以及如何利用Laserblock进行开源教育机器人项目的搭建。
Laserblock,中文含义是激光切割块,意指由激光切割而成的积木结构件,它是由设计者用建模软件绘制好结构图,然后用激光切割机切割而成的木制结构件,制件的大小、图形、颗块数量由设计者在建模时确定。
Laserblock是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创客教育专家组发起的一个自主设计和运营的品牌项目。
作为开源硬件,Laserblock自诞生起,由最初的Laserblock@DF,发展到Laserblock@红棉创客空间、Laserblock@家创等几种样式。
其共同特征有四个:
①由创客或创客教育实践工作者设计且服务于创客教育;
②使用激光切割技术制作;
③积木件的制作材料是木板;
④设计图纸开源。
基于以上特征,Laserblock泛指创客教育激光切割件的开源项目,在2019年8月由项目联合发起人统称为“乐造模块”项目。为方便从Laserblock的起源谈起,文章沿用“乐造模块”最早的名字Laserblock。
Laserblock诞生于2018年1月13日,第一款Laserblock的设计者是中国电子学会现代教育技术分会创客教育专家组委员吴俊杰老师,由耿林杰老师进行设计,并由雷宇激光团队承制。用激光切割木板作为搭建机器人的结构件是吴俊杰老师的创意。传统机器人搭建构件通常价格较贵且多样性不足,这限制了机器人教育在中小学校的广泛开展。怎样才能获得价格便宜、设计多样且技术开源的机器人搭建构件呢?于是结构开放、样式多元、制件可重用、技术开源等这几个典型需求摆在了设计者的面前。
在创客教育工作中,我们鼓励DIY制造文化,倡导多样化、个性化和开源分享。即使你不是机器人设计师,只要学校或创客空间有一部激光切割机,你就可以通过激光切割技术获得你需要的结构件,这是多么幸福的一件事啊!有了机器人结构件,我们就可以尽情地搭建,反复探究、尝试。如果结构件不能满足制作需求,我们还可以尝试修改图纸或者向机器人设计师反馈意见。通过激光切割技术,“我们彻底告别机器人物质匮乏的年代”,吴俊杰老师如是说。
目前Laserblock共有3个通用型样式和若干个专用型样式。通用型Laserblock样式分别为 “Laserblock@DF”、“Laserblock@红棉创客空间”和“Laserblock@掌控”。而专用型Laserblock有LaserBot(避障小车)、小卫星、诸葛连弩、创立方等多个样式。由于Laserblock基于CC BY开源协议设计,因此还衍生出大量由创客教师设计的其他样式。一般通过Laserblock的设计尺寸和功能来区别其为通用型还是专用型样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