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程序功能的日益复杂,程序的配置日益增多:各种功能的开关、参数的配置、服务器的地址……
对程序配置的期望值也越来越高:配置修改后实时生效,灰度发布,分环境、分集群管理配置,完善的权限、审核机制……
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传统的通过配置文件、数据库等方式已经越来越无法满足开发人员对配置管理的需求。Apollo 配置中心应运而生!
特点
- 统一管理不通环境、不同集群的配置
- 配置修改实时生效
- 版本发布管理
- 灰度发布
- 权限管理、发布审核、操作审计
- 部署简单
Apollo 核心概念
1、application(应用)
- 这个很好理解,就是实际使用配置的应用,Apollo客户端在运行时需要知道当前应用是谁,从而可以去获取对应的配置
- 每个应用都需要有唯一的身份标识 -- appId,我们认为应用身份是跟着代码走的,所以需要在代码中配置,具体信息请参见Java客户端使用指南。
2、environment(环境)
- 配置对应的环境,Apollo客户端在运行时需要知道当前应用处于哪个环境,从而可以去获取应用的配置
- 我们认为环境和代码无关,同一份代码部署在不同的环境就应该能够获取到不同环境的配置
- 所以环境默认是通过读取机器上的配置(server.properties中的env属性)指定的,不过为了开发方便,我们也支持运行时通过System Property等指定,具体信息请参见Java客户端使用指南。
3、cluster(集群)
- 一个应用下不同实例的分组,比如典型的可以按照数据中心分,把上海机房的应用实例分为一个集群,把北京机房的应用实例分为另一个集群。
- 对不同的cluster,同一个配置可以有不一样的值,如zookeeper地址
- 集群默认是通过读取机器上的配置(server.properties中的idc属性)指定的,不过也支持运行时通过System Property指定,具体信息请参见Java客户端使用指南。
4、namespace(命名空间)
- 一个应用下不同配置的分组,可以简单地把namespace类比为文件,不同类型的配置存放在不同的文件中,如数据库配置文件,RPC配置文件,应用自身的配置文件等
- 应用可以直接读取到公共组件的配置namespace,如DAL,RPC等
- 应用也可以通过继承公共组件的配置namespace来对公共组件的配置做调整,如DAL的初始数据库连接数
以分享一些Apollo学习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