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3
社区成员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广工软件工程课程学习社区 |
---|---|
这个作业要求 | *团队作业6——复审与事后分析*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Alpha阶段程序复审以及事后诸葛亮分析 |
队伍名 | 随机组合队 |
队伍人员 | 朱宏集、陈力正、王辉、黄永昌、翁良鹏、梁萍、梁林霞 |
我们主要想解决私密聊天和内网聊天的保密性的问题。一般针对的是不适用市面上聊天软件的,想要确保通信安全的用户及场景
达到了一半吧,主要功能都做完了,经过了组内的测试,但是并没有其他用户使用
3.有什么经验教训?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交流中需要明确需求,不断把需求精确下来。同时定期交流,提前安排好时间,不能每次都赶在ddl前面
有的,但是计划并没有被很好的执行
互通每个人情况和对产品的理解,做到求同存异,确保时间和可行性
没有,注册功能以及用户登录功能的完善并没有做好,主要是时间问
并不是,前后端的一些功能其实并不想我们一开始想得可以分离,他们常常是一个方法里面写有前端的样式以及相对应的监听器(方法),这给我们造成了很大的麻烦
并没有,项目中我们有个同学生病住院了,使得我们大家对开发的信心降低了,同时还要和这个同学交接任务,因为当时没有留存文档和写好注释,沟通起来非常麻烦
有的,因为我们常常错估了一个功能的开发时间,长时间的停滞多亏了缓冲区我们才能即时赶完
少任务多完善、多优化功能,以最少的需求换取开发的高质量以及后期开发的稳健
有的
并不足够;确实低估了,我们原本预想着前端设计就好了,但是发现这样后端的压力过大,使得前端也有加入写代码、学习的道路上
有的,数据库一些功能的实现完全可以给让同学做,这部分功能网上有很多现成的车轮子,找几个csdn帖子就可以让其他同学完成了
前后期主要通过微信,中期试着采用项目看板、Issue来管理,但是发现这个增加了沟通成本以及学习成本,这对时间本不充裕的我们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最后还是决定一直在微信上把变更给管理好
主要是线下讨论和微信群讨论
主要是我们内部觉得这个功能没有bug了,我们就认定它"做好了"
开始的时候完成的,主要有项目管理的三个同学 王辉、陈力正、朱宏集
不断沟通,减少需求以及复杂度
有的,我们有使用java自带的单元测试junit测试。这些工具在开始的时候确保了了我们的功能能够够被正常执行,但是一旦变更需求了之后有需要我们调试,之后我们的函数编写也没有在使用这个了
前端的展示bug最多,应为设计到UI的相关监听器功能的设置,保证ui的内部逻辑不会乱,这点我们再开发中并没有想到
主要是组内负责这部分的代码的人来向同伴说明,让组内成员对代码提出要求、规范
有一个不算完整的内部测试计划,主要是对各个功能进行使用,检查是否有bug
我们的测试主要是手动+自动测试,前期对于方法会写一些测试方法来调用他们,但是相当多的测试还是依赖手动
并没有
主动报名的,虽然人尽其才,但是工作量分配比较不均衡
有的
3. 当出现项目管理、合作方面的问题时,团队成员如何解决问题?
协商,沟通,精简需求,由开发的同学最后下手
多写注释文档,同时
使用优秀的框架如springboot和maven来
对项目管理,人员管理的沟通有了进一步的认识,明白了项目管理的核心在人以及沟通
觉得
CMM
萌芽
7.你觉得目前最需要改进的一个方面是什么?
配合以及基本的代码功底要加强,同时协作的思想要放在重要地位,编程时应该考虑同伴要如何理解你的代码,如何让组员便于理解
团队贡献分计算
姓名 | 学号 | 分工 | 贡献分 |
---|---|---|---|
朱宏集(组长) | 3119003006 | 项目管理、后端开发 | 21 |
陈力正 | 3120005060 | 项目管理、后端开发 | 20 |
王辉 | 3120002988 | 后端开发、测试 | 20 |
黄永昌 | 3120005068 | 后端开发、测试 | 17 |
翁良鹏 | 3120000075 | 后端开发、测试 | 16 |
梁萍 | 3220004910 | 前端开发、博客撰写 | 19 |
梁林霞 | 3220004956 | 博客撰写、辅助开发 | 2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