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
社区成员




这个作业属于哪个课程 | fzusdn |
---|---|
这个作业要求在哪里 | 团队作业—beta冲刺 |
团队名称 | 栋感光波 |
这个作业的目标 | 冲刺总结 |
问题1:用户刚注册后无头像,无法加入个人主页,而修改头像需要在个人主页完成
解决过程:给用户设置一个默认头像,用户可通过默认头像进入个人主页进行修改头像
问题2:将图片传至后端总是会报错
解决过程:在互联网上搜索解决方法,询问同学,最后将后端接收格式修改后得以解决
问题3:虚拟合影使用前端技术实现,无法添加背景
解决过程:在前端设置一个背景上传方式,使用户可将本地的照片上传成为虚拟合影的背景,实现用户将校园风光中喜欢的照片下载下来作为虚拟合影的背景
问题4:服务器未配置完成
解决过程:在互联网上搜索服务器配置方法,将软件前后端上传服务器
问题5:前端页面布局样式不美观
解决过程:在前端进行多次css样式调整
类图
用例图
时序图
用户活动图
管理员活动图
11.11:开会分配任务,建立仓库,开始alpha冲刺第一阶段,进行前后端代码分开编写
11.17:完成alpha冲刺第一阶段,前后端代码分别完成
11.18:开始alpha冲刺第二阶段,进行前后端代码的交接,完善第一阶段中的不足
11.26:完成alpha冲刺第二阶段,前后端代码交互完成
11.30:开始beta冲刺,进行服务器配置、功能测试,完善alpha冲刺的不足
12.5:完成后端的服务器配置,将后端上线服务器
12.15:完成前端的服务器配置,将前端上线服务器
12.16:完成beta冲刺
用户首页,点击播放器可实现跳转至直播页面,登录后右上角头像进入个人主页
大事记页面,点击可跳转至福州大学计算机学院官网对应通知查看详情
福大地图后台修改地点对应活动
福大地图用户端查看地点对应活动,并可下载电子版地图
注册页面
登录页面
个人主页显示与修改个人资料,个人资料在加入班级后对同班同学可见
校园风光页面,可上传与显示拍摄的校园照片,并对喜欢的照片点赞,排行榜显示点赞数前五的照片
虚拟合影选择合影背景模板
虚拟合影可自己上传背景模板,用户截取头像后对其进行平移旋转缩放操作
用户加入班级,可通过浏览器回退返回主页
加入班级后可显示同班同学个人信息
管理员可对用户账户进行封号与解封
软件上线链接(前端页面打包后页面布局变化,可从前端仓库clone前端代码运行享受极享版):
用户页面
后台管理页面(后台暂时先不设置账号密码供大家体验,请不要随便修改后台数据)
陈钦文:
beta冲刺的结束意味着团队项目的完成,在整个项目过程中,我们团队齐心协力、共同奋斗完善我们的项目,虽然大家的项目经验都不多,但大家都愿意去学习,每个人都有责任心、积极主动,准时保质完成分配的任务,且会主动在群里发表自己对项目的想法与看法。尤其是beta冲刺期间,虽然大家都有考试,但也愿意抽出时间来完善我们的项目。身为这个团队的队长,我很荣幸能在软工课上带领我们团队,我个人也通过这次项目开发学到了很多项目开发的新知识,积累了一些项目经验。感谢队友们在项目开发中的努力,大家辛苦了。
刘一剑: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历时半个多学期,软件工程小组作业告一段落,这短短的半个学期内我的收获很大,专业知识、编程水平、对于软件开发的理解都有很大提升。在这期间,我体会到了合作的重要性,虽然分工是每个人制作几个网页,但也要互相帮助、互相借鉴,要吸取他人的优点,听取他人的意见。前后端也要保持积极沟通,交流需求和实现方法,有好的技巧方法相互分享交流才能使最后的作品更加完整。看着项目从简单的框架到满满的代码,网页从只有几个边框到逐步实现各项功能,最终项目在服务器上成功运行,成就感满满。
徐宝龙:
在本次beta冲刺中,我负责的部分是测试部分和vlog的二次剪辑。由于我们服务器没有第一时间弄好,所以测试工作没有在第一时间进行,这是我第一次进行项目的测试,在测试中也发现了不少细节上的不足之处,比如在测试中用户登录需要点击两次登录按键才能成功登录,再者在班级页面点击返回回到班级搜索页面,而班级搜索页面却没有回到首页的按键,从用户需求考虑显然不够合理。vlog的二次剪辑则不算难,因为是在alpha冲刺的基础上进行剪辑,不过beta冲刺的内容比较难以通过画面来展现团队合作的内容,所以在网上查看了一些vlog参考思路。
连道鑫:
在本次活动中,由于从来没有项目的经验,刚开始还是比较迷茫,什么都是从零开始。项目开始前自学了前端三件套,但不会vue框架,所以只能一边学习一边写前端的页面,一开始感到压力山大,但还是慢慢的摸索,逐渐进步,慢慢的将页面写了出来。感觉自己在本次活动中还是收获很大的,从零开始学会了写一些简单的页面,对github的使用也更加熟练,同时也结识了一些共同合作的伙伴,还有一个很负责任的组长,本次实验能够顺利完成,离不开大家的互相帮助,遇到困难一起解决,这次团队合作是一次非常难忘的经验。
肖颖:
经过这次团队项目,我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重要性,人多力量大,不仅需要人多,更需要团结协作,不仅需要每个人负责好自己的部分,也需要团队内部沟通良好,交接完善。一个团队就是一个整体,为了实现整体的效果,每个成员都不能只着眼于自己的一小部分,在其他部分出现问题的时候也要勇于指出,积极协助解决。我们小组就是这样一个团队,大家都为同一个目标付出许多,也收获许多,一个人难以完成的目标,通过一群人的分工合作,相互支持,相互帮助而变得容易许多,通过这次团队项目,我也更能体会到合作的魅力。
陈荣:
一学期走来,感觉还是学了很多东西的。从刚开始听到打代码就头疼,到现在能够独立地完成一些有挑战性的个人作业,成就感还是满满的。虽然到现在我还是希望将来能够少写代码,但通过一学年的学习,我也知道,能少打代码意味着已经有了一定的代码基础。而且从事这一行业,不可能不打代码。因此,软工实践以来的苦逼和痛,或许会在将来成为意想不到的助力。
胡明:
本学期的课程大作业十分繁重,在写软工的过程中还要抽出时间去完成其他的课程大作业,虽然完成的过程很辛苦,也破了几次防,但是日子过得很充实,也大大提升了自己的后端编程的能力,学到了很多新知识,从一开始的什么都不会,通过不断的学习和实践相互促进,慢慢的也懂得了如何写后端,对如何去实现一个web应用也有了总体的认识。也是第一次进行这么多人的团队合作,认识到沟通的重要性,提升了自己团队合作的能力。
官永杰:
经过本次的团队编程,我学习到了后端的框架,让我对团队编程有了一个系统的认识,并且对前端的一些技术也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通过前后端分离的编程更突出了团队之间合作的重要性,并且也体现了后端使用springboot进行团队编程的优越性,让我们后端之间不用相互联系就能互不影响的开发自己的后端功能。这样的团队编程也提供了一种团队之间相互配合的工作氛围,让我们提前感受到了这种共同开发的一个环境,可能能为将来我们的工作做一个铺垫,更有利于将来的发展。
黄德鑫:
在这次软工的实验中可以说是困难重重了,比如后端框架的搭建,各种依赖的功能以及与前端的对接,还有各种接口,在设计之前都需要先罗列出来,当然在遇到问题所解决问题的大部分办法都是在网络上解决的,有时后找到的解决办法并不是自己的问题,有时候甚至找都找不到,于是就越来越烦躁,陷入死循环,一个错误可以找几个小时,心态直接奔溃,然后直接用另外一个方法,但是当问题真正解决的时候或者说是写出了一个自己认为很完美的功能的时候,那种愉悦感是非常美妙的,也许正是这种感觉不断推动着我前进,总之,继续加油吧,还有很多东西还每学呢。
何泳光:
从一开始学习JAVA,springboot一点点学习,通过视频进行学习,学到了一些用法,同时也学习了一些开发工具,了解有什么开发工具,怎么使用开发工具,在使用开发工具的过程中有哪些注意事项,在编写中遇到了挺多麻烦,有的麻烦在CSDN上找到方法解决,有的在百度上找很多方法,不断进行学习,学习编写的代码,我在编写过程中有许多不足,经常写着写着就不知道怎么写,对于一些编程知识不了解,许多用法不知道怎么用,我编写部分的内容有时候不知道怎么实现,影响到了团队的进度,也不知道怎么解决,最后团队只能取消我负责部分,影响了团队的完成,对此表示向团队成员的歉意,我有许多不足,还要继续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