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宇宙在智慧建筑应用场景的建设方案

从中走天涯 2023-02-04 08:54:16

元宇宙在智慧建筑的应用,主要是利用5G/6G、工程物联网、BIM、VR、AR、MR、区块链、云边计算和人工智能等元宇宙相关技术在智慧建筑领域的应用,将现实中的设计、构件生产、数字施工、智慧运维等环节和场景在虚拟空间实现全面部署,通过打通虚拟空间和现实空间实现建筑全生命周期的改进和优化,形成全新的数字建造体系,达到降低成本、提高生产效率、高效协同的效果,促进建筑业高质量发展。

根据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元宇宙在智慧建筑应用场景的建设方案可分为设计、施工、运维等阶段。

 1.项目设计及项目准备阶段:基于BIM+VR的设计平台

通过BIM+VR,都可以高效实现三维可视化表达,将设计方案加载到元宇宙平台,让周边市民参与到方案改进中,促进建筑的各参与方的有效协同,提高建筑设计的效率。

1)可视化设计和体验

BIM技术应用建筑初步设计阶段,主要侧重于建筑设计的三维可视化表达,通过各专业在BIM平台上云集,解决传统各专业建筑语言的沟通壁垒。但是相对于建筑信息表达效果上,三维模型的展示只局限于固定漫游视角的展示,简单的视觉冲击难以达到业主的预期效果,因此BIM模型往往会忽视真实的用户体验。加之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各种的不可控因素,很容易使建成的建筑物达不到使用者的最初需求。VR技术作为一种重要的可视化媒介,可以用BIM模型为载体,通过对于模型的渲染以及人机交互设计的沉浸式虚拟体验,实现用户在建筑内空间的虚拟漫游,使用者身临其境,弥补了BIM模型可视化效果表达不足的缺陷,便于业主对于设计单位提出的设计方案进行更加理性的选择。通过BIM+VR等并对建筑的各构件、设备及相关环境的作用方式做出直观、精准的模拟,能够有效验证建筑产品性能。并能够打破地域限制,支持多方协同设计,用户也可以在建筑元宇宙平台上参与建筑设计并体验其设计的产品。更加贴近用户需求,并能在更大程度上增强用户体验。

2)多方有效协同

基于BIM+VR的设计平台搭建,可以将设计主体即相关利益方、设计平台以及设计方法之间进行关联,业主单位在设计之初就参与到项目的方案设计中,既能使设计单位明确业主的需求,又能根据业主对于项目特点的理解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加深业主单位对于设计阶段的把控,提高建设项目的设计决策效率。

2.项目施工阶段:基于BIM+VR/AR的项目施工管理

通过BIM可以高效地建立工程数字模型,BIM软件系统既能快速精准地进行工程量造价等数据分析,也可以实现如碰撞检查、剖面图砌体排布等技术问题解决,最后实现基于互联网的项目级企业级的协同管理。

1BIM+IoT+VR数字孪生项目管理

基于BIM+VR打造“项目大脑”按照“数据 + 算力 + 算法”的运作范式,“描述 - 诊断 - 预测 -决策”的服务机理,实现模拟推演、智能调度、风险防控与预测性服务等功能,实现全过程、全要素和全参与方的高效协同和沉浸式体验,最终实现优化资源配置的目的。

在施工过程中,还可通过物联网和装配了传感设备的“人机料法环”的全有要素连接,通过VR交互设备将整个施工的过程、行为及质量、安全等监测实现可视化、智能化管理,将施工现场转换为智能的收集领域,智能系统实时对施工过程现场进行预测,一些不符合常规的现象,及时向施工人员发出警告,对设备进行控制。

通过BM+VR的项目管理舱对施工资源、建筑部品构件、生产设备及物流系统进行出入库、查询、盘点、建筑构件库、统计分析等管理。在数字空间实现对物理空间的库存进行精益化管理,对施工项目的流程和工序进行有效沉浸式可视化管理,避免因施工资源的浪费,实现高度匹配,可最大程度地减少过去的建筑项目环节太多的不透明,或生产资源不足带来的生产延误,也可避免因生产资源的积压造成生产辅助成本居高不下的问题。

2BIM+VR施工安全教育

建立BIM+VR安全教育体验馆,采用VR、AR、3D技术,结合VR设备、电动机械,全面考量工地施工的安全隐患,以三维动态的形式全真模拟出工地施工真实场景和险情,实现施工安全教育交底和培训演练的目的,劳务人员可通过VR体验馆“亲历”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各种危险场景,并掌握相应的防范知识及应急措施。

上图为VR教育设备,系统模拟高处坠落、物体打击、机械伤害、坍塌伤害、触电伤害和火灾伤害6种典型的伤害类型,30个安全教育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