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rviceMesh介绍_讨论帖

敬 之
新星计划导师
2023-02-20 11:02:00

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并不是新问题,业界其实已经探索和总结出一些常用的模式,在服务消费方和服务提供方之间增加一层代理,由代理负责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功能,消费方通过代理间接访问目标服务。根据代理在架构上所处的位置不同,当前业界主要有三种不同的服务发现模式:

  1. 传统集中式代理。

这是最简单和传统做法,在服务消费者和生产者之间,代理作为独立一层集中部署,由独立团队(一般是运维或框架)负责治理和运维。常用的集中式代理有硬件负载均衡器(如F5),或者软件负载均衡器(如Nginx),F5(4层负载)+Nginx(7层负载)这种软硬结合两层代理也是业内常见做法,兼顾配置的灵活性(Nginx比F5易于配置)。

这种方式通常在DNS域名服务器的配合下实现服务发现,服务注册(建立服务域名和IP地址之间的映射关系)一般由运维人员在代理上手工配置,服务消费方仅依赖服务域名,这个域名指向代理,由代理解析目标地址并做负载均衡和调用。

国外知名电商网站eBay,虽然体量巨大,但其内部的服务发现机制仍然是基于这种传统的集中代理模式,国内公司如携程,也是采用这种模式。

  1. 客户端嵌入式代理

这是很多互联网公司比较流行的一种做法,代理(包括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逻辑)以客户库的形式嵌入在应用程序中。这种模式一般需要独立的服务注册中心组件配合,服务启动时自动注册到注册中心并定期报心跳,客户端代理则发现服务并做负载均衡。

Netflix开源的Eureka(注册中心)[附录1]和Ribbon(客户端代理)[附录2]是这种模式的典型案例,国内阿里开源的Dubbo也是采用这种模式。

  1. 主机独立进程代理

这种做法是上面两种模式的一个折中,代理既不是独立集中部署,也不嵌入在客户应用程序中,而是作为独立进程部署在每一个主机上,一个主机上的多个消费者应用可以共用这个代理,实现服务发现和负载均衡,如下图所示。这个模式一般也需要独立的服务注册中心组件配合,作用同模式二。

...全文
2 回复 打赏 收藏 举报
写回复
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相关推荐
发帖
ServiceMesh介绍

6

社区成员

社区管理员
  • community_641
加入社区
帖子事件
创建了帖子
2023-02-20 11:02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