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docx下载

weixin_39821526 2023-03-19 19:30:09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1页。《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1页。第一章总则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1页。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1页。 第1.0.1条为了使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安定可靠运行及保障机房工作人员有优良的工作环境,做到技术优秀、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陆地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主机房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40平方m的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设计。本规范适应用于工业控制用计算机机房和微型计算机机房。 第1.0.3条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 第一节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 第2.1.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宜设于第二、三层。 第2.1.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水源充塞、电子比较安定可靠,交通通讯便当,自然环境纯洁; 二、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无益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 三、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 四、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第2.1.3条当无法避开强电磁场干扰或为保障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可采取有用的电磁屏 第五章空气调节 第一节大凡规定 第5.1.1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均应设置空气调节系统。 第5.1.2条当主机房和其它房间的空调参数例外时,宜分别设置空调系统。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2页。《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2页。第二节热湿负荷计算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2页。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2页。 第5.2.1条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量应按产品的技术数据进行计算。 第5.2.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空调的热湿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 二、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 三、太阳辐射热; 四、人体散热、散湿; 五、照明装置散热; 六、新风负荷。 第三节气流组织 第5.3.1条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应根据设备对空调的要求、设备本身的冷却方式、设备布置密度、设备发热量以及房间温湿度、室内风速、防尘、消声等要求,并结合建筑条件综合考虑。 第5.3.2条气流组织形式应按计算机系统的要求确定,当未提出明确要求时,可按表表:5.3.2气流组织、风口及送风温差气流组织下送上回上送上回(或侧回)侧送侧回送风口 1.带可调多叶阀的格栅风口 2.条形风口(带有条形风口的活动地板) 3.孔板(散流器) 2.带扩散板风口 3.孔板 4.百叶风口 5.格栅风口1.百叶风口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3页。《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3页。2.格栅风口(回风口)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3页。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3页。 2.百叶风口 3.网板风口 4.其它风口 送风温差4-6 送风温度应高于 室内空气露点温度4-6 6-8 5.3.2选用。对设备布置密度大、设备发热量大的主机房宜采用活动地板下送上回方式。 第5.3.3条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时,出口风速不应大于3m/s,送风气流不应直对工作人员。 第四节系统设计 第5.4.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要求空调的房间宜集中布置;室内温、湿度要求相近的房间,宜相邻布置。 第5.4.2条主机房合宜设采暖散热器。如设散热器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漏措施。 第5.4.3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的风管及其它管道的保温和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应选用 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冷表面需作隔气保温处理。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方式时,楼板应采取保温措施。 第5.4.4条风管合宜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阈;穿过变形缝处,应在两侧设防火阀。防火阈应既可手动又能自控。穿过防火墙、变形缝的风管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保温材料,必须采用非燃烧材料。 第5.4.5条空调系统应设消声装置。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4页。《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4页。第5.4.6条主机房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主机房与其它房间、走廊间的压差不应小于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4页。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4页。 4.9Pa,与室外静压差不应小于9.8Pa。 第5.4. , 相关下载链接:https://download.csdn.net/download/qq_43934844/87507586?utm_source=bbsseo
...全文
18 回复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1页。《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1页。第一章总则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1页。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1页。 第1.0.1条为了使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确保电子计算机系统安定可靠运行及保障机房工作人员有优良的工作环境,做到技术优秀、经济合理、安全适用、确保质量,制定本规范。 第1.0.2条本规范适用于陆地上新建、改建和扩建的主机房建筑面积大于或等于140平方m的电子计算机机房的设计。本规范适应用于工业控制用计算机机房和微型计算机机房。 第1.0.3条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除应执行本规范外,尚应符合现行国家有关标准规范的规定。 第二章机房位置及设备布置 第一节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 第2.1.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在多层建筑或高层建筑物内宜设于第二、三层。 第2.1.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位置选择应符合下列要求: 一、水源充塞、电子比较安定可靠,交通通讯便当,自然环境纯洁; 二、远离产生粉尘、油烟、无益气体以及生产或贮存具有腐蚀性、易燃、易爆物品的工厂、仓库、堆场等; 三、远离强振源和强噪声源; 四、避开强电磁场干扰。 第2.1.3条当无法避开强电磁场干扰或为保障计算机系统信息安全,可采取有用的电磁屏 第五章空气调节 第一节大凡规定 第5.1.1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均应设置空气调节系统。 第5.1.2条当主机房和其它房间的空调参数例外时,宜分别设置空调系统。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2页。《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2页。第二节热湿负荷计算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2页。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2页。 第5.2.1条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量应按产品的技术数据进行计算。 第5.2.2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空调的热湿负荷应包括下列内容: 一、计算机和其它设备的散热; 二、建筑围护结构的传热; 三、太阳辐射热; 四、人体散热、散湿; 五、照明装置散热; 六、新风负荷。 第三节气流组织 第5.3.1条主机房和基本工作间空调系统的气流组织,应根据设备对空调的要求、设备本身的冷却方式、设备布置密度、设备发热量以及房间温湿度、室内风速、防尘、消声等要求,并结合建筑条件综合考虑。 第5.3.2条气流组织形式应按计算机系统的要求确定,当未提出明确要求时,可按表表:5.3.2气流组织、风口及送风温差气流组织下送上回上送上回(或侧回)侧送侧回送风口 1.带可调多叶阀的格栅风口 2.条形风口(带有条形风口的活动地板) 3.孔板(散流器) 2.带扩散板风口 3.孔板 4.百叶风口 5.格栅风口1.百叶风口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3页。《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3页。2.格栅风口(回风口)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3页。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3页。 2.百叶风口 3.网板风口 4.其它风口 送风温差4-6 送风温度应高于 室内空气露点温度4-6 6-8 5.3.2选用。对设备布置密度大、设备发热量大的主机房宜采用活动地板下送上回方式。 第5.3.3条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时,出口风速不应大于3m/s,送风气流不应直对工作人员。 第四节系统设计 第5.4.1条电子计算机机房要求空调的房间宜集中布置;室内温、湿度要求相近的房间,宜相邻布置。 第5.4.2条主机房合宜设采暖散热器。如设散热器必须采取严格的防漏措施。 第5.4.3条电子计算机机房的风管及其它管道的保温和消声材料及其粘结剂,应选用 燃烧材料或难燃烧材料。冷表面需作隔气保温处理。采用活动地板下送风方式时,楼板应采取保温措施。 第5.4.4条风管合宜穿过防火墙和变形缝。如必须穿过时,应在穿过防火墙处设防火阈;穿过变形缝处,应在两侧设防火阀。防火阈应既可手动又能自控。穿过防火墙、变形缝的风管两侧各2m范围内的风管保温材料,必须采用非燃烧材料。 第5.4.5条空调系统应设消声装置。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4页。《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4页。第5.4.6条主机房必须维持一定的正压。主机房与其它房间、走廊间的压差不应小于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4页。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全文共27页,当前为第4页。 4.9Pa,与室外静压差不应小于9.8Pa。 第5.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2008 GB50174-2008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 Code for Design of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Room 1 总 则 1.0.1 为规范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确保电子信息系统设备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做到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适中、节能环保,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建筑物中的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 1.0.3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的设计应遵循近期建设规模与远期发展规划协调一致的原则。 1.0.4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有关标准和规范的规定。 2 术 语 2.0.1 电子信息系统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由计算机、通信设备、处理设备、控制设备及其相关的配套设施构成,按照一定的应用目的和规则,对信息进行采集、加工、存储、传输、检索等处理的人机系统。 2.0.2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electronic information system room 主要为电子信息设备提供运行环境的场所,可以是一幢建筑物或者建筑物的一部分,包括主机房、辅助区、支持区和行政管理区等。 2.0.3 主机房computer room 主要用于电子信息处理、存储、交换和传输设备的安装和运行的建筑空间。包括服务器机房、网络机房、存储机房等功能区域。 2.0.4 辅助区auxiliary room 用于电子信息设备和软件的安装、调试、维护、运行监控和管理的场所,包括进线间、测试机房、监控中心、备件库、打印室、维修室等区域。 2.0.5 支持区support area 支持并保障完成信息处理过程和必要的技术作业的场所,包括变配电室、柴油发电机房、UPS 室、电池室、空调机房、动力站房、消防设施用房、消防和安防控制室等。 2.0.6 行政管理区 administrative area 用于日常行政管理及客户对托管设备进行管理的场所,包括工作人员办公室、门厅、值班室、盥洗室、更衣间和用户工作室等。 2.0.7 场地设施 infrastructure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内,为电子信息系统提供运行保障的设施。 2.0.8 电磁干扰(EMI)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经辐射或传导的电磁能量对设备或信号传输造成的不良影响。 2.0.9 电磁屏蔽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用导电材料减少交变电磁场向指定区域的穿透。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全文共22页,当前为第1页。2.0.10 电磁屏蔽室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nclosure 电子信息系统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全文共22页,当前为第1页。 专门用语衰减或隔离来自内部或外部电场、磁场能量的建筑空间体。 2.0.11 截止波导通风窗 cut-off waveguide vent 截止波导与通风口结合为一体的装置,该装置既允许空气流通,又能够衰减一定频率范围内的电磁波。 2.0.12 可拆卸式电磁屏蔽室 modular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nclosure 按照设计要求,由预先加工成型的屏蔽壳体模块板、结构件、屏蔽部件等,经过施工现场装配,组建成具有可拆卸结构的电磁屏蔽室。 2.0.13 焊接式电磁屏蔽室 welded electromagnetic shielding enclosure 主体结构采用现场焊接方式建造的具有固定结构的电磁屏蔽室。 2.0.14 冗余 Redundancy 冗余是重复配置系统的一些部件或全部部件,当系统发生故障时,冗余配置的部件介入并承担故障部件的工作,由此减少系统的故障时间。 2.0.15 N-基本需求 Base requirement 系统满足基本需求,没有冗余。 2.0.16 N+X 冗余 N+X redundancy 系统满足基本需求外,增加了X个单元、X个模块、X个路径或X个系统。任何X 个单元、模块或路径的故障或维护不会导致系统运行中断。(X=1~N) 2.0.17 容错 fault tolerant 容错系统是具有两套或两套以上相同配置的系统,在同一时刻,至少有两套系统在工作。按容错系统配置的场地设备,至少能经受住一次严重的突发设备故障或人为操作失误事件而不影响系统的运行。 2.0.18 列头柜 Array Cabinet 为成行排列的机柜提供网络布线或电源配线管理或传输服务的设备,一般位于一列机柜的端头。 2.0.19 实时智能管理系统 real—time intelligent patch cord ma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GB50174—93 机房工程 1、机房设置 1)在体操馆及综合馆首层设置设备监控中心,作为场馆机电设备监控管理系统的控制中心。 2)在体操馆及综合馆首层设置消防兼安防监控中心,作为场馆各安防系统的监控管理中心。 3)在体操馆及综合馆首层设置网络中心,作为场馆综合布线,计算机网络系统的主机房。 4)在场馆最高层可观察到比赛场地的位置设置场地照明控制室、场地扩声控制室、信息显示 控制室等机房,作为各比赛专用系统的管理主机房。 5)其余比赛专用的设备机房根据亚组会要求设置。 6)楼层弱电间设置满足布线系统水平布线距离要求。 2、中心机房工程 1)机房装修 天花采用600x600mm铝合金微孔吸音天花板,净空要求保证2700mm以上。 吊顶主龙骨采用轻钢铁质龙骨,并做好地线连接。 地板采用600x600x34mm全钢防静电地板,安装高度300mm。 机房墙柱面涂刷防尘乳胶漆。 门窗工程:机房外门采用甲级防火门。 2)机房照明 机房照度要求达到500Lx以上,照明设备选用高效荧光灯盘,配电子镇流器。其中1/3灯具为应急照明灯具,平时由市电供电,市电停时由后备电池供电。备用电池供电时间不少于30分钟。 3)机房空调 机房空调采用建筑中央空调,并采用分体机做备份。 4)机房配电 机房内弱电设备电源均由各区的UPS电源提供,机房内设独立的设备用电配电箱。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1页。 5)机房接地、防雷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1页。 机房采用联合接地方式,在地板下安装3X30mm铜带组成接地汇集铜母排。 主机房内所有防静电地板、天花吊顶、彩钢板墙和工作台等金属必须进行静电接地,不得有对地绝缘的孤立导体。 室外电源、信号线路进入机房采取加防浪涌保护器等防雷措施。 6、楼层弱电间机房工程 1)顶棚、墙柱面涂刷防尘乳胶漆。 2)地面使用水泥砂浆找平,对地表面进行简单防尘处理。 3)弱电间内设置通风设备,保证房间内的温度在适当范围。 4)机房照明:机房照度要求达到150Lx以上。 5)机房配电:楼层弱电间内设弱电专用配电箱,智能化系统末端设备(如DDC、VSCS摄像机 等)均由设于弱电间的专用配电箱分系统、分回路配给。 6)机房接地、防雷:采用联合接地方式,装设接地汇流排。 ÷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全文共2页,当前为第2页。 电子计算机机房设计规范

13,656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CSDN 下载资源悬赏专区
其他 技术论坛(原bbs)
社区管理员
  • 下载资源悬赏专区社区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