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队作业6———事后诸葛亮分析

蓝宜杰 2023-05-22 23:15:42

事后诸葛分析报告

一.设想和目标

1.我们的软件要解决什么问题?是否定义得很清楚?是否对典型用户和典型场景有清晰的描述?

我们的软件是写一个回归童年的游戏,便于在各个平台设备中都可以游玩,带给人们放松的体验。我们的对典型用户和典型场景描述的十分清楚。

2.我们达到目标了么(原计划的功能做到了几个? 按照原计划交付时间交付了么? 原计划达到的用户数量达到了么?)

团队目标基本达到,原计划的功能也基本做完,除了少部分问题,事后分析看错时间没在原计划交付时间交付,其他都已经交付,用户数量尚未达到

3.和上一个阶段相比,团队软件工程的质量提高了么? 在什么地方有提高,具体提高了多少,如何衡量的?

和上一阶段相比,工程质量提高了许多,分工合作的质量,和完成一个目标功能的效率都变高了,提高了百分之五十左右,按照完成任务时间衡量。

4.用户量, 用户对重要功能的接受程度和我们事先的预想一致么? 我们离目标更近了么?

用户量尚未达到我们实现的目标,用户对重要功能的接受程度已经完全达到了我们的目标,当然离目标更近了

二.计划

1.是否有充足的时间?

由于有其他课程作业,时间不是很充足。

2.团队在计划阶段是如何解决同事们对于计划的不同意见的?

采用投票机制,博采众长,结合每个队员好的想法和意见。

3.你原计划的工作是否最后都做完了? 如果有没做完的,为什么?

原计划的工作基本完成,有少部分由于技术问题未能达到。

4.有没有发现你做了一些事后看来没必要或没多大价值的事?

没有,团队合作有时产生的分歧和弯路都是我们必须经历的事情,必须踩的坑。

5.我们学到了什么?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 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首先我们学到了团队合作,如何去调节每个人不一样的想法和每个人的优缺点,如果重来,我们会更好的保证常沟通,沟通好每个人的想法

三.资源

我们有足够的资源来完成各项任务么?

我们完成各项任务所需的资源都足够,遇到问题可以在网上或者身边解决。

各项任务所需的时间和其他资源是如何估计的,精度如何?

会大概的去通过各项任务的难易程度去估计,精度一般,经常会遇到意想不到的问题。

测试的时间,人力和软件/硬件资源是否足够? 对于那些不需要编程的资源 (美工设计/文案)是否低估难度?

测试的时间不够,人力和软件/硬件资源足够,对于不需要编程的资源没有低估难度,轻松完成。

你有没有感到你做的事情可以让别人来做(更有效率)?

对于那些美工设计之类的事情让我擅长的队友去完成会更有效率

有什么经验教训? 如果历史重来一遍,我们会做什么改进?

应更准确的估计各项任务的难易程度,去协调好每个人的时间,每个人工作的时间不同导致有时任务分配不均,重来会好好改进

四.变更管理

每个相关的员工都及时知道了变更的消息?

及时知道。

我们采用了什么办法决定“推迟”和“必须实现”的功能?

根据项目的ddl,以及项目的重要程度,还有队员私事的重要程度来决定。

项目的出口条件(Exit Criteria – 什么叫“做好了”)有清晰的定义么?


具有健硕性
具有正确性
具有合理性

对于可能的变更是否能制定应急计划?

在这方面我们做的不够好,应急计划不够完善。

员工是否能够有效地处理意料之外的工作请求?

处理效率较低,这方面还需要改善。

五.设计与实现

设计工作在什么时候,由谁来完成的?是合适的时间,合适的人么?

在第一次团队会议中,由大家一起讨论决定,时间合适,人也合适。

设计工作有没有碰到模棱两可的情况,团队是如何解决的?

有,团队会上网查询,然后结合每个人的意见,最后由一个人来敲定。

团队是否运用单元测试(unit test),测试驱动的开发(TDD)、UML, 或者其他工具来帮助设计和实现?这些工具有效么? 比较项目开始的 UML 文档和现在的状态有什么区别?这些区别如何产生的?是否要更新 UML 文档?

团队没有单元测试。都是用手动测试,以实现代码为主。

什么功能产生的Bug最多,为什么?在发布之后发现了什么重要的bug? 为什么我们在设计/开发的时候没有想到这些情况?

游戏中错误输入其他案件会重新开始,因为在开发过程中没有思考到这方面,因为在做这类软件的经验不足,设计和开发时没有考虑好这种基本情况。

代码复审(Code Review)是如何进行的,是否严格执行了代码规范?

代码复审是由个人进行检查,没有严格执行代码规范。

六.测试/发布

团队是否有一个测试计划?为什么没有?

是否进行了正式的验收测试?

团队是否有测试工具来帮助测试?

团队是如何测量并跟踪软件的效能(Performance)的?压力测试(Stress Test)呢? 从软件实际运行的结果来看,这些测试工作有用么?应该有哪些改进?

主要是通过队员间互相测量和检查,应该学习一些专业的测量方式。

在发布的过程中发现了哪些意外问题?

仅经过内部和舍友、朋友小范围地测试,尚未成熟,发布时间暂定

七.团队的角色,管理,合作

姓名学号分工评分
蓝宜杰3121005089编程,博客20
刘伟键3121005045设计,编程,博客21
周盟棋3121005065编程,设计,测试21
吴德旋3121005055编程,博客20
郑乾睿3121005062编程,博客20
马驭3121005047设计,博客21
涂舒3121005052编程,测试,博客21

照片

img

...全文
186 回复 打赏 收藏 转发到动态 举报
AI 作业
写回复
用AI写文章
回复
切换为时间正序
请发表友善的回复…
发表回复

192

社区成员

发帖
与我相关
我的任务
社区描述
广工软工21级3、4班,软件工程课程学习、训练、讨论交流社区
软件工程 高校 广东省·广州市
社区管理员
  • ryue.zh
加入社区
  • 近7日
  • 近30日
  • 至今
社区公告
暂无公告

试试用AI创作助手写篇文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