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
社区成员




“B站的竞争对手,是每一个占用用户时间和心智的产品。”B站CEO陈睿的这句话,如今看来似乎有些变味了。
根据B站《 2021 年第三季度财报》显示,B站总营收为52. 1 亿元,净亏损却高达26. 86 亿元,去年同期亏损仅为 11 亿元。 2021 年前三季度,B站累计亏损超47. 12 亿元,为摆脱亏损困境,B站也进军直播带货。
作为在商业化道路上常常保持克制的B站,终究也上了这趟直播带货的快车,从去年12月初,B站内测“小黄车”功能,用户可以边看直播边完成购物需求,但B站首页的直播推荐仍是以游戏为主,虚拟主播、美女主播几乎占了大半推荐位,直播内容也多是视频聊天、连麦PK或者唱歌跳舞。
粉丝数多达83.2万的UP主的直播间,在线粉丝观看人数却仅有十几个,点击商品抢购,也需要跳转至淘宝才能下单。
此外,B站内的部分主播还会选择多平台同步直播间,即便还未被内测到“小黄车”功能,也将B站作为同步平台之一。也有主播直接让用户评论留言需要下单哪一款商品,并主动私信主播以获取订单信息。这种看了直播,需要多路径才能完成购物的体验,于主播、用户而言都是一种“伤害”。
而在直播实时热榜中,上榜主播可以说与直播带货毫无关系。既没有专属的直播带货推荐位,也不增加曝光入口,大部分B站用户只有关注UP主后才能在首页或者UP主主页看到直播提醒,是B站不看重直播带货吗?
B站在 2017 年上线“会员购”,出售二次元周边及演出门票等,初尝电商蛋糕的甜味,但B站的电商故事却就此按下了缓存键。随后的几年,抖音快手争相上位,凭借直播带货一步步筑造自己的电商帝国,自成一派。
据《 2021 年中国直播电商产业研究报告》显示, 2020 年快手直播GMV规模达到 3812 亿,抖音直播GMV规模 1700 亿。反观B站,根据其发布的《 2020 年四季度及全年财报》显示,B站全年电子商务及其他业务收入仅为 15 亿元。
商业化进程远远落后于抖音快手的B站,仿佛大梦初醒,开始小范围内测直播带货,同样是邀请部分UP主先行体验。据公开数据显示,UP主@影视飓风(目前粉丝数为368. 1 万)一个月直播 29 场,所售商品大部分来源于自己的淘宝店铺,包括拍摄器材、鼠标垫等商品。
2021 年 9 月 19 日,在B站会员购四周年之际,B站邀请了@韩小沐、@凉风Kaze 等四位UP主开启长达 4 个小时的较大规模直播带货首秀,商品种类集中在二次元周边产品。或受限于受众范围,此次直播带货并没有达到出圈效果。
为了顺利进行直播带货,B站近期还陆续开启“赏金大赢家”“新星的诞生”“素人航海风云榜悬赏计划”等奖金活动,鼓励更多主播参与B站的直播生态,参与对象或为“未与平台签约及未加入公会的素人主播”,或为“月流水小于 3000 元的主播”。
从小范围内测“小黄车”功能,到去年 11 月获得支付牌照,B站已经为自己的直播带货之路准备好了两驾马车,接下来便是如何驾驶前进的问题而已。但即便是急于吃到这块蛋糕,碍于维护用户和平台属性,B站都只能选择放慢脚步,循序渐进。
如今月均活跃用户达2. 67 亿、日均活跃用户达 7200 万的B站,近三年的用户日均使用时长峰值也就达到 88 分钟。无论是月活用户数、日活用户数还是日均使用时长,在同样主攻视频的抖音、快手面前还是矮了一截。
抢夺用户时长,在已有的条件下,B站少的便是直播带货。可入局直播带货,就意味着B站的内容生态将发生改变,也意味着会遭到B站老用户的“反对”。在看似繁荣的流量之下,B站夹在用户与转型之间,举步维艰。没有庞大的用户基数作为支撑,B站纵然想要“搞事”,也要时刻顾及自己的一亩三分地,这或许也是B站直到现在才对直播带货有了大胆的前进一步的原因。
以上数据及信息可参考智研瞻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22-2028年中国网络直播行业深度调研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智研瞻产业研究院是中国产业咨询领域的信息与情报综合提供商。公司以“用信息驱动产业发展,为企业投资决策赋能”为品牌理念。为企业提供专业的产业咨询服务,主要服务包含精品行研报告、专项定制、月度专题、可研报告、商业计划书、产业规划等。提供周报/月报/季报/年报等定期报告和定制数据,内容涵盖政策监测、企业动态、行业数据、产品价格变化、投融资概览、市场机遇及风险分析等。